明清基督宗教汉语文献总书目

ChineseCS
ChineseCS
管理员
180
文章
0
粉丝
文献目录评论1字数 136383阅读454分36秒阅读模式

明清基督宗教汉语文献总书目

Catalogue of Christian Texts in Chines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aft)

 

最新更新Updated:2017-08-19

 

Collected by肖清和(XIAO Qinghe,qinghexiao@gmail.com,xiaoqh.cn)

 

目 录

 

目 录... 1

序言:明清基督宗教文献所藏图书馆及其书目... 4

一、巴黎国家图书馆基督宗教汉籍目录(BnF)... 7

二、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汉籍目录(ARSI)... 47

三、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BAV)... 64

四、徐家汇藏书楼天主教文献目录(Zikawei徐宗泽)... 99

五、徐家汇藏书楼天主教文献目录(辅仁大学)... 103

六、徐家汇藏书楼所藏天主教图书目录(1958)... 108

七、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书目(杜鼎克)... 154

八、北堂藏书楼天主教文献目录(部分)... 184

九、明清耶稣会士译著书目... 195

十、已出版明清天主教文献书目... 201

1、《天学初函》... 201

2、《天主教东传文献》... 201

3、《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 202

4、《四库全书》... 202

5、《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 203

6、《续修四库全书》... 203

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204

8、《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五册)... 204

9、《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五册)... 205

10、《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十二册)... 206

11、《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六十册)... 209

12、《东传福音》(二十五册)... 215

13、《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二十六册)... 223

14、《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续编》(三十四册)... 231

15、《明清之际西学文本(全四册):  50种重要文献汇编》(四册)... 238

16、《明末清初天主教史资料新编》(全三册)... 239

17、《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 241

18、《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 248

19、《崇祯历书》、《西洋新法历书》... 248

20、《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 257

十一、其他书目... 257

1、《天学集解》所载书目... 258

2、香港天主教教区古籍书目... 268

3、绝徼同文纪目录... 288

4、裴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所载书目... 290

5、梵蒂冈图书馆Borgia cinese 473书目... 295

十二、明清士人参与天主教书籍编辑活动表(1580-1800)... 298

 

 

 

 

 

 

 

 

 

 

 

 

 

序言:明清基督宗教文献所藏图书馆及其书目

自16世纪晚期耶稣会士航海东来,基督宗教第二次与中国文化产生了大规模的接触、融合与碰撞。从16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中期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由传教士、中国信徒以及反教者所撰写的汉文文献多达千部。由于没有准确统计过,目前这些汉文文献的数目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而保存在世的还有多少,也是未知数。就仅存的汉文文献来说,大部分又保存在国外,难得一见真容。难能可贵的是,得益于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杜鼎克(Ad Dudink)等汉学家的推动,不少文献已经影印出版。但出版地多在域外,难为域内学者所获,更难为普通读者所睹,甚为遗憾。

明末以来的基督宗教汉文文献,是中西文化在平等地位上、心平气和的进行交流与碰撞之见证与成果。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反教事件,以及严重的冲突,但总体而言,双方的态度还是以开放、宽容、接纳、会通为主流的。甚至可以说,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是人类不同文化交流的典型时期以及典型代表。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西交流的大幕不得不落下,中西交通逐渐阻隔,双方互相指责,双方互不退让。其结果可想而知。中国由于拒绝西方文化的流入而逐渐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坐井观天;西方由于不理解中国本土的政教关系而逐渐倚赖物力、武力传教,导致诸多流血冲突的教案以及在今天仍然去不掉的“洋教”的帽子。文化交流本应在文化承载者——知识分子、老百姓——之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其结果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共容、共生、共享;而是让不同民族分享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让整个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追求整个人类的幸福应该是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可惜的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搀入了国家利益、个别民族的权势、统治阶层的统治利益等,从而让文化共容、共享变成了一己私利,变成了统治阶层权衡利弊的对象,变成了国家之间勾心斗角的工具,变成了民族之间对立、冲突、纷争的源头。所谓文明之冲突,究其根本来说,仍然是利益之冲突。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应成为冲突之根源,而应成为文化互补之动力。明清以来中西接触的历史经验,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借鉴。

书目是传统中国学问之根基。二十四史中必有《艺文志》,地方志中亦必有《艺文志》。书目又是治学之津梁,是登堂入室之门径。就明清基督宗教而言,书目尤为重要。西方汉学中Cordier书目早已成为治学之必备工具书。韩霖、张赓等人的《圣教信证》所附《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姓氏(及书目)》实际上是最早的基督教汉文文献书目。民国时期的费赖之(Louis Pfister)、荣振华(Joseph Dehergne)等均有类似之著作,亦成为研究明清基督教之必备工具书。

本书目实际上是将世界上收藏明清基督宗教的图书馆或机构之书目集合而成。当然,若要详细查看原书目,则必须亲赴收藏机构,或查看已经出版的书目。本书目为方便检索,并为初学者提供概览而已。

总体而言,目前可知收藏明清基督教的主要机构及其书目如下所示:

 

1、罗马耶稣会档案馆Archivum Romanum Societatis Iesu, ARS, 书目为陈伦绪(Albert Chan)。[1]
2、巴黎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BNF, 书目为Courant。[2]網址:http://gallica.bnf.fr/
3、梵蒂冈图书馆Bibliothèque Vaticane, BV(或作:梵蒂冈教廷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BAV),书目为伯希和(Paul Pelliot);[3]或 YU Dong。[4] 網址:https://www.vatlib.it

6、徐家汇藏书楼,部分转移到辅仁大学,书目为Dudink;部分藏在上海图书馆。[5]
7、傅斯年图书馆。[6]
8、日本所藏汉籍目录。[7]
9、北堂藏书楼,西文书目为Hubert Verhaeren;部分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8]

另外,有些文献收藏在四库全书等其他丛书中,可查阅《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等工具书。国家图书馆主页、四库全书数据库、四部丛刊数据库、明人文集数据库、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9]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台北国家图书馆古籍检索[10]等网络资源可资利用。[11]一个重要的数据库是CCT,即Chinese Christian Texts,由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杜鼎克博士设计、开发,并供学者免费使用,具体可参见http://www2.arts.kuleuven.be/info/eng/OE_sinologie/CCT

一个整全的收集全球汉语基督教文献目录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正在进行中。此项目力图搜集全球汉语基督教文献(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书目,形成方便学界使用的数据库,并遴选若干珍贵资料予以出版。此书目为编纂《天学总函》(或《汉语基督教文献集成》、《景藏》、《耶藏》等)以及《汉语基督教文献全文数据库》等奠定基础,并为未来收集、整理“中国基督教外文文献”作为准备。详情参见:http://www.chinesecs.cn

本书目仅供使用者查询、检索,若引用,请查对原文。仅供参考,勿做他图,版权归原书所有。若您有任何意见,敬请与本人联系。欢迎补充。共同完善该书目。

 

2007年11月5日初编

2013年8月9日再订

 

明清基督宗教汉语文献总书目(部分)

Catalogue of Christian Texts in Chines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raft)

 

 

一、巴黎国家图书馆基督宗教汉籍目录(BnF)

 

Based on Catalogue des livres chinois, coreens, japonais,etc, par Maurice Courant.

 

パリ囯立圖書館所藏漢籍解題目錄東京 : 霞ケ関出版株式会社, 1993-1994

 

Catalogue des livres chinois

 

Chapitre XVIII: Catholicisme

 

6690 天主圣像略说(1604,徐光启)

6691 I 天主圣像略说

II鸮鸾说 鸮鸾不并鸣说(杨廷筠)

6692 I 天主圣像略说

II鸮鸾说

6693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1629)Alfonso Vagnoni

6694 double (6693的第二本)

6695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1631)

6696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

6697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1632)

6698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

6699 圣母行实P. Vagnoni, P. Giacomo Rho, (1680)广州大原堂, 3v

6700-6701 圣母行实

6702 圣母行实 1694北京领报堂

6703-6704 double

6705-6706 double

6707 double

6708 圣母行实

6709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I 万日略经说 G. Aleni

II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Tsin江景教堂 1635

6710 I万日略经说

II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double

6711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double 徐光启

6712 double

6713 double

6714 double

6715 double

6716 I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福清景教堂

II北京 1738

III万日略经说、天主降生言行纪略,1704

6717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1704 敬一堂

6718 I万日略经说

II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北京 1738

6719 I 万日略经说

II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北京始胎堂 1796

6721 天主耶稣圣迹 Aleni

6722-6723 天主降生圣经直解 P. Emmanuel Diaz Junior,Francisco Furtado,1739北京领报堂

6724-6725 double

6726-6727 double

6728 double

6729-6730 天主降生圣经直解 武林堂

6731-6732 double

6734-6735 double

6736-6737 double

6740-6741 天主降生圣经直解1790 北京始胎堂

6742-6743 天主降生圣经直解

6744 I 圣若瑟行实 P. Emmanuel Diaz, P. Andrea Lobelli

II 圣若瑟传, 圣母净配圣若瑟传, P. Joseph de Premare, P. Romain Hinderer.

6745 圣若瑟行实

6746 double

6747 圣若瑟传

6748 I 圣若瑟行实,Yun Kien 敬一堂

II 圣人若瑟祷文

6749 I 圣若瑟行实

II 圣若瑟祷文

III 圣若瑟行实

IV 圣人若瑟祷文

6750 天主降生出像经解 P. Aleni 1637

6751 double

6752 天主降生出像经解

6753 double

6754 天主降生出像经解

6755 double

6756 天主降生言行纪像

6757 进呈书像 P. Adam Schall von Bell,1640序汤若望

I 天主正道解略

II 进呈书像

6758 圣若撒法始末 P. Nicolao Longobardi 1645 Aleni

6759 double

6760-6762古圣行实P. Adrien Greslon

6763 古圣行实

6764 古圣行实

6765 衫松行实

6766 圣史

6767 圣史

6768 圣史

6769 圣鉴切要

6770 圣女罗洒行实 1706序 汉阳 Oang Tao-sing Yang-tchi 福州玫瑰堂

6771 double

6772 I 德行谱 P. Dominique Parreni 1726序

II double

6774 德行谱

6775 I 德行谱

II double

6776 济美篇 P. Parrenin

6777 double

6778 double

6779 济美篇,徐家汇1869

6780 瑟辣飞各圣父方济各行实大全 Li Hoai-jen 广州1727

6781 double

6782 训慰神编 P.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6783 double

6784 训慰神编

6785 训慰神编 徐家汇1872

6786-6791 圣年广益 P. Joseph de Moyria de Mailla,1738

I 默想神功简易要法

II 圣年广益

6792-6796 double

6797-6799 圣年广益

6800-6803 圣年广益

I 默想神功简易要法

II 圣年广益 徐家汇 1875

6804 圣经广益

I 避静根本

II 八日內每日行工时刻

III 圣经广益

6805 double

6806 double

6807 double

6808 double

6809 圣经广益 徐家汇 1866

6810 double

6811 十二位宗徒像赞 Fong Oen-tchhang, Kiang-tcheou冯文昌,绛州

6812 圣玻耳日亚行实P. Philippe Couplet

6913 天主圣教圣迹略

6814 I 救世主实行全图 P. Adolphe Vasseur, Kin-ling 堂1869

II 圣教圣像全图 金陵 1869

III 玫瑰经图像十五端 徐家汇1839

IV 救世主预像全图 金陵1869

V 圣若瑟传,圣母净配圣若瑟传

VI 诸圣宗徒行实圣像 徐家汇1869

VII 教要六端全图 金陵1869

VIII 江苏省

 

6815 天主圣教实录 P. Michaele ruggieri 1584

6816 double

6817 double

6818 double

6819 天主圣教实录

6820 天主实义 P. Matteo Ricci 1603 Yen Yi堂 李之藻 1607序

6821 double

6822-6823天主实义

6824 double

6825 I double

II 天主实义

6826 天主实义

6827 天主实义

6828-6832 大西洋利先生天主实义

6828 天主实义 福建敬一堂

6829 天主实义 徐家汇1868

6830 重刻畸人十篇 1608

6831 double

6832 I 畸人十篇 北京领报堂 1694

II 冷石生演畸人十规 领报堂1695

6833 畸人十篇 1847

6834 天主圣教约言 P. Soerio, 广州

6835 double

6836 double

6837 double

6838 天主圣教约言

6839 天主圣教约言 武林

6840 天主圣教约言

6841 double

6842 double

6843 天主圣教约言

6844 天主圣教约言

6845 圣水纪言 李之藻

6846 double

6847 圣水纪言

6848 天主实义续篇 P. Diego de Pantoja 景教堂 Tsing-tchang

6849 double

6850 double

6851 庞子遗诠

I 性薄录(le symbole)

II 诠天神魔鬼

III 诠人类原始

6852 庞子遗诠

6853 double

6854 庞子信经遗诠

I 信经

II 庞子信经遗诠

6855 天主教要解略 P. Vagnoni, 1615

6856 double

6857 天主圣教四末论 1636 韩霖 P. Vagnoni

6858 double

6859 寰宇始末 P. Vagnoni

6860 神鬼正纪 景教堂 P. Vagnoni P. Furtado

6861 I 天主圣教启蒙 PP. Joao da Rocha, Gaspar Ferreira

II 诵念珠规程

6862 double

6863 灵言蠡勺 P. Francesco Sambiaso

6864 double

6865-6866 double

6867 灵言蠡勺

6868 畏天爱人极论 1628

6869 哀矜行诠 李祖白 1633

6870 double

6871 double

6872 死说 P. Longobardi

6873 I 死说

II 罪人像略说

6874 灵魂道体说 P. Longobardi

6875 I 天学传概 1639 黄鸣乔

II 答乡人书 徐光启

III 1635

6876 励修一鉴 李九功 1639 1645

6877 励修一鉴 Li Seu-hiuen Soei-an

6878 励修一鉴

6879 I 天学解惑

II 点金说 Lin Koang-yuen 张赓

6880 身后编 P. Lazare Cattaneo

6881 I 天主审判明证 1640 Yen Khoei-pin 颜魁宾(张赓)

II 天主圣教斋说

6882 圣教源流 P. Roderie de Figueredo

6883 圣教源流

6884 圣梦歌 P. Aleni 林一俊 李九标

6885 圣梦歌 1684

6886 圣梦歌

6887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 P. Aleni 1642

6888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 徐家汇1856

I 正学警言

II 都门建堂碑记 1650 汤若望

III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

IV 四字经文跋 1663 Li Chi-hoan

6889 万物真元 P. Aleni

6890 I 万物真元

II万物真元 武林

6891 double

6892 double

6893 double

6894 天主降生引义 P. Aleni P. Diaz

6895 天主降生引义 武林

6896 double

6897 天学辨敬录 P. Joao Monteiro Aleni 1642

6898 天学略义 P. Monteiro P. Furtado 1655

6899 天主一体三位论 P. Monteiro

6900-6901 天学举要 P. Diaz

6902 天主圣教入门问答 1642

6903 I 圣教信证 韩霖1647(韩霖)

II 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姓氏 1678 张赓 韩霖

6904 double

6905 圣教信证

6906 超性学要目录 1654

6907-6909 超性学要 P. Luigi Buglio, P. Ignacio da Costa

6910 超性学要 1654 Kao Tsheng-yun

6911 超性学要

6912 天主正教约征 1885

6913 天主正教约征

6914 double

6915 I 性灵说

II 天主正教约征

III 推验正道论

IV 造物主垂象略说、天主圣像略说

V 鴞鸞不并鸣说

VI 灵魂道体说

VII 圣教规诫箴赞 徐光启

6916 I 天主圣教约征

II 性灵说

III 推验正道论

IV 造物主垂象略说

V鴞鸞不并鸣说

6917 主教要旨 1688

6918 double

6919 double

6920 double

6921 主教要旨 1702

6922 圣教简要 P. Buglio

6923 double

6924 圣教简要

6925 圣教简要

6926 三位一体说 三一圣学 P. Buglio

6927 万物始元 P. Buglio

6928 天主圣教蒙引要览 P. Antoine de Gouvea Thong Koe-khi 1655

6929 double

6930 double

6931 真主灵性理证 P. Martino Martini

6932 double

6933 double

6934 double

6935 double

6936 double

6937-6939 主教缘起 P. Schall

I 主教缘起总论

II 主教缘起

6940 主教缘起

6941 真福训诠总论

I 真福经典

II 真福训诠总论

6942 提正编 P. Jerome de Gravina P. Simon da Cunha, 1659 Thong Koe-khi

6943 double

6944 提正编

6945 辨惑论 P. de Gravina

6946 天神会课 P. Francesco Brancati, 1739

6947 double

6948 double

6949 double

6950 double

6951 double

6952 double

6953 天神会课 广州1661

6954 double

6955 double

6956 double

6957 double

6958 天神会课 武林

6959 天神会课 浙江

6960 天神规课 P. Brancati, 北京

6961 double

6962 天神规课

6963 天神规课 1861

6964 天阶 P. Brancati

6965 double

6966 double

6967 double

6968 原污亏益 P. da Coasta

6969 形神实义 Francesco Varo 1663

6970 形神实义

6971 万物本末约言 Antonio de Santa Maria, Franciscain, 李安当

6972 天主教要序论 P. Ferdinand Verbiest

6973 double

6974 天主教要序论

6975 天主教要序论

6976 double

6977 教要序论 徐家汇 1867

6978 善恶报略说 P. Verbiest 1670

6979 double

6980 真福直指 P. Lobelli, 1670

6981 double

6982 double

6983 double

6984 真福直指 广州 1673

6985 double

6986 真福直指 北京 1738

6987 天主圣教略说 P. Lobelli, 1674

6988 天主圣教略说

6989 double

6990 double

6991 天主圣教略说

6992 永福天衢 Augustin de San Pascual, OF 1649 1700

6993 double

6994 double

6995 double

6996 double

6997 永福天衢 徐家汇1873

6998 四末真论 P. Couplet 1675

6999 四末真论

7000 double

7001 四末真论

7002 I 天主圣教百问答 P. Couplet 1675

II 悔罪经

III 天主圣教要理六端

7003 double

7004 double

7005 天主圣教百问答

7006 天主圣教撮言 P. Lobelli, 1676

7007 圣教问答指掌 P. Lobelli, 1676

7008 圣教问答

7009 I 超性学要 P. Gabriel de Magalhaens

II double

7010 圣教明征 P. Varo 1677

7011 主教明征

7012 主教明征

7013 主教明征

7014 初会问答 P. Pedro Pinuela, OF, 1680

7015 double

7016 double

7017 人魂义称 P. de San Pascual 1680

7018 逆耳忠言 P. Denrecolles

7019 逆耳忠言

7020 double

7021 double

7022 四末念效P. Jacques Motel, 1688

7023 释客问 1694 P. Lou Ming’en

7024 释客问答

7025 成人要集 P. de San Pascual 1694

7026 double

7027 double

7028 醒蒙要言

7029 double

7030 永暂定衡 P. Pinuela, 1696

7031 永暂定衡

7032 永暂定衡

7033 哀矜炼灵说P. Pinuela

7034 double

7035 double

7036 答客问 朱宗元 1697

7037 double

7038 答客问

7039 double

7040 double

7041 人罪至重 P. Francois Noel 1698

7042 四终略意 P. Ortiz ou Hortis, Augustinien 1705

7043 开天宝钥 Yin Fan 1705

I 景教碑颂解 Yin Eou-lai、 天学洗心论

II 天儒合一论 Tchou Tchhang-kong

III天堂真福论 Li Yang-heou

IV 省察涤罪论 Tcheon Nan-pin

V 修身七克论 Kin Soei-ki

VI 哀矜十四端论 Lou Tchong-si 三仇论

VII 十字圣号论 Li Cheou-khien 存宠至要论

VIII 领圣体升天论 Yin Ki-cheng 肉身复活论 利西泰先生行实

IX 澳门记 P. Lou Hi-yen

7044 圣教撮要 P. Lo San-to, Dominicain 1706 汉阳

7045 梦美土记 1707

7046 I 圣教要紧的道礼

II 天主的行述

III 奉教的事情

IV 新来神父拜客问答

V 天主堂

VI 1708

VII 北京刊行天主圣教书板目

VIII 历法格物穷理书板目

IX 福建福州府钦一堂刊书板目

X 浙江杭州府天主堂刊书板目录

7047 真道自证 P. Emeric de Chavagnae, 1719

7048 double

7049 double

7050 double

7051 I 灵明生活解略 Li Tseu-te 1723

II 海水滴 Li Mei Jen 1723

III 火爵 火集

7052 盛世刍荛P. de Mailla

7053 盛世刍荛

7054 double

7055 朋有集说 P. Ignace Kogler

7056 double

7057 double

7058 天主圣教小引 杭州 Fan Tchong-cheng

7059 double

7060 double

7061 圣教浅说

I 认真主

II 识己性

III 明赏罚

IV 感降生

7062 double

7063 圣教浅说

7064 天主教要问答

7065 I 天学蒙引

II 人生四末

7066 熙朝崇正集

7067 I 圣教赞铭

II 圣人宗徒十四位行实

III 总领天神弥格尔赞

7068 八日默想草篇

7069 细思将来审判

7070 I 爱德中义利之辨

II 死候说

III 审判说

IV 荣福说

7071 讲道编

I 死候

II 审判

III 天堂

IV 地狱

V 省察

VI 七宗罪

VII 善祈求

VIII 圣教四规

IX 真福八端

X 当诫有五

XI 听讲之法

7072 天主要言

7073 天主教学论

7074 天主教辨疑

7075 dialogue en langue mixte, sur la religion chretienne.

7076 dialogue en langue mixte, sur des sujets religieux et autres.

7077 dialogue sur la religion et les scieuces de l’Europe

7078 Pensees chretiennes

7079 同善说 李祖白

7080 真教自证 P. Angelo Zottoli, 1872

7081 取譬训蒙 P. Zottoli,徐家汇1870

I 教要总说

II 取譬训蒙

7082 double

7083 double

 

7084 辨学遗牍 虞纯熙 Ricci

7085 double

7086 double

7087 辨学遗牍 钦一堂

7088 double

7089 I 辨学遗牍

II 圣教四规

7090 天释明辨 杨廷筠 北京

7091 double

7092 double

7093 代疑篇 杨廷筠 北京领报堂

7094 double

7095 代疑篇 1621

7096 double

7097 I 代疑编 1621

II 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

7098 double

7099 I 推验正道论

II 醒世问编

7100 I 推源正道论

II 醒世问编

7101 辟释氏诸妄 徐光启

7102 double

7103 辟释氏诸妄 autre edition

7104 辟释氏诸妄

7105 辟释氏诸妄

7106 辟释氏诸妄

7107 辟妄条驳合刻 王若翰 武林1689

I 辟释氏诸妄

II 辟略说条驳 张星曜(Tchang Sing-yao)洪济

7108 double

7109 double

7110 破迷 徐光启

7111 代疑续篇 杨廷筠1635 Tsin-kiang

7112 代疑续篇

7113 辩教论 韩霖

7114 口铎日抄 Aleni Andre Rudomina, 林一俊,李九标

7115 double

7116 double

7117 double

7118 口铎日抄

7119 口铎日抄 徐家汇1872

7120 三山论学纪 叶向高 Aleni 1694 北京领报

7121 double

7122 double

7123 三山论学纪

7124 三山论学纪

7125 double

7126-7127 double

7128 三山论学纪

7129 三山论学纪

7130 double

7131 炤迷四镜 天学四镜 Yao Yin-tchhang 1643

7132 炤迷四镜

7133 代疑论 P. Diaz

7134 double

7135 天主圣教豁疑 Tchou Tsong-yuen朱宗元

7136 double

7137 double

7138 double

7139 拯世略说 朱宗元

7140 double

7141 拯世略说

7142 double

7143 破迷论 朱宗元

7144 郊社之礼以事上帝也 朱宗元

7145 未来辩论P. Brancati P. da Cunha

7146 未来辩论

7147 烛俗迷篇 P. da Costa

7148 天儒印 P. Antonio de Santa Maria, 1664

7149 醒迷篇 景教堂 1667

7150 I 醒迷篇

II 徐相国辨学奏疏 徐光启 1616

III 造物主垂像略说

7151 I 醒迷篇

II 内阁

III 圣教微言

7152 儒教实义 1682

7153 儒教实义

7154 正学钅谬石 P. Antonio de Santa Maria 1698 Chang Chi-seu

7155 double

7156 正学?石

7157 礼记祭礼泡制 P. Greslon 夏玛第亚 1698

7158 辩学存览 Tchao chi-hien 1698

7159 辩诬 Tong Han, 1699

7160 天学本义

7161 古今敬天鉴P. Joachim Bouvet, 1707

7162 古今敬天鉴

7163 造物主真论

7164 经传议论 1710 P. de Premare

7165 I 天学总论 P. de Premare

II 经传众说

7166 儒交信 Jos. Hon. De Premare

7167 I Auctoritates pro T’en et Xam ti juxta num

II Auctortes pro quaest

III Auctortes pro quaest

7168 醒世迷辩 1714 序

7169 double

7170 double

7171 天儒同异考 张星曜1715

I 天教合儒 张星曜 1702

II 天教补儒

III 天教超儒

7172 觉斯录

I 原本论

II 天主之名非创自西域

III 辨天童密云和尚三说

IV 辨天三说序辨

V椨松和尚三教正论辨

7173 问释氏言轮回

7174 I 论许真君

II 论玄门

Iii 纲目总论

IV 论破迷

V 论忏悔

VI 论生死赏罚惟一天主,百神不得参其权

VII 论人错人苍天为主

VIII 论梓童帝君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IX 论关云长

X 论轮回

XI 论巫人

XII 论佛种

XIII 论老君行述

XIV 论观音

XV 论真武

XVI 论唐三藏

XVII 论戒杀

XVIII 论人迷信风水地理

XIX 论报母斋

XX 造物主垂象略说

XXI 论雷

XXII 论神像来历

 

7175 策怠警喻 Hiong Chi-khi 南昌

7176 圣教规诫箴赞

7177 七克 P. de Pantoja

7178 double

7179 七克 杨廷筠

7180 double

7181 七克

7182 七克

7183 double

7184 double

7185 double

7186 七克真训

7187 double

7188 I 弥克尔遗斑弁言

II 天主洪恩序

III 警隶语

7189 譬学

7190 double

7191 则圣十篇 P. Vagnoni P. Diaz

7192 天主圣教十诫真诠 P. Diaz Aleni

7193 double

7194 double

7195 天主圣教十诫真诠 1738 北京领报堂

7196 double

7197 double

7198 轻世金书 P. Diaz

7199 轻世金书

7200 轻世金书

7201 轻世金书

7202-7207 轻世金书便览 1848

7208 依主至范

7209 遵主圣范

7210 遵主圣范

7211 遵主圣范

7212 遵主圣范

7213 遵主圣范

7214 遵主圣范 1860

7215 double

7216 天主教略说

7217 圣教四规 P. Brancati  P. da Costa

7218 圣教四规 Gabiani, Francois de Rougemont

7219 double

7220 天主十诫劝论圣迹 P. Brancati

7221 double

7222 double

7223 double

7224 天主十诫全论圣迹

7225 天主十诫全论圣迹

7226 天主十诫说约

7227 慎思录 Li Khi-siu P. Antonio de Gouvea

7228 慎思录

7229 double

7230 善生福终正路 P. Lobelli

7231 double

7232-7233 double

7234 double

7235 善生福终正路

7236-7237 double

7239 double

7240 善生福终正路

7241 善生福终正路

7242 成修神务 P. Motel

7243 莫居凶恶劝 P. Dentrecolles P. Kogler

7244 double

7245 I 莫居凶恶劝

II double

7246 I 天堂直路

II 圣教要理 要理问答

III 求诸己式

7247 I Expose en 5 sections des principes du christianisme

II 听讲之法

III 善祈求

IV 天主生人原意

V 宝时

VI 省察

VII 反悖圣神六端

VIII 罪宗七端

IX 圣教四规

X 天主十诫

XI 修身

XII 当戒有五

XIII 死

XIV 爱天主爱人

XV 三仇

XVI 哀矜十四端

XVII 审判

XVIII 天堂

XIX 地狱

XX 求圣母效法圣母

XXI 真福八端

7248 圣教真实利益 圣教益世成效

7249 天主亲立领洗告解二要规之理 Tchang Keng 张赓

7250 圣洗规仪 P. Motel 1689 武林

7251 double

7252 进教领洗捷录 P. Pien Fang-chi Thienhwei, Fran

7253 double

7254 I 领洗问答

II 圣教要经

III 告解问答

IV 圣体问答

7255 I 领洗问答

II告解问答

III 圣体问答

IV 坚振问答

7256 I 天主教要,将领圣水问答

II 圣号经

III 天主经

IV 圣母经

V 信经

VI 天主十诫

VII 悔罪经

7257 坚振问答 坚振要理

7258 double

7259-7260 涤罪正规 P. Aleni 杨廷筠

7261-7262 double

7263 double

7264 涤罪正规 Tchhao-sing, 武林

7265 double

7266 涤罪正规 1849

7267 涤罪正规略 P. Aleni

7268 double

7269 double

7270 悔罪要指 P. Aleni

7271 double

7272 告解原义 P. Verbiest

7273 double

7274 double

7275 I 大赦解略 P. Pinuela 南非1689

II 博埃古腊大赦

III 圣方济各圣索会大赦规条

7276 I 天主圣教告解道理

II 圣教宗第十一位意纳增爵新颁大赦念珠圣牌圣像等恩赦条略

III十诫原本 天主十诫 十诫十意

IV 辟轮回非理之正

V 进呈书像,天主正道解略

VI 领圣体紧要

VII 格言六则

VIII 告解四要

IX 救世圣号来历

X 真福八端

XI 天主圣像来历

XII 天主圣教永瞻礼单

7277 弥撒祭义 P. Aleni 1629

7278 double

7279 double

7280 弥撒祭义

7281 弥撒祭义 1849 Mgr Maresca

7282 弥撒祭义略

7283 double

7284 I 圣体要理 P. Aleni

II 耶稣圣体祷文

7285 double

7286 double

7287 double

7288 I 圣体规仪 P. Brancati 1679

II 领圣体问答

III 教中人求领圣体问答

7289 double

7290 圣体答疑 P. Verbiest

7291 double

7292 double

7293 圣体仁爱经规条 P. de Mailla 1719 北京

7294 double

7295 double

7296 圣体会规

7297 圣体问答

7298 司铎典要 P. Buglio 1676 P. Verbiest

7299 double

7300 double

7301 double

7302 司铎典要

7303 司铎典要

7304 天主圣教要理 天主圣教切要问答

I 圣教要理

II 天主圣教坚振要理

III 天主圣教告解道理

IV 天主圣教求领圣体要理

V 天主圣教弥撒要理

VI 天主圣教终传要理

7305 double

7306 I 圣教要理

II 天主圣教经文

7307 double

7308 double

7309 double

7310 double

7311 求说

7312 double

7313 天主经解

7314 double

7315 double

7316 圣母经解 P. Rho

7317 圣母经解

7318 double

7319 主经体味 P. Dentrecolles P. Polycarpe 1743

7320 double

7321 double

7322 double

7323 double

7324 double

7325 I 望天主七祈求

II 圣像解略

7326 要经略解 P. Ortiz, P. Alvaro de Benevente, Augu, 1705 肇庆

7327 I 要经略解

II 将领圣体问答

III 又圣母经

IV 正学警言

7328 I 要经略解

II 天学警言

7329 圣记百言 P. Rho, 1632

7330 double

7331 圣记百言

I 死说小引

II 圣记百言

7332 默想工夫 P. Ferreira

7333 默想规矩 P. Lobelli 1676

7334 I 默想规矩

II 大赦经

III 痛悔罪

7335 默想神功 P. Pinuela, Lin Yang-me Tao-oei

7336 double

7337 double

7338 默想神功

7339 默道神功

7340 慎思指南 1842 P. Louis Helot 1865

7341-7342 斋克 P. Rho, 1644

7343 斋克

7344 推定历年瞻礼日法 武林 明代

7345 天主圣教念经总牍 P. De Figueredo 武林1628

7346 天主圣教总牍内经

7347 主教要经

7348 仁会约所行条目 1634 了一道人

7349 I 五伤经礼规程

II 耶稣受难祷文

III 耶稣圣号祷文

IV 诸天神列品祷文 P. Diaz

V 天神会规 天神会经

VI 诵吾主念珠默想规条

VII 诵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VIII 弥撒礼节

IX 弥撒祭义略

X 拜求圣母为死候经

XI 涤罪正规略 P. Aleni, 武林

7350 善终助功规例 P. Froes, P. Furtado

7351 double

7352 善终助功规例

7353-7354 天主圣教日课 PP. Buglio, Cattaneo, Diaz,  Ferreira, Figueredo, Furtado, Verbiest

I 诵经劝语 天主经 圣母经 又圣母经 信经 解罪时经 悔罪经 天主十诫

II 早课 与弥撒礼 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P. Ferreira

V 吾主念珠默想规条,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P. Longobardi

VI 耶稣圣体祷文 P. Aleni

VII 耶稣圣号祷文P. Monteiro

VIII 耶稣受难祷文 P. Froes

IX 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P. Diaz

X 圣人列品祷文 P. Longobardi

XI 圣人若瑟祷文P. Diaz

XII 炼狱祷文 P. Monteiro

XIII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PP. De Pantoja et Diaz

XIV 向天主父诵,向天主子诵,向天主圣神诵,向圣三诵,向天主耶稣诵,向圣母玛利亚诵

XV 五伤经规程

XVI 诵

7355 天主圣教日课

I诵经劝语 天主经 etc

II早课 与弥撒礼 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V 吾主念珠默想规条,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VI 耶稣圣体祷文

VII 耶稣圣号祷文

VIII 耶稣受难祷文

IX 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X 圣人列品祷文

XI 圣人若瑟祷文

XII 炼狱祷文

XIII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XIV 向天主父诵,向天主子诵,向天主圣神诵,向圣三诵,向天主耶稣诵,向圣母玛利亚诵

XV 五伤经规程

XVI 诵

XVII 五礼拜, 五谢礼

XVIII 圣母刺心重苦七章

XIX 向圣若瑟诵

XX 向圣依纳爵诵, 向圣方济各沙勿略诵

XXI婚配祝文

XXII 圣宗徒祷文 P. Michel Trigault

XXIII 为已亡主教

XXIV 善终瘗茔礼典P. Buglio

XXV 圣心规程, 引言,诵,祷文 P. de Mailla, P. Tseng Te-liang

XXVI double

7356 天主圣教日课

7357  I诵经劝语 天主经 etc

II早课 与弥撒礼 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V 吾主念珠默想规条,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VI 耶稣圣体祷文

VII 耶稣圣号祷文

VIII 耶稣受难祷文

IX 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X 圣人列品祷文

XI 圣人若瑟祷文

XII 炼狱祷文

XIII 圣母祷文

XIV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XV 向天主父诵,向天主子诵,向天主圣神诵,向圣三诵,向天主耶稣诵,向圣母玛利亚诵

XVI 五伤经规程

XVII 诵

XVIII 向圣依纳爵诵,向圣方济各诵

XIX 通功神课

XX 祈求圣教大行祝文

XXI圣母喜乐经

7358 天主圣教日课

7359 I 列叙耶稣行迹苦难祷文 P. de Pantoja

II 圣母行迹祷文

7360 圣教祷文

I 耶稣圣体祷文

II 耶稣圣号祷文

III 耶稣受难祷文

IV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V 圣人列品祷文

VI 圣人若瑟祷文

VII 炼狱祷文

7361 圣人列品祷文

7362 圣人若瑟祷文

7363 I 宗徒祷文

II 炼狱祷文

III 善终瘗茔礼典

IV 为已亡主教铎德

7364 圣教总牍

7365 天主圣教日课

I诵经劝语 天主经 etc

II早课 与弥撒礼 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V 吾主念珠默想规条,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VI 耶稣圣体祷文

VII 耶稣圣号祷文

VIII 耶稣受难祷文

IX 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X 圣人列品祷文

XI 圣人若瑟祷文

XII 炼狱祷文

XIII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XIV向天主父诵,向天主子诵,向天主圣神诵,向圣三诵,向天主耶稣诵,向圣母玛利亚诵

XV五伤经规程

XVI诵

XVII 五拜礼, 五谢礼

XVIII 圣母刺心重苦七章

XIX 向圣若瑟诵 etc

XX 向圣依纳爵诵

XXI 婚配祷文

XXII 圣宗徒祷文

XXIII 为已亡主教

XXIV 善终瘗茔礼典

7366 天主圣教日课

7367 圣教日课

I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II 向天主父诵,etc

III 五伤经规程

IV 诵

V 善终瘗茔礼典

7368 天主圣教日课

I 五拜礼,五谢礼

II 圣母刺心重苦七章

III 向圣若瑟诵

IV 向圣依纳爵诵,etc

V 婚配祝文

VI 圣宗徒祷文

VII 为已亡主教

VIII 善终瘗茔礼典

IX 恭敬耶稣圣心规程

7369 天主圣教日课

I 诵经劝语, 天主经, etc

II 早课, 与弥撒礼,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耶稣圣体祷文

V 耶稣圣号祷文

VI 耶稣受难祷文

VII 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VIII 圣人列品祷文

IX 圣人若瑟祷文

X 炼狱祷文

XI 天主耶稣受难祷文

XII 向天主父诵,etc

XIII 五伤经规程

XIV 诵

7370 天主圣教日课

I 诵经劝文,天主经,etc

II 早课,与弥撒礼,万科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人列品祷文

V 向诸品天神诵

VI 求为主教诵

7371 天主圣教日课

I 诵经劝文,天主经,etc

II 早课,与弥撒礼,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7372 袖珍日课,天主圣教日课

I 天主经,圣母经,又圣母经,信经,解罪时经,悔罪经,天主十诫

II 早课,与弥撒礼,晚课

III 圣母德叙祷文

IV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V 吾主念珠默想规条

VI 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VII 遇急救人事宜,要理六端

VIII 耶稣圣体祷文

IX 耶稣圣号祷文

X 耶稣受难祷文

XI 圣弥额尔及诸天神列品祷文

XII 圣人列品祷文

XIII 圣若瑟祷文

XIV 炼狱祷文

XV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XVI 向天主父诵,etc

XVII 五伤经规程

XVIII 诵

XIX 五拜礼,五谢礼

XX 圣母刺心重苦七章

XXI 向圣若瑟诵

XXII 向圣依纳爵诵, etc

XXIII 圣宗徒祷文

XXIV 为已亡主教

XXV 为已亡铎德

XXVI 瘗茔礼典

XXVII 圣心规程

XXVIII 献心诵

XXIX 圣十字架祷文

XXX 天主圣神祷文

XXXI 圣五伤方济各祷文

XXXII圣伯多禄亚尔甘太辣祝文

XXXIII 与弥撒规条

XXXIV 领圣灰圣枝二诵

XXXV 物尔朋经

XXXVI 婚配祝文

XXXVII 圣体要理略节

XXXVIII 领圣体问答

XXXIX 涤罪略

XL 辅弥撒礼仪

XLI 主日洒圣水答应之经文

XLII 辅安所经

XLIII 永瞻礼表

XLIV 求付洗圣婴为主保诵

7373 I 天主教要

II 圣号经

III 天主经

IV 天神朝拜圣母经

V 信经

VI 天主十诫

7374 I 天主教要

II 圣号经

III 天主经

IV 天神朝拜圣母经

V 十二信经

VI 天主十诫

VII 圣教定规有四

VIII 罪宗,克罪七德

IX 圣教撒格辣孟多

X 悖反圣神之罪

XI 吁天主降罚之罪

XII 赎罪三功

XIII 哀矜之行

XIV 真福

XV 人仇

XVI 人末

XVII 将领圣水问答

XVIII 向天主之德

XIX 向天主行五拜礼

XX 谢天主行五拜礼

XXI 悔罪经

XXII 圣体赞

XXIII 圣母赞

7375 I 天主经

II 天神朝天主圣母经

III 天主十诫

IV 十二亚玻斯多罗性薄录 symbole, apotres

V 圣号经

VI 形神哀矜之行十四端

VII 真福八端

VIII 罪宗八端,克罪七端

IX 向天主有三德

X 身有五司

XI 神有三司

XII 阨格勒西亚, 撒格辣孟多,有七, sacrements,

7376 天主教要注略

7377 天主教要注略

7378 天主教要注略

7379 I double

II 天主圣教小引

III 圣梦歌

IV 推验正道论

V 醒世问编

VI 二十五言

VII 高士传 1668

VIII 永福天衢

7380 振心诸经 P. Ferreira

7381 double

7382 诵念珠规程

7383 弥撒经典P. Verbiest, Missale Romanvm auctoritate Pavli V Pont. M. Sinice redditum a P. Lvdovico Bvglio soc. Iesv Pekini In Collegio ejusd. Soc. An. MDCLXX

7384 弥撒经典

7385 弥撒经典

7386 弥撒经典

7387 弥撒纲领

7388 日课概要 Breviarivm Romanvm Sinice redditum a P. Ludouico Buglio Soc. Iesu In Collegio Pekinensi eiusd.Soc. Anno 1674. (P. Verbiest )

7389 日课概要

7390 圣事礼典 Manvale ad Sacrameta ministranda iuxta ritu S. Rom. Ecc. Sinice redditu a P. Ludouico Buglio Soc. Iesu Pekim in college. Eiusd. Soc. An. 1675. (P. Verbiest.)

7391 圣事礼典

7392 圣事礼典 Manvale ad Sacrameta ministranda iuxta ritu S. Rom. Ecc. Sinice redditu a P. Ludouico Buglio Soc. Iesu Pekim in college. Eiusd. Soc. An. 1675 et transcriptvm Cantone anno Dni 1713.

7393 圣母小日课 1676

7394 圣母小日课

7395 圣母小日课

7396 圣母小日课 1794 1869徐家汇

7397 已亡者日课经 P. Buglio

7398 double

7399 double

7400 I 已亡者日课经

II 炼狱祷文

7401 善终瘗茔礼典

7402 double

7403善终瘗茔礼典

7404 double

7405 圣安德肋宗徒瞻礼 PP. Brancati et de Gravina

7406-7407 Liturgie et meditation pour tous les jours de l’annee a partir de l’Avent; sans auteur ni date.

7408 I 要理六端

II 领洗前后之礼

III 将领圣水问答

IV 领圣体问答

V Diverses prieres

VI 圣教会四规,悔罪经

VII向天主五拜礼 P. de Rougemont

7409 I 要理六端

II 圣号经

III天主经

IV 圣母经

V 信经

VI 天主十诫

VII 圣教会四规

VIII 解罪时经

IX 悔罪经

X将领圣水问答

XI 领洗前后之礼, 授洗礼

XII 领圣体问答

XIII 向天主行五拜礼

XIV 谢天主行五拜礼

7410 圣教要训

I 圣号经

II 天主经

III 天神朝拜圣母经

IV 信经

V 天主十诫

VI 圣教会四规

VII 天主事情问答

VIII人仇有三

IX 十诫问答

X 悔罪问答

XI 悔罪经

XII 天学警言

7411 double

7412 double

7413 圣母领报会规 1694 P. Joseph Suarez

I 入会奉事圣母经

II 圣母领报会小引

III 规条 12 款

IV 圣母领报会大赦规条 8

V 入会礼仪 10

7414 圣母领报会规

I 入会奉事圣母经

II 圣母领报会小引

III 规条

IV 圣母领报会大赦规条

V 入会礼仪

7415 圣母日课 P. Manuel de San Juan Bautista, Fran. 1698

7416 新刻主保单 1701

7417 Ouvrage analogue

7418 振铎余音

7419 振铎余音

7420 I 圣教启蒙指要

II 将领圣水问答

III 五伤圣方济各祷文

IV 圣伯多禄亚甘太辣祝文 Pierre d’Alcantara

V 圣人文度辣赞,圣人安多尼祝文 Bonaventure, Antoine de Padoue

VI 圣若瑟七苦七乐文

7421 I 涤罪正规略

II 圣教启蒙指要

III 将领圣水问答

IV 五伤圣方济各祷文

V 祝文

VI 圣伯多禄亚甘太辣祝文

VII 圣人文度辣,圣人安多你祝文

VIII 圣若瑟七克七乐文

IX列叙耶稣行迹苦难祷文

X 圣母行迹祷文

7422 圣母花冠经 P. Pinuela

7423 double

7424 听弥撒凡例 P. Pinuela

7425 听弥撒凡例

7426 圣教切要 P. Ortiz 1705

I 圣号经,天主经,圣母经,信经

II 天主十诫

III 圣教四规

IV 圣事之迹

V 同性外亲四代之图

7427 圣教切要

7428 double

7429 天主圣教永瞻礼单 P. Couplet, 1712

7430 天主圣教永瞻礼单

7431 觅厄汪日略序

7432 圣若瑟大主保经,圣若瑟大主保七苦七乐经 1715序

7433 天主圣教日课 广州1715

I 诵经劝语

II 万民四终

III 要理六端

IV 上等悔经

V 天主十诫

VI 圣教会四规

VII 圣号经

VIII 信经

IX 天主经

X 圣母经

XI 朝拜圣母经

XII 解罪经

XIII 圣事之迹

XIV 天主要知

XV 早课,晚课

XVI 与弥撒礼

XVII 通功神课

XVIII 诵

XIX 多玛斯圣师向圣体四字诗

XX 领圣体前后可行之功

XXI 领圣体前后默想七端

XXII 领大赦经

XXIII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XXIV 圣母德叙祷文

XXV 耶稣受难祷文

XXVI 圣人列品祷文

XXVII 炼狱祷文

XXVIII 公审判祷文

XXIX 善终瘗茔礼典

XXX 为已亡主教或铎德

XXXI 耶稣圣号祷文

XXXII 耶稣圣体祷文

XXXIII 赞圣体四字经文

XXXIV 诵

XXXV 恩赦要知

XXXVI 吾主念珠默想规条

XXXVII 圣母念珠默想规条

XXXVIII 弥撒奇妙事情略说

XXXIX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XL 正学警言, 荣福经

XLI弥撒礼节

XLII 五拜礼

XLIII 五谢礼

7434 天主圣教日课

7435 天主圣教日课

7436 double

7437 圣教日课

I 早课

II 日间随用及入圣堂各祝文

III 晚课

IV 礼拜五伤经式

V 圣母德叙祷文

VI 圣人列品祷文

VII 耶稣受难祷文

7438 与弥撒功程 P. P. Hinderer et Manoel Mendez 1721

7439 辅弥撒礼仪(al. 经典)

7440 进善录 1719

I 认识本义

II 约同众祷

III 默想神功

IV 力行警语

V 领圣体功课

VI 神领圣体经

VII 领圣体问答

VIII 各种赦条

IX 祈祷神功

X 通功神课

XI 付洗幼孩规说

7441 通功单 1740

7442 恭敬耶稣圣心规程

I 恭敬耶稣圣心

II 恭敬圣母圣心

7443 恭敬耶稣圣心规程

I 恭敬耶稣圣心

II 恭敬圣母圣心

III double

IV double

7445 耶稣会例 P. Intorcetta

7446 圣方济各第三会会规

7447 圣事问答

I 圣号经

II 天主经

III 圣母经

IV 信经

V 天主十诫

VI 悔罪经

VII 要理问答

VIII 告解要理

IX 圣体问答

X- XVIII double

7448 圣体问答

7449 圣经约录

I 天主经

II天神朝天主圣母经

III 天主十诫

IV十二亚玻斯多罗性薄录

V 圣号经

VI形神哀矜之行十四端

VII真福八端

VIII罪宗七端

IX 克罪宗七端有七德

X 向天主有三德

XI 身有五司

XII 神有三司

XIII阨格勒西亚, 撒格辣孟多,有七

7450 I 圣号经

II 天主经

III 圣母经

IV 信经

V 天主十诫

VI 要理六端

VII 领洗前后之礼

VIII 将领圣水问答

IX 领圣体问答

X 向天主行五拜礼

7451 I 天主圣教经文

II天主十诫

III 圣教四规

IV 天主教要问答

7452 I-IV double

7453 I-IV double

7454 I-IV double

7455 圣教礼规

7456 日课撮要,圣教日课 北京始胎 1837

I 诵经劝文

II 领大赦祈求经

III 早课

IV 五谢礼

V 耶稣圣号祷文

VI 晚课

VII 圣母德叙祷文

VIII 诵

IX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X 解罪前后经

XI 与弥撒礼

XII 诵

XIII 祈求圣沙勿略祝文

XIV 圣五伤方济各祝文

XV 依赖圣母辅佑经

XVI祈求圣教大行祝文

XVII 晨兴善愿诵

XVIII 婚配祝文

XIX 遇雷霆暴风迅雨地震时诵

XX 耶稣圣诞子时祝文

XXI 圣若翰保弟斯大祝文

XXII 圣人列品祷文

XXIII 瘗茔礼典

XXIV 炼狱祷文

XXV 求为在教适亡诵

XXVI 圣味增爵祷文 Saint Vincent

XXVII 五伤经规程

XXVIII 永瞻礼表

7457 I 敬礼圣母月

II 献心善规

III 献心祝文

IV 大赦宽恩

V 月间歌诗

VI 敬礼圣母日

VII 敬礼圣母净配

VIII 二敬礼圣母受洁

IX 三敬礼圣母领报

X 四敬礼圣母七苦

XI 五敬礼圣母往见

XII 六敬礼圣母升天

XIII 七敬礼圣母圣诞

XIV 八敬礼圣母玫瑰

XV 九敬礼圣母主保

XVI 十敬礼圣母献堂

XVII 十一敬礼圣母始胎

XVIII 十二敬礼圣母圣产

7458 I 敬礼圣心月

II 敬礼经文

III 敬礼谐务

IV 圣心会规

V 虔祷宗会

7459 I 敬礼若瑟月 P. Zottoli, P.della Corta 1868

II 切效经

III 恃怙诵 Joseph

7460 圣心报 徐家汇

7461 I 圣思,一月圣思

II 安当圣人神学箴规 Antoine

7462 思正恩言 Notre Seigneur

7463 double

7464 double

7465 double

 

7466-7467 耶稣基利士督我主救者新遗诏书 1813 Robert Morrison, Canton

7468 I 神造万物书 Genese

II 出以至百多书 Exode

III 论利未辈之书 Levitique

IV 数以色耳勒子辈之书 Nombres

V 摩西复示律书 Deuteronome

VI 若书亚之书 Josue

VII 列审司之书 Juges

VIII 路得之书 Ruth

IX 撒母以勒之书 Samuel

X 王辈之书Rois

XI 列史官之书 Paralipomenes

XII 依沙耳亚 Esdras

XIII 尼希米亚之书 Nehemie

XIV 依士得耳之书 Esther

XV 先知以赛亚之书 Isaie

XVI 预知者耶利未亚之书 Jeremie

XVII 先知者耶利未亚之哀词 Lamentations de Jeremie

XVIII 预知者以西基路之书 Ezechiel

XIX 先知者但依勒之书 Daniel

XX 预知者贺西亚之书 Osee

XXI 预知者若以利之书 Joel

XXII 预知者亚摩士之书 Amos

XXIII 先知者俄罢(alias罗)氏亚之书 Abdias

XXIV 预知者拿若(alias 若拿)之书 Jonas

XXV 先知者米加之书 Michee

XXVI 预知者那孚模之书 Nahum

XXVII 先知者夏巴革之书 Habacuc

XXVIII 预知者西法尼亚之书 Sophonie

XXIX 先知者夏佳之书 Aggee

XXX 预知者西加利亚之书 Zacharie

XXXI 先知者马拉记之书 Malachie

XXXII 若百书 Job

XXXIII大五得诗 Psaumes

XXXIV 所罗门之俗语 Proverbes

XXXV 宣道者书 Ecclesiaste

XXXVI 所罗门之诗歌

7469神造万物书

7470-7472

I-V 7470

VI-XIV 7470

XV-XIX 7471

XX-XXXVI 7471

XXXVII 7472 1815-1822 使徒马窦传福音书 Matthieu

XXXVIII 7472 马耳可传福音书 Marc

XXXIX 7472 圣路加传福音之书 Luc

XL 7472 若翰传福音之书 Jean

XLI 7472 使徒行传 Apotres

XLII 7472 使徒保罗书 Paul

XLIII7472 者米士即牙可百之公书 Jacques

XLIV 7472 使徒彼多罗之公书 Pierre

XLV 7472 使徒若翰之书 Jean

XLVI 7472 使徒如大之公书 Jude

XLVII 7472 使徒若翰显示之书 Jean

7473 I 使徒保罗与罗马辈书

II 使徒保罗与可林多辈书

III 使徒保罗与可林多辈第二书

IV 者米士即牙可百之公书

V 使徒彼多罗之第一公书

VI 使徒彼多罗之第二公书

VII 使徒若翰之第一公书

VIII 使徒若翰之第二第三书

IX 使徒如大之公书

X 使徒若翰显示之书

7474 double

7475 double

7476 7484 Holy Bible in Chinese, by Morrison and Milne, from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ssued from 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23.

 

神天圣书,神天上帝启示旧遗诏书,神天上帝启示新遗诏书

 

I 7476 创世历代传

II 7476 出以至比多地传

III 7477 利未氏古传书(alias 书传)

IV 7477 算民数书传

V 7477 复讲法律传

VI 7478 若书亚之传

VII 7478 审司书传

VIII 7478 路得氏传书

IX 7478 撒母以勒书

X 7479 列王书传

XI 7479 历代史纪书传

XII 7480 以士拉传书

XIII 7480 尼希米亚之书

XIV 7480 以士得耳之书

XV 7480 若百之书

XVI 7480 神诗书

XVII 7480 谚语传书

XVIII 7480 宣道传

XIX 7480 所罗门之歌

XX 7481先知以赛亚书

XXI 7481先知耶利米亚书, 达未来者耶利米亚传书

XXII 7481 耶利米亚悲叹歌

XXIII 7482 先知依西其理书

XXIV 7482 先知(alias 达未来者)但依理书 Daniel

XXV 7482 十二先知者之传书,何西亚之书

XXVI 7482 若以利之书

XXVII 7482 亚麽士书

XXVIII 7482 阿巴氐亚书

XXIX 7482 若拿传书

XXX 7482 米加传书

XXXI 7482 拿户马传书

XXXII 7482 夏巴古传书

XXXIII 7482 洗法尼亚传书

XXXIV 7482 夏哀传书

XXXV 7482 洗革利亚传书

XXXVI 7482 达未来者马拉其传书

XXXVII 7483 救世我主耶稣新遗诏书,圣马窦传福音书

XXXVIII 7483 圣马耳可传福音书

XXXIX 7483 圣路加传福音书

XL 7483 圣若翰传福音之书

XLI 7484 使徒行传

XLII 7484 圣保罗使徒书

XLIII 7484 者米士或称牙可百之公书

XLIV 7484 圣彼多罗之公书

XLV 7484 圣若翰之书

XLVI 7484 圣如大或称如大士之公书

XLVII 7484 圣若翰现示之书

7485-7486 耶稣基利士督我主救者新遗诏书 double

7487 此嘉音由口孖口勒所著 Marc

7488 I 幼学浅解问答 1816

II 祈祷真法注解

III 赌博明论略讲

IV 圣书节注十二训

 

V 崇真实弃假谎略说

7489 天理要论

 

7490 释教正谬 1857

7491 华番和合通书 1844 Hong Kong

I 东西洋球图

II 天地出产禽兽图

III 论星仪师生问答

IV 古今纪事录

V 真神天皇上帝亲谕十条圣诫略解

VI 论悔罪信耶稣

VII 论罪之报

VIII 鸦片进中国略,鸦片来中国统计若干列

IX 劝戒鸦片烟真良言

X 豆蔻树略论 1843

XI 戒酒文

XII 论过年之道

XIII 日月交融定识文

XIV 日月刻度通书

 

补充:

 

906 六书实义 马若瑟

996 大西利西泰子传 李九标跋 1636

1014 大西西泰先生行述 艾儒略

1016 思及先生行迹、思及艾先生语录、杨淇园先生事迹、张弥格尔遗迹、悌尼削世纪

1017 泰西思及艾先生行述、泰西思及艾先生语录

1018 西海艾先生行略

1019 祖庭嫡传指南

1020 高僧摘要

1021 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

1022 许嘉禄传 何世贞 撰

1023 徐光启传(张星曜、柏应理,1678)

1024 安先生行述

1031 黔南会灯录

1096 泰西殷觉斯先生行略

1097 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

1098 张识

1134-1137 程氏墨苑

1188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

1190 唐景教碑颂正诠

1322 熙朝崇正集 1638

1329-1331 熙朝定案 1668-1692

1333 天主堂

1336 同人公简

1883 不得已辨

2209-2210 福惠全书 1694

3326 铎书 韩霖

3328 铎书 训解

3371 交友论

3376 二十五言

3379 西学凡

3384 寰有论

3385 睡昼二答

3389 童幼教育

3394 裴录答汇

3395 达道纪言

3396-3397 修身西学

3398 齐家西学

3399 十慰

3406 五十言余

3409 性学初述

3413 名理探

3414 名理探十论

3415 求友篇

3417 主制群征

3433-3434 文行粹抄

3770 徐氏庖言

4855-4860 几何原本

4861-4863 同文算指

4864 圆容较义

4865 测量法义

4866 勾股义

4867 筹算

4868 比例规解

4869 几何要法

4872 测量全义

4873-4874 崇祯历书

4897 乾坤体义

4899 浑盖通宪图说

4901 简平仪说

4903 表度说

4904 天问略

4916 空际格致

4984 不得已辨,附中国初人辨(4989)

4993 妄择辩

4995 妄推吉凶辩

4998 妄占辩

5002 崇正必辩

5130 泰西人身说概

5858 IV 钟振之居士寄初征与际明禅师柬

V 辟邪集,天学初征,再征

6407 诸经日诵集要 1662

6808 沙门日用 1671

6409 禅门日诵

6410 沙门日用录

6515 归元直指集

 

 

二、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汉籍目录(ARSI)

 

Based on Chan, Albert(陳倫緒). Chinese books and documents in the Jesuit Archives in Rome,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Japonica-Sinica I-IV. Armonk, N.Y.: M.E. Sharpe, c2002.

 

List of Books and Documents

 

Japonica-Sinica I

 

1.a 朱熹,小学集注大全

1.b 蔡沈,书经集传

2 王肃(注),孔子家语

3 张鼎,新刻张侗初先生永思斋四书演

4 张明弼,黄国琦(鉴定),西汉名文旁训孔子家语

5 夏允彝,三订孔子家语直解

6 朱熹(注),孟子

7 黄汝亨,李之藻(校),闵家三订易经正文

8 刘向(条目)刘歆(补阙),古周礼

9 朱熹(杨慎),文公家礼仪节

10 朱熹,四书集注

11 赵歧(注)孙奭(疏),毛氏孟子注疏正本

12 张鼎,新科张侗初先生永思斋四书演(Cf. JS I, 3)

13 奉旨颁行日讲四书直解

14 张居正,张阁老正字四书直解

15 蔡清,四书蒙引

16 何晏(注)邢昺(疏),毛氏论语注疏正本

17.1 朱熹,四书或门

17.2 邢昺(校),汲古阁毛氏孝经疏

17.3 姚张斌(注)李春培(较),小学大全

18 奉旨刊行日讲易经讲义

19 吴荃等(汇辑),周易正解

20 周易大全

21 易经大全(Incomplete duplicate of JS I, 20)

22 Anonymous, Latina interpretation veterrimi libri dicti易Y cum “ Prolegomenes sur L’Y Kim”

23 姚际隆,卜筮全书

24 三教搜神大全

25 (Absent)

26 吴荃,尚书正解

27 孔颖达(疏),毛氏尚书注疏正本

28 日讲书经解义

29.1 钟惺,钟伯敬先生篡辑标题春秋左传句解

29.2 钟惺,诗经旁训原本

30 韦昭(解),国语

31 朱熹,文公家礼(Cf. JS I, 9)

32 朱熹,文公家里(other edition)

33 阳玛诺(Dias),唐景教碑讼正诠

34.a 李九功,文行粹抄

34.b 李九功,文行粹抄(other edition)

34/37, 1 李九功,慎思录

34/37, 2/2-2/4 李九功,问答汇抄

34/37, 3/1-3/3 张赓,先天易义

34/37, 4/1-4/2 钟惺, 周礼篡注

(38/42)38/1.1 南怀仁(Verbiest),天主教丧礼问答

(38/42)38/1.2 南怀仁(Verbiest),善恶报略说

(38/42)38/2.1 南怀仁(Verbiest),天主教丧礼问答(Duplicate)

(38/42)38/2.2 南怀仁(Verbiest),善恶报略说(Duplicate)

(38/42)38/3 谈猷,易经硃卷

(38/42)39/1 夏玛第亚,赣州堂夏相公圣名玛第亚回方老爷书

(38/42)39/2 夏玛第亚,生祠缘由册

(38/42)39/3 夏玛第亚,生祠故事

(38/42)39/4 夏玛第亚,祭礼泡制

(38/42)39/5 夏玛第亚,礼记祭制撮言

(38/42)40/1 Anonymous,通鉴总论

(38/42)40/2 严谟,李师条问

(38/42)40/3 丘晟,闽中将乐县丘晟致诸位神父书

(38/42)40/4 丘晟,述闻篇

(38/42)40/5 李西满(Rodrigues),辩祭参评

(38/42)40/6a严谟,辩祭(Later version of JS I, 41/1c)

(38/42)40/6b严谟,考疑

(38/42)40/7a张星曜,祀典说

(38/42)40/7b Anonymous,礼仪问答

(38/42)40/8 李九功,证礼蒭议(Later version of JS I, 42/2c)

(38/42)40/9a 洪依纳爵,朱西满,杨伯多禄,祭祀问答

(38/42)40/9b 何(某),蒭言

(38/42)40/9c Anonymous,丧礼哀论

(38/42)40/9d 张象燦,家礼合教录

(38/42)40/10a 夏玛第亚,〔礼仪问答〕

(38/42)40/10b Anonymous,中国各省寺庙录

(38/42)41/1a 严谟,祭祖考

(38/42)41/1b 严谟,木主考(Cf. JS I, 40/2, appendix)

(38/42)41/1c 严谟,辨祭(Earlier version of JS I, 40/6a)

(38/42)41/2a 严谟,草稿

(38/42)41/2b 严谟,辩祭后志

(38/42)41/3 严谟,致穆老师文两首,附跋一首

(38/42)41/4 严谟,草稿(抄白)

(38/42)42/1 Anonymous,易书

(38/42)42/2a 李九功,礼俗明辨

(38/42)42/2b 李九功,摘出问答汇抄

(38/42)42/2c 李九功,证礼蒭议(Earlier version of JS I, 40/8)

43a 罗儒望(da Rocha),天主圣教启蒙

43b罗儒望(da Rocha),诵念珠规程

44 利玛窦(Ricci),天主实义

45 利玛窦(Ricci),天主实义(Duplicate?)

46 利玛窦(Ricci),天主实义(Other edition)

47 利玛窦(Ricci),天主实义(Other edition)

48 利玛窦(Ricci),天主实义(Manchu)

49 利玛窦(Ricci),交友论

50 利玛窦(Ricci)等,辩学遗牍

51 利玛窦(Ricci)等,辩学遗牍(Other edition)

52 利玛窦(Ricci),畸人十篇

53.1 利玛窦(Ricci),二十五言(Cf. JS I, 53.B)

53.2 利玛窦(Ricci),交友论

53.3 杨廷筠,孙学诗(述),圣水纪言

53.4 景净,景教流行中国碑讼并序

53.5 杨廷筠,鸮鵉不并鸣说

53.A 利玛窦(Ricci),天主实义(Cf. JS I, 44-45)

53.B 利玛窦(Ricci),二十五言(Cf. JS I, 53.1)

54 罗明坚(Ruggieri),天主圣教实录

55 罗明坚(Ruggieri),天主圣教实录(Other edition)

56 何大化(de Gouvea),天主圣教蒙引要览

57 王丰肃(Vagnone),教要解略

57a 〔Jesuit〕,天主教要

58 艾儒略(Aleni),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58 A1 Anonymous,通俗故事

58 A2 周兴嗣,千字文

59 高一志(Vagnone),圣母行实

60 高一志(Vagnone),圣母行实(Other edition)

61 王丰肃(Vagnone),教要解略(Duplicate of JS I, 57)

62 高一志(Vagnone),则圣十篇

63 高一志(Vagnone),修身西学

64 高一志(Vagnone),齐家西学

65 高一志(Vagnone),天主圣教圣人行实

66 阳玛诺(Dias),天主圣教十诫直诠

67 阳玛诺(Dias),代疑论

68 阳玛诺(Dias),唐景教碑讼正诠(Duplicate of JS I, 33)

69 阳玛诺(Dias),天问略

70 阳玛诺(Dias),圣经直解

71 A 艾儒略(Aleni),万物真原

71 B 艾儒略(Aleni),万物真原(Duplicate)

71 C 艾儒略(Aleni),万物真原(Other edition)

72 艾儒略(Aleni),万物真原(Manchu)

73a艾儒略(Aleni),三山论学纪

73b艾儒略(Aleni),三山论学纪

74 艾儒略(Aleni),五十言余

75 艾儒略(Aleni),弥撒祭义

76 艾儒略(Aleni),天主降生言行纪略(Cf. JS I, 58)

77.a 艾儒略(Aleni),天主降生引义

77.b 艾儒略(Aleni),天主降生引义(Duplicate)

78 艾儒略(Aleni),圣体要理

79 艾儒略(Aleni),涤罪正规

80 艾儒略(Aleni),悔罪要旨

81 艾儒略(Aleni),口铎日抄

82a,82b 庞迪我(de Pantoja),庞子遗诠

83a 庞迪我(de Pantoja),天主实义续篇

83b 庞迪我(de Pantoja),天主实义续篇(Other edition)

83c 庞迪我(de Pantoja),天主实义续篇(Duplicate)

84 庞迪我(de Pantoja),七克(Incomplete)

85 庞迪我(de Pantoja),七克(Other edition)

86 庞迪我(de Pantoja),七克(Reprint 1694)

87 利类思(Buglio),圣教简要

88 利类思(Buglio),主教要旨

88a 利类思(Buglio),物元实证

89 李祖白,天学传概

89.1-2 杨光先,不得已

90 利类思(Buglio),不得已辩

90a 利类思(Buglio),不得已辩(Duplicate)

91 利类思(Buglio),不得已辩(Duplicate)

92 利类思(Buglio),不得已辩

93 1&2 利类思(Buglio),司铎典要

94 3&4 利类思(Buglio),司铎典要(Duplicate)

95 利类思(Buglio),善终瘗茔礼典

96 利类思(Buglio),已亡者日课经

97 1&2 陆安德(Lubelli),真福直指

97a 陆安德(Lubelli),真福直指(Duplicate,incomplete)

98 陆安德(Lubelli),天主圣教略说

99 穆迪我(Motel),圣洗规仪

100 卫匡国(Martini),真主灵性理证

100a 卫匡国(Martini),真主灵性理证(Duplicate)

101 卫匡国(Martini),求友篇

102 柏应理(Couplet),四末真论

103 柏应理(Couplet),永定历年瞻礼日法

104 柏应历(Couplet),天主圣教百问答

105 潘国光(Brancati),天神会课

106 潘国光(Brancati),圣教四规

106a 潘国光(Brancati),圣教四规(Duplicate)

107 潘国光(Brancati),天阶

108 安文思(de Magalhães),复活论

109 〔Jesuit〕,天主教要(Cf. JS I, 57a)

110 苏如望(Soeiro),天主圣教约言(Cf. JS I, 174.2)

111 王一元(Vagnone),推验正道论

112 王一元(Vagnone),性灵说

113 龙华民(Longobardo),圣若撒法始末

113a 龙华民(Longobardo),圣若撒法始末(Duplicate)

114 龙华民(Longobardo),地震解

115 龙华民(Longobardo),灵魂道体说

116 万济国(Varo),主教明征

117 赖蒙笃(del Valle),形神实义

118 石铎琭(de la Piňuela),默想神功

119 石铎琭(de la Piňuela),初会问答

120 卞方世(Peris),进教领洗捷录

121 利安定(de San Pascal),永福天衢

122 利安当(Caballero),天儒印

123 王丰肃(Vagnone),教要解略(Cf. JS I, 57)

124 利类思(Buglio),天主正教约征

125 利类思(Buglio),天主正教约征(Manchu)

126 〔Ricci〕,圣经约录

127 Anonymous,同善说

128 Anonymous,同善说(Manchu)李祖白

129 苏如望(Soeiro),天主圣教约言(Manchu)

130 徐光启,辟释氏诸妄(Manchu)

131 杨廷筠,孙学诗(述),圣水纪言(Cf. JS I, 53.3)

[132-132a] 辟妄条驳合刻

132 徐光启,辟妄

132a 洪济,张星曜,辟略说条驳

133 熊定,藏句

134 尚祜卿(载言),正学镠石

135 夏玛第亚,性说

136 李九功,慎思(Duplicate of JS I, 34/37,1)

137 范立本,明心宝鉴

138 徐光启,圣教规诫箴赞

139 徐光启,辟妄

139a 徐光启,辟妄(Other edition)

140 徐光启(述),圣像略说,or造物垂象略说

141 张赓,天学证符

142 朱毓朴,圣教源流

143 艾儒略(Aleni),圣梦歌

144 韩霖,铎书

145 朱宗元,拯世略说

145a 朱宗元,拯世略说

146 朱宗元,答客问

147 罗雅谷(Rho),哀矜行诠

147a 罗雅谷(Rho),天主经解

147b 罗雅谷(Rho),哀矜行诠(Duplicate of JS I, 147)

147c 罗雅谷(Rho),圣母经解

147d 罗雅谷(Rho),求说

147e 罗雅谷(Rho),圣记百言

148-148n Anonymous 〔Chinese seminarists〕,丙寅会课(1686)

148 正月会课:辨持斋

148a 二月会课:符咒

148b 三月会课:放生戒杀

148c 四月会课:雷震人畜等物之故

148d 四月会课(Duplicate of 148c)

148e 闰四月会课:佛之世尊,道之元始天尊,其说何居

148f 五月会课:释氏所言地狱与正教

148g 五月会课(Duplicate of 148f)

148h 六月会课:文昌化书

148i 七月会课:轮回

148j 七月会课(Duplicate of 148i)

148k 八月会课:数术

148l 八月会课(Duplicate of 148k)

148m 九月会课:鬼祟

148n 十月会课:辩儒教与释道邪正迥别,二氏强附三教同源

149 冯秉正,盛世蒭荛

150 Anonymous,醒迷篇

151 利安当(Caballero),天儒印(Cf. JS I, 122)

152 郭多默,蘿渡山房悬钟集

153 方济各(Filippucci),临丧出殡仪式(Cf. JS II, 169.4)

154 Anonymous,湖广圣迹

155 道忞,弘觉禅师北游集

156 夏玛第亚,泡制辟妄辟

157 姜佑,辟邪论

158 Anonymous,学历小辩(Cf. JS II, 64)

159 徐光启,辟妄(Cf. JS I, 132, 139 and 139a)

159A (List of a missioner’s baggage)〔行李总目〕

160 利玛窦(Ricci)等,辩学遗牍(Duplicate of JS I, 50)

161 利类思(Buglio),圣事礼典

161a 利类思(Buglio),圣事礼典(Duplicate, different paper)

162 张采,周礼注疏合解

163 潘国光(Brancati),天主十诫劝论圣迹

164 Antonius 李,丧葬仪式

164a Antonius 李,丧葬仪式(Amended version)

165.a 杨廷筠,天释明辨

165.b 杨廷筠,代疑编

165.c 杨廷筠,代疑编(Other edition)

165.d 刘凝,觉斯录

166.a 朱宗元,拯世略说(Duplicate of JS I, 145)

166.b 朱宗元,答客问(Duplicate of JS I, 146)

166.c 朱宗元,豁疑论

166.d 李九功,慎思录(Cf. JS I, 34/37, 1 and JS I, 136)

166.e 李九功,励修一鉴

167 张楷,徐大椿,四体千字文

168-169 王观焕,增补蒙䤳全书

170 罗明敖黎尼妈(Domingo de Nieva),新刊僚氏正教便览

171 哆妈氏(Tomás Mayor),新刊格物穷理录

171.a 哆妈氏(Tomás Mayor),新刊格物穷理录(Duplicate)

172 龙华民(Longobardo)等,圣教日课

173.1 施若翰(García),天主圣教入门问答(Manuscript)

173.2a 洪度贞(Augery),圣母会规

173.2b 洪度贞(Augery),天主耶稣苦难会规

173.3 施若翰(Garía),天主圣教入门问答(Cf. JS I, 173.1)

174.1 文度辣(Ibáňez),圣教要训

174.2 苏若望(Soeiro),天主圣教约言(Cf. JS I, 110)

174.3 陆安德(Lubelli),天主圣教撮言

174.4 陆安德(Lubelli),圣教问答指掌

174.5 艾儒略(Aleni),天主圣教四字经文

174.6 费奇规(Figueiredo),振心总牍

174.7 Anonymous,默想规矩

175 陆安德(Lubelli),善生福终正路

176 〔Zottoli〕,教理简约

177 Anonymous,七克真训

178 Anonymous,喜乐圣母圣心之善法

179 Anonymous,古新圣经问答

180 Anonymous,圣母献堂会规

181 Anonymous,若瑟会典

182 李秀芳(de Brueyre),圣若瑟圣月

183 晁德莅(Zottoli),敬礼圣心月

184 晁德莅(Zottoli),敬礼圣母月

185 Consideraçoes mui provetosas para qual quer christão viver bem, e christammente, e alcançar a bemaventurança

185a Consideraçoes mui provetosas…(Duplicate, without list of errata)

186 伏若望(Fróis),善终诸功规例(Cf. JS I, 112)

187 艾儒略(Aleni),天主降生出象经解

188 艾儒略(Aleni),天主降生出象经解

189 罗明坚(Ruggieri),新编西竺国天主实录

189a 罗明坚(Ruggieri),新编天主圣教实录

190 罗明坚(Ruggieri),天主实录

191a,b 韩霖、张赓,圣教信证 and 西来诸位先生姓氏

192 韩霖、张赓,圣教信证and 西来诸位先生姓氏(Other edition)

193 Couplet, Catalogus Patrum Societatis Jesu…

194 Grammatica Sinensis Patris Moritz-Liber conversationis missionariis (sine caracteribus sinensis)

195 [Foucquet], manuscript in Latin and French

196 Zottoli, Instituto grammatical ad sinenses alumnus…

197 Anonymous, Portuguese-Chinese Vocabulary

198 [Ruggieri/Ricci], Portuguese-Chinese Vocabulary

199 Collado, Ars Grammaticae Iaponicae Linguae

200 (Absent)

201 Racuyoxu (Rakuyōshū)

201a Racuyoxu (Rakuyōshū), reprint 1962

202 Giya do pekadoru (Guía do picador)

203 (Petitjean), Seikyō Shogaku Yōri

204a Kisei chishi, Musei Shinron

204b Anonymous, Misa haireishiki

205 京都总会长王伯多禄等十八人致外省各堂会长书,告康熙五十五年九月诸人与山东临清堂代主教康神父谈礼仪问题

205a Duplicate of JS I, 205

206 Brevis Relatio eorum, quae spectant ad Declarationem Sinarum Imperatoris Kam Hi circa caeli, Cumfucii, et Avorum cultum, datam anno 1700 (Peking edition)

206a Brevis Relatio…(Peking edition, without corrigenda)

206b Brevis Relatio…(Canton edition, with corrigenda)

206c Brevis Relatio…(Canton edition, without corrigenda)

206d Brevis Relatio…(Canton edition, without corrigenda)

206e Brevis Relatio…(Duplicate of JS I, 206c)

206f Brevis Relatio…(Incomplete)

206g Brevis Relatio…(Manuscript copy, without Manchu text)

207 Manuale Ad Sacramenta Ecclesiae Ministranda (D. Cerqueira Japonensis Episcopi opera ad usum sui cleri ordinantum)

208-220 (Absent)

221 西洋岛华人书

222 晁德莅(Zottoli),虔祷宗会

223 Anonymous, In librum Ye kim brevis Annotatio

224 [Foucquet], Inscriptiones judaicae urbis k’ai-fong-fou

 

Japonica-Sinica II

 

1 傅汎际(Furtado),名理探

2 利类思(Buglio),超性学要目录

3-9 利类思(Buglio),超性学要

10 利玛窦(Ricci),记法

11 利玛窦(Ricci授)李之藻(演),同文算指

12 利玛窦(Ricci口译)徐光启(笔受),几何原本,卷1

13 Idem,卷2-5(卷6 is missing)

14 利玛窦(Ricci授),李之藻(演),圜容较义

15 徐光启等,治历缘起

16 艾儒略(Aleni),性学初述

16a 艾儒略(Aleni),性学初述(Duplicate)

17 艾儒略(Aleni),几何要法

18 艾儒略(Aleni),几何要法(Other edition)

18a艾儒略(Aleni),几何要法(Duplicate)

19 艾儒略(Aleni),职方外纪(6卷本)

20 艾儒略(Aleni),职方外纪(5卷本)

21 艾儒略(Aleni),性学初述(Cf. JS II, 16; other edition)

22 艾儒略(Aleni),西方答问

23 艾儒略(Aleni),西学凡

23D艾儒略(Aleni),西学凡(Duplicate)

24.1 利玛窦(Ricci)等,辩学遗牍(Duplicate of JS I, 50)

24.2 艾儒略(Aleni),西学凡(Other edition than JS II, 23)

25 罗雅谷(Rho),五纬历指

26 罗雅谷(Rho),五纬表

27 罗雅谷(Rho),日躔历指

28 罗雅谷(Rho),日躔表

29 罗雅谷(Rho),月离表

30 罗雅谷(Rho),月离历指

31 罗雅谷(Rho),比例规解

32 罗雅谷(Rho),筹算

33 罗雅谷(Rho),测量全义

34 罗雅谷(Rho),月离历指(Duplicate of JS II, 30; incomplete)

35 罗雅谷(Rho),邓玉函(Schreck),汤若望(Schall),割圆八线表

36 汤若望(Schall),主教缘起

36I汤若望(Schall),主制群征

36II汤若望(Schall),主制群征(Duplicate)

36III汤若望(Schall,译述),王征(笔记),崇一堂日记随笔

37 汤若望(Schall),奏疏

38.1 汤若望(Schall),恒星经纬图说

38.2 汤若望(Schall),恒星出没表

38.3 汤若望(Schall),恒星历指

38.4 汤若望(Schall),恒星经纬

39.1 汤若望(Schall),新法历引

39.2 汤若望(Schall),远镜说

39.3 汤若望(Schall),新法西传

39.4-5 汤若望(Schall),新法表异

39.6 汤若望(Schall),新历晓或

39.7 汤若望(Schall),新历晓或(Duplicate)

39.8 汤若望(Schall),民历铺注解惑

39.9 汤若望(Schall),浑体仪说

39a.1汤若望(Schall),远镜说(Cf. JS II, 39.2; other edition)

39a.2汤若望(Schall),新历晓或(Duplicate of JS II, 39.6)

39a.3汤若望(Schall),民历铺注解惑(Duplicate of JS II, 39.8)

39a.4汤若望(Schall),民历铺注解惑(Other edition)

39 MS汤若望(Schall),民历铺注解惑(Manuscript)

40.1 汤若望(Schall),交食表

40.2 汤若望(Schall),测食略

40.3 邓玉函(Schreck),测天约说(卷B,卷A参见JS II, 50D)

41.1 汤若望(Schall),测食略(Duplicate of JS II, 40.2)

41.2 汤若望(Schall),测食略(With preface)

41.3 汤若望(Schall),古今交食考

41.4 汤若望(Schall),交食历指

42 I, II, III 南怀仁(Verbiest),新制灵台仪象志

42A 南怀仁(Verbiest),新定新历测验纪略(Title page: Astronomia Europaea…, 1668)

43 南怀仁(Verbiest),不得已辩(For Buglio’s 不得已辩,see JS I, 90, 90a, 91,92)

44 南怀仁(Verbiest),坤舆图说

45.1 南怀仁(Verbiest),妄推吉凶辩

45.2 南怀仁(Verbiest),妄占辩

45.3 南怀仁(Verbiest),妄择辩

45D 南怀仁(Verbiest),妄择辩(Duplicate of JS II, 45.3)

45a 南怀仁(Verbiest),预推纪验

46 南怀仁(Verbiest),善恶报略说(Cf. JS I, 38.1.2 and 38.2.2)

47 南怀仁(Verbiest),教要序论

48 南怀仁(Verbiest),告解原义

48D南怀仁(Verbiest),告解原义(Duplicate)

49 南怀仁(Verbiest),圣体答疑

50 邓玉函(Schreck),测天约说

50D 邓玉函(Schreck),测天约说(Duplicate,卷A;卷B,参见JS II, 40.3)

51 邓玉函(Schreck),大测

51D 邓玉函(Schreck),大测(Duplicate)

52 邓玉函(Schreck),黄赤距道表

53.1 邓玉函(Schreck,口授),王征(译绘),奇器图说

53.2 王征,诸器图说

54 高一志(Vagnone),童幼教育

55 高一志(Vagnone),空际格致

56 高一志(Vagnone),十慰

57.1-2 高一志(Vagnone),裴禄汇答

58 李之藻(and Ricci),浑盖通宪图说

59a 毕方济(Sambiasi),昼答

59b 毕方济(Sambiasi),睡答

59D 毕方济(Sambiasi),睡昼二答(Duplicate of 59a and 59b)

60 毕方济(Sambiasi,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

61 熊三拔(de Ursis,撰说),徐光启(笔记),李之藻(订正),泰西水法

62 熊三拔(de Ursis,口授),周子愚,卓尔康(笔记),表度说

63 熊三拔(de Ursis,撰说),徐光启(札记),简平仪说

64 汤若望(Schall),学历小辩(Cf. JS I, 158)

65.1 礼部题稿(Manuscript, ten folios, concerning Schall)

65.2 礼部题稿(Another copy)

66 熙朝定案

66D 熙朝定案(Duplicate)

67 熙朝特典(Period 1672-1688)

67II 熙朝定案(Period 1669-1676)

67III 熙朝定案(Period 1681-1687)

67.2a 熙朝定案(Cf. JS II, 66)

67.3a 熙朝定案(Duplicate of last document in JS II, 67)

67.4a 熙朝定案(Duplicate of document in JS II, 67.2a)

67.5a 题疏(Incomplete, part of JS II, 37: Schall,奏疏)

68 熙朝定案(Period 1691-1692)

69 奏疏(Two memorials, 1655 and 1670)

70 熙朝定案(纶音特典)

70D 2 熙朝定案(纶音特典)

70D 3 熙朝定案(纶音特典)

71 纶音特典

72 熙朝定案(纶音特典)(Duplicate of document in JS II, 71)

73 熙朝定案(纶音特典)(Duplicate of document in JS II, 67)

74 de Gouvea, Innocentia Victrix

75 朱宗元,答客问

76 碑记赠言合刻

77 钟始声,辟邪集

78 (Absent)

79 (Absent)

80 刘锡,活幼便览

81.1 阴有澜,增补医贯奇方

81.2 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

81.3 赵献可,赵氏医贯

81D 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Duplicate of JS II, 81.2)

82 盛崑巖,云间世医盛崑巖秘方

83.1a 闵守泉,伤寒篡要

83.1b 闵守泉,伤寒秘论

83.1c 闵守泉,伤寒秘要

83.2 刘开,脉诀理玄秘要

83.3 Anonymous, 小儿推拿手法

84 Anonymous, untitled treatise on Chinese medicine (Manuscript in Chinese)

85.1 Anonymous, 丙寅六月课(Duplicate of JS I, 148h)

85.2 敖氏(撰),杜本(订),伤寒金镜录

85.3 衣箱总目

85.4 Translation of 黄帝八十一难经,chapter 11

86 石铎琭(de la Piňuela),本草补

87 黄洪宪,性理标题捷览

88 詹淮,性理大全汇要

89 黄广等(奉敕撰),吴勉学(校),性理大全书(册2-20)

90 (absent)

91 Several authors,时文

91A 徐光启,(徐光启手抄本)商书注释

92 范之恒、万经,(辨志堂订正)诗经说约集解

93 黄文焕,(新镌黄维章先生)诗经嫏环集注

94 胡广等(奉敕撰),徐汧(订),诗经大全

95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

96 陈仁锡,(重校注释)古周礼

97-99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

100-101 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

102 袁黄,齐书陛(删定),(重订)礼记疏意直解大全

103-104 陈皓,(闵家三订)礼记集说

105-108 郑玄(注),贾公彦(疏),礼记注疏

109-110 张瑞图,沈正宗(校),张翰林校正礼记大全

111-112 陈皓,(闵家三订),礼记集说(Duplicate of JS II,103-104)

113 瞿九思,孔庙礼乐考

114 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

115-120 张自烈(辑),廖文英(梓),正字通

121-122 梅膺柞(音释),字汇

123-124 宋濂(诠次),屠隆(订正),篇海类编

125-126 黄道周,博物汇典

127 金尼阁(Trigault),王征(梓行),西儒耳目资

128-148 马端临(纂梓),文献通考

149-151 周时雍,古学汇纂

152.1 Martini, Brevis Relatio de Numero, &Qualitate Christianorum apud Sinas

152.2 Index Liborum Sinensium

153 广东至北京路程表

154 [Foucquet], Relation de ce qui c’est passé à Peking, Juin 1711-Nov. 1716, par rapport à l’astronomie européenne

155 [Foucquet], Collectiones Sinicae I-IV (in French; earlier version of JS IV, 3)

156 南怀仁(Verbiest),辞衔问答

157 [Zottoli],教理简约 (Duplicate of JS I, 176)

158 利类思(Buglio),安文思(de Magalhães),南怀仁(Verbiest),御览西方要纪

159 [Ruggieri], Itinerandum Sinice factum

160 [Mezzafalce],圣教要理

161 Anonymous,尺牍指南(Manuscript)

162 Anonymous,诗韻(Manuscipt)

163.1 南怀仁(Verbiest),康熙永年历表题稿(Five folios)

163.2 南怀仁(Verbiest),熙朝定案(Eight folios)

164 黄献臣,武经七书直解开宗

165.1 南怀仁(Verbiest),闵明我(Grimaldi),徐日升(Pereira),利先生行述

165.2 Imperial edict on the occasion of Buglio’s death

165.3 利类思(Buglio),安先生行述(Cf. JS I, 108 appendix, and JS III, 23.5)

165.4 Imperial edict on the occasion of de Magalhães’ death

166 熊三拔(de Ursis),象数论(Manuscript,incomplete)

167 [Buglio],天主教原由

168 [de Prémare],经传遗迹

169.1-3 Anonymous,会规总要(Manuscript)

169.1 仁会会规

169.2 圣方济各会规

169.3 圣母会规

169.4 [Filippucci],临丧出殡仪式(Earlier version of JS I, 153)

170 乙阿钦特(Bitchourin),天神会课

171 Castner, Relatio Sepulturae Magno Orientis Apostolo S. Francisco Xaverio erectae in Insula Sanciano anno saeculari MDCC

171 D Relatio Sepulturae… (Duplicate)

172 Refutatio libri D. Nicolae Charmot: Historia Cultus Sinensis (Manuscript)

173 De Castro, Relacion sincera y verdadera de la justa defension de las Regalias y privilegios de la Corona de Portugal en la Ciudad de Macao

 

Japonica-Sinica III

 

1 Informatio pro veritate

2 Informatio pro veritate (two duplicates)

3 (中西字)大学、论语

3.1 (Intorcetta, translator)论语

3.2 郭纳爵(da Costa,述)大学

3.3 Preface, Ad Lectorem, and Vita Confucij Principis Sapientiae Sinicae

3a 郭纳爵(da Costa,述),西文四书直解,卷之一,大学(Cf. JS III, 3.2-3)

3b 殷铎泽(Intorcetta,述),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中庸)

3c 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中庸)(Cf. JS III, 3b)

4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sive Scientia Sinensis (Extract)

5  胡安国(传),林尧叟(音注),(闵家三订)春秋胡传

6 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毛氏)周易注疏正本

7 朱熹(本义),(闵家新订)周易

8 班固(纂集),白虎通德论

9 (Absent)

10 诸夔(辑),(增补论策全题苏板)通鉴集要

11-14 王昌会(纂释),全史详要

15-18 袁黄(编纂),历史纲鉴补

19 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Mahā-prajňa-pāramitā sūtra, incomplete)

20 (Originalia Sinicorum oblatorum circa controversiam de ritibus, see JS, 160)

21.1 Ephemerides anni 1702, 7 planetarum 大清康熙四十一年,七政经纬躔度时宪

21.2 Almanach populare 1702 大清康熙四十一年时宪历

22 Collection of one-folio sheets:

22.1 山东浙江四次发显圣迹

22.2 Miraculum quarter repetitum in provinciis Xan Tum et Che Kiam (translation of JS III, 22.1)

22.3 Schema Crucis quae Nan-kim apparuit 16 Julii 1725

22.4 An account in French (Miracle story)

22.5 Figure de la Croix avec laquelle les chrestiens de la Chine ont accoustumè de se ensevelir

22.6 Accusations laid against Prince Yin-t’ang 胤禟

23 Collection of biographical material (Five ts’e)

23.1-2 高一志(Vagnone),圣意纳爵传 and 圣方济各沙勿略传,off-prints from JS I, 65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

23.3a 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

23.3b 艾儒略(Aleni),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

23.4a 李九功,沈从先(稿),李嗣玄(笔述),西海艾先生行略

23.4b 李嗣玄(摘述),李九功(校阅),西海艾先生语录

23.5 利类思(Buglio),南怀仁(Verbiest),远西景明安先生行述(Cf. JS I, 108, appendix, and JS II, 165.3)

23.6 熙朝定案(Imperial decrees on the occasion of the death of Verbiest; cf. JS II, 67)

24 汤若望诰封及碑记赠言:

24.1 恩纶

24.2 特锡嘉名

24.3 御制碑文

24.4 恩荣四世录

24.5 碑记赠言合刻(Cf. JS II, 76)

24 D 汤若望诰封及碑记赠言(Duplicate of JS III, 24.1-5)

 

Japonica-Sinica IV

 

1 (absent)

2 北京宣武门內新建天主堂碑记(Photocopy)

3 Foucquet, Problem Theologique (Proposé aux Scavans Zelés pour la gloire de Jesus Christ, et aux Ministres Evangeliques qui travaillent a la conversion de la Chine Scavoir Si on peut dire et comment on peut dire que dans l’unique vrai sens des anciens livres chinois le charactere 道Tao signifie le Dieu qu’adorent les chretiens). (Final version of JS II, 155)

4 Foucquet, (Manuscipts, three parts):

4.1a Propylaeum Templi Veteris Sapientiae (seu aditus ad antique monumenta sinensium ostenditur quaenam origo sit illorum monumentorum tum proponitur problema theologicum… an et qua ratione dici posit in unico vero et genuine veterum monumentorum sensu per characterem 道designari Deum summum quem nos christiani colimus).

4.1b Dissertatio de vera origine doctrinae et monumentorum Sinensium contenta quatuor Propositionibus (Part 1; for part 2, see below: 4.2e)

4.1c Letter of Foucquet to Guibert

4.2 Four Copies and a dissertation

4.2a Primus codex de Tien et Cham Ti

4.2b Secundus codex de Tien et Cham Ti

4.2c Tertius codex de Confucio

4.2d Quartus codex circa cultum avorum

4.2e Dissertatio de vera origine doctrinae et monumentorum Sinensium contenta quatuor Propositionibus (Part 2; for Part 1, see above: 4.1b)

4.3a Duplicate of 4.1a

4.3b Duplicate of 4.1b

4.3c (Five paragraphs of discussion)

5 (Eight folders of manuscripts by Joachim Bouvet):

5A Specimen Sapientiae hieroglyphicae (seu Theologiae Symbolicae priscorum Sinarum…)

5B Examen examinis, seu responsum ad scriptum censoris anonymis (Examen aliquot Propositionum ad R. P. Sup. PP. Gall.)

5C Nova Demonstration, quâ ex 30. primi principii seu veri omnium Domini nominibus probatur Deus Christianorum notum distincte et cultum fuisse a sapientibus antiquis Sinarum.

5D (see editors’ note)

5E Letters of Bouvet (nos. 6-13)

5F Expositio unius odae propheticae libri canonici Xi-kim, in qua clarè, distinctè et veluti historice sub unico typo praenunciatur Christi Salvatoris Incarnatio, nativitas, infantia, vita privata et publica, praedicatio, passio, mors, eiusque sacrificium tum cruentem tum incruentem pro remissione peccatorum et perpetua omnium populorum salutate oblatum

5G Animadversion-Sur l’Ode de heou-Tsi后稷et sur les mysteres incomprehensibles qu’on dit qu’elle contient

5H (A) Sapientia hieroglyphica seu Theologia symbolica priscorum Sinarum, cuius expressione sac. mm legis naturalis systema, &propheticum veritatis evangelice mysterium, sub parabolarum et enigmatum cortice pluribus annorum millibus sepultum incipit in lucem prodire

(B) Specimen sapientiae hieroglyphicae priscorum patriarcharum, reconditae in Vetustis Sinarum monumentis. Pars posterior De sacris mundi fastis, seu mystico temporum propheticorum systemate, eruto ex dictis monumentis

6 Couplet, Synopsis chronologiae monarchiae Sinicae:

6A Prolegomena ad Annales Sinicos, nec non Synopsim Chronologicam Monarchiae Sinicae. (ff. 1-26, 27-56)

6B Quae sequuntur immediate scribenda sunt post familiam Han seu immediate ante familiam Hou-Han后汉(ff. 57-80)

6C (a-f) approbations (ff. 81-97)

(g) letter of Philippe Couplet (Canton, 19 Nov. 1670). (ff. 98-99)

6D Prolegomena ad Annales nec non synopsim chronologicam Monarchiae Sinicae auctore Patre Philippo Couplet Societatis Jesu. (Cf. JS IV, 6A, ff. 3-26)

6E Synopsis chronologica monarchiae Sinicae ab anno post diluvium 275 usque ad annum Christi 1666 (Cf. 6A, ff. 27-56)

7 〔中葡辞汇〕Chinese-Portuguese vocabulary

8 高昌馆来文(Chinese and Uigur)

9 Two Chinese books, printed in St. Petersburg (1823):

9.I 大学

9.II 中庸

10-12  (Absent: Opuscula Arabica, Syriaca varia)

13-24  大明会典

25 Printings and manuscripts by Bouvet:

25.1 天尊地卑图 (Cf. JS IV, 25.4, illustration I)

25.2 六十四挂图

25.3 Synopsis genuine temporum systematis priscorum sapientium Sinarum e hieroglyphicis eorum traditionibus eruti (Manuscript)

25.4 Manuscripts:

  1. Pro Intelligentia figurarum in 5. foliis charactere A signatus.
  2. Pro Intelligentia figurarum folii duplici charactere signati B.
  3. Pro Intelligentia figuratum in 2bus foliis charactere C signatis.

Monita pauca generalia pro qualicumque intelligentia figurarum hic superadditarum in octo foliis signatis characteribus E F G H I K L M

25.5 Manuscripts:

  1. Expositio analytica plurimarum figurarum magicarum unde prodeunt omnes numeri mystici, quibus mititur totum systema temporum libri mutationum Ye-kim
  2. Synopsis genuine systematicis priscorum sapientum Sinarum, in quo cum perfecta praecisione &cohaerentia, elucet tota chronici sacri temponem [temporum] series

25.6 Diagrams made by Bouvet (Cf. JS IV, 25.3-5)

26 (Absent)

27 Verbiest, Compendium latinum proponens XII posteriors figuras libri observationum Necnon priores VII [VIII] figuras Libri Organici

28 Camhi, Systema Pietatis Filialis Rituum Sinensium

29 (Absent)

30(Ex JS 186) Portrait of the goddess Kuan-yin观音, with the prayer, 白衣大悲印心陀罗尼经,silk rubbing

30 Imago Deae Kwan-guin (Duplicate), ink rubbing

 

 

三、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BAV)

 

Based on

Pelliot, Paul.(伯希和)Inventaire Sommaire des Manuscrits et Imprimés Chinois de la Bibliothèque Vaticane: A Posthumous Work, revised & edited by Takata Tokio(高田时雄), Bottero, Francoise and D'Arelli, Francesco. Kyoto: Istituto italiano di cultura, Scuola di studi sull'Asia orientale, 1995.(中译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高田时雄校订编,郭可译。北京市:中华书局,2006。

 

Fonds Barberini Oriental (Barberini Orient)

 

手写本与刻印本

 

131 痛苦经迹(Courant 7349)

132 1° 天主教要, 曰旦堂

2° 圣体要理(Cordier N° 16)

3° 熙朝定案(截至1672农历七月廿一日),(Cordier343)

4° 万物真原,Cordier 13

5° 天主实义,燕贻堂,Cordier 225

133 天主教要,Cordier 385

134 1° 出像经解,Cordier 3

2° 复本

3°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初六诏书,安文思去世之际颁布

4° 圣教信证,Courant 6903

135 广舆记,陆应阳

136 〔图画与盆景〕

137 大明律

138 文林广记

139 万宝全书 1612序

140 不求人,1612

141 几何原本

142 天学初函

1°-2° 泰西水法,Cordier 314,彭惟成、曹于汴序

3°-4° 浑盖通宪图说,利玛窦,Cordier 242

5°-7° 几何原本,Cordier 226

8° 表度说,熊三拔 Cordier 315

9° 天问略,阳玛诺,Cordier99

143 10° 简平仪说,熊三拔,Cordier316

11°-15° 同文算指,利玛窦,Cordier228

16° 圜容较义,利玛窦,Cordier 232

17° 测量法义,利玛窦,Cordier240

18° 勾股义,利玛窦,Cordier230

144 崇祯历法

1° 治历缘起

2° 大测,邓玉函,Cordier306

3° 八线表,汤若望,Cordier283

4°-5° 测天约说,汤若望,Cordier287

6° 学历小辩,1631

7° 几何要法,艾儒略,Cordier20

8° 黄赤道距度表,邓玉函,Cordier304

145 大观本草

146 頖宫礼乐疏,李之藻,(晋江)冯时,林欲楫,1588,王纳谏,冯时来

147 中国或鞑靼之风景德书,马国贤,1720

148 大方广佛华严经

149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汤若望

150 利玛窦1602地图

151  1°-a 万国全图,艾儒略

1°-b 同一地图

1°-c 见界总星图

1°-d 同一作品

1°-e 黄道总星图

2°-a 西安府碑文

2°-b 前者的复本

2°-c 西安府碑文的插画(拓本)

3° 植物(画)

4°-a 石刻 1630

4°-b 须弥三界图 1631

4°-c 鸳鸯共飞

4°-d 金山胜景,聚仙堂

4°-e 骏马图

4°-f 人体解剖图

4°-g 石刻拓本

5°-a 泰语

5°-b 泰语

152  1° 1620 日语致教皇保罗五世的信笺

2° 日本,1621信笺

3° 1621,拉丁语

4° 长崎 1621

5° 澳洲 1621 信笺

6° 刘迪我信笺

153A (1)耶稣会士日语词典

153B 拉丁语文献

154  1° 晋江柯登元,1637,广州圣母堂18人,写给曾爷的信;左冲的信笺,

155 希伯来文的合集

156 彩色中国画

157 日本漆盒

158A东京(越南)人的信笺

159 彩色中国画

 

 

Fonds Borgia Chinois (Borgia Cinese)

 

手写本与刻印本

 

1-2 古文渊鉴

3-4 大明会典

5-6 史记,陈子龙、徐孚远注解

7-8 十三经注疏

9-10 通鉴直解,张居正,1631

11 五经典要,张朝绅,1700

12 史通,1600,张鼎思序

13 圣学宗传,周汝登,1600

14  1° 皇明谥记汇编,1623,郭良翰

2° 皇明辰谥类钞

3° 本朝谥法考,王世祯

15 古史 苏辙

16-17 玉堂鉴纲,叶向高?

18-22 汉魏丛书,何允中

23-24 路史,罗泌,吴弘基

25 杜林春秋左传合注,金陵蕴古堂

26-27 四史鸿裁,穆文熙,1600

28-31 魏书,魏收,1596

32-33 西游记,李卓吾版,1700

34-35 天下一统志

36-38 万姓统谱

39 封神演义

40-42 朱子大全集,宝翰楼

43-45 四书朱子异同条辨,李沛霖,近譬堂

46-48 四书或问语类大全,1700,黄际飞校订

49 监本四书

50 四书备考,陈仁锡

51 二程遗书

52 四书讲义,吕留良

53 四书说约集注定本,五车楼

54 四书征,吴贞启,1600,1642买于羊城

55 论语疏,汲古阁

56 孟子疏,汲古阁

57 四书蒙引,大业堂,蔡清

58 四书备旨,1690,文远堂

59 四书直解,张居正,德居堂,17世纪

60-61 性理大全综要

62-65 性理大全会通,钟人杰

66-67 十三经注疏,汲古阁

68 老庄合刻精解全编,1695,陈懿典和焦竑,燕贻堂1695

69-70 周易折中

71 论衡,程荣校订本,1600

72 韩子迂评,陈深,1583,门无子,西爽堂

73 周易全书

74 书经大全,粲花堂

75 易经辨疑,张问达,1680

76 经典释文,陆德明,通志堂

77 诗经大全,1687

78 易经大全,1687

79 五经旁训

80 十三经注疏,汲古阁

81 礼记大全,1687

82 礼记大全,汲古阁

83 十三经注疏,汲古阁

84 读易记,潘士藻,1606

85 关尹子,唐从悌

86 屈宋古音议,毛诗古音考,1600

87 易经详解

88 诗经详解

89 监本礼记,崇道堂

90 易附录纂注,通志堂

91 易经,1700

92 毛诗原解,郝敬

93 四书人物备考,薛应旂,1715

94 张子全书

95 尚书辩解,郝敬

96 周礼注疏删翼,叶培恕,王志长

97 庄子南华经

98 监本书经,1696

99-100 孝经衍义,叶方霭

101-102 日讲书经解义

103-107 图书编,章潢

108 山海经,续学言(陈龙正),道德经注(何缙)

109 老庄合刻精解全编,N°68

110 十三经注疏,汲古阁

111 朱子大全集,同40-42

112 苏老泉先生全集,苏洵,安乐居,1698邵仁泓序

113 易经、诗经、书经

114 道言内外秘诀全书,聚锦堂

115 易经存疑,林希元

116 增补字汇,张自烈

117-222 大明会典,1587

123-130 大清会典,1690

131-136 说文长笺

137-141 潜确居类书,陈仁锡

142 字汇,1677

143-144 正字通,张自烈

145-153 奇赏斋古文汇编,陈仁锡

154 文公家礼,司马光

155-156 古文奇赏

157-171 说郛,陶珽校订

172-178 历代名臣奏议,杨士奇

179 拾遗记,王嘉

180 三贤集,刘因、杨继盛、孙奇逢,1679

181-182 诸子品节,1600,陈深

183-194 文献通考,马端临,1524序

195-196 管窥辑要,黄鼎

197 王临川集,王安石,王维鼎

198-200 大清会典

201-207 续文献通考,王圻

208-226 佩文韻府

227 苑洛志乐,韩邦奇

228-229 欧阳文忠公集,焉文堂

230-231 昭明文选

232 大清律

233 庄子因,林云铭

234 字学津梁

235 楚辞笺注,宝翰楼,汲古阁

236 韻府群玉,康熙南京

237 许氏说文

238 博学汇书,毛奇龄

239 感应篇,清远堂

240 东鲁许先生文集,许彬

241 昭代丛书

242-244 荆川稗编

245 玩辞困学记,张次仲,1700

246 楚辞灯,林云铭

247-249 法苑珠林

250 大清律集解附例

251 同文备考,王应电

252 王阳明文集

253 楚辞评林,八詠楼

254 卜筮正宗,凤梧楼版,王维德,1700

255 篇海,1608

256 稽古录,司马光

257-261 艺文通览详补字议(嘉兴沙木:艺文通览,补详字义)

262-263 海篇(音释海篇统汇,汤海若)

264 字汇补

265 同文铎 吕维祺、吕维示吉

266 同文铎索引

267 篆字汇,多山堂

268-276 资治通鉴,陈仁锡1625、1696

277 通鉴节要

278-286 通鉴纲目,陈仁锡,1701,郁郁堂

287 通鉴纲目前编,1706

288-289 历史纲鉴补,袁黄,余象斗

290-293 唐书,1629,汲古阁

294-296 晋书,1630,汲古阁

297-299 前汉书,汲古阁,1610

300-301 李氏藏书,李卓吾,1600

302 三国志,汲古阁

303 史记,汲古阁

304 北史,汲古阁

305 梁书,陈书,汲古阁

306-310 弘简录,邵经邦

311 续弘简录,邵元平

312 宋书,汲古阁

313 南齐书,北齐书,汲古阁

314 五代史,汲古阁

315 国语、战国策,1703

316  第一册缺失

2° 会客问答,

3°-4° 易经(雷孝思),

5° 福建满总督1723报告福安两名传教士,

6° a)存璞篇,

b)原礼论,1700,

7 ° 本地教徒请求对红衣主教铎罗处理问题的态度,

8° 康熙皇帝和皇后的遗嘱,1723年福安迫害教会情况,

9° 帝天考(严保禄),

10° 李师条问(严保禄),

11° 祭祖原意,

12° 经义精要,

13° 验气寒暑表说,

14° 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2卷,白晋,1707序,Cordier NN.38-39,Courant 7161

15°-16°,荆川稗编,NN. 242-244。

17° 画册,天使、耶稣,1720年二月二,呈现给皇帝

18° 真宰明鉴

19° 正法

20° 儒教实义,温古子(马若瑟)

317   1° 周易原旨探目录,马若瑟(?)

2° 易钥

3° 易经概论(易经总说稿)

4° 易考,白晋

5° 太极概说,巴多明?

6° 易引原稿[12]

7° 易稿[13]

8° 易学总说(易学外编)

9° 大易原义內篇,白晋[14]

10° 易学外篇[15]

11° 对《易经》的研究,1713

12° 魔方排列法

13° 据古经传考天象不均齐

14° 天象不齐考古经籍解

15° 天学本义,Cordier38,礼部尚书,韩琰1703

16° 易钥

318   1° 比例规,罗雅谷,汤若望,Cordier214

2° 用比喻或图像解释新旧《圣教》稿本,1708献给皇帝

3° 行星运动的研究,1707、1708

4° 代数的问题

5° 福建南区副总兵“俞”令牌,1624

319   1°-2° 历法问答

3° 复本

4° 阿尔热巴拉新法(数表问答)

5° 中国纪年推算法

6° 闰月的计算方法

320   1° 上谕合律乡约全书,1678

2° 太上感应集注功过积善汇编

3° 圣谕广训

4° 圣谕里的16篇文章

5° 1722年的日历

6° 1723年的日历

321-323 手写本,傅圣泽

324   1° 天主圣教实录,罗明坚,费奇规、阳玛诺、孟儒望校,Cordier251

2° 代疑论,阳玛诺,Cordier104,1785。代疑论,杨廷筠

3° 提正论,贾宜睦,Cordier128,海虞堂

4° 记法,利玛窦,朱鼎瀚,Cordier229

5° 天主降生引义,艾儒略,Cordier27,武林天主超性堂;复本

6° 灵言蠡勺,毕方济,Cordier255

7° 求说,罗雅谷,Cordier209,云间堂

8° 答客问,朱宗元(维城,科姆,张能信校,序);复本,复本,康熙丁丑1697序,福建林文英,字碧山、畅若,序。

9° 善终瘗茔礼典,利类思,Cordier61

10° 交友论,利玛窦,Cordier 227, 瞿汝夔 1595序,冯应京1601序

11° 真主灵性理证,卫匡国,Cordier166

12° 民历铺注解惑,汤若望,Cordier269

13° 辩学章疏,徐光启

14° 景教流行中国钞本,西安府景教碑文

15° 圣教四规,潘国光,Cordier42,丘曰知奥古斯丁作后跋

16° 辟妄,徐光启

17° 西方答问,艾儒略,Cordier23,1637晋江

18° 福建福州天主堂碑记,佟国器,1655

19° 真道自证,沙守信,Cordier80,1721 北京(赫苍璧1718序)

20° 三山论学纪,艾儒略,Cordier15,关中景教堂;同上,闽中天主堂,苏茂相,黄景昉序。

21° 西学凡,艾儒略,Cordier24

22° 狮子说,利类思,Cordier53

23° 主制群征,汤若望,Cordier270

24° 畸人十篇,利玛窦,Cordier233,参见329-1

25° 天问略,阳玛诺,Cordier99

26° 譬学,高一志,Cordier323

325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高一志,Cordier319,1629版,武林超性堂

326 真福和德理传,鄂多立克旅行记。郭栋臣,胡鸿来校订,1889

327 圣母行实,高一志,Cordier328,广州大原堂1680重版

328  1°上谕直解

2° 金丹四百字注解,张伯端,王一清 1596序

3° 观音经,金刚经,1681

4° 下学堂札记,熊锡履

5° 闲道录,熊锡履

6° 法界安立图,燕山仁湖和尚

7° 孟子残卷

8° 道德指归论

9° 熙朝定案,Cordier343

329   1° 畸人十篇

2° 辩学遗牍,利玛窦,Cordier235,习时斋

3°-6° 七克,庞迪我,Cordier180,杨廷筠

330   1° 圣事礼典,利类思,Cordier64

2°-3° 司铎典要,利类思,Cordier54,丙辰年北京教堂版

4° 复本

5° 已亡者日课经,利类思,Cordier59

331  1° 西游记

1°-a,明心宝鉴

2° 四书

3° 周易说统

4° 奎璧书经

5°-6° 诗经旁训

7° 对古代和现代韵律的研究

332   1°-2° 天主实义,利玛窦,Cordier225,燕贻堂

3°-4° 七克,庞迪我,Cordier180

5° 永福天衢,利安定,Cordier260,广州老城朝天街教堂

333  司铎典要,利类思,Cordier54

334   1° 圣教简要,利类思,Cordier60

2° 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Cordier299

3° 复本,武林超性堂重版

4° 十慰,高一志,Cordier330,闽中景教堂

5° 童幼教育,高一志,Cordier332,韩霖序

6° 复本

7° 天学说,邵辅忠(明明子),17世纪上半叶

8° 天主圣教豁疑论,朱宗元,瞿笃德校订,穗州大原堂重版

9° 天儒印,利安当,Cordier262,Courant 7148 1664序

10° 死说,龙华民,Cordier150,程廷瑞(教民路嘉),罗雅各序

11° 辟妄,徐光启

12° 同善说,济宁州教堂版

13° 物元实证,利类思

14° 三山论学记,艾儒略,Cordier15,武昌教堂

15°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Cordier18

16° 圣洗规仪,穆迪我,Cordier171

17° 悔罪要指,艾儒略,Cordier19

18° 善恶报略说,南怀仁,Cordier347,1670

19° 天主教要注略,方济各会士叶尊孝,Courant 7376

20° 景教一斑,严魁宾(教名保罗)1640所见,张识与张尔谷(死于1637)所见的影像。

21° 造物主垂象略说,徐光启,杨廷筠后记

22° 复本,无后记

23° 天主圣教小引,杭州范中,顺德救世堂

24° 圣记百言,罗雅各,Cordier210,云间敬一堂

25° 初会问答,石铎录,Cordier 197,Courant 7014

26°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Cordier 18

27° 鸮鵉不并鸣说,杨廷筠

335  1° 教要序论,Cordier349,楚中钦一堂

2° 复本,版本不同

3° 复本

4°-6° 复本

336   1° 拯世略说,朱宗元,云间敬一堂

2° 同上

3° 崇一堂日记随笔,王征1638

4° 圣梦歌,艾儒略,Cordier17,绛州景教堂1639重版

5° 天主圣教启蒙,Cordier245,罗如望,费奇规,念珠规程

337   1° 永福天衢,利安定

2° 圣母经解,罗雅各,Cordier211

3° 教要解略,高一志,Cordier 325,绛州4版

4° 天主经解,罗雅谷,Cordier205

5° 天神魔鬼,庞迪我,Cordier181

6° 圣母行实,高一志,Cordier328,1660福州景教堂

338  圣经直解,阳玛诺,Cordier101,武林教堂

339  复本

340  1° 缺失

2° 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3°-4° 四书备旨进学灵捷解

5°-6° 新刻音释古今切要事类便览

7°-8° 参补世事通考杂字

9°-10° 东莱博议

341  古文析义,1731

342  七克,庞迪我,Cordier180

343  圣心月常语新编,1888

344   1° 天主圣教入门问答,多明我会施著,苏芳积校订,1642玫瑰会,Courant 6902

2°-3° 轻世金书,阳玛诺,Cordier 106, 1815

4°-5° 圣经广益,冯秉正,Cordier 162,19世纪重版

6° 新约,新教版本,耶稣基利士督我主救者新遗诏书,1813

345   1° 祈言集,鲁日满,Cordier248,Courant 7409

2° 信望爱大赦经,1771

3° 圣教要训,Cordier 372,Courant 7410,珠江杨仁里教堂,文度辣

4° 方济各会士文度辣教理书

5° 要经略解,Cordier37,肇庆真原堂1705

6° 天主圣教切要问答,阎当主教的教理书,Mgr. Maigrot

7° 四末真论,Cordier 88,Courant 6998,敬一堂1675

8° 进善录,1700

9° 弥撒祭义略,艾儒略,Cordier 1

346   圣教日课,Courant 7353-7354,利类思,南怀仁

347   1° 天主圣教日课,1715广州全能堂,同N346

2° 告解原义,Cordier346,1814版

3° 同上

4° 恩赦略说,1787

5°-9° 复本

10° 涤罪正规,Cordier14,南京正学堂

11° 天主圣教百问答,柏应理,Cordier87,天主圣教要理六端

12° 天主教要问答

13° 天主圣教日课,同346

14° 天主圣教经文

15°-17° 复本

18° 主教要经

19° 圣教日课

20° 圣母小日课,利类思,鲁日满,Cordier 58

348   天主圣教十诫,Cordier100,1814重版

349   1° 天主教要注略,Courant 7376

2° 教要序论,南怀仁,Cordier 39

3° 辟妄,徐光启

4° 万物真原,艾儒略,Cordier 13 皇城首善堂1628

5° 天主圣教百问答,柏应理,Cordier 87

6° 慎思录,李九功,Courant 7227

7° 人魂义称,利安定,Courant 7017

8°、8°-a 天儒印,利安当,Courant 7148

9° 天主圣教豁疑论,朱宗元,瞿笃德,穗城大原堂

10° 天主圣教十诫直诠,阳玛诺,Cordier 100,南京

11° 修身西学,高一志,Cordier 322

12° 圣人传的残卷,圣伯努瓦传与圣伯纳传

13° 同上,圣方济各传、帕多瓦的圣安东尼传、圣嘉勒传

14° 同上,圣依纳爵与圣方济各·沙勿略传

15° 同上,圣多明我传,圣多玛斯·阿奎纳传,殉教者圣彼特传,席耶纳的圣卡萨琳传

16° 神鬼正纪,高一志,Cordier 329,绛州堂

17° 励修一鉴,李九功,仅有一卷

18° 训慰神编(拖比亚的故事),殷宏绪,Cordier 96,Courant 6782

19° 圣若瑟行实,Cordier 98

20° 德行谱,圣达义传,巴多明,Cordier 187

21° 圣体仁爱会规条,Cordier 161,Courant 7293,北京法国耶稣会教堂版

350   1° 人类原始,庞迪我,Cordier 182

2° 八线表,Cordier 283

3° 大西利西泰子传,艾儒略,福建景教堂,最后8页是《绝徼同文纪》5卷10-17页的内容,王重民

4° 推验正道论,王一元,Courant 7099,醒世问编

5° 齐家西学,高一志,Cordier 318

6° 修身西学,高一志,Cordier 322

7° 真福训诠,汤若望,Cordier 275

8° 辩学遗牍,利玛窦,Cordier 235,钦一堂

9° 西方答问,艾儒略,Cordier 23

10° 狮子说 利类思,Cordier 53

11° 御览西方要纪,利类思,Cordier 57

12° 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Cordier 299

13° 验气图说,南怀仁,Cordier 344,1671

14° 人类原始

15° 圣若撒法始末,龙华民,Cordier 154 Courant 6758

16° 天主圣教百问答,柏应理

17° 主教要旨,利类思,Cordier 51

18° 天主圣教略说,Cordier 247

19° 灵魂道体说,龙华民,Cordier 152

20° 圣体规仪,潘国光,Cordier 41

21° 辨教论,古绛段衮、韩霖

22° 妄推吉凶辨,南怀仁1669,Cordier 342

23° 圣母十五端经会颁赦规条,福建教区主教马熹诺

24° 未来辨,潘国光,Cordier 48

25° 天阶,潘国光,Cordier 44

26° 二十五言,利玛窦,Cordier 231,福州钦一堂

27° 熙朝定案,南怀仁,Cordier 343

28° 唐景教碑抄本,

29° 哀矜炼灵略说,石铎录,Cordier 201

30° 坤舆图说,2卷,艾儒略,Cordier 8、345

31° 圣教信证,Courant 6903,徐日升

351   1°-2° 十竹斋兰谱

3° 芥子园书传

4° 大观本草 7卷

5° 医学入门 3卷

6° 医学入门 5 卷

7° 笺注十二字头1701

8° 民间的星象手册(陈子性编写的日历)

9° 天主圣教豁疑论,朱宗元

10° 民间日历,陈子性真书

11° 神奇的魔力《符箓》

12° 棋谱

13° 相猫猪狗

14° 万宝事山

15° 孟子残卷

16° 1727 日记

17°-18° 七巧图合璧

19° 圣路加福音书第一章

352   弥撒经典,利类思,Cordier62

353   新序,刘向

354   1°-5° 张采 东汉文

6°-9° 宋八大家文钞中的曾巩文选

355   1° 圣教切要,Cordier 174,白多玛,Courant 7426

2°-3° 善生福终,Cordier 143

4° 默想神功,石铎录,Cordier 200

5°-6° 天主实义,利玛窦,Cordier 225

7°-8° 复本

356  《尚书》日记

357   1° 世业堂书单,17世纪

2° 装箱上船书目

3° 汉文著作书目

4° Index librorum Confucci, quos Roman missit.

5° 一套14箱书单

6° 汉文书目清单

7° 通志堂经解

8° a)1736诏书,马若瑟神父抄录,b)诏书,雍正四年1726年

9° 手写本,天学本义,Courant 7160,梦美土记,读易记,敬天鉴引,Courant 7161或者7162

10° 六书实义,马若瑟,1720,知新翁

11° 朱子晚年定论

12°-13° 道德经

14° 西方天文学,数学著作清单

15° 357-9°-a 开头部分抄本残片

16° 书目

17° 书目

358  拉丁语手写本

359  汉语-西班牙字典手写本

360  圣经广益,冯秉正 Cordier 162 首善堂

361  1° a)Mgr D’Ascalon关于礼仪之争的论著中的汉语引文。

b)为方便理解《易经》的智慧所做的注释

c)关于祖先崇拜的注释

d)一封很长的法文信的手抄件。1728年10月10日广州

2°-6° 与耶稣会士《易经》研究有关的各种汉语手写本。、

362  性理真诠,孙璋,Cordier 78,1753 首善堂

363  圣经直解,阳玛诺,Cordier 101

364   1° 譬学,Cordier 323

2° 拯世略说,朱宗元

3° 三山论学记,艾儒略,Cordier 15 维阳教堂

4° 同上

5° 新译引蒙问答

6° 达道纪言,高一志,Cordier320

7° 代疑篇,杨廷筠(弥格尔),温岭证学堂,Courant 7093

8° 圣教信证,韩霖、张赓,1647序

9° 万物真原,艾儒略,Cordier 13,穗城大原堂

10° 缺失

11° 唐景教碑讼正诠,阳玛诺,Cordier 103,武林教堂

12° 灵言蠡勺,Cordier 255,慎修堂

13° 求友篇,Cordier 167

14° 铎书,韩霖

365   圣年广益,1723,冯秉正,Cordier 164,第1、2、3编

366  同上,第4、5、6编

367  同上,第7、8、9编

368  同上,第10、11、12编

369   1°-10° 天主教要注略,方济各会士叶尊孝,Courant 7376

11° 正学镠石,利安当,Cordier 266,济南天衢天主堂刻印,恩懋修授权

12° 天阶,潘国光,Cordier 44

370   1° 天主圣教蒙引要览,何大化,Cordier 127

2° 畸人十篇,利玛窦,汪汝淳,Cordier 233

3° 求友论,Cordier 167,卫匡国,徐尔觉、张安茂序

4° 主制群征,汤若望,Cordier 270

5° 合刻辟妄条驳,徐光启,Courant 7107

6° 代疑篇,Courant 7097,杨廷筠,晋江丁志麟:杨廷筠传

371   《神学问题》,道-天主,傅圣泽

372  超性学要,Cordier 52,仅2-6卷

373  同上,11-15卷

374  傅圣泽汉语、拉丁语、法语笔记

375  韻论

376  支出账册,1701-1706,傅圣泽流水账

377  登记簿,1720诏书

378  超性学要,Cordier 52

379  1°-2° 朱子家礼

3°-6° 庄子解,吴世尚,汤奠邦。1715光裕堂。

380  1° 朱熹晚年的思想,1518

2°-4° 经义精要

5°-8° 傅圣泽

381   1° 圣若瑟大主保经,1715

2° 圣教要理,Cordier 146 柏应理,恩理格,毕嘉,万多玛斯授权

3° 涤罪正规略,Cordier 14

4° 圣教要经,伊纳爵,广州全能堂1714

5° 振心诸经,Cordier 114

6°-8° 圣世蒭荛,Cordier 163,Courant 7052,1785

9° 四字经文,Cordier 18,《天学警言》,Courant 6888,福州钦一堂

10° 圣体仁爱会规条,Cordier 161

11° 四末真论,Cordier 88 1675敬一堂

12° 天神会课,Cordier 47 粤东堂重版

382   1° 通考杂字

2° 格言六字书

3°-4° 长啸斋磨古小技

5°-6° 摭古遗文,李登士

383  白眉故事

384  易经的民间注本

385  玉娇梨

386  本草医方合编,6册

387  本草备要

388  对数广运

389  四书的民间注本

390  手绘书册

391  道德宝章,白玉蟾《道德经》81篇

392-393 手写本 Joannes Languasio

394  1793英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信

395  康熙字典索引

396  蒙突奇收藏的汉语书籍和手抄本目录

397  南怀仁《欧洲天文学》

  1. 月食推算法。手写本
  2. 天文学专业词汇,葡萄牙语
  3. 1671年的月食,cordier 341
  4. 1697年闰1月、3月月食,南昌推算
  5. 多个不同地区日月食

398  手写本,汉语字典

399  南怀仁1678年8月15日写给欧洲耶稣会士的信

400  日-韩识字课本

401-402 马礼逊Chinese Dictionary

403-405 博古图录,1588,黄德时刻印

406 手写本汉拉丁语词典Dictionarium sinico-latinum missionis hispan, Cantonensis

407 手写本,意大利语-汉语词典

408 手写本,汉拉词典,1811

409 罗马弥撒经书,Cordier 62

410 出像经解,艾儒略,Cordier 3

411 手写本,法-汉词汇,1811

412 手写本,汉语词汇

413 御纂性理精义,1717

414 甲子会记

415-417 六子全书,1533

418 小学、孝经、忠经

419 字学津梁

420 官话词汇,万济国神父所编

421 小册子

422 汉语字典 1791

423 手写本,汉字字典

424 手写本,汉语-拉丁语字典

425 满汉字典

426 五经纂注,沈一贯

427 五方元音,字典

428-434 康熙字典

435  1°-10°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6 1821

11° 基督新教宣传册《上帝圣教公会门》

12° 又一宣传册《劝读圣录熟知文》

13° 幼学诗,1735 文苑堂

14° 文昌帝君阴鸷文,关圣帝君真经

15° 善终瘗茔礼典,Cordier 61

16° 小册子,明职篇

17° 刘母厉孺人传

18° 心相编,道教

19° 茶叶广告

20° 敬德钓鱼,剧本

21° 花园认母

22° 一封信

436  1771年阴历十一月廿五日,乾隆皇帝给广州通判张祖彭德祖父和父亲德两封诏书。

437  手写本,傅圣泽

438  马礼逊,中国杂志,澳门,1817

439  A 手写本 傅圣泽,白晋

  1. 皇帝和太子学习代数的诏书
  2. 白晋、巴多明、傅圣泽、杜德美、罗德先、陆百佳致中国耶稣会长信
  3. 1716年关于白晋所作易经评注的诏书
  4. 德里格神父关于教皇对天主称呼与入教崇拜的陈述
  5. 白晋和傅圣泽不得自己进呈奏折
  6. 1713年阴历四月,傅圣泽奏折请求不陪太子去鞑靼
  7. 1721讲述皇帝接见嘉乐
  8. 傅圣泽、白晋奏疏
  9. 诏书,纪理安、代数
  10. 康熙让人转告白晋学习易经

B 傅圣泽如何从江西来协助白晋进行易经研究

C (e)半日阎罗传,民间故事

(f)天下水陆路程

D 1722诏书,1697日历

E 一份广州中欧贸易条例

F 纲鉴甲子图

G 从天主实义节选而来

H 月食图 1718,1719,1720

I 1727官方日历

K 纲鉴甲子图

440  列音韻谱

441  列边正谱

442  天神会课

443  1° 出像经解,Cordier 3;

2° 明心宝鉴;

3° 六书实义,马若瑟;

4°-5° 七巧图解;

6° 日记故事,1688;

7° 轻世金书,Cordier 106。

444  新遗诏书,马礼逊翻译

445-449 字汇数求声

450-453 正字通,张自烈,廖文英

454-457 字汇

458 满汉同文分类全书 1706版

459 汤头歌诀

460 手写本

461 手写本 拉丁语-汉语词典,19世纪

462 手写本,傅圣泽笔记

463-464 圣谕广训

465 钱德明,鞑靼语-满语-汉语词典,1789

466 手写本,中国文学

467 手写本,1722

468 手写本,傅圣泽

1° 从罗马寄给法国Le Nonce论文节选,应此人有关汉字的要求。马若瑟神父

2° 马若瑟神父三篇拉丁语论文,及与傅圣泽通信

3°  Rinardo Maria di S Giuseppe意大利语文章

4° 1732年12月25日Don Onorato Maria Ferario 有关礼仪之争的书信

5° 傅圣泽拟稿,写给罗马传教团

469 手写本,中国历史编年史,1729

470 礼记旁训

471 扶助善终,1882,沈则谦

472 官话语法,万济国,忏悔方法简论

473 手写本,类纂古文字考,1811

474 说文

475 手写本

476 百家姓,千字文

477 圣纲鉴小略,1869

478 万物真原,1843

478a 三字经集注,南海陈忠铭,余鹤

479 天主圣教通功经,1845

480  1° 苦路善工;

2° 圣教要理日课,1845,嘉毕阨尔;

3° 天主圣教续经,1857,嘉毕阨尔。

481 几何要法,Cordier 20

482 圣教要理选集,1843重版

483 增补字汇,字典

484 《脉诀》,王叔和,1578

485 手写本,中国的主要神明,Principia Sinarum idola,1807

486 Brevis relation eorum, quae spectant ad declarationem sinarum imperatoris Kam-Hi circa Coeli, Cumfucii, et avorum cultum Datam Anno 1700。Cordier 392

487 字汇

488 上谕规例

489 字汇

490 圣教要理

491 百家姓,昔时贤文,三字经

492 锦字笺

493 幼学须知直解

494 幼学杂字,四体千字文

495 汉语拉丁语字典,1722

496 1700年辩论

497 犹太人碑文,1663,开封府犹太人,1512

498 1696、1697年方济各会的日历、刻印品

499 幼学杂字、东园杂字大全,关西字汇

500 手写本,保罗致柯林斯人信

501 手写本,日语词汇

502 罂粟袋,日本人礼仪

503 汉-西字典手写本

504 玉堂字汇

505 指明算法

506 字汇(圣教瞻礼斋期表)

507 手写卡片,旁克修

508 1727年3月5日,关于苏努一家因基督教而受刑

509 新出对像蒙古杂字,汉-蒙词汇

510 易经、诗经、书经

511  1° 1718年皇帝诏书,傅圣泽;

2° 西安府碑文拓片

3° 上述正立面描图

4° 对联

5° 手写本 傅圣泽

6° 手写本 铎罗主教

7° 康熙遗嘱

8° 手写本 雍正 穆经远神父宣判

9° 复本

512  1°-2° 职方外纪,Cordier 25;

3° 二十五言,汪汝淳,Cordier 231;

4° 交友论,Cordier 227

513 手写本,中国通史简编

514 易经

515 天下路程,古吴陈长卿

516 手写本

1° 1708年阴历7月 德政街德高纳询问是否能申请红票

2° 复本

3° 类似文献,新城教会 李若望

4° 德政街刘神父1708年信件

5° 1717年7月罗文藻

6° 雍正关于教廷使节的诏书

7° 1726年11月13日官方文献

8° 复本

9° 皇帝给葡萄牙国王的礼物清单

10° 复本

11° 礼部为葡萄牙使者准备的礼物清单

12° 复本

13° 关于葡萄牙贡品的十月诏书

14° 给葡萄牙使者的诏书

15° 禁止旗人皈依基督教的文献

16° 关于苏努的儿子苏尔金信教被判刑的文献,1727年3月1日

17° 德里格和毕天祥的获释文献,1726年阴历7月13日广州巡抚

18°-20° 1727福建北部地区宗教迫害

21°-22° 2分中文书籍的清单

23°-24° 一些有关中国宗教研究的残本

25° 关于母汉末母拉律林来华的长篇官方文献

26° 一个基督徒写给某传教士的信

27° a-b 李多玛写给康和子神父的信1720

28° 手写本,民间婚俗说明

517 圣母行实,Cordier 328, 1815再版

518  1° 刻印的图画,与易经有关

2° 中国墨广告

3° 祷文

4° 纲鉴甲子图

5° 欧洲人刻印图表;卦象,白晋、傅圣泽研究易经

6° 天主教教义印刷页,首句“人类受天主无数之恩”,末句“谁谓奉圣教者不奉祖先哉”1700年左右

7° 天主圣教约征,Cordier 50;

8° 圣教约言,楚中钦一堂;

9° 天主圣教要经,1700;

10° 辟轮回非理之正。

11° 吸毒石的用法

12° 手写本,诏书

13° 教理书残片

14° 反映相同研究内容的手绘像

15° 法语手写残片,几何学

519 手写本,1720

520  1628年日语信

521 对开本,满语,1746年历

522-524 本草纲目,吴毓理校(1655?)

525-526 三贤集,刘因、杨继盛、孙奇逢合集,1679

527 利奥十三世(Léon XIII)写给中国皇帝的信

528 781年西安府叙利亚文汉文碑文

529 地图,毕方济

530 六经图

531 大对开本,卜弥格

532 12幅中国地图

533 云南土著图像,徐本仟

534 易经,中国墨的广告。胡天章

535 傅圣泽

536 1585年出使威尼斯共和国的首位日本使节携带的信件

 

  1. Fonds Borgia Siamois(Borgia Siamese)

 

手写本

 

1.手写本,1773年4月,关于信仰、希望和仁慈的暹罗语文书

2.手写本,暹罗文写出,曼谷,1773

 

  1. Rossiani Stampati

 

刻印本

 

3474 穷乡便方,张宾宇

3475 御制圆明园诗,2卷

3476 基督行实插图本,Cordier 3

3478 日文书,文正の草子

3479 御制圆明园诗,第2卷

3480 反驳在中国传播的针对耶稣会士并损害传教工作的谣言的报告,写给中华帝国的传教士们,1717。Cordier 393

3481 某商人用汉语写的抗议书

3482 中国人的政治学与社会伦理,殷铎泽撰写,1669。孔子传。

 

 

  1. Fonds Vatican Extrême Orient (Vaticano estr. Oriente)

 

手写本

 

  1.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56卷
  2. 汉-拉丁词典,1726广州
  3. 汉-拉字典,1732
  4. 拉-意-汉字典,康和子神父编写

Pp.1-15,1732年8月14日,北京海淀

Pp. 17-103

  1. 复本

5b. 拉-意-汉字典

  1. 汉-葡字典,1695,康和子
  2. 按部首排列的汉字,并注明发音。
  3. 格莱莫纳神父的字典。
  4. 康和子给教徒的信件草稿,1724.2.25
  5. 司铎典要,Cordier 54,利类思
  6. 七圣事礼典
  7. 安南语和拉丁语的礼仪书,1755年4月29日
  8. 管堂中事,上主圣教约言
  9. 关于基督教的汉语对话。拜客问答。
  10. 白话写成的汉语故事。
  11. 用韻的字典,1689
  12. 诗经,1859
  13. 中西年历对照表,康和子
  14. 葡-日字典,17世纪初
  15. 未署名的基督教文献
  16. 经典记略问答:白若望,康和子旧藏
  17. 意-汉字典
  18. 汉-意藏
  19. 1783证书
  20. 蒙文手稿,洗礼指导
  21. 眠云堂藏帖,1774
  22. 柏应理神父的汉语请柬
  23. 中国皇帝给葡萄牙特使的礼物清单,1727
  24. 苏霖、白晋、纪理安和穆经远给皇帝的奏折,巴多明,1719,皇帝敕令。
  25. 傅先生辨析儒礼 La doctrine des lettrés discutée par le P. Foucquet.
  26. 两个何老师肖像。

32b. 舞蹈画

33 日本口之津42个基督徒署名的誓死保护传教士的宣言,1613年3月22日

34 西安府铭文拓片,1681

35 日本人高德在1327年关于效忠天皇的碑文

36 1853梁山

37 陈奎

38 印度语

39 印度语

40 清明上河图

41.A.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41.B. 印度语

42 利奥十三世Léoni XIII,江南教团签字人,江南基督徒手稿,《敬献心仪》

43 大方广佛如来不思议境界,1772手写

44 版画

45 同上

46 印度语

47 同上

48 日本殉教者名单1661-1672,53个

49 年历,明心宝鉴

55 吾主耶稣及天下万民历代宗派图,康和子草拟,1704。1727年由康和子洗礼人的名单。

56 康和子收藏的文件

57 岛原实录。

65 纶音,1839

66 续资治通鉴节要

 

 

  1. Raccolta Prima

 

刻印本

 

III

331 圣谕疏义,1700

332 事林广记

338 恒星历指,大测,邓玉函。Cordier306

339 出像经解,艾儒略,Cordier 306

 

 

  1. Fonds Palatin (Palatino)

 

刻印本

 

III

189 编注医学入门外集,第七卷,17世纪上半叶

190 汉书故事,1600

191 大观本草,第七卷

IV

1291 水浒传

1292 水浒传

1293 龙头万宝事山天下一览不求人

1294 1601年,清白堂

 

  1.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

 

手写本和刻印本

 

8.1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Stragrandi

 

13 Catalogus librorum sinicorum a PP. Soc. Jesu editorum 耶稣会出版的汉籍书目,历法格物穷理书目,天主圣教书目

14 《甘珠尔》,西藏圣书集

 

8.2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I

 

34 南怀仁《仪象图》,Cordier352

42 南怀仁,康熙朝应用到中国的欧洲天文仪器,1668,Cordier340

43 后世之十二数与更古老的七数进行比较观察的拉丁文纲要

61 宝贤堂集古法帖

 

8.3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II

 

162  1° 太上感应篇,阴鸷文,唐景教碑颂正诠,

2° 千字文;

3° 中庸;

4° 南怀仁1678写给欧洲耶稣会士的信

163  5个小册子纪念汤若望,

1° 1651年的教谕;

2° 1653年教谕;

3° 1657年北京教堂皇帝题词;

4° 1662教谕;追封汤若望上溯四代祖先为贵族;

5° 汤若望的碑铭和颂词

164 道原精萃,中国基督徒作品,1886-1887徐家汇

 

8.4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III

 

176 真道自证,沙守信,Cordier80,北京,康熙1721

178 真道引解全书,3卷

179 会同四教

182 圣教明证,Cordier338,1667

183 七克,庞迪我,Cordier 180,1798北京始胎堂,杨廷筠、崔淐序

 

 

8.5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III

 

  1. a) NN. 202-246 耶稣会士柏应理神父带回的典籍,1685由Innocent XI赠送给梵蒂冈图书馆

 

202 利类思,圣事礼典,1675,Cordier 64

203 马若瑟,圣若瑟传,Cordier203,2卷

204 利类思,超性学要目录,Cordier52,Courant 6906,4卷

205 利类思,超性学要,第一部分,Courant 6907,6卷

206 续编,Courant 6907-6908,3卷

207 续编,Courant 6908-6909,2卷

208 续编,Courant 6909,3卷

209 续编,Courant 6909,6卷

210 复本,Courant 6911,4卷

211 复本,Courant 6908,5卷

212  1°-2° 安文思,复活论,Cordier 158;

3°高一志,童幼教育,Cordier 332;

4°建福州天主堂碑记,Courant 1202;

5° 拯世略说,朱宗元;

6°艾儒略,三山论学记,Cordier 15。

213   1°-7° 庞迪我,七克大全,Cordier 180

8°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Courant 1188

9° 高一志,推验正道论,Cordier 336

10° 辩学疏稿,徐光启

11° 罗雅谷,求说,Cordier 209

12° 李祖白,天学传概,参见夏鸣雷:《西安府基督碑》,II,102-103。

13° 柏应理,天主圣教百问答,Cordier 87

14° 阳玛诺,圣若瑟行实,Cordier 98

15° 孟儒望,天学略义,Cordier 168 景教堂

214   1°-2° 陆安德,真福直指,Cordier 142

3°-4° 陆安德,善生福终正路,Cordier 143

5°-6° 费乐德,念经总牍,Cordier 117

7° 痛苦经迹,合集,Cordier 120,122,Courant 7354 IX, 7353 V,Cordier 14

8° 柏应理,四末真论,Cordier 88 1675云间敬一堂

9° 费奇规,振心诸经,Cordier 114

10° 鲁日满,祷文选集

215  阳玛诺,圣经直解,Cordier 101,8卷

216  高一志,天主圣教圣人行实,7卷,Cordier 319

217  高一志,齐家西学,Cordier 318

218   1° 艾儒略,五十言余,Cordier 22

2° 南怀仁,圣体答疑,Cordier 348

3° 南怀仁,告解原义,Cordier 346

4° 范中,天主圣教小引,Borgia Cinese 334-23°

219   1° 庞迪我,庞子遗诠,Cordier 179

2° 罗雅谷,天主经解,Cordier 205

3° 罗雅谷,圣母经解,Cordier 211

4° 高一志,圣母行实,Cordier 328

5°-6° 艾儒略,天主降生言行纪略,Cordier 2

7° 艾儒略,天主降生引义,Cordier 27

8° 徐光启,辟妄,Borgia Cinese,324-16°

9° 杨廷筠,代疑篇,参见Borgia Cinese,324-16°,364-7°

10° 高一志,修身西学,Cordier 322

11° 何大化,蒙引要览,Cordier127

12° 圣水纪言,李之藻序,孙学诗出版,张文焘校订

13° 何大化,无辜的胜利,1669年中国皈依基督教之无辜的宣判。Cordier 126

221  1° 苏如望,圣教约言,Cordier 299

2° 杨廷筠,天释明辨,Courant 7090

3° 罗明坚,天主圣教实录,Cordier 251

4° 高一志,教要解略,Cordier 325

5° 天主教要,(天主经,圣母经,十诫,使徒信经)

6° 天主圣像略说,造物主垂象略说,徐光启,杨廷筠

7° 艾儒略,圣体要理,Cordier 16

8° 利类思,主教要旨,Cordier 51

9° 利玛窦,畸人十篇,Cordier 233

10° 利类思,物元实证,Borgia Cinese,334-13°

11° 艾儒略,万物真原,Cordier 13

12° 伏若望,善终助功

13° 朱宗元,答客问,Courant 7036

14° 罗雅谷,哀矜行诠,Cordier 208

15° 高一志,寰宇始末,Cordier 327

222  1°-4° 艾儒略,口铎日抄,Cordier 21

5° 南怀仁,教要序论,Cordier 349

6° 阳玛诺,唐景教碑颂正诠,Cordier 103

7° 罗雅谷,圣记百言,Cordier 210,三山景教堂的重刻本

8° 龙华民,圣若撒法始末,Cordier 154

9° 利类思,善终瘗茔礼典,Cordier 61

10° 圣教信证,Courant 6903

11° 罗雅谷,周岁警言,Cordier 212

12° 满语,南怀仁,圣教概述

13° 圣教信证,Courant 6903

223   1° 卫匡国,真主灵性理证,Cordier 166

2° 高一志,十慰,Cordier 330

3° 艾儒略,性学初述,Cordier 26

4° 上述著作第二部分

5° 高一志,神鬼正纪,Cordier 329

6° 励修一鉴,Courant 6876

7° 高一志,励学古言,Cordier 324

8° 卫匡国,求友篇,Cordier 167

9° 利玛窦,交友论,Cordier 227

10° 毕方济,灵言蠡勺,Cordier 255

11° 庞迪我,天主实义续篇,Cordier 178、225

12°-13° 利玛窦,天主实义,Cordier 225

14° 孟儒望,天学辨敬录,Cordier 169

15° 艾儒略,圣教四字经文,Cordier 18

224   1° 汤若望,主制群征,Cordier 270

2°-5°同上,主教缘起,Cordier 271

6° 艾儒略,悔罪要指,Cordier 19

7° 弥撒祭义,Cordier 1

8°-10° 贾宜睦,提正编,Cordier 128

11° 潘国光,天阶,Cordier 44

12° 圣教四规,Cordier 42

225   1° 利类思,不得已辨,Cordier 56

2° 同上,主教要旨,Cordier 51

3° 天主正教约征,Cordier 50

4° 同上,圣教简要,Cordier 60

226   1° 潘国光,十诫诠论,Cordier 40

2°南怀仁,善恶报略说,Cordier 347

3°艾儒略,出像经解,Cordier3

227   1° 同上,西方答问,Cordier 23

2° 毕方济,画答,睡画答,Cordier 253-254

3° 高一志,裴录汇答,柏应理,Cordier 335

4° 阳玛诺,天问略,Cordier 99

5° 熊三拔,泰西水法,Cordier 314

6° 高一志,达道纪言,Cordier 320

7° 利玛窦,西国记法,Cordier 229

8° 南怀仁,不得已辨,Cordier 350

228   1°-2°艾儒略,职方外纪,Cordier 25

3° 南怀仁,验气图说,Cordier 344

4° 利类思,狮子说,Cordier 53

5° 南怀仁,坤舆格致略说,1676,徐尔觉序。

6° 艾儒略,西学凡,Cordier 24

229   1°-2° 高一志,空际格致,Cordier 333

3°-4° 南怀仁,坤舆图说,Cordier 345

230   1°-4° 仪象志,Cordier 351

231   1°-9° 傅汎济,名理探,Cordier 123

10° 南怀仁,熙朝定案,Cordier 343

11° 利文思、安文思,1655

12° 西字奇迹

13° 利玛窦,辩学遗牍,Cordier 289

232   1°-4° 汤若望,奏疏,Cordier 289

5° 同上,新历晓惑,Cordier 290

232-234 新法历书,17世纪重修历法

233   1°-6° 徐光启,治历缘起

234   1°-2° 邓玉函,大测,Cordier 306,288

3°-4°同上,测天约说,Cordier 303

5°-6° 汤若望,测食略,Cordier 286

7° 学历小辩,Cordier 285

235   1°-5° 汤若望,浑天仪说,柏应理,Cordier 274

6° 罗雅谷,比例规解,Cordier 214

7° 同上,筹算,Cordier 222

8° 汤若望,远镜说,Cordier 272

236   1° 罗雅谷,日躔历指

2°-3°同上,日躔表,Cordier220

4°-5°同上,黄赤正球,Cordier 221

237   1°-4° 汤若望,恒星历指,Cordier 281

5°-6° 同上,恒星表,Cordier 282

7°-8° 同上,恒星出没,Cordier 284

238   1°-4° 罗雅谷,月离历指,Cordier 217

5°-8° 同上,月离表,Cordier 218

239   1°-7° 汤若望,交食历指,Cordier 279

8° 同上,古今交日考,Cordier 276

240   1°-9° 同上,交食表,Cordier 280

241   1°-9° 罗雅谷,五纬历指,Cordier 216

242   1°-10° 同上,五纬表

243   1°-10° 同上,测量全义,Cordier 213

244   1° 汤若望,新法历引,Cordier291

2° 同上,历法西传,Cordier 292

3°-4° 同上,新法表异,Cordier 293

5° 艾儒略,几何要法,Cordier 20

6° 汤若望,崇祯历书割圆八线表,Cordier 283,Courant 4874-4875

245  西安府碑文拓片,柏应理带回的拓片

246   1° 1725年基督教汉语版历书

2° 天主圣教约言,Cordier 299,Courant 6834-6844

3° 论释氏之非

4° 辟轮回非理之正,清源味德子,虎林景教堂

5° 圣人传残片

6° 圣教信证,Courant 6903

7° 万济国,官话语法,Cordier 337

8° 事实真相的报告,Cordier 393 1720

9°-11°,无辜的胜利,1669

12° 基督教祷文,1600-1610

 

  1. b) NN. 247-268: 方济各会士康和子捐赠的典籍

 

247   1°-2° 利玛窦,天主实义,Cordier 225

3° 利安当,正学镠石,Cordier 266,Courant 7154

4°-5° 艾儒略,天主降生言行纪略,Cordier 2

6° 同上,出像经解,Cordier 3

7° 同一经解的不完整本子

8° 南怀仁,教要序论,Cordier 349

9° 艾儒略,圣教四字经文,Cordier 18,山东东昌府教会版

10° F-I空白

11° 高一志,圣母行实,Cordier 328

12° 辟释氏诸妄,Courant 7104

13° 复本,Courant 710

248   1° 苏如望,圣教约言,Cordier 299

2° 白多玛,要经略解,Courant 7326

3° 康和子,K,空白

4° 康和子,L,空白

5° 柏应理,天主圣教百问答,Cordier 87

6° 圣教总牍,Cordier 369,天衢堂袖珍版,阳玛诺、费奇规、傅汎济、郭居静,费乐得,利类思和南怀仁改编

7° 复本

8° 艾儒略,万物真原,Cordier 13

9° 代疑篇,Cordier 7093,杨廷筠

10° 帝天考,康和子

11° 无题目

12° 拯世略说,Courant 7139,朱宗元

13° 汤若望,主教缘起,Cordier 271

14° 同上,主制群征,Cordier 270

15° 坚振圣事规义,方济各会士巴西略撰,1689序,康和子所有

16° 石铎录,默想神功,Cordier 200,利安定、恩懋修、麦宁学,林养默,山东济南府补儒堂十字会1699年重刊本

17° 柏应理,四末真论,Cordier 88,康熙乙卯1675云间敬一堂

18° 天主圣教经文

249   1° 潘国光,天神规课,Cordier 46 首都首善堂

2° 利类思,善终瘗茔礼典,Cordier 61

3° 听弥撒凡例,Courant 7424

4°-6° 瑟辣飞各圣父方济各行实大全,Courant 6780

250   1°-4° 庞迪我,七克大全,Cordier 180

251   1°-2° 易经

252   1°-4° 书经

253   1°-4° 诗经

254   1°-10° 礼记

255   1°-10° 春秋

256   1°-6° 性理大全,1701

257-260 四书大全,五云斋版

261   1°-5° 孔圣家语,南京国子监,胡尚英、王锡衮编,王锡衮1633序

262   1°-8° 文公家礼,杨慎校,南京蕴古堂

263   1°-5° 小学,孝经,忠经,6°-7° 明心宝鉴

264   1°-5° 搜神记大全,5卷

265   1° 天下路程

2° 幼学杂字

3° 大方六言

4° 千字文

5° 百家姓

6° 解学士诗

7° 满汉千字文

8° 衡山篆法

9° 临池真帖

10°-11° 上本书续编

12° 1734年年历,雍正十二年,《时宪书》

13° 1734年的星象历,《一统大全》

266   1°-8° 万宝全书

267  官帙全览,1730

268   1°-14° 字汇,梅膺祚,正顺堂

269   1° 资治通鉴大全,1625 陈仁锡

2° 皇明纪要,陈建

3° 皇明资治通鉴,陈建,1586

270  正字通,1734

271  四书直解,张居正,9-19卷

272  同一作品,不同版本。1-6卷

273  书经直解,张居正

274  灰阑记,1-48页

275  汉字索引

276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乾隆乙卯1795

277  广舆记,1600申时行

278  四书的实用注解

279  十本,谐声品字笺,字典

280  字汇数求声,字典,N°279的分册

281  字汇补,字典

282  万宝全书,N°266

283  字汇,字典

284  篆字汇

285  1°-2° 涤罪正规,艾儒略,Cordier 14

3° 永福天衢,利安定,Cordier 260

4° 同一作品

5° 默想神功,石铎禄,Cordier 200

6° 听弥撒凡例,Courant 7424

7° 天主教要注略,Courant 7376

8° 同善说,5页

9° 初会问答,Cordier 197,石铎禄

10°-11° 复本

12° 天主十诫劝论,潘国光,Cordier 40

13° 复本

286   1° 妄占辩,南怀仁,Cordier 358

2° 复本

3° 天主圣教略说,陆安德,Cordier 141

4° -7°复本

8° 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Cordier 299,粤东老城教堂的重印本

9° 天主圣教小引,范中

10° 童幼教育,高一志,Cordier 332

11° 进教领洗捷录,Courant 7252

12° 万物真原,艾儒略,Cordier 13

13° 复本

14° 天神会课,潘国光,Cordier 47 粤东大原堂

15° 复本

287   1°-2° 朱子家礼

3° 真道自证,沙守信,Cordier 80

4° 周濂溪全集,

5° 八线表,汤若望,Cordier 283

288   1° 达道纪言,高一志,Cordier 320

2° 司铎典要,利类思,Cordier54

3° 汲冢周书,10卷

289   1° 童幼教育,高一志,Cordier 332

2° 圣母行实,高一志,Cordier 328,广州大原堂重刻本

3° 复本

4° 妄推吉凶辨,(反驳杨光先),南怀仁,Cordier 342,广州重刻本

5° 西儒耳目资,金尼阁,1626年版

6° 答客问,Courant 7036,朱宗元

290   1° 小儿问答

2° 天主圣教经文,参见N°248-18°

3° 天主圣教入门问答,Courant 6902

4° 钱式图,《春草堂集》钱币卷,谢堃

5° 教要解略,高一志,慎修堂,Cordier 325

6° 教要序论,Cordier 349,南怀仁

7° 复本

8° 天主圣教小引,参见N°286-9°

9° 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Cordier 299

10° 司铎典要,利类思,Cordier 54

11° 几何原本,利玛窦,Cordier 226,仅有2-3卷

12° 神鬼正纪,高一志,Cordier 329

13° 铎书,韩霖,缺开篇说明和第1-39页

291  益闻录,徐家汇的耶稣会杂志,1860,第2辑2册,1-308

292  五伦行实图,汉语和韩语,4卷

 

 

8.6 Raccolta Generale-Oriente-V

 

442  圣母小日课,利类思,Cordier 58

443   1° 好求传,1819,长庆堂版

2° 玉娇梨,文源堂版

444  韩语,神命初行,圣教要理问答,神命初行

445   1°-15° 五经句解,1817

446  圣教理证,1859安南版

 

 

8.7 Roccolta Generale-Oriente-VI

 

 

99 中庸

100 圣教总牍,Cordier 369山东济南天主教传教会,1701年,利类思和南怀仁改编。

 

 

目录补编 (仅与天主教有关)

 

高田时雄

 

RAC. GEN. OR. III

 

1180 辟妄,徐光启,1903上海慈母堂活版印刷

1181 三山论学记,艾儒略,1847重刻本

1195 农政全书,徐光启,仅31-33

1197 万物真原,艾儒略,1906上海土山湾慈母堂第5次,3册

 

RAC. GEN. OR. IV

 

1635 增订徐文定公集,共6卷,宣统元年1910上海慈母堂第2次排印本,4册

2853 畸人十篇,利玛窦,1847年重刻本,2册

2858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艾儒略,8卷,1796年京都始胎大堂藏版,1853年慈母堂重刊本,2册

2913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艾儒略译述,1903年慈母堂据1796年京都始胎大堂刊本重印,1册

2915 拯救炼灵日,1900年汉口教堂铅印本,1册

 

RAC. GEN. OR. V

 

1826 同文算指通编、圜容较义、测量异同,均来自海山仙馆丛书

2086 (7)花之安,自西徂东(9)文定公徐上海传略,徐宗泽编,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纪念徐光启逝世300周年

2090 圣心报

2091 (1)土山湾慈母堂印书馆图书价目表,1917年;内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汉学论著目录,土山湾慈母堂印书馆西文论著目录,1921年5月;(2)中国河间府印刷书目,直隶东南教区天主教传教团,1906年;(3)北堂遣使会印书局所印著作,1906年9月

2096 新约全书,1864 香港英华书院

 

 

四、徐家汇藏书楼天主教文献目录(Zikawei徐宗泽)

 

Based on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49,卷十,页421-436。

 

110古经

 

古经略说

上古真传

 

110古新圣经

 

造成经之总论

救出之经

肋未孙子经

数目之经

第二次传法度经

若稣耶之经

审事官禄德经

众王经书序

如达斯国众王经

厄斯大拉经序

若伯经序

达味圣咏

撤落孟之喻经

厄格肋西亚斯第箇

智德之经

达尼耶尔经序

玛加白衣经序

圣依撒意亚先知经

多俾亚经

如第得经

厄斯得肋经

智德之经

禄德经

约那斯经

 

120新经

 

圣徒玛窦万日略

圣史玛尔谷万日略

圣史路加万日略

圣若望圣经序

诸徒行实经

圣保禄书札

圣若望默照经

圣玛窦圣史

圣若望圣史

圣略嘉门徒圣史

圣玛尔谷门徒兼圣史纪圣经

宗徒行实

许氏四史全编

王氏四史圣经

宗徒行实

圣玛尔谷圣史

圣若望圣史

圣玛窦纪的万日略

 

130经解

 

天主经解

圣经直解

主经体味

宗徒信经分解

圣像集解

振心诸经

圣经直解

 

140经文

 

圣教日课(日文)

公教会祈祷文(日文)

猡猡经文

满文字经文

 

150经典

 

弥撒经典(竹纸白纸各一部原印)

弥撒经典(抄板)

 

160日课

 

司铎日课

司铎日课概要目录

 

200宗教

 

天主实义(万历刻本)

天主圣教实录(旧刻本)

畸人十篇(明刻本)

圣像略说

睡书二答

孟先生天学四镜

亿说

譬学自应

代疑论

代疑编

代疑续编

答客问

三山论学纪

 

210辩护

 

真道自证

天主理证

主教要旨

主制群徵

主教缘起

真道自著

圣教理证

圣教浅说

崇正必辩

宗元直指

万物真原

拯世略说

初会问答

天主圣教实录

天学略义

朋来集说

则圣十篇

身心四要

圣水纪言

不得已辩

不得已辩土话

鸮鸾不并鸣说

补儒文告

天学蒙引

圣教明徵

 

220教理

 

求诸已式

圣教简要

规诫箴赞

天主圣教约言

天主圣教小引

辩理问答

答问新编

天主实义

正学镠石

天主审判明证

天主圣教约徵

天主圣教百问答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

圣教要理俚言

天主圣教便蒙歌

天教便蒙

圣教简语

主教要旨

圣教蒙引

教要序论

天主圣教略说

圣教规诫

 

221天主圣教十诫直诠

十诫劝谕圣迹

天主教要

222圣教四规

教理简约

斋旨

223领圣体要理

圣体答疑

圣体要理

224领洗告解问答

解领要理

告解圣体要理

告解原义

 

230辟邪

辟邪集

辟妄

辟妄杂论

辟妄条驳

性理参证

 

五、徐家汇藏书楼天主教文献目录(辅仁大学)

Based on Adrian Dudink, “The Zikawei(徐家汇) Collection in the Jesuit Theologate Library at Fujen辅仁University (Taiwan): Background and Draft Catalogue”,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XVIII(1996), pp. 1-40.

114 毛诗六帖讲义,1617,徐光启
121 李之藻,頖宫礼乐疏,1618
135 许纉曾,马相伯,陈垣

001R Michele Ruggieri,天主圣教实录,1584
002R Matteo Ricci,高寄斋订正,友论,交友论,朱廷策(中尊庐居士),陈邦俊(三竺道人),陈继儒(1558-1639)
003R
004R
005R 3copies of Matteo Ricci,交友论,1595,冯应京序,1601,瞿太素,1599
006R Matteo Ricci,二十五言,1604
007R Matteo Ricci,斋旨,远西耶稣会士利玛窦选/斋旨/司铎化人九要附后
008R 手稿,斋旨,司铎化人九要
009R Ricci,辨学遗牍,Giulio Aleni,大西利先生行迹1630,陈垣,明浙西李之藻传,1919
010R
011R
012R 3 copies of Aleni 大西利先生行迹,奏疏(利玛窦)
013R Matteo Ricci,天主实义,1603,上帝-天主
014R Matteo Ricci(西国利先生),几何原本1607,6卷,北京原板,吴淞重订,1611
015R 几何原本
016R Sabation de Ursis,徐光启,泰西水法,1612
017R 同上,彭惟成序
018R 同上,没有彭序
019R 同上,扫叶山房重印,南沙席世臣校正
020R Diego de Pantoja,七克,1614,7卷,1798,北京京都始胎堂重印1643原本
021R Manuel Dias,天问略,1615,1卷
022R 造物主垂象略说1615,天主圣像略说,徐光启(没有杨廷筠跋)
023R 徐光启,辟释氏诸妄,辨不奉祖先说
024R Diego de Pantoja, Sabatino de Ursis,奏疏,具揭,辨揭
025R 熊士旂,策怠警喻
026R 1626 闽中钦一堂,西学凡,何乔远序
027R 艾儒略 职方外纪,1623,叶向高序
028R 复本
029R 陈垣重印1919灵言蠡勺(1624)
030R 湖州天主堂重印,三山论学纪(1627),序苏茂相,范中,舒芳懋
031R 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西儒耳目资,1957,文字改革出版社,字学大成,利西泰先生译,关中官印原板,张问达、韩云、释疑(王征)
032R 复本,1626,张緟芳
033R 万物真原1628,1791重印
034R 丁志麟,杨淇园超性事迹,1628
035R Francisco Furtado and 李之藻,寰有论,1628,6卷,灵竺玄楼藏板
036R Alfonso Vagnone,童幼教育,1628
037R Francesco Sambiasi, 睡答,画答,1629
038R Adam Schall, 主制群征,2卷
039R Alfonso Vagnone王一元,推验正道论,徐光启
040R Alfonso Vagnone,天主圣教圣人行实,1629武林超性堂
041R 几何原本,表度说,勾股义,测量异同,圜容较义,测量法义,同文算指
042R 畸人十篇,交友论,二十五言,辨学遗牍,七克,表度说,简平仪说,天问略
043R 天主实义,景教流行中国碑讼并序,辨学遗牍
044R Giulio Aleni,几何要法,4卷,郑洪猷序1631
045R
046R 2本圣母行实,Alfonso Vagnone,京都始胎大堂,1798
047R Francisco Furtado 李之藻,名理探,10卷,名理探十论,5卷
048R 王征,远西奇器图说,1628,3卷,王征,新制诸器图说,1626,1卷,1830来鹿堂版,张鹏翂序1821(安康)
049R Alfonso Vagnone,齐家西学,2卷
050R Alfonso Vagnone, 空际格致,1633,聚珍仿宋印书局,上海,2卷,地震解
051R 1796 始胎大堂,1642,Giulio Aleni,天主降生言行纪略,1635
052R 1853 慈母堂1796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053R 1738宣武门内天主堂,天主降生言行纪略1635,天主降生出像经解
054R
055R 2本Manuel Dias 天主圣教圣经直解,京都始胎大堂,1790
056R 手稿1642,杭州超性堂,Giulio Aleni西方答问(1637),米嘉穗(1641)序
057R 复本
058R 韩霖,铎书(1641),陈垣重印,1918
059R 铎书未完成本
060R Giulio Aleni,五十言余,1641,1645刊印
061R Joao Monteiro 天学四镜1643,炤迷镜
062R Manuel Dias,唐景教碑颂正诠,1644武林天主堂,崇祯甲申,1641序
063R 毕方济奏折,Joao Rogrigues1633
064R 徐氏四种,徐光启,西洋新法历书1645、测天约说,大测,交食历指,五维历指
065R 手稿,李嗣玄,思及艾先生行迹
066R Girolamo de Gravina,提正编1659,海虞(常熟)佟国器序
067R 上海徐家汇他自己藏书楼,天主圣教约言,进呈书像,天主正道解略(杭州,1661),论释氏之非1661杭州,味德子 清源 辟轮回非理之正
068R Martino Martini,求友篇,1661
069R ms 汤若望贺文,赠言,1661
070R 圣教四规(1662)重印1849,徐尔觉序,丘曰知跋
071R 朱宗元~1660),天主圣教豁疑论
072R Ludovico Buglio,不得已辩1665,藉历法行教辩,天主正教约征,中国初人辩
073R 御览西方要纪,Buglio,de Magalhaes,Verbiest,1669
074R ms 1669,Buglio,de Magalhaes,Verbiest利类斯安文思南怀仁奏疏
075R
076R 弥撒经典,1670北京
077R 何世贞,崇正必辩,1672,吴历(卷上校订),陈薰(卷中下校订)
078R Ferdinand Verbiest,坤舆图说
079R 圣体答疑(1673),1849重印
080R Verbiest告解原义1673,1849重印
081R Dias,圣若瑟行实,敬一堂
082R Ludovico Buglio,圣事礼典,2卷
083R 上海慈母堂,1859,Philippe Couplet,天主圣教百问答1675,康熙乙卯年
084R Ludovico Buglio,圣母小日课1676
085R Buglio,超性学要1677,北京
086R 西洋新法历书,康熙永年历法,诸象表,日躔表,月离表,五维表,交食表
087R 韩霖、张赓,圣教信证,韩霖序1647,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行实1679
088R 圣教信证,~1900年
089R 圣教信证,~吴历
090R 道学家传
091R 道学家传,胡璜,1865
092R 人类源流
093R 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崇明岛,1701
094R 奉天学徐启元行实
095R 钦命传教约述,1707,Agostino Barelli,S.J.
096R 钦命传教约述,康熙1714
097R 舆图汇集,天问略,舆图汇集,1841,秦保禄抄录
098R Emeric de Chavagnac 1670-1717,真道自证,4卷,北堂,皇城堂藏板,1721
099R Joseph de Mailla,圣体仁爱经规条1719
100R Manuel Dias,圣若瑟行实,Joseph de Premare,圣若瑟行实
101R 儒交信,Joseph de Premare,信经直解
102R Dominique Parrenin,德行谱,or圣达尼老各斯加本传
103R Parrenin,济美篇or圣类斯公撒格本传,1727北京
104R 性理参证,丙子,参证总题
105R 方壎,息类妄言1766,2卷
106R
107R 那永福,德修氏(Giuseppe M. a S. Teresa, Joseph Max Pruggmayer)泰西圣母会修士,圣母圣衣会恩谕1759,大神父我德费利铎
108R ms 罗明尧,大西山畸,多玛氏,格致奥略,安德肋,时为大清嘉庆二十五年中秋月乡邻居士珍藏,由权古乡邻张氏藏
109R Louis dePoirot,达味圣咏
110R 吟詠圣诗三百首,天主耶稣默想念珠三十三想
111R 耶稣受难,圣路善工
112R
113R
114R 3本,本主教类思罗
115R 昭然公论,1846,议事亭丙午仲春,南格禄
116R 诬谤论
117R 黄恩彤,道光28奏折
118R Piux IX,教宗上谕,1867
119R ms,钦定无原罪论
120R Joseph-Martial Mouly1807-1868,天主教奏折,1855,香港
121R 罗玛圣母会规程
122R
123R Pius IX,教皇比阿第九位钦定耶稣会日本致命三圣正品上谕,上海慈母堂,1862
124R ms 钱楠,卜费二公碑稿,1874,同治13
125R 李季芳(1810-1880),圣母圣月1859,武昌教堂1863
126R 谢恩祈祷通功经,上海1866,慈母堂
127R
128R Piux IX,教宗庇护谕旨公会议,1868
129R
130R 教宗庇护谕旨如庇来翁大赦,1869
131R 古圣若瑟若伯梅瑟纪略,1874,司铎荣
132R Pius IX,如庇仂翁恩诏,1874
133R 沈锦标,执事高标,上海慈母堂1881
134R 拜苦路经,1862重刻
135R 许采白,许太夫人传略,1882,许纉曾
136R 圣教谕稿,附杂
137R 高珑鞶,金陵教思录,1887
138R Leo XIII,恭译教皇书1888
139R
140R
141R Prosper Paris,论婚姻谕单,1903,西二月
142R 黄伯禄,驻札上海主教中法职官表,1890序
143R 教堂买地公件1892,李鸿章
144R 天主堂基石记
145R 黄伯禄,正教奉褒1883,3rd版,上海1904慈母堂
146R 李问渔书札,李柢1840-1911
147R 江南育婴堂记,土山湾慈母堂记卷之二
148R Henri Lecroaet 1864-1919,刘恩利格主教训慰所属教友书
149R 天主耶稣受案始末,受难始末,耶稣祷文
150R 圣教书籍记篇:黄鸣乔,天学传概;杨廷筠,鸮鵉不并鸣说;钦命传教约述;各省堂志;北京天天主堂;钦定日下旧闻考;松江府行县牌面;朱国祚,请谴还大西洋人利玛窦疏1901(明名臣奏议选),圣家谱系
151R 光绪23,1897,开封

反教文献

152R
153R 1855重印破邪集(1640),8卷
154R 杨光先,不得已,卷上;饲雀山房,1665
155R 杨光先,不得已,中社编
156R 不得已辑要,1800,重辑不得已辑要、光绪己丑且月,长洲季子
157R 醒心编1868,辟邪纪事1860
158R 东国教友上教皇书1811
159R 丁夏祥,上宰相书1839
160R 安南副教先生

161R Paul Vial SJ 1855-1917,猡猡经文1905
162R 圣玫瑰花冠记录1622
164R 满文子经文
165R 满文的马太福音
166R 圣母小日课,Ludovico Buglio1676,圣咏续解1771
167R 扶助善终1850,Pierre Lavaissiaire,宁波
168R 景教碑颂笺稿(上下)
169R 修女玛利亚尔大香蓬小传

 

六、徐家汇藏书楼所藏天主教图书目录(1958)

Based on《徐家汇藏书楼所藏天主教图书目录稿初编目次》,上海图书馆编,1958。

Ref. 李天纲:《徐家汇藏书楼与明清天主教史研究》,载卓新平主编:《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页510-533;徐宗泽:《徐汇书楼所藏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及中国公教学者译著书目》,载氏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页312-320。

 

  • 圣经
  • 经课·诗歌
  • 教理·讲道·辩道
  • 教仪
  • 崇修·避静
  • 通谕·规章
  • 教会史
  • 传记·耶稣·圣玛利亚·圣若瑟·诸圣传·教宗·别传·总传
  • 宗教文艺·诗文·小说·戏曲
  • 宗教杂著·杂论·教务·社会问题·宗教与科学·目录

 

圣经

 

古史参箴四卷 沈则宽 1885 上海慈母堂铅印

古史略六卷 沈则宽 1890上海慈母堂铅印;1933土山湾

古史说略十三卷 1886河间府胜世堂;四卷原题徐宗泽1900,胜世堂;四卷,1909

古史略说一卷,赫司铎,1926兖州府天主堂

古经详解八卷,1928兖州府天主堂

圣纲鉴小略一卷,1869

训慰神编 殷弘绪 1872慈母堂

古史像解一卷1892上海土山湾慈母堂

救世主预像全图 1869金陵天主堂

四史集十卷 1909北京救世堂

四圣史圣经 王多默 1917

四史圣经 1918献县

玛窦传的福音 萧舜华1939天津崇德堂

玛尔谷传的福音 萧舜华 1939 天津崇德堂

路加传的福音 萧舜华 1939天津崇德堂

若望传的福音 萧舜华 1940天津崇德堂

四圣史圣经译注 德如瑟 1892

四福音的历史价值 周士良 土山湾

新经全集 萧若瑟 1921献县张家庄

方言圣经不分卷 土山湾 又钞本(残)

新经译义四卷 1897上海慈母堂 1907慈母堂 1912慈母堂 1926慈母堂

周年主日瞻礼福音四卷 1896重庆

上海土话周年主日及大瞻礼圣经 1919土山湾

周年主日及大瞻礼圣经一卷 1913土山湾 1919

主日瞻礼圣经一卷 1926兖州

主日圣经一卷1935安庆

福音经 马相伯 1949上海商务

耶稣的福音 萧舜华1949

宗徒大事录一卷 李杕1907土山湾 1936 又钞本

圣经直解四卷 阳玛诺1790京都始胎堂 1912兖州1915土山湾

道原精粹不分卷 倪怀纶 1887上海慈母堂

道原精粹不分卷 刘必振绘 1887慈母堂

新史略七卷 沈则宽 1890;1915

新史合编二十卷 沈则宽 1887土山湾 附耶稣受难纪略一卷,宗徒大事录一卷

新史合编直讲二十卷 1913土山湾

新史像解 1894图文书

新经简要注讲四卷 1925兖州

新经简要四卷 原题邵司铎 1926兖州

新经简要注解 1933兖州存第四册

新经公函与默示录 卜多禄 1923香港纳匝肋

新经略说 原题赫司铎 1927兖州

新经大略一卷 原题赫司铎 1928兖州

主之圣言 颜思回 1931香港

救世主 震大公青会 1938土山湾

古新圣经问答一卷 1862  1868慈母堂

圣教鉴略二卷 田类思 1866  1871粤东耀德堂

圣教通考十卷 田类思 1873

古新史图说二卷 广东慈幼会 1928兖州

 

经课

 

领圣体经一卷 赫神父 1924兖州

领圣体启应短诵一卷 1923兖州

领圣体前后热情 圣心报馆 1910慈母堂

土白领圣体前热情 钞

领圣体须知 圣心报馆 1891 1902 1909慈母堂

土话领圣体须知 钞

谢圣体经一卷 清刻 又钞本

付圣事前后该念之经文 清刻

圣事答应经文 1878 1904 1908 1914

拜圣体文 李杕1907

拜圣体录 明嘉禄 1911

拜圣体文节本 徐允希 1939

圣心诵句默想 王昌祉1940

圣时 皮漱石 1936

圣咏译义初稿 吴经熊1946

圣路善工一卷1848 1865 1874 1877 1891 1894 1898 1907 1939

耶稣圣心小日课一卷1901

圣母经汇一卷1904

圣母七苦九日瞻礼经一卷 1858

圣母无罪小日课 1904

圣母小日课 利类思 鲁日满 1676 1877 1880 1889 1902 1924 1942

圣母小日课注解 罗司铎 1915

圣母小日课圣咏疏解 徐允希 1937

圣母祷文疏解 俞伯禄 1913

圣母玫瑰九日经一卷 江笃玛斯 1848

玫瑰经 1937

圣玫瑰经圣月 1885

圣母玫瑰经十五端 1888 1896 1939

玫瑰经注解 1899

玫瑰经注解 1914

玫瑰经义二卷 李杕 1886

玫瑰经浅义 1894

玫瑰经小问答一卷1890

玫瑰经问题 1936

玫瑰经图解 1887 1895

天主圣三图 玻璃版即玫瑰经

圣若瑟大主保经 朱明 1715

圣若瑟中国主保九日瞻礼经文一卷 清刻

每日恭敬圣若瑟经一卷 1919

圣若瑟祈祷文一卷 土山湾铅印

圣若瑟月日课 1927

圣父多明我旧九日经一卷 1882

辅弥撒经文一卷 翟奥多利各 1907

辅弥撒经文一卷 安庆 河间

辅弥撒经一卷1901 1902 又钞

弥撒经典 钞

参与弥撒对话经文一卷 上海圣体军月刊社 1938

辅弥撒答应经文 清刻

善终经一卷 清刻

救助善终一卷 沈则谦 1882 1895

扶助善终要理经文一卷 成和德 1924

大赦短经汇编一卷 徐劢 1909 1910 1914 1922

周年瞻礼公经一卷1863 1869

瞻礼公经增补一卷1875

周年瞻礼经一卷 1874 1877 1887 1890 1901 1904 1907 1915 1918 1933 1939 1942

炼灵通功经一卷 利国安 龚尚宾 1890 又清刻 1909

佑助炼灵九日经 1917

纂集九日神工 翟奥多各 1904 附追思已亡八日经

主日公经 1876 1883 1887 1892 1899

主日公经句解 1937

主经体味八卷 殷弘绪1881

圣教经文注解二卷 张秉彝 管宜穆 1896 1897 1907

天主圣教续经 嘉俾阨尔主教 1857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一卷 艾儒略 1856 上海慈母堂 附正学警言,都门建堂碑记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一卷 艾儒略 1798 北京共乐堂

公私诵经文 1920上海土山湾

谢恩祈祷公经 1890上海慈母堂;共乐堂

圣教要经 1848福州钦一堂

要经一卷 清刻

热心要经一卷 1930公教进行社

要经汇集 1913 19200 1924 1937

告领要经袖珍一卷 1911上海土山湾

要经讲解一卷 1894 1926 附敬天主歌

经文简集一卷 都若翰 1891北京救世堂

天主圣教总牍汇要二卷 阳玛诺 利类思 1755领报堂

圣教经课二卷 1900

四样经一卷 1940土山湾;1933铅印

徐家汇中华圣母会会期经 1950

徐汇中学圣母会会期经汇集 1940

日中拉文对照经 石印

首瞻礼六简本 陈士谦 徐劢 1907 1910

圣教日课三卷, 1795上海慈母堂;1862

圣教日课附刊二卷 清刻 圣依纳爵九日敬礼,圣沙勿略九日敬礼

圣教日课附刊 清刻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圣教日课 清刻存卷一,卷二;清刻,圣方济各沙勿略九日敬礼

圣教日课三卷 1904上海慈母堂;天主经课,清刻

天主圣教日课三卷 清刻 袖珍日课

袖珍日课备要,1926

日课撮要 1837刻本

真教小日课问答一卷 1901

日课简集 1923

早晚课 清刻;1878;1880;1888;1889;1893;1902;1918;1919;1936;1938;1939

早晚课俗言 1913

新订早晚课 1904

已亡日课经 利类思 1850;1863附炼灵通功经

已亡日课经 利类思 清刻;1878;1880;1883;1892;1895;1902;1919

周主日祷文 1882;1888;1903;1920;1939

圣人列品祷文 1917兖州

日用善祷集 1918上海土山湾

 

诗歌

 

西音唱经 1855 附传扬圣教付洗小儿会规例

唱经本 1886;1891

圣事歌经简要 1861

各式圣歌 清刻;1877

圣歌五卷 1913

圣教歌选 石印

圣歌 1943

咏唱经文撮要 1907

要理歌 1921

方言避静歌 1902

方言避静歌十二则 1907;1922

佘山圣母歌 原题渔人编 1913

圣教歌选 1886;1890;1921

天乐正音谱 吴历 方豪 铅印

大家唱 1950

教理

 

天主教六卷 刘之翰 1917;1928

天主教,刘之翰 1950

天主圣教约言 苏如望 1871金陵天主堂;1920土山湾

天主教教义提纲 朱星元 1938存二册;1937存十册;1938存第三册

天主教教义提纲 狄守仁 1937;1948;1941

天主公教要理,日本东京天主公教会编 1896;1899;1921

天主圣教百问答 柏应理 1868上海慈母堂

万物真原一卷 艾儒略 1791;1901上海慈母堂;1906上海土山湾;胜世堂石印;1926兖州;1930上海土山湾铅印

圣教明徵八卷 万济国 1677

圣教要理 清刻;1881

圣教要理见本,1909上海土山湾石印中拉文对照

圣教切要一卷 白多玛 1842上海慈母堂;1903

圣教要理选集1811

圣教四规 潘国光 1849

圣教要理问答一卷1858;始胎大堂;1902;张宝臣1917;1925

广东白话圣教要理问答不分卷 1916

圣教要理问答注解 管宜穆 张秉彝 1898;1911

圣教要经领洗问答 1904;1927;1932

圣教要理俚言,胶印

圣教小引,范中,上海慈母堂

圣教浅说四卷 田类思 1873;残存卷二、三

实要教理学,林以忠 1933铅印

教理便蒙一卷 戴尔第 1885土山湾

教理简约二卷1858;1916

教理必读一卷 林以忠 1933

教理六端 1935上海土山湾

教理详解三卷 戴尔第1888;1894;1919;1922;1922附方言教理问答三卷

教理问答 1935

教理撮要问答一卷 孙味增爵 1907

教要序论一卷 南怀仁 1848;1867;1877;1903

方言教要序论 原题崇正子 1880;1883;1888;1889

土话教要序论 1877

教要解略二卷 高一志 1869

教要刍言一卷 南怀仁 1885;1886;1889;1895

要理问答 1876;1887;1891;1893;1902;1905;1928;1934;1935;1936

要理问答五卷 石印

要理问答释义 原题 韩主教1934

蒙古文要理问答 1915

要理大全 1935

要理引伸 1936

要理条解三卷,1911;刘恩利格1933

要理浅解三卷 白日老多增订 1905铅印

方言问答 原题崇一堂主任 1882;1886;1902;1909

方言问答撮要 白仰山 1902;1907;1920

方言问答撮要补选 石印

松江方言教理问答 原题崇一堂主人 1882;1902

问答译本 1894;1895

领洗问答,共乐堂;清刻;石印;铅印

方言领洗问答1904;1909

问答撮要1894

问答释义五卷,韩宁镐1922兖州;1925

问答略解 原题伯司铎1926

要理问答 1908土山湾

三愿问答 李杕 1891

四本问答 1926 兖州附要经略解

告解问答 铅印 附圣体问答、坚振问答

教要六端 上海慈母堂课本;1924;1884;1889;1892;1899

发愿要理 田类思 1871刻本

拣言要理 1873

进教要理 田类斯 1879北京救世堂

圣事要理 1875 上海慈母堂;1884

圣事要理问答1850;1852;1880;1893;1906;1918;1927;1934

圣心金鉴 李杕 1891上海慈母堂

圣心问答一卷 1898土山湾铅印;1914

圣心与司铎四卷 朱希圣 1945海门

圣体问答一卷 艾儒略 清刻;1881上海慈母堂

圣体纪 李杕1889上海慈母堂

圣体坚振问答 1927兖州

敬慕圣体 戴遂良 铅印

勤领圣体说一卷 1906上海慈母;1911

勤领圣体劝 文司铎 1912河间府胜世堂

勤领圣体说一卷 1906

天主降生引义二卷 艾儒略 1922

论天主 利类思 1930

论勤领圣体的上谕 赫司铎 1913

耶稣圣心之通谕 1940

圣体问答一卷 沈则宽 1896

圣宠论 徐宗泽 1930

圣事论 徐宗泽 1931

宠爱至贵 孟司铎 1919

天主降生救赎论 徐宗泽 1932

圣难释义 倪守鹤 1928

耶稣的奇迹 王比德 1950

喜乐圣母圣心之善法一卷 1858

奉慈正义 李杕 1895

奉慈精义二卷 1931上海土山湾

七克七卷 庞迪我 1798京都始胎堂;1849

七克真训二卷 顾沙勿略 1857;1904;1920

七件圣事略说一卷 1928兖州

天主圣教十诫二卷 阳玛诺 1798京都始胎堂

天主十诫劝论圣迹十卷 1869上海慈母堂;清刻;八卷1904

十诫 戴遂良 铅印

训蒙十二德一卷 圣心报馆 1902上海慈母堂

取譬训蒙 晁德莅 钞本;1869;1870;1884

涤罪正规四卷 1849刻本

婚配训言 刻本;又钞本

往训万民 萧杰一 1941安庆

训练圣体军三卷 常守义1934大同

圣体军训话三十则 王昌祉 1942

恩赦略说一卷 清刻

大赦例解一卷 晁德莅 1863刻本 附恩赦略说一卷

大赦例解不分卷 晁德莅 清刻

大赦解略 石振铎 钞本

会赦摭陈 徐劢 1915

天神谱一卷 李杕 18861910

论天神 利类思 1930

天神会课不分卷 潘国光 1861上海慈母堂

哀矜炼灵说一卷 石铎琭 1824共乐堂;18751917

哀矜行诠三卷 罗雅谷 1877上海慈母堂

重刊灵魂道体说 龙华民 1918

炼狱略说一卷 李杕 1871

炼狱考 李杕 1886

真教大益一卷 1911土山湾

真理诠释一卷 1917济宁中西中学

真道解疑一卷 1895北京救世堂

上会道理 陈玛尔谷 1925汉口

听道何益 陈雅 1918土山湾

正道惟一一卷 1924兖州

善哉天主 1936

告明切要三卷 原题赫司铎 19091926

提正编六卷 贾宜睦 1870上海慈母堂

集字本 铅印(要理集字,早夜课集字,苦路经集字等五种)

告解原义一卷 南怀仁 1849

仁爱首功 1870

宠佑至要 孟亚尔方索 1918献县

信德誓言 清刻

奉教须知一卷 戴教师铅印

九十三题 狄守仁 1938铅印

听道何益一卷 陈雅 1918土山湾

永福天衢二卷 利安定 1873上海慈母堂

进教切要 1927

进教之佑降福 傅玉堂 1949

辅助传教一卷 戴教师 铅印

求诸己式 清刻

人宜求识元本一卷 陈栋 1920上海土山湾

天路指南一卷 陈若瑟 1926

奉教原由一卷 清刻

盛世刍蕘 冯秉正 1796刻本;1863;1893;1926

信经引义 1928兖州

祈祷宗会问答 徐允希 1937上海土山湾

祈祷要益一卷 1926兖州

论痛悔 铅印

礼貌撮要 张问行 1916土山湾

省察规式 土山湾

保守要本 土山湾

守瞻礼之日 赫司铎 1925兖州

瞻礼 戴遂良

告解问答 兖州铅印

孝敬父母 赫司铎 1909;1914

真心爱仇 赫神父 1924

论三位一体 利类思 1930

天主三位一体论 徐宗泽 1930

论万物原始 利类思 1930

论形物之造 利类思 1930

天主上智亭毒万物论一卷 圣教杂志 1916

公教主义  朱者赤 1947

日用粮 戴遂良 铅印

家学浅论二卷 四川老神师 嘉俾阨尔增补 1854;清刻;1928

中西齐家谱一卷 沈宰熙 1906;1921

超性学要论宰治 利类思康熙十六年1677

超性学要论人灵魂肉身 利类思 1931

超性学要论天主降生 利类思 1932

超性学要论复活 利类思1932

天主教适合人性 光启社 1929

人生基本问题的解答 申自天 1938

人生重要问题一卷 朱志尧 朱德章 1913;铅印

关于宗教信仰问题学习资料 文戈 1950

我们的信仰 袁意可 南京保禄印书馆

我们的宗教 杨世豪 1948

我们的教会 郭隆静 1950

信仰与知识 王比德 1950

信仰与世观 王比德 1950

你也来做一个基多使者 尔文 1949

耶稣真徒的生活 申自天 1938

基督在人间 景明 新生出版社

信望爱三德论 徐宗泽 1931

公教人生哲学 杜廷美 1930

宗教研究概论 徐宗泽 1939

预简特恩德探究 戴良 1940

哲学提纲生理学 李杕 1907

哲学提纲伦理学 李杕 1909

哲学提纲生理学 李杕 汇报抽订本 附灵性学

哲学提纲 徐宗泽 1922

师范简言一卷 李西满 杨若望 1913

教理问答教授法 土山湾

公教道理教科书 顾若愚 1939

高级教理课程答解 徐宗泽 1940

高中教理讲义 王仁生 1943

 

讲道

 

主日圣经讲解 1920 香港;1922

口铎日抄八卷 艾思及 卢盘石 李九标 1872 存卷一至卷六;又五部,每部存4册

口铎日抄八卷 1922上海慈母堂

信经宣讲 圣味增爵 1910北京救世堂

圣事宣讲 1914

下会宣讲二卷 张志一 1932

人生问题讲话 徐景贤 1938

讲道须知 惠济良 韩司铎 1939

 

辩道

辟妄一卷 徐光启 清刻 一名闢释氏之妄;1900;1926;1936

名理探 傅汎际 李之藻达辞 1941

天主实义二卷 利玛窦 1855慈母堂;1868;1926兖州;1935土山湾;1940

辩学遗牍 利玛窦1919

利先生行迹一卷 艾儒略 李之藻传一卷 陈垣

重科畸人十篇一卷 利玛窦 1847;1885;1908;1920

三山论学记一卷 艾儒略 1694北京天主堂;1847

三山论学 艾儒略1903

涤罪正规四卷 艾儒略 1847

性学觕述八卷 艾儒略 1873

天主降生引义二卷 艾儒略 1922

真道自证四卷 沙守信 1858;1868;1901

性理真诠四卷卷首一卷 孙璋 1753北京首善堂;钞;1886;1889

代疑编一卷 杨廷筠 清刻 附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一卷

代疑续编一卷 杨廷筠 1936我存杂志

邪正理考四卷 张雅各伯 1907土山湾;1909;1910;1912;1913;1921

邪正理考简言一卷 张雅各伯 1913

查教关键不分卷 张雅各伯 土山湾

真教自证一卷 晁德莅 1872

真道入门一卷 1870

归原直指一卷 赵若望 1921

醒世迷编二卷 郁荪 刘钤 1873

解疑编一卷 1868;1891

闢诬编一卷 1869

闢畦浅论一卷 倪怀纶 铅印

善恶报略说一卷 南怀仁 1869慈母堂

答客问一卷 朱宗元 1871慈母堂

新答客问 项退结 1950

君问愚答一卷 铅印

初会问答一卷 石铎琭 1822刻

答客刍言一卷 沈容斋 1881

辩理问答 清刻

拯世略说一卷 1873慈母堂

一目了然 崇道主人 1878;1882;1883;1887;1888;1925

辨诬要言一卷 滕伯禄 1882

正邪略意一卷 康福民 1877

瑞世琼瑶二卷 陈光莹 1908

世语 蔡慎鸣 铅印

俗言警教一卷 孟慕理 1902;1857;1926

圣教释疑 李秉源 1948

圣教理证 蔡任鱼 1948

圣教理证选要 1920

耶稣真教一卷 柯德烈 1898

耶稣真教四牌一卷 董中和 1901;1925

天主理证二卷 卫匡国 1918铅印

万松野人言善录 英华 1921铅印

辨教刍言一卷 铅印

谈论真假一卷 1926兖州

论教公言辨一卷 沪上老人 铅印

天理良心 1929北京西什库

大造实有 1923土山湾

敬奉惟一真主一卷 1919土山湾

重刊灵魂道体说一卷 龙华民 傅汎际 1918

客问条答一卷 李杕 1822徐家汇书馆 附许太夫人传略一卷;1885;1887;1896

答问录存一卷 李杕 1890;1909

答问新编一卷 李杕 1880

真教问答一卷 李杕 1899

辨惑卮言 李杕1880;1881;1884;1898

理窟九卷 李杕 1886;1916;1920

续理窟不分卷 李杕 1914;1915

圣教理证一卷1852上海慈母堂;1862;黄伯禄增订1884;1902;1904;1927

圣教理证选要一卷 1913上海慈母堂

圣教理证 清刻

训真辨妄一卷 黄伯禄 1886;1890;1904

集说诠真 黄伯禄 1879;1882;1885重校附提要一卷续编一卷历代永统纪年表图一卷;1905

集说诠真提要一卷 黄伯禄 1905

集说诠真续编一卷 黄伯禄 1905;1906

笔谈天理 铅印

笔谈路遇 铅印

笔谈比国 铅印

笔谈慎独 铅印

孔子新编五卷 张杰夫 1916

关于罗马教的八大错误 蔡任渔 1937公进出版社

驳耶稣教一卷 陈怀德 1918上海土山湾

耶稣教辩 陈钦一 钞

驳明两教合辨一卷 王司铎 1920

裂教原委问答一卷1899

宗教辩惑说之辩惑一卷 张秉杓 1926上海土山湾

辩护真教刻本四卷 俞伯禄 1912徐汇公学;1915;1925

探原刻本 徐宗泽 1927

 

教仪

 

圣教礼规五卷 清刻

圣教礼规 清刻(对联)

礼仪篇一卷 北京公教教育联合会

圣教礼仪撮要 萧伯禄 1933上海土山湾

礼节问答 梁师鸿 1935宗教文化社

圣教对联一卷 田文都1876

辅祭要规 1926兖州

弥撒规程一卷1865上海慈母堂;清刻;1878;1882;1888;1902附谢圣体经;1939

弥撒规程注解一卷 1901上海慈母堂

辅弥撒规则 1914年上海土山湾附辅弥撒经

弥撒祭义二卷 艾儒略 1849刻本

弥撒旧闻十卷 茅本荃 1935上海土山湾

弥撒真谛 黄宏纲 上海土山湾

善望弥撒 原题罗司铎 1927兖州

弥撒小言一卷 李杕 1894上海慈母堂

弥撒和教友的生活 杨寿康 1934上海土山湾

他在祭台上干什么 真理学会 1947

发丧要规 1924兖州

依恃耶稣圣心九日敬礼一卷 1942铅印

耶稣圣心敬礼 钞

敬礼圣心月 晁德莅 清刻;1865

圣心月新编 李杕1879上海慈母堂

圣心月新编遗□ 1920献县胜世堂

圣心月常语 胡鸿来 1888

苦难主日 钞

恭迎耶稣圣心入王于家庭 土山湾铅印

奉献全家于圣心礼规 1924土山湾

晚间一小时之家庭朝拜圣心 原题玛窦 1938

圣体规仪 潘国光 1881慈母堂铅印

圣体要礼 艾儒略 1881慈母堂铅印

圣体月 李杕 1893慈母堂铅印;1918兖州

首瞻礼六简本三卷 徐劢 1915土山湾

圣玫瑰会九日敬礼一卷 共乐堂;清刻附玫瑰会会规说略;1897;1942

真正敬礼圣母 黄雪霞 铅印

敬礼圣母月 晁德莅 1862上洋文艺堂赵氏刻本

敬礼圣母玛利亚月 钞

圣母圣月 李秀芳 1863;1873

补增圣母圣月 李秀芳 1863

圣母月 凌宝珂 1906河间胜世堂;1922兖州

圣母底五月 沈士贤 铅印

圣母月新编 蒋升 龚柴 1877

敬礼若瑟月 晁德莅 1871上海慈母堂;1903

圣若瑟月 1906河间府胜世堂

圣若瑟月 罗司铎 1926兖州

圣若瑟月 鲁敬达 1947

中国大主保圣若瑟圣月 李秀芳 1878

中国大主保圣若瑟圣月摘要 李秀芳 清刻

圣若瑟月新编 李杕 1892上海慈母堂;1893

圣安多尼圣月 成和德 1907土山湾

圣依纳爵九日敬礼 林德瑶 1780慈母堂附圣方济各沙勿略九日敬礼,1874;1900;1940;1953

大圣五伤方济各圣月 1906土山湾

敬礼圣方济各九日神工 1878山西明原堂

敬礼圣类思默想九则 吴应枫 1926土山湾

圣类思主日敬礼 1926兖州

圣女小德肋撒十日敬礼 朱希圣 1942海门主教公署

圣主日礼仪一卷 香港铅印;1892土山湾石印

敬礼天神月书 香港铅印

天神圣月 钞

拯救炼灵月一卷 沈则谦 1900汉口

炼灵圣月 田文都 1880山西明原堂;钞

 

崇修

 

崇修引十四卷 萧若瑟 1890河间胜世堂;1898;1926

崇修引撮要 原题臬波莫1934

崇修精蕴十卷 林安多 钞;1893

崇修圣范问答三卷 梅理德瓦1908

崇修学的观念 范光夏 1931

救灵引一卷 李西满 1925

补灵要□ 顾为善 1930

神学集成 张金寿 1951

神修学 铅印

神修篇 1930山西大同修道院

警怠神修篇 原题赫神父 1925

神翼用健 戴庄 1928

勤办神功劝 成和德 1919

听神功官话 石印

演习神武一卷 圣味增爵会 1882;1899

热心引一卷 明嘉禄 1914

热心神师二卷 田类思 1883;1906

圣经广益二卷 北京首善堂;1859;1866;1917;1922

圣记百言 罗雅谷 1873慈母堂

师主篇四卷 蒋升 1901土山湾;1905

师主篇四卷 萧舜华 田景仙 1940

师主吟四卷 蒋升 1898;1911

默想全书 刘赖孟多 1915河间胜世堂;1918

默想正则 蒋升 1877土山湾;1879

默想宝鉴一卷 若翰 1894

司铎默想宝书三卷 张伯多禄 1916兖州

默想指掌 汤亚立山 1848

默想问答 1895北京救世堂

默想神功一卷 石铎琭 1858;清刻附天堂圣教小引一卷;钞

默祷释义 萧若瑟 1917献县

默想祷艺合参 钞

周年默想十二卷 许采白 1912;1913

圣伤默想规程 清刻;钞

默中之手 1927兖州

福音默想三卷 尧若 1952土山湾

仰合天主圣意二卷 田文都 1788明原堂;1922

遵主圣范四卷 田类思 1874救世堂

爱主准则一卷1903上海慈母堂;1926

爱主金言一卷 圣心报馆 1900;1925

圣心训言 献县

默想圣心九则 圣心报馆 1897

圣心临格 孟司铎 1915献县

在基多耶稣 吴应枫 1942

默思圣难录 李杕 1892

默想耶稣苦难 1894

默想主苦 1920

苦像考三卷1926土山湾

吾主受难之表 钞

拜圣母录 明嘉禄 1913

圣母七苦 张安多尼 1878

省慈编 蒋升 龚柴 1877;1891;1904

修道说 沈宰熙 1920

成德三径 李司铎1920

圣留纳多自修志 陈栋 1924

真福直指二卷 陆安德 1873

童贞指南一卷 1924

贞修训笵二卷 1897

童贞修规 清刻附默想指南

守贞规范 田文都 1878

守贞须知 高尚志 1910

守贞宜读 李友兰 1922

修身养心 1937

修身西学一卷 高一志 1923土山湾

贞女潜修纲要 惠济良 土山湾

女学典型三卷 圣味增爵会士 1888

修成正德上集八卷中集八卷下集八卷 蒋升 1880

成德捷径 1914

静修宝诀 朱希圣 1942

慎思指南 1844;1865;1904

慎之慎之 李秀芳 1866

逆耳忠言四卷 殷弘绪 1873 上海慈母堂

功劳至实 原题孟司铎 1918献县

潜德谱 李杕1904;1920

修德问答 原题椒滨渔父 1935

入德之门 原题耶稣会初学读书修士 1938上海土山湾

善择地位规划 金玛 陈雅 1916

轻世金书四卷 阳玛诺 吕若翰 1815

轻世金书便览四卷 阳玛诺 吕若翰 1848粤东天主堂

轻世金书四卷 阳玛诺 朱宗元1848;1923

执事修程 1878慈母堂

周月善思 1917献县

正心编 沈锦 1924土山湾

信爱 王仁生 1937土山湾

仁爱首功 1915土山湾

易简祷艺三卷 沈若瑟 1758京都圣若瑟堂

前进略说一卷 田文都 1878;1923

要紧祈求 田文都1879

心箴 李杕1905;1914

心园 朱志尧 1938

以心体心 朱希孟 1941

内修模范 1919献县

司铎金鉴二卷 李西满

砭傲金针 李杕 1882;1884

苦中慰乐宝鉴 张璜 1918;1929

隐修与传教1926

专务精修 1917

初学要训 1913

省察 1906

司铎退省 邹俊生 土山湾

金训 徐劢 1913;1914

天国之阶三卷1927

天阶 潘国光 1871上海慈母堂

圣龛中的呼声 姚景星 1943

和天主共同生活 石芳试 1936土山湾

天主在我们 1941土山湾

我们昆弟身上的基多 吴应枫 1941

如何爱天主 梁保禄 1947

青年风浪 1928

九分祈祷牌 木刻

 

避静

 

避静神功二卷 田类思 1873

避静小引 1893上海慈母堂

避静要引节录 铅印

避静便览二卷 海门

避静指南 福若瑟 1926

八日避静指南 铅印

司铎避静宝鉴 胡明善 1935

备终录一卷 李杕 1897

方言备终录 苗仰山 1906

演死善功一卷 清刻;1850

死说 龙华民 1935土山湾

善生福终正路二卷 陆安德 1852

善终的准备 日本明治43年

地狱信证一卷 沈则宽 1901

天堂直路 清刻;1901

天堂永福一卷1923

人罪至重三卷 卫方济 1873上海慈母堂

大罪至重 原题赫司铎 1922

未来的希望 日本石桥中和 明治43

退思录二卷1926献县

照永神镜四卷 林德瑶 张舒 1878

德镜二卷 李杕 1889

四终略意四卷 白多玛 1705真原堂刻本;1836;1903

四末真论 柏应理 1825共乐堂刻本;1940

圣依纳爵神操1913河间府胜世堂

 

通谕

 

教宗庇护第九颁如比来翁大赦恩谕 1871刻

如比来翁大赦考 原题渔人1916土山湾

庇护第九在位二十五年谕 1871

教皇比阿第九位钦定耶稣会日本致命三圣正品上谕 清刻本 附公共信德道制天主教奏折万物真原

教宗必约第九位论圣母无原罪 1867北京救世堂

教宗通牒1919铅印教宗本笃第十五世传教通谕

恭敬佘山圣母通谕1936

罗玛教廷致中国通牒之分析 上海圣教杂志

公共信德道制 华棣冈公议会编 1870 附教宗暂停公议上谕

一九三五年祈祷总意 上海圣心报馆

祈祷宗会总意 1936 圣心报馆

一九三九年祈祷宗会总意 圣心报馆

葡京宗主教宰来叶拉枢机论公进会与祈祷宗会书 圣心报馆 1935

论公进会与祈祷宗会书 圣心报馆 1935

圣母圣衣会恩谕 1759上海慈母堂刻本;1868;1869

耶稣会总长公信 耶稣会初学院译 1919

总理献县传教区事务主教恩利格刘主教致本区众信友为检查致命事 铅印

南京教区惠副主教公函 土山湾

百周传教纪年 惠济良 1942

论守主日1938

江南教区奉献的缘由和意义 1942

在特殊状况下做父母的本分 1938

复兴教友生活 惠济良 1940

奉献的缘由和意义 1942

神职人员的劝导 吴应枫 1950

天主教奏折 1854;1855

 

规章

 

教皇钦立传教总会 铅印

传教要规 1928兖州

圣教条例 1875

论婚配圣事 韩宁镐 1928兖州

公议部奏定婚例 1907土山湾;1928

教训儿女 铅印

上海教区颁给公教教理科毕业证书规程 土山湾

中华公教进行会震旦大学青年会简章 铅印

中国公教童子军组织缘起 1939

童子圣体军要略 1932

洗罪整规 1844

圣母献堂会初学规范 1900

圣母至圣无玷之心会 钞

圣母七苦籍规略 1922

七苦籍规略 清刻

耶稣会初学要则 铅印

天主教慈善事业协助会纲要 1944

圣味增爵济贫会规例 1881

善会撮要一卷 1921

会长规条 1873

会长要规 韩宁镐 1927

圣母会公规 徐劢 1885;1896;1900;1921附圣母会大赦;1933;1943;1915;1921

圣母领报会规程 峨德裴理铎 1778京都大堂刻本;1850;清刻

圣母献堂会规1869

圣母献堂会规注解1904土山湾

圣三救炼灵会 1886北京救世堂

圣母圣心会规程 钞

圣母圣心会要 田类思 1878

圣母玫瑰会要 田类思 1878

圣母始胎明道会规 清刻

圣母圣衣会规略 田类思 1873

圣配规案 郎亚弟盎 1865

圣方济各第三会规例 明位笃 1876

圣方济各第三会规例 郭栋廷 1884

耶稣圣心会要 田类思 1878

照管天主圣堂 韩宁镐 1926

善终会规经 1871

善终会指导 1936土山湾

全国公进会员一致加入祈祷宗会提案 徐允希 上海圣心报馆

论公教进行会 1935

虔祷宗会 晁德莅 1863

祈祷会友便览 圣心报馆1887

传扬圣教及付洗外教小儿会规例1855;1858

圣三救炼灵会1886;钞

祈祷宗会袖珍 圣贤报馆 1930

新订祈祷宗会袖珍 徐允希 1938

会友袖珍 1880土山湾

增订圣母会友袖珍三卷 1904

传扬会规 钞

诸会问答 南有岳 庄行俭 1850

 

教会史

 

圣教史略十八卷 1905-1914河间府胜世堂

圣教鉴略八卷 孙文桢 1911;1919

圣教史纲 于炳南 杨开启1937

圣教史纲 赵石经 1938

天主教传入中国概观 圣教杂志社 1933

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 徐宗泽 1938

中国天主教史论丛甲集 方豪 1944

中国天主教史论丛 方豪 1947

天主教传行中国考 萧若瑟1923

盛京开教略三卷 樊国樑 1905救世堂

湖北襄郧属教士纪略 成和德 1920

七十年来之江南传教史 铅印

正教奉褒 黄伯禄 1884;1894;1904

雍乾间奉天主教之宗室 陈垣 铅印 辅仁学志第三卷第二期抽印本

传教指南 1921

土话中西合璧 土山湾 汉法文对照

宗徒及殉教者的教会四卷 窦亚宜 1951

二年的回忆 赵怀信 1929

圣教会史纲 于炳南 杨开启 1937

中华公教进行会演进史 成玉堂 铅印

中国开教时的圣母会 1933

中国圣母会考 朱佐豪 1940

汇学圣母会七十周年庆纪年册 1924

徐汇中学圣母始胎会友八十周庆纪念册 1933

上海虹口圣若瑟慈善会二十五年纪念册 铅印

江南修院百周纪年 徐家汇大修院编 1943

四川顺庆西山第一座圣本笃会修院创立记 铅印

本笃会史略 陆征祥 1935

张栖堂刘氏年纪年册 1925

隐修会源流考 奥图尔 铅印

方济后学圣母传教修女会记 1938

梵蒂冈一瞥 马奇 1951

游历圣地记 1934

朝圣行脚 叶秋原 1947

朝圣母简言 朱佐豪 1934

徐汇纪略 1933

佘山三日记 江庸 铅印

青阳圣母史略 茅本荃 1932

张家楼三百年史提要 1935

唐景教碑颂正诠一卷 阳玛诺 1878

拳祸记 李杕1905

庚子教难记李杕 石印

真教通行录一卷 黄伯禄 1907

正教奉传 黄伯禄 1877;1890;1900;1908

 

传记

 

耶稣传 丁宗杰 1938

耶稣行实八卷 明守璞 1888

耶稣言行四卷 1929

耶稣言行 郭振铎 张秀材 1939

耶稣基多这个人 丁宗杰 1944

耶稣一瞥 周士良 土山湾

历史中的耶稣五卷 余光 1951

耶稣我们的神师 姚景星 1942

我们的领袖 公教丛书1939

耶稣的喜报 1941

耶稣仁爱之王 玛窦 1946

苦耶稣 陈田 1934;1937

耶稣苦难 赫神父1916;1926

耶稣受难 戴遂良 铅印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一卷 庞迪我 清刻

耶稣受难记略 李杕1889;1893;1914;1929

耶稣受难记略方言 蔡尚质 1897;1911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庞迪我 1895上海慈母堂

受难始末 庞迪我1902土山湾;1912

天主耶稣受难始末 1942土山湾

耶稣受难遗迹考略 徐允希 1938土山湾

圣难译义 倪守鹤 1928

血祭的光辉 雨青译 1952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八卷 艾儒略 1796京都始胎堂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艾儒略1853;1903

架上七言 倪守鹤 1924

救世主行实全图 1869金陵天主堂

 

圣玛利亚

 

圣母行实三卷 高一志 1798

光荣圣母 赫司铎1922;1931

请赞美圣玛利亚 油印

圣母圣范四卷 圣味增爵会士 1894

圣母善导记要  徐劢 1891;1915

圣母通牒选集 徐汇总修院 1954

耶稣会之后 严蕴梁 1941

天梯 李杕 1888;1891

天国之阶 1927

申尔福义一卷 汤若望1917献县

申尔福解一卷 1907土山湾

申尔福疏解一卷 茅本荃 1911

亚物演义一卷 李杕 1891上海慈母堂

诵芬论丛 钱公浦 1949

圣母忠仆 孟否尔 铅印

法地玛玫瑰圣母 沈锡爵 1942

法蒂玛圣母 1948

法蒂玛的警告 艾克礼 1947

露德圣母记 1911

露德圣母纪略二卷 徐劢 1881;1900;1924三卷

圣母显灵圣牌纪略 1895;1908

显灵圣牌 慈幼印书馆

显灵圣牌 曾微达 1947

显灵圣牌约考二卷 徐劢 1888

 

圣若瑟

 

圣若瑟传 马若瑟1872附天主降生引义

圣母净配圣若瑟传 马若瑟 1910 慈母堂石印

若瑟小篇三卷 徐劢 1919土山湾

 

诸圣传

 

圣本笃行实 1932

圣保禄 沈造新 1937土山湾

伟大的保禄 高利约 1939

圣五伤方济各行实三卷 明位笃 1882;1926安圣谟

圣五伤方济各行实 何芳理 1949

圣安多尼传 李杕 1908土山湾

圣安多尼行实 1899

圣多玛斯小传 张雅各 1916

圣罗格传 1905

圣罗格行实 1911;1919

圣若望臬玻穆传 魏继晋 清刻;1917

圣亚尔方骚劳特里坡传 蒋升 龚柴合 1895

圣伯辣民传三卷 1935

圣伯辣弥诺小传 1930

圣依纳爵传略二卷 沈则恭 1885

圣依纳爵传四卷 1929

圣依纳爵圣水记 益闻馆 1886

圣达尼老各斯加本传二卷 钞

德行谱四卷 巴多明 1869

圣达尼老小传 张士泉 1926

圣方济各沙勿略传六卷 蒋升 1896

圣方济各沙勿略小传 1922油印

十九世纪的伟人 胡重生 1939

廿世纪大圣人鲍思高十讲 徐景贤 1936

圣安多尼传 李杕 1908

匈国圣妇依撒伯尔传 1914

圣妇依撒伯尔传1916河间胜世堂

圣女日多达小传 1917土山湾

圣女贞德传 王昌祉 1917土山湾

圣女德肋撒行实 徐劢 1917土山湾

圣女罗洒行实 罗森铎 1896

圣母玛利亚亚纳行实 钞

圣女裴乐默纳传 黄伯禄1879;1914

圣女裴乐默纳行实圣迹 钞本

八大圣师传略合编 陈泗芬 1924土山湾

宗徒圣史短篇传 1919土山湾

独修圣人行实 铅印中拉文

圣年广益 冯秉正 1815;清刻;1875;1908

圣年广益撮要 冯秉正 1887

圣年广益中诸圣姓名中西文对照表 铅印

圣人言行新编 艾儒略 1896

群圣流芳 卜多禄 1921

数圣芳标 杜席珍 1914献县

 

教宗

 

圣体教宗庇护十世小传 王昌祉

我们的教皇庇护第十 龚石 铅印

追悼圣教宗庇护十一世 1939

庇护十二世的生活 黎正甫

 

别传

 

文定公徐上海传略 徐宗泽 1933土山湾

杨淇园先生年谱 杨振锷 方豪 1944

徐启元先生轶事 悟真子 铅印

江西谢先生行实 徐景贤 1935

张保禄行实 1905;1919;1931

一个传教的模范 天主教教务协进会1950

湖南致命范主教小传 成和德 1921土山湾

马相伯德学习生活 张天松 1951上智编译馆

修院奇花秦秋芳修士小传 吴应枫 1926土山湾

神爱牺牲 蔡洗耳 1936 沈则功修士小传

海门首任主教朱银庆纪念册 1951

茅友仁先生碑传 吴景贤 1945

许太夫人传略 益闻馆 1927土山湾 领洗圣母甘弟大,明徐光启之孙女

一位中国奉教太太,柏应理 徐允希,1938土山湾

献堂会吴四姑修女传 1939

一位奉教的母亲的几封信 1932 吴尔大传

贞女玛利德纳撒汪大润小传 甘春霖 1933一名中国德玫瑰花

路德传略 孟司铎1928

真福亚尔方骚劳特里垓传 蒋升 龚柴合 1895 上海慈母堂

真福禄多尔弗亚瓜味伐致命传 沈宰熙 1894土山湾

德行谱四卷巴多明 1867;1869

我们的小类思 陈秋堂 姚锦文 1934

可敬罗依斯小史 陈雅各 1898;陈亚各1918

汤若望传 杨丙辰 1949

若翰伯尔各满本传 萧静山 1888

方德望神父小传 袁承斌 丁汝仁 1926

方德望神父小传 邱多廉 赵石经 1936

可敬高隆汴司铎小传 徐劢1908

真福蓝若望行实致命纪略 张明德1900

真福若望玛利亚若翰传 川东舒主教 1907

圣母会会祖尚神父小传 1919

圣母小昆仲会祖尚铎传  退叟 1910

真福贝勒蒂修女事略 杨寿康1934

耶稣真徒 1887北京救世堂

多俾亚传 徐景贤 1935

戴勉神父小传 邢敦本 1940

可敬鲍斯高若望 香山撒纳爵会 1924

澳门公教庆祝真福若望鲍斯高特刊 1929

伯多禄·弗利道芬 满恩礼 1940

安老会会祖若翰娜余康传 王昌祉 1939

可敬多明我舍维豪传 朱希圣 1919

一位归正者的自述 杨寿康1939

方济各贾拉德简传 凡形 1952

耶稣会士威廉兑尔传 澳门公进会铅印

圣衣会可敬德肋撒传略 1919

我们的小德肋撒 陈秋棠 1934

傅兰萨蒂小传 王昌祉1939

奇年奇行 1931土山湾

天上珠儿 金鲁贤 1936土山湾

天上英儿 金鲁贤 土山湾琪封介郎传

一个孩儿的灵魂 1931土山湾叙琪封介郎事迹

西班牙女王伊萨伯尔传 魏成 1947

福女玛利亚亚纳传 沈礼门 1879上海慈母堂

福女玛利亚诺纳传 李杕 1906

福女玛加利大传 李杕 1895

真福裴理宾杜贤姆姆传教事略 194

可敬贤女笃慎传 1917

真福贝勒蒂修女事迹 杨寿康 1934

救亡会祖母传1916献县

圣教毕大尔夫人归正自述 张士泉 1923

福女伯尔纳德传略 徐劢1926土山湾

刚第达及其事业 徐景贤 1935

勒赛夫人日记与日思录 林驹 1931;1933

弗隆物洛夫人传略 杨寿康 1937

圣衣会修女德肋撒传略 张渔珊 稿本1917;1913

福女德肋撒小史 圣心报馆 1933

修女裴宜业小传 朱希圣 1943

 

总传

 

李我存杨淇园两先生传略 我存杂志社 1933

刘董二位致命真福合传 1921土山湾

苏州致命纪略 光启社 1932

上海教区圣母献堂会修女录 1946

上海各区公教进行会会员录 铅印

真福列传 1904备述四川圣教会数位数位铎德事迹

粤西主证遗芳八卷1908

黔省主证遗芳1908

黔疆诸证1899

黔信芳踪1910

中国致命真福传略 圣心报馆1912;1930

观光日本 夏显德 沈则恭 1871

高丽主证五卷 陈光莹 1900

高丽致命事略 沈则宽 1900

高丽致命周雅各伯传略 油印

越南致命事略 1900上海慈母堂

容孩近我 1912河间胜世堂;1917

古迹嘉训 田文都 1880明原堂

执事高标 沈锦标 1881

邮票世界 殷士 1948 天主教人物像图之邮票并附小传

 

诗文

 

玫瑰集 严蕴梁 1948

灵心小诗 椒滨渔父 1937

象牙宝塔 孙哲文 1934

明孙火东先生致王葵心先生手书考释 徐景贤 1932

圣教楹联类选 张智良 1920

圣教对联一卷 1876

 

小说

 

女儿镜 悲鸿 1891

忠言 虚白斋主人 1892

烛仇记 竹梧书屋侍者1911

多俾亚传 费金标 1911

花篮子 明嘉禄 1914

儿童乐 1915

女君子 1915

偷孩子 明嘉禄1915

乞儿传 1915

孝女传 1916

孤儿传 1916

寡妇传 1916

苦民大荣  罗司铎 1916

白玉鸟 1916

洋笔一枝 明嘉禄 1916

野鹿看□1917

孝女有福 明嘉禄1918

打渔船 1918

少年独修 明嘉禄1918 献县张家庄胜世堂铅印

亡羊归栈 1919献县

雪球传 张继良 1919土山湾

小子传 斯登司 1920

黑人白人 1919

黒太子 1920

爱仇讐1920

警世小说 忧时子 1923

义仆救主记 1926

覆舟轶事 1926铅印

以德报德 1927

贤昆仲1927

神工奇谈1927

哑女轶事1927

忠厚之酬报 1928

孩子们 张默子 1932时代杂志社

游地狱记 1933 献县

母亲 陈田1934

小英雄 丁宗杰 1934

耶稣的回音 张登仪 1934

十字架影 丁宗杰 1934

新光 朱树德 1935

母亲 陈田1936

小歌童 沈造新 1936

忆 胡端 1937

寄小天神 张孝松 1938

好青年 萧杰一 1942

屠龙集 苏雪林 1947

野火 柏增 1949

白兰夫人故事集 刘小蕙 1950

巴金的生活和著作,王继文 1950

永远不完的真故事 刘小蕙 1950

生命的灯塔 天国 1950

风下追忆录 银庆 1951

父亲的秘密 天明 南京圣保禄会

都德小说选 严蕴梁 铅印中法文对照

道真来华 韩天明1916;1950

圣召小说 孟司铎 1919

儒交信 崔玛窦 1946

死亡的意义 杨寿康 1950

 

戏曲

 

玛加白阿 费金标 1877

古圣若瑟剧本 费金标 1918

古圣若瑟 费金标 土山湾

方言古圣若瑟剧本 石印

厄斯德尔传1918

扮演耶稣苦难 1923

公教新剧真福吴国盛

尽泪倾血 王奎斌 1937

生命是我们的 刘任涛 1945

圣诞之夜 王继文 1950

扮演朱家河致命剧

耐红 沈公布

孝子报 铅印

致命小传鼓词 1924

圣教古史小说鼓词 费金标 1926

方言西乐问答 张石漱 1903

杂论

 

天主教适合人性 光启社 土山湾

社会学讲义 公教教育联合会铅印 教宗良十三世劳工问题通谕 汉拉对照

我的公教信友 冯赞璋 1947

圣教宗与中国 徐景贤 1933

孙中山先生对于基督教的态度 德礼贤 1931

反对国教始末记 刘守荣 李登华 铅印

不可不知 铅印

游华回想录 郭栋臣 松柏氏 1931

公教教义 1950

公教主义 朱者赤 1947

谈道资料 天主教教务协进会

除旧杂录 1949

敝帚一扫 1949

耶稣圣诞节集锦 天主教教务协进会

十字言论集 徐景贤 1931

进步与宗教 柳明 1947

宗教研究概论 徐宗泽1939

遗传学的现阶段 铅印

伦理答疑 徐宗泽 1939

爱的呼声 姚景星 1938

中国归化  孟司铎 铅印

嘉兴许竹筼先生立身一字诀遗训附吃苦二字诀 土山湾

国难言论集 徐景贤1932

国难刍言 马相伯1932

国难会议与公教 铅印

在天主教道理下评判之满洲国 铅印

 

教务

 

传教片段 1950

传教经验 1950

传教漫话 天主教教务协进会

教务丛谈 孙醒秋 1950

传教花絮 天主教教务协进会

传道员手册 张帆行 铅印

祈祷宗会领班指引 1929

圣年大庆 1950

边疆公教社会事业 傅明渊 1947上智编译馆

分辨教会教产教士 光启社 1931

如何使学校公教化 张怀 铅印

公教与文化 陈哲敏 方豪 1950

仰藉婴倣耶稣小德肋撒敬献全家于圣母纪念刊 铅印

慈善事业概略 朱云侣 1929

传教事业 铅印

模范女长 1935

模范修女 1936

安老会修女的生活及其工作1938土山湾

教友生活 惠济良 1938

谁的计划 吴炳钟 1950

我们的经济生活 徐虹矶 1947

 

社会问题

 

社会基础 田恩霈 1950

社会秩序 田恩霈 1950

社会秩序之重建 戴明我 1944

社会秩序之重建 赵尔谦 戴明我 1949

社会经济学概略 徐宗泽 土山湾

公教与文化 陈哲敏 1950

公教与世界文化 周济世 1950

国难会议与公教 铅印

拔蒙都社会实验 樊若愚 1950

比国农民合作社 王育三 上海商务

进步 田恩霈 1950

工作 顾古香 1949

个人与集体 田恩霈 1950

人生之目的 王比德 1950

人生的问题 景明 1950

天主教与妇女问题 徐宗泽 1925

妇女问题杂评 徐宗泽1931

妇女时髦问题 1930

妇女 田恩霈 1949

恋爱 田恩霈 1950

婚姻 田恩霈 1949

生育 田恩霈 1950

儿童 杨寿康 1949

家庭 田恩霈 1950

 

宗教与科学

 

天主教与学术贡献 蔡任渔 1937

宗教与科学 沈造新 1936

科学与宗教 张准 萧舜华 1950

科学家与宗教 江道源 1938

科学与宗教 李盎博 1939

科学的谜 李仲平 1951

科学的呐喊 陶滨 1950

发明家的人生观 张帆行 1950

科学伟人列传 邵莉 1951

 

目录

 

经书总目 1889上海慈母堂

河间府印书馆书目1913

土山湾印书馆书目 1931

醒世迷编

圣教撮要

性学醒迷

破迷

归真集

息妄类言

古今辟异

溯方璿源

天释明辨

铨真指妄

谘诹偶编

推验正道论

天主圣教豁疑论

祭祖问答

辩学疏稿

进教不逆祖小论

指迷小引

辨学

策怠警喻

学辩遗牍

利先生天说

 

250儒家

 

天学本义

琐言分类

易经吕注

经书精蕴

天儒印正

天儒同异考

六书实义

易经本旨

经书天学合辙粹语提纲

 

300神哲学

 

310神学

超性学要(原刻本)

司铎典要(旧课本)

复活论

 

320中国哲学

性学觕述

性理真诠

 

330西洋哲学

物元实证

寰宇始末

寰有诠(原刻本)

名理探

 

340心灵

重刊真主灵性理证

性灵说

灵言蠡勺

灵魂道体说

 

400圣书类

 

410崇修

天阶

醒世方言

炼狱圣月

十慰

题人类真安稿

求说

七克

轻世金书

 

430口铎

主日瞻礼口铎

口铎合钞

天主圣教口铎

诸瞻礼口铎

瞻礼口铎

口铎 圣礼

口铎 告解

口铎 婚配圣事

续口铎日抄

口铎日抄

主日口铎觕略

口铎

古圣行实

圣教铎音

周年主日口铎

周年瞻礼口铎

口铎吾主降生

续口铎日抄

 

440默想

默想规程

默想道规

默想神功

求说

救灵必览

慎思指南

圣思摭编

圣经广益

 

450道理

善生福终

助终功用

永暂定衡

人罪至重

四终略意

天堂直路

盛世刍荛

真福直指

真福训诠

成修神务

神鬼正纪

庞子遗诠

训慰神编

励修一鉴

哀矜行诠

莫居凶恶劝

逆耳忠言

受难道理

善恶报

性学醒迷

原染亏益

遵主圣范

天教明辨

 

460瞻礼

新刻主保单

周年瞻礼单

移动瞻礼表

永年瞻礼单

圣事礼典

圣事礼典目录

周年瞻礼历

 

461礼节

圣洗规仪

圣事礼典

付洗条规

辅祭正法

 

462修会规例

传教会规

立圣母始胎明道会牧训

耶稣会典

耶稣会规

圣祖依纳爵论顺德手书

圣味增爵会规

仁爱会约

圣母七苦会规

献堂会规

圣母圣衣会恩谕

圣方济各第三会规例

 

470避静

 

避静汇钞

八天避静神书

圣依纳爵神行工夫

圣依纳爵神行书导引

忙肋撒圣依纳爵神行书释义

崇修精蕴

 

500传记

圣年广益

 

510耶稣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耶稣言行纪略

 

520圣母

圣母行实

 

530圣人

古圣行实

每瑟及亚鸾行实

圣人行实

古圣若瑟纪略

圣若瑟行实

亘古第三人

圣方济各行实

德行谱

济美篇

德铸篇

圣女斐乐美纳行实

圣若撒法始末述略

圣若望臬玻穆传

圣若瑟传

 

540前哲

大西利先生行迹

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

徐启元行实

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

辩学遗牍

利先生行迹

李之藻传

圣教信证

道学家传

原祖历代宗谱合中国朝代历略记

天主总论

人问略

许太夫人传

徐光启行略(影印照片)

徐太宜人传(照片)

 

600史地

 

610中国

钦命传教约述

 

620外国

东国教友上教皇书

安南副教先生

安南修道先生

观光日本稿

 

630教史

万民年表

人类源流

破邪集

 

640文献

赠言

利玛窦奏疏

汤若望贺文

天主教奏折

庞迪我熊三拔具揭

毕方济奏折

黄恩彤奏

天学传概

御史护教疏

庞迪我等辩诬疏

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奏疏

 

650掌故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

景教碑颂正诠

 

700政教

御览西方要纪

西方答问

 

710政治

民治西学

徐氏庖言

 

720教育

五十言余

圣记百言

重科二十五言

修身西学

童幼教育

 

730法律

 

740社会

交友论

求友篇

铎书

 

750经济

 

800科学

西学凡

奇器图说

远镜说(照片21张)

狮子说(照片11张)

 

810天文

 

天文蠡测

七政列宿总纲天地日月论

康熙永年历法

诸象表

日躔表

月离表

五纬表

交食表

乾坤体义(照片57张)

记法(照片35张)

进呈鹰论(照片45张)

西学治平(照片37张)

破迷(照片55张)

 

820历算

历法西传

民历铺注解惑

妄占辩

经天谈

测量法义

熙朝定案

勾股义 简平仪说 圜容较义

几何原本

几何要法

徐氏四种

测天约说

大测

交食历指

五纬历指

西洋新法历书

汤若望奏疏

日躔历指

日躔表

黄赤道距度表

黄赤道距度表

恒星历指

恒星经纬表

月离历指

月离表

交食表

割圆勾股八线表

比例规解

筹算

测量全义

学历小辩

新法历引

测食

新法表异

古今交食考

治历疏稿

治历

新历

 

840地学

地震学

 

850地舆

 

舆图汇集

坤舆图说

职方外纪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缩影)

 

860生理

人身图说

 

880炮术

火攻挈要

 

900文艺

超性俚吟

 

910文学

圣教俚词

儒交信

吟咏圣诗三百首

唐王梦缠头

圣梦歌

三余集

 

920语言

西儒耳目资

 

930艺术

明季之欧化美术及罗马字注音

 

注意:许多近刻本概不列入

七、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书目(杜鼎克)

Based on Adrian Dudink, The Chinese Christian Texts in the Zikawei Collection in Shanghai: a Preliminary and Partial List,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XXXIII (2011):1-41.

 

List of Zikawei Documents Consulted in Shanghai (Spring 2009)

 

SH 01 /ZKW 160 (Xu 423) 司铎日课概要(1674)

SH 02 /ZKW 530 (Xu-) 崇一堂日记随笔

SH 03 /ZKW 250 (Xu 426) 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 不全,有韩菼序

SH 04 /ZKW 250 (Xu 426) 锁言分类 附 天主精义 昆山圣而公会后学玉峰保禄宗彦撰,序by圣而公会后学玉峰若翰刘植敬撰

SH 05 /ZKW 430 (Xu 427) 诸瞻礼口铎

SH 06 /ZKW 462 (Xu 429) 传教会规 1822 在大法国利翁府内

SH 07 /ZKW 520 (Xu-) 利安宁 圣母小日课经(圣母日课)

SH 08 /ZKW 520 (Xu-) 周年瞻礼公课1843

SH 09 /ZKW 210 (65-9)辟诬编1868慈母堂版

SH 10 /ZKW 230 (Xu 425)朱宗元,天主圣教豁疑论

SH 11 /ZKW 520 (Xu-)圣教古迹

SH 12 /ZKW 910 (Xu 436)儒交信

SH 13 /ZKW 461 (Xu 429)辅祭正法,不早于19世纪

SH 14 /ZKW 462 (Xu-)罗马圣母会规程

SH 15 /ZKW 462 (Xu 429)圣祖依纳爵论顺德手书

SH 16 /ZKW 462 (Xu 429)立圣母始胎明道会牧训,亚立山汤谕,1791,封斋前一主日传示

SH 17 /ZKW 461 大神牧类思罗梓,洗罪整规1844

SH 18 /ZKW 250 高思谦,梵蒂冈图书馆笔记,易经,1930s

SH 19 /ZKW-x 武藤长藏,汉译超性学要

SH 20 /ZKW 450 (Xu 428)李九功,励修一鉴卷上,含序

SH 21 /ZKW 450 (Xu 428)那永福,助终功用1761

SH 22 /ZKW 450 (Xu 428)庞子遗诠,4卷

SH 23 /ZKW 450 (Xu 428)庞子遗诠,4卷

SH 24 /ZKW-x 红灯照救劫文,京都新刻,林黑儿,1900

SH 25 /ZKW 230(B-5) (Xu 426)徐慕义,祭祖答问简约(1733)序、小引、附

SH 26 /ZKW 230 (Xu 425)进教不逆祖小论1851

SH 27 /ZKW 230 (Xu-)圣教理证1852,辟诬编1868,禁拜亡人论

SH 28 /ZKW 540 (Xu 431)圣教信证

SH 29 /ZKW-x 胡璜,圣若望臬玻穆传1741

SH 30 /ZKW 230 (Xu 426)施鉴仪,指迷小引,1799

SH 31 /ZKW-x 胡璜,徐太夫人传略,序(胡璜,1882)

SH 32 /ZKW-x 胡璜,天主圣教四字经文,1856慈母堂

SH 33 /ZKW 220 (Xu 424)正学鏐石

SH 34 /ZKW 210 (Xu 424)不得已辩,不完整

SH 35 /ZKW-x 胡璜,春联新谱,对联,1869年宏文堂校刊

SH 36 /ZKW-x 胡璜,湖南阖省公檄,7页,1861

SH 37 /ZKW-x 胡璜,司空诗品注释,司空图,李光明

SH 38 /ZKW-x 胡璜,诗品诗

SH 39 /ZKW-x 胡璜,救荒杂咏,1823,6页刊印

SH 40 /ZKW-x 胡璜,种德新编,12页

SH 41 /ZKW-x 胡璜,若瑟会典,8页,1857-1869

SH 42 /ZKW 330 (Xu 427)名理探 1636年5卷,1926年辅仁社重印,3卷,陈垣

SH 43 /ZKW 310 (Xu 427:ZKW330)名理探5卷,1926年

SH 44 /ZKW 330 (Xu 427)名理探5卷,徐汇光启社1931年

SH 45 /ZKW 150 (Xu 423)弥撒经典:时弥撒本经,弥撒次序,圣人本弥撒,共圣人弥撒。不完整

SH 46 /ZKW 820 (Xu 434)熙朝定案

SH 47 /ZKW 820 (Xu 434)熙朝定案,古文翼

SH 48 /ZKW 820 (Xu 434)熙朝定案,46页,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1966

SH 49 /ZKW-x 天步真原(西法星命),不完整,1917年:作者窃冒穆尼阁之名著书惑众其罪不可

逭矣。中华民国六年廿七日张璜识。

SH 50 /ZKW 800 (Xu 433) 西学凡,序(熊士旂)

SH 51 52 53 53 /ZKW 640 (Xu-)敬一堂志(1685),上海老天主堂志(1932)

SH 55 /ZKW 820 (Xu 434)测量法义

SH 56 /ZKW 430 续口铎日抄,天乐正音谱,三巴集稿,天主圣教四字文

SH 57 /ZKW 910 (Xu-)内容等于SH 56

SH 58 /ZKW 910 (Xu-)手稿 吴历 三巴集 1-21页,墨井道人传,集序

SH 59 /ZKW 810 (Xu-)日出时刻

SH 60 /ZKW 530 (Xu-)郭栋臣(1846-1923),真福和德理传(1889)

SH 61 /ZKW-x 朱宗元会元硃卷: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SH 62 /ZKW 430 口铎合抄(Girolamo de Gravina & Francesco Brancati)

SH 63 /ZKW 450 (Xu 428)成修神务(1688)

SH 64 /ZKW 530 (Xu 431)德鉴篇(日本教友传),1871年

SH 65 /ZKW 640 通崇会口根由查赈,1862-1874

SH 66 /ZKW-x (Xu 428:ZKW 440)神思指南,1844重印

SH 67 /ZKW 440 (Xu 428)默想神功,1695 Pedro de la Pinuela

SH 68 /ZKW-x 逆耳忠言

SH 69 /ZKW-x 无名氏,轻世金书口铎句解

SH 70-71 /ZKW 820 (Xu 435)治历疏稿初集,治历疏稿二集,治历疏稿三集

SH 72 /ZKW 540 (Xu 431)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

SH 73 /ZKW 540 (Xu 431)崇明开教功臣徐启元行实 19页

SH 74 /ZKW 540 宜兴天主堂记,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不完整),徐文定公行事、徐文定行实、徐文定传(未完成)

SH 75 /ZKW 540 (Xu 431)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24页

SH 76 /ZKW 462 (Xu 430)圣母衣会恩谕(1759)

SH 77 /ZKW 410 轻世金书便览(1848),1640年版重印,吕约翰注

SH 78 /ZKW 540 (Xu-)新奉教顾朗山传1904

SH 79 /ZKW 530 (Xu 431)圣若望臬玻穆传1741,28页

SH 80 /ZKW-x Dominico Savio(味奥)传记,朱希圣译,2卷,1928年

SH 81 /ZKW 玻3-1-6 七克大全(京都始胎大堂,1798)

SH 82 /ZKW 910 (Xu 436)圣梦歌(1684重印)

SH 83 /ZKW-x,讣告,余姓,1921

SH 84 /ZKW 830 (Xu-)封面天学初函,器编序言

SH 85 /ZKW-x 南诏,张璜字渔珊,1872-1929

SH 86 /ZKW 462 (Xu-)无名氏,会典指要,稿本55页

SH 87 /ZKW 450 (Xu 429)善恶报略说

SH 88 /ZKW 450 (Xu 428)天堂直路1781

SH 89 /ZKW 450 (Xu 428)善生福终正路

SH 90 /ZKW-x 圣教杂志1937年8月,三余集

SH 91 /ZKW 67-6 辟邪纪实 1860

SH 92 /ZKW 461 (Xu 429)圣事礼典,1791何大化颁

SH 93 /ZKW 461 (Xu 429)圣事礼典 4卷

SH 94 /ZKW 460 (Xu 429)圣事礼典

SH 95 /ZKW-x 无名氏 天主教真理论1935

SH 96 /ZKW 430 (Xu 428)周志(於道)纂辑 圣教铎音 2卷(第二卷振铎遗音)云间敬一堂书

SH 97 /ZKW-x 论辅理修士,21页

SH 98 /ZKW-x 初学指南 99页

SH 99 /ZKW-x 笔记

SH 100 /ZKW-x 法汉课程笔记

SH 101 /ZKW 540 (Xu 431)徐太夫人传略

SH 102 /ZKW 530 (Xu 431)圣若望臬玻穆传1741

SH 103 /ZKW-x 无名氏 亚肋叔行实 1896,来源于圣人行实

SH 104 /ZKW 530 (Xu 431)斐乐美纳童贞致命圣女行实(Philomena)

SH 105 /ZKW 830 (Xu-)天学初函1626,杨廷筠序,许胥臣序,熊士旂跋西学凡

SH 106 /ZKW 850 (Xu 435)坤舆图说 2卷

SH 107 /ZKW 910 (Xu 436)吟诵圣诗三百首(以表吾主救世洪恩),33页

SH 108 /ZKW 910 (Xu 436)圣梦歌1684,神父姚先生小记,徐启元行实

SH 109 /ZKW 910 (Xu 436)圣梦歌

SH 110-114 /ZKW 900 (Xu 436)许鼎金,超性俚吟,1739

SH 115 /ZKW 910 (Xu 436)无名氏,吟诵圣事三百首29页

SH 116 /ZKW 860 (Xu 435)泰西人身说概

SH 117 /ZKW 860 (Xu 435)人身图说

SH 118 /ZKW 860 (Xu 435)人身图说五脏躯壳

SH 119 /ZKW 840 (Xu 435)地震解

SH 120 /ZKW 910 (Xu-)墨井道人传、三巴集序、三巴集、周年瞻礼匾对联句

SH 121 /ZKW 630 江南主教Mgr Languillat谕三通,1870年7月

SH 122 /ZKW 910 (Xu 436)圣教俚词

SH 122 /ZKW 820 (Xu 434)民历铺注解惑

SH 123 /ZKW 740 无名氏 上海婚礼

SH 124 /ZKW 910 (Xu 436)儒交信

SH 125 /ZKW 910 (Xu 436)儒交信

SH 126 /ZKW 910 (Xu 436)唐王梦缠头,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八月初七日造板

SH 127 /ZKW 462 耶稣会例1668

SH 128 /ZKW 462 耶稣会例

SH 129 /ZKW 462 (Xu 429)圣母七苦会规 Mgr Polycarpo de Sousa北京主教准1740-1757

SH 130 /ZKW 470 (Xu 430)圣依纳爵神行书导引

SH 131 /ZKW 470 (Xu 430)吾神父圣依纳爵神行工夫

SH 132 /ZKW 470 (Xu 430)忙肋撒圣依纳爵神行书释义3卷1895

SH 133 /ZKW-x 五方元音大全,文锦堂1824

SH 134 /ZKW 462 (Xu 429)圣母献堂会规1869

SH 135 /ZKW 462 (Xu-x)无名氏,罗玛圣母会规程

SH 136 /ZKW 462 (Xu 429)圣味增爵会规

SH 137 /ZKW-x 无名氏, 教宗钦定 圣方济各第三会规例1884武昌

SH 138 /ZKW-x 勾股义,简平仪说,圜容较义,抄自1916年天学初函,马相伯校

SH 139 /ZKW 840 (Xu 435)地震解,1679;坤舆图说

SH 140 /ZKW 840 (Xu 435)地震解

SH 141 /ZKW 840 (Xu 435)地震解

SH 142 /ZKW 800 (Xu 433)西学凡,福州钦一堂重印

SH 143 /ZKW 530王徵,崇一堂日记随笔 41页

SH 144 /ZKW 820 (Xu 434)历法西传

SH 145 /ZKW 640 大西利先生行迹

SH 146 /ZKW 910 (Xu 436)圣梦歌1637,福州钦一堂1684年重印

SH 147 /ZKW 810 (Xu-)无名氏,日出时刻

SH 148 /ZKW 810 (Xu 434)无名氏,七政列宿总纲,天地日月论

SH 149 /ZKW 810 (Xu 434)七政列宿总纲

SH 150 /ZKW 820 (Xu 434)妄占辩

SH 151 /ZKW 820 (Xu 434)妄占辩 1669

SH 152 /ZKW 820 (Xu 434)经天该(泰西原本,志学斋校刊),序1800,甘泉筱轩氏书

SH 153 /ZKW 820 (Xu-)无名氏,乾隆十七年十月戊子朔日日食坤舆总图

SH 155 /ZKW 640 大西利先生行迹

SH 156-157 /ZKW 430 (85-9/66-9)天主教奏折1854 1855

SH 158 /ZKW-x Pius IX Dec 1874教宗敕令

SH 159 /ZKW 462 (Xu 429 仁爱会约)仁会约 1885年

SH 160 /ZKW 540 (Xu 431)道学家传,云阳王思默梦岩氏抄

SH 161 /ZKW B-2 中国帝王谱从伏羲至咸丰

SH 162 /ZKW 650 (Xu 432)唐景教碑颂正诠1644

SH 163 /ZKW 450 (Xu-)提正编6卷1870年慈母堂重印

SH 164 /ZKW 720 (Xu 433)童幼教育1860年蒲月上旬

SH 165 /ZKW (汇报馆)650 唐景教碑颂正诠1878慈母堂重印

SH 166 /ZKW-x 无名氏 圣教理证改稿1884

SH 167 /ZKW 230 (Xu-)知非学撰,天教略意,17世纪中,徐光启辨学疏稿

SH 168 /ZKW 640 具揭1616

SH 169 /ZKW 640 毕方济谨奏折(毕方济奏稿)

SH 170 /ZKW 230 (Xu 425)王一元、徐光启:推源正道论

SH 171 /ZKW 610 (Xu-)恳觉,西藏佛教源流考,汇学课卷,思德斋,1853

SH 172 /ZKW 610 (Xu-)无名氏,释教流入中国1918,右述释教大旨与禅修佛事也

SH 173 /ZKW-x 无名氏,中西年代对照表

SH 174 /ZKW 230 无名氏,释道天主三教传行中国年表,1862

SH 175 /ZKW-x 无名氏,圣母献堂会规1869

SH 176 /ZKW-x(xu 429:ZKW 462)耶稣会规,徐家汇1893

SH 177 /ZKW-x 圣玫瑰会会规说略;耶稣会首圣依纳爵九日敬礼(圣教日课),东洋宗徒精奇行实约言,圣方济各沙勿略九日敬礼,圣教日课附刻二卷,清刻本(圣依纳爵九日敬礼,圣沙勿略九日敬礼)

SH 178-179 /ZKW-x 圣玫瑰会九日敬礼(圣玫瑰会会规说略)1841辛丑冬诞大司牧罗准

SH 180 /ZKW-x 诸会问答1850

SH 181 /ZKW-x 圣母领报会规1694

SH 182 /ZKW-x 无名氏,天神会走友规条1844夏,Nicolaus Rodrigues Pereira de Borja

SH 183 /ZKW-x 耶稣圣心九日敬礼

SH 184 /ZKW-x 早晚日课

SH 185 /ZKW-x 圣母小日课 1848重印

SH 186 /ZKW-x 圣事要理1868

SH 187 /ZKW-x 圣事要理1884

SH 188 /ZKW-x 无名氏,谢主经

SH 189 /ZKW-x 1881,土山湾小册子

SH 190 /ZKW-x Ordo Divini Officii pro anno 1846

SH 191 /ZKW-x Ordo for the diocese of Arras 1861

SH 192 /ZKW-x 手稿 Ordo divini officii recitndi et sacri peragendi in Dioecesi Nankinensi anno 1862 1856 1862?

SH 193 /ZKW 65-66 圣路善工 1865

SH 194 /ZKW-x 圣路善工1842慈母堂

SH 195 /ZKW-x 圣路善功 1842 1844共乐堂

SH 196-197 /ZKW-x 已亡者日课1876

SH 198 /ZKW-x 已亡者日课 炼狱祷文 1842 共乐堂

SH 199 /ZKW-x 已亡者日课 1880土山湾

SH 200 /ZKW-x 无名氏,下卷 经解 查瞻礼斋期表

SH 201 /ZKW-x 善终助功规例

SH 202 /ZKW-x 圣母小日课

SH 203 /ZKW-x 圣母小日课

SH 204-205 /ZKW-x 圣母小日课

SH 206 /ZKW-x 演死善工

SH 207-208 /ZKW-x 圣母小日课

SH 209 /ZKW-x 圣母小日课 1877慈母堂

SH 210 /ZKW 410吕若翰,轻世金书便览1848,4卷

SH 211 /ZKW 65-68(67-3)Pierre Hoang 集说诠真先儒名人姓氏编目1907

SH 212 /ZKW 210 (65-8)集说诠真引用书目

SH 213 /ZKW 210 (65-8)集说诠真引用书目(1875)

SH 214 /ZKW 210 (65-8)集说诠真引用书目,附续编1906

SH 215 /ZKW 640 大西利先生行迹1848

SH 216 /ZKW-x 圣教理证1852

SH 217 /ZKW 630 圣教条例1876 圣教对联1885

SH 218-219 /ZKW 660 陈垣 敬题 教宗通牒 1919十月30

SH 220-221 /ZKW 540 (Xu 431)辩学遗牍,大西利先生行迹,陈垣:明浙西李之藻传

SH 222 /ZKW 630 Mgr.Languillat 3通edict

SH 223-226 /ZKW 660 Pius IX 1862敕令

SH 227-230 /ZKW 660 1871敕令

SH 231-232 /ZKW 630 圣教理证 1862

SH 233 /ZKW-x 云贵总督pro-chrisitan edicts 1862-1874

SH 234 /ZKW 630 直隶全省教案赔款清单25页

SH 235 /ZKW-x 218复本

SH 236 /ZKW-x 明清间天主教士著述要目稿 16页,华士著述序跋目要

SH 237 /ZKW 17-7 清季教案史料 1937第一卷

SH 238 /ZKW 640 无名氏 7页,秦始皇遣徐福市等之东海求神仙药不得1862

SH 239-241 /ZKW 630 SH222的三个复本

SH 242 /ZKW 66-9 耶稣圣心会要1878

SH 243 /ZKW-x 李之藻 李我存集,来自于皇明经世文编

SH 244 /ZKW 430 口铎日抄 1872 慈母堂只有1-2卷

SH 245 /ZKW 460 (Xu 429)周年主保单(周年瞻礼单)

SH 246 /ZKW 221 天主圣教十诫 天主教圣教十诫直诠

SH 247 /ZKW 450 (Xu-)天主圣教通俗至言 18世纪早期 (即《天教明辨》初名,第一册)

SH 248 /ZKW 340 (Xu 427)灵言蠡勺1919陈垣

SH 249 /ZKW 450 (Xu 428)哀矜行诠

SH 250 /ZKW 450 (Xu 428)神鬼正纪,4卷,古绛景教堂藏版

SH 251 /ZKW-x 许乐善 适志斋集(仅卷1)1-12

SH 252A /ZKW-x 俞宗本 种树书,引(汪宗沂1901)

SH 252B /ZKW-x 无名氏,四史合编,7页

SH 253 /ZKW-x 车战 来自于玉海卷146

SH 254 /ZKW-x 龟(仪礼葬附)封面:图书集成

SH 255 /ZKW-x 蓍来自图书集成

SH 256 /ZKW 210 集说诠真 乙巳年校印初编引用各书某卷某张目1905

SH 257 /ZKW 210 集说诠真引用书目

SH 258 /ZKW 640 上海安老院征信录稿1881

SH 259 /ZKW-x 金陵教思录1887

SH 260 /ZKW 720 (Xu 433)童幼教育1630s,1860年版

SH 261 /ZKW-x 寿征课(汇学课卷)

SH 262 /ZKW 720 (Xu 433)修身西学10卷,古绛景教堂藏版

SH 263 /ZKW 720 (Xu 433)童幼教育1860

SH 264 /ZKW 640 5篇短文,黄鸣乔天学传概、杨廷筠鴞鸾不并鸣说,朱国祚明名臣奏议,各省堂志,松江府行县牌面1707

SH 265 /ZKW 720 (Xu 433)五十言余

SH 266 /ZKW-x 圣咏经1901,京都东教宗北馆

SH 267-269 /ZKW 740 (Xu 433)铎书1919

SH 270 /ZKW 740 (Xu 433)铎书1919

SH 271 /ZKW 540 (Xu 431)圣教信证1919 2卷

SH 272 /ZKW 210 黄伯禄Pierre Hoang 集说诠真引用书目

SH 273 /ZKW-x 集说诠真续编1906

SH 274-275 /ZKW-x 集说诠真提要1906

SH 276 /ZKW 630 (Xu 432)人类源流1723(第一部分同于辅仁大学092R)

SH 277 /ZKW 610 (Xu 431)张星曜,钦命传教约述,47页

SH 278 /ZKW 610 (Xu 431)钦命传教约述

SH 279 /ZKW 610 (Xu 431)钦命传教约述

SH 280 /ZKW 620 (Xu 432)安南修道先生

SH 281 /ZKW 620 (Xu 432)日本教友纪略,观光日本2卷1958

SH 282+494 /ZKW 450 (Xu 429)张星曜,天教明辨1711,20卷,2109页

SH 283 /ZKW-x 惜抱轩诗集(姚鼐1732-1815)

SH 284 /ZKW-x 朱国桢 涌幢小品

SH 285 /ZKW 250 (Xu 426)吕立本 易经本旨1774

SH 286 /ZKW-x 吕立本,易经本旨,4卷,耶稣会文学院图书馆,1871

SH 287 /ZKW 320 (Xu 426)性理真诠1753,4卷,de la Charme

SH 288 /ZKW 430 口铎日抄 2、3、4卷

SH 289 /ZKW 340 (Xu 427)灵魂道体说,Chinois 6874

SH 290 /ZKW 410 (Xu 427)求说,Chinois 7311

SH 291 /ZKW 440 (Xu 428)求说

SH 292-293 /ZKW 410 (Xu 427)Brancati天阶1650

SH 294 /ZKW-x John Griffith 天路指明1862

SH 295 /ZKW-x 耶稣门生陈云阶撰,天良明镜,倪韞山、陈应理 同名著作

SH 296-297 /ZKW-x 耶稣圣道,1866,上海三牌楼礼拜堂

SH 298 /ZKW-x 圣事总录1868

SH 299 /ZKW 461 洗罪整规1844

SH 300 /ZKW 210 杨廷筠,言圣水纪

SH 301 /ZKW-x 许缵曾 宝纶堂稿12卷,仅10卷

SH 302 /ZKW 540 (Xu 431)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造物主垂象略说

SH 303 /ZKW-x 1886光绪丙戌汇学生祝帅公本名寿诞文集,帅维则(1835-1917),圣嘉禄传(金良和)1892

SH 304 /ZKW-x 恭和主教大人本名,1879

SH 305 /ZKW 530 (Xu 431)龙华民、张赓,圣若撒法始末述略

SH 306 /ZKW 530 圣史赞,圣沙武略方济各行略叙赞,辩学

SH 307 /ZKW 540 (Xu-)中国传教缘由、徐文定公事实

SH 308 /ZKW 540 (Xu-)张弥格尔遗迹,悌尼削世纪,许嘉禄传

SH 309 /ZKW 530 (Xu 431)圣若望臬玻穆传1741

SH 310 /ZKW 520 (Xu 430)圣母行实 1798重印

SH 311 /ZKW 510 (Xu 430)无名氏,耶稣言行纪略(孩童、传教、苦难、复活)

SH 312A /ZKW 540 (Xu-)江上孤忠录(潘铎德志),击筑语音

SH 312B /ZKW 530 (Xu 430)圣人行实(1629)1810嘉庆十四年岁次己巳季冬望日 瀛洲陆巴尔多禄茂抄订 辅仁040R

SH 313 /ZKW 720 (Xu 433)圣记百言1873慈母堂

SH 314 /ZKW 530 (Xu 430)古圣行实

SH 315-316 /ZKW 460 (Xu 429)陆希言 新刻主保单 Chinois 7416

SH 317 /ZKW 440 (Xu 428)无名氏,默想规程(圣伤默想,圣伤经)1756

SH 318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19 /ZKW 250 (Xu 426)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72页,韩菼序

SH 320 /ZKW 250 (Xu 426)无名氏,经书精蕴

SH 321 /ZKW 250 (Xu 426)六书实义

SH 322 /ZKW-x(B-4)圣教书目,23页(圣教信证)

SH 323 /ZKW-x 致徐宗泽函,名理探

SH 324 /ZKW 250 (Xu 426)经书精蕴

SH 325 /ZKW 250 (Xu 426)易经本旨

SH 326 /ZKW 450 (Xu 429)莫居凶恶劝,首善堂

SH 327 /ZKW 210 (Xu 428:ZKW450)盛世刍荛1796重印

SH 328 /ZKW 450 (Xu 429)莫居凶恶劝

SH 329 /ZKW 450 (Xu 428)那永福,圣母会修士,助终功用1761序

SH 330 /ZKW 430 无名氏,吾主降生论,文会堂

SH 331-332 /ZKW 340 (Xu 427)灵魂道体说1918江南重印

SH 333 /ZKW 340 (Xu 427)灵魂道体说

SH 334 /ZKW 340 (Xu 427)灵魂道体说 重刊

SH 335 /ZKW 340 (Xu 427)无名氏,性灵说

SH 336 /ZKW 1158 (022.01)易经本旨,98页

SH 337 /ZKW 310 (Xu 426)司铎典要1676,2卷,甲申孟夏上浣北京天主堂梓1704

SH 338 /ZKW 310 (Xu 426)司铎典要

SH 339 /ZKW 310 张金寿,神学集成(神学大全)

SH 340 /ZKW 310 (Xu 426)司铎典要

SH 341 /ZKW 330 (Xu 427)寰有诠 辅仁035R

SH 342 /ZKW 220 天主实义1855重印 日本

SH 343 /ZKW 250 (Xu-)天学杂选,天儒印正,武林景教堂敬一篇,天主正教约征,天主正教解略,神像来历,天主圣像来历,同善说(北京仁山会述送,苏州府昭事堂梓),点金说,策怠警喻,

SH 344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45 /ZKW 250 (Xu 426)天儒印正,附匾额对联,敬一篇(武林景教堂重刊),周年瞻礼匾额对联(附录:圣教对联)

SH 346 /ZKW 250 (Xu 426)六书实义

SH 347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48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49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50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51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原本序言

SH 352 /ZKW 250 (Xu 426)天儒印正,敬一篇(武林景教堂重刊),辟妄摘录

SH 353 /ZKW 250 (Xu 426)天儒同异考

SH 354 /ZKW 250 (Xu 426)经书天学合辙粹语提纲;考释道说;书经著言;天主教合儒 BnF7171

SH 355 /ZKW 250 无名氏,经书载天学之纲,郊天社地二礼皆惟敬一上帝而已

SH 356 /ZKW 250 无名氏,古今敬天鉴 韩菼序,白晋序1707,1846跋

SH 357 /ZKW 250 (Xu 426)天学本义,无白晋序

SH 358 /ZKW 130 天主圣母经解

SH 359 /ZKW 210 (Xu 424) 张星曜,补儒文告

SH 360 /ZKW 130 天主圣母经解,天主经解,圣母经解 BnF 7313 7316

SH 361A /ZKW 210 (Xu 424) 无名氏,圣教浅说

SH 361B /ZKW 130 (Xu 424) 圣经直解

SH 362 /ZKW 140 (Xu-) 语体经文(早晚功课、圣路善功、临终经、已亡日课)

SH 363 /ZKW 210 (Xu 423) 主制群徵

SH 364 /ZKW 430 (=460?) 永年瞻礼录

SH 365 /ZKW 460 (Xu 429) 周年瞻礼历1724后

SH 366 /ZKW 460 (Xu 429) 移动瞻礼表,周年各等瞻礼日,弥撒经典

SH 367 /ZKW 460 (Xu 429) 永年瞻礼单1812,邱安多尼

SH 368 /ZKW 320 (Xu 426) 性理真诠1753

SH 369 /ZKW 410 (Xu 427) 无名氏,炼狱圣月

SH 370 /ZKW 320 (Xu 426) 性理真诠1753

SH 371 /ZKW 200 (Xu 423) 朱宗元,答客问,1893香港重印

SH 372 /ZKW 200 (Xu 423) 朱宗元,答客问1697重印

SH 373 /ZKW 200 (Xu 423) 朱宗元,答客问,1697

SH 374 /ZKW 200 (Xu 423) 朱宗元,答客问,1697

SH 375 /ZKW 220 (Xu 424) 天主圣教百问答

SH 376 /ZKW 220 天主圣教百问答 1868慈母堂

SH 377 /ZKW 220 天主圣教百问答 慈母堂

SH 378 /ZKW 220 天主圣教百问答

SH 379 /ZKW 220 (Xu 424)  严盎博削(严赞化),圣教简语

SH 380 /ZKW 210 (Xu 424)  则圣十篇 闽中景教堂

SH 381 /ZKW 210 (Xu 423)  天主理证,灵魂理证

SH 382-383 /ZKW 210 (Xu 424)  初会问答1680,1822重印

SH 384 /ZKW 220 (Xu 424) 天主实义 仅卷上,1700后

SH 385 /ZKW 200 (Xu 423) 代疑篇,林起 序

SH 386 /ZKW-x 畸人十篇1847重印

SH 387 /ZKW 200 (Xu 423) 畸人十篇

SH 388 /ZKW 200 (Xu 423) 睡昼二答1629

SH 389 /ZKW 430 无名氏,天主圣教口铎

SH 390 /ZKW 430 周于道,吴兴闻,周年瞻礼口铎

SH 391-393 /ZKW 430 三篇口铎 告解 圣体 婚配圣事

SH 394-395 /ZKW 430 周年主日瞻礼圣经1878,四圣史圣经 丹阳 王四默

SH 396 /ZKW 400 轻世金书口铎句解

SH 397 /ZKW 450 (Xu 428) 神鬼正纪 1807 4卷

SH 398 /ZKW 200 (Xu 423) 代疑论 1637

SH 399 /ZKW 450 (Xu 428) 永暂定衡1696

SH 400 /ZKW-x 胡璜 人生要务(1914,张家口西湾子双爱堂)

SH 401 /ZKW 450 (Xu 428) 人罪至重1700,1804

SH 402 /ZKW 450 耶稣受难道理1880

SH 403 /ZKW 410 (Xu 427) 人类真安稿c1680 5卷 序(1696严谟)

SH 404 /ZKW 410 (Xu 427) 十慰(1630),1837

SH 405 /ZKW 450 (Xu-) 弥撒冠议(来自徐文定公存稿),弥撒巾是明亡之暗信,利玛窦进中国为明失天下之暗信,辩学

SH 406 /ZKW 450 无名氏,信经解释

SH 407 /ZKW 450 善恶报略说,鴞鸾不并鸣说

SH 408 /ZKW 450  天堂直路,天主圣教豁疑论,大赞诗,天阶

SH 409 /ZKW 430 无名氏,周年瞻礼口铎1788

SH 410 /ZKW 430 无名氏,周年瞻礼口铎,恭敬圣经

SH 411 /ZKW 430 口铎日抄仅3-4卷

SH 412 /ZKW 430 无名氏,口铎(天主圣三)

SH 413 /ZKW 430 瞻礼口铎,上海方言

SH 414 /ZKW 430 Brancati Gravina重订 口铎合抄

SH 415 /ZKW 430 Brancati 瞻礼口铎

SH 416 /ZKW 430 诸瞻礼口铎,圣经直解

SH 417 /ZKW 430 口铎日抄1872

SH 418 /ZKW 430 陆希言,周年主日口铎

SH 419 /ZKW 430 施友云,周年主日口铎粗略1878-1879

SH 420 /ZKW 430 陆希言,周年主日瞻礼口铎;无名氏,论恭敬耶稣圣心;重视告领

SH 421 /ZKW 430 无名氏,周年瞻礼主日口铎4卷 1809

SH 422 /ZKW 430 陆希言,周主日口铎1822

SH 423 /ZKW 430 无名氏,周年主日瞻礼口铎2卷

SH 424 /ZKW 210 (Xu 424)何世贞,崇正必辨1672,稍异于Chinois 5002

SH 425 /ZKW 210 (Xu 424)朱宗元,拯世略说1873慈母堂重印,天学改成圣教;祀先改成追念先人

SH 426 /ZKW 210 (Xu 424)朱宗元,拯世略说,早于1873

SH 427-428 /ZKW 210 (Xu 424)万物真原,湖州天主堂重印

SH 429 /ZKW 210 (Xu 424)杨廷筠,圣水纪言

SH 430 /ZKW 210 圣水纪言

SH 431.1 /ZKW 210 (Xu 424)周志,天学蒙引,建昌曰旦堂 BnF 7065

SH 431.2 /ZKW 210 显相十五端玫瑰经,云间敬一堂

SH 431.3 /ZKW 210 (Xu 424)Varo,圣教明征1677,8卷

SH 432 /ZKW 140 (Xu 422)公教会祈祷文1896

SH 433 /ZKW 210 (Xu 423)真道自证 1718 1721,1818重印

SH 434 /ZKW 210 (Xu 424)朋来集说1730 BnF 7055

SH 435 /ZKW 210 de Mailla 圣心规条(恭敬耶稣圣心规程,1744)

SH 436-437 /ZKW 210 (Xu 424)圣教浅说1715,仅卷一 认真主

SH 438 /ZKW 210 (Xu 424)无名氏,圣教浅说1715 五卷

SH 439 /ZKW 210 (Xu 424)朱宗元,拯世略说,云间敬一堂

SH 440 /ZKW 210 (Xu 424)拯世略说

SH 441 /ZKW 210 (Xu 424)拯世略说

SH 442 /ZKW 210 (Xu 424)拯世略说,1873慈母堂

SH 443 /ZKW 200 (Xu 423)陆希言,亿说1687

SH 444 /ZKW 200 (Xu 423)亿说

SH 445 /ZKW 200 (Xu 423)代疑续编1936

SH 446 /ZKW 200 (Xu 423)代疑续编

SH 447 /ZKW 200 (Xu 423)代疑续编

SH 448 /ZKW 210 (Xu 424)不得已辩

SH 449 /ZKW 210 不得已辩,教序论1848重印

SH 450 /ZKW 210 不得已辩

SH 451 /ZKW 220 (Xu-)张时中,以麻尼解(Islamic Text 17th)

SH 452 /ZKW 220 (Xu-)无名氏,教理问答 2卷

SH 453 /ZKW 220 (Xu-)Jean-Martin Moye MEP家学浅论 2卷

SH 454 /ZKW 220 (Xu 424)圣教要理俚言

SH 455 /ZKW 220 (Xu 424)Buglio 圣教简要

SH 456 /ZKW 220 (Xu 424)无名氏,辩理问答,1822,北京,遣使会

SH 457 /ZKW 220 (Xu 424)徐光启,圣教规诫箴赞

SH 458 /ZKW 220 (Xu 424)Buglio 天主圣教约征,鴞鸾不并鸣说

SH 459 /ZKW 220 (Xu 424)颜维圣,天主审判明证1640,天主圣教斋说 BnF 6881

SH 460 /ZKW 220 (Xu 424)天主圣教约征

SH 461.A /ZKW 220 圣教要理1885

SH 461.B /ZKW 220 (Xu 425)圣教蒙引1655

SH 462 /ZKW 221 天主圣教十诫直诠1642 1798重印

SH 463 /ZKW 220 李杕,理学驳议1887

SH 464 /ZKW 220 (Xu 424)周志,天教便蒙1650

SH 465 /ZKW 220 (Xu 424)无名氏,天主圣教便蒙歌

SH 466 /ZKW 150 马相伯,圣经与人群之关系1916

SH 467 /ZKW 130 (Xu 422)振心诸经

SH 468 /ZKW 130 (Xu 422)宗徒信经分解1872

SH 469 /ZKW 120 Zottoli 圣史注解 1862

SH 470 /ZKW 120 圣史注解1862

SH 471 /ZKW 221 (Xu 425)天主教要

SH 472 /ZKW 220 (Xu 424)天主圣教四字经文1642,1856慈母堂重印

SH 473 /ZKW 220 (Xu 424)天主圣教四字经文,1798慈母堂

SH 474 /ZKW 221 (Xu 425)天主十诫劝论圣迹

SH 475-476 /ZKW 140 公教会祈祷文1896,1902重印

SH 477 /ZKW 130 (Xu 422)天主降生圣经直解,云间大堂吴若瑟录

SH 478 /ZKW 410 Desroberts口授,Benoist补遗,轻世金书口铎句解,1816教下罪婢亚纳庄谨抄

SH 479 /ZKW 230 教要解略1615,1869慈母堂

SH 480 /ZKW 210 圣教理证1852

SH 481-485 /ZKW 220 (Xu 425)教要序论 1798,1850

SH 486 /ZKW 230 (Xu 425)辟妄,将帝改成主

SH 487 /ZKW 230 (Xu 425)辟妄,徐光启撰前加前明相国

SH 488 /ZKW 230 (Xu 426)辩学遗牍,钦一堂1630,跋杨廷筠

SH 489 /ZKW 230 (Xu 425)郁荪,醒世迷编1714,2卷

SH 490 /ZKW 230 醒世迷编,仅卷下

SH 491 /ZKW 221 (Xu 425)天主十诫劝论圣迹

SH 492 /ZKW 223 (Xu 425)圣体要理,艾儒略

SH 493 /ZKW 460 (Xu-)圣体规仪,Brancati 1881慈母堂

SH 494 /ZKW 450 (Xu 429)圣教明辨 12-20卷,SH 282 天教明辨

SH 495 /ZKW 450 (Xu 429)遵主圣范 无名氏

SH 496 /ZKW 450 无名氏,师主篇

SH 497 /ZKW 450 (Xu 428)训慰神编,BAV cinese 349.18

SH 498 /ZKW 410 (Xu 427)无名氏,醒世方言

SH 500 /ZKW 440 (Xu 428)无名氏,默想道规

SH 501 /ZKW 430 (Xu 427)口铎合抄

SH 502 /ZKW 430 (Xu 428)口铎

SH 503 /ZKW 340 (Xu 427)灵言蠡勺 FJ029R

SH 504-505 /ZKW 340 (Xu 427)重刊真主灵性理证,1918重印

SH 506 /ZKW 230 (Xu 425)溯方璿源1871

SH 507 /ZKW 222 (Xu 425)圣教四规 1849重印

SH 508 /ZKW 220 (Xu 424)天主圣教约言,湖州三和堂重校梓

SH 509 /ZKW 221 (Xu 425)天主圣教十诫直诠 1798始胎大堂重印 1738(原版)

SH 510 /ZKW 221 (Xu 425)天主圣教十诫直诠 北京领报堂

SH 511 /ZKW 230 (Xu 425)推验正道论 谘周偶编 合订

SH 512 /ZKW 210 (Xu 424)无名氏,圣教浅说1715,1873重印,北京遣使会

SH 513 /ZKW 230 (Xu 426)辩学遗牍 1880重印,北京遣使会

SH 514 /ZKW 210 (Xu 423)真道自著

SH 515 /ZKW 210 (Xu 424)叶宗贤,宗元直指

SH 516 /ZKW 67-2 Angelo Zottoli 真道自证 1859,1872慈母堂重印

SH 517 /ZKW 222 无名氏,真福八端解释

SH 518 /ZKW 230 陈垣讲,叶德禄笔记,佛教能传布中国的原因1932,北平辅仁社夏令会

SH 519 /ZKW 230 (Xu 425)陈薰,性学醒迷,1701

SH 520 /ZKW 230 (Xu 425)性学醒迷,1701,九思堂抄录 2卷

SH 521 /ZKW 230 (Xu-) 521.1无名氏,若瑟会典 521.2 辟妄521.3三山论学记 1847慈母堂

SH 522 /ZKW 230 (Xu 425)无名氏,铨真指妄,仅卷5

SH 523 /ZKW 230 (Xu 425)无名氏,铨真指妄

SH 524 /ZKW 210 (Xu 425:ZKW 230)无名氏,佛教来历,辟邪集

SH 525 /ZKW 200 (Xu 423)代疑编,序(1621林起)

SH 526 /ZKW 210 (Xu 424)周志,身心四要1660,1838

SH 527 /ZKW 220 (Xu-) 耶稣会士谨述,造物主垂象略说

SH 528 /ZKW 130 (Xu 422)颜铎,圣像集解

SH 529 /ZKW-x 1929 vol6 of 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

SH 530 /ZKW 210 (Xu 424)天学略义,Monteiro

SH 531 /ZKW 160 (Xu 423)司铎日课,Buglio

SH 532 /ZKW 160 (Xu:ZKW 210)万物真原

SH 533 /ZKW 210 无名氏,奉教原由,1870

SH 534 /ZKW 210 论道书

SH 535 /ZKW 230 醒世迷编

SH 536 /ZKW 210 辟诬编1868

SH 537 /ZKW 210 辟诬要言1882

SH 538 /ZKW 230 醒世迷编

SH 539 /ZKW 230 (Xu 425)破人迷惑风水地理,破迷,利安宁,1698 BnF 7110

SH 540 /ZKW 210 (Xu 424)圣教理证

SH 541 /ZKW 210 朱西满,援溺宝筏1860

SH 542-543 /ZKW 210 醒世刍言1880

SH 544 /ZKW 210 提要辩参1911

SH 545-546 /ZKW 210 醒世迷途1878

SH 547 /ZKW 210 扫云记1862

SH 548 /ZKW 230 (Xu 425)辟妄杂论1923

SH 549 /ZKW 230 (Xu 425)合刻辟妄条驳1689

SH 550 /ZKW-x 圣教旧著目录

SH 551 /ZKW 230 (Xu 425)Ignatius Xu 归真集1747

SH 552 /ZKW 230 (Xu 425)Ignatius Xu 归真集

SH 553 /ZKW 230 (Xu 425)Vagnone 推验正道论

SH 554 /ZKW 230 (Xu 425)推验正道论

SH 555 /ZKW 230 (Xu 425)推验正道论,附:谘諏偶编(徐光启)

SH 556-557 /ZKW 230 马相伯(属草) 书请定儒教为国教等书后 1916,英华校订,附:保持约法上人民自由权(征求同意稿)

SH 558 /ZKW 230 (Xu 426)无名氏,祭祖答问简约

SH 559 /ZKW 330 (Xu 427)事元实证(物元实证),来自超性学要

SH 560 /ZKW 220 (Xu 424)范中,圣教小引

SH 561 /ZKW 223 (Xu 425)色和能够替答疑 1849

SH 562 /ZKW 220 (Xu 424)答问新编1880,附:辟畦浅论(refutation of Islam)

SH 563 /ZKW 210 (Xu 424)天主圣教实录 1640版重印

SH 564 /ZKW 230 (Xu 426)辩学

SH 565 /ZKW 230 (Xu 426)辩学

SH 566 /ZKW 230 (Xu 425)无名氏,性理参证1816

SH 567 /ZKW 230 (Xu 425)方勋 息妄类言1766,卷下

SH 568 /ZKW 230 (Xu 425)Ignatius Xu 归真集 1747

SH 569 /ZKW 230 (Xu 425)归真集

SH 570 (bar code A541 222 0014 6625B) 张星曜 天儒同异考,吴语

SH 571 /ZKW-x 书信,天文学

SH 572 /ZKW-x 语言例略

SH 573 /ZKW 120 宗徒大事录 28章

SH 574 /ZKW-x 圣谕广训,卷上

SH 575 /ZKW-x 日记

SH 576 /ZKW-x 420读音,阿,爱

SH 577 /ZKW-x 刑律凡例

SH 578 /ZKW-x 圣留纳多自修志,1924年夏佘山天文台陈栋识

SH 579 /ZKW 34-7(?)圜容较义 海山仙馆丛书

SH 580 /ZKW 23-7 天津律例增修统纂集成,卷四1852

SH 581 /ZKW-x 寰球书画谱

SH 582 /ZKW-x 盛世刍荛 耶稣会神学院图书馆

SH 583 /ZKW-x 汇学课卷

SH 584 /ZKW-x(SHL 93751)Intorcetta 耶稣会例1668

SH 585-589 /ZKW-x(SHL 92868-72)Tomas Ortiz OSA 四终略意1705,1836重印by Mgr de Besi

SH 590-591 /ZKW-x (SHL 92860-63 SHL 92864-67)de Seixas 照永神镜1769

SH 592 /ZKW-x (SHL 92857-59)照永神镜

SH 593 /ZKW 330 (Xu 427)(SHL 93856-57)寰宇始末,BnF 6859

SH 594 /ZKW 540 (SHL 93866)无名氏,天主总论,类似于辩学,王言谠论,钦命传教约述,铎德姓氏录

SH 595 /ZKW 490 (SHL 93966)照永神镜 1878

SH 596 /ZKW-x (SHL 93967-69)照永神镜 1878

SH 597 /ZKW-x (SHL 93984)进教要理问答,下卷,新教

SH 598 /ZKW 240 (SHL 94007)Lubelli 善生福终正路 1852(原版1794)仅卷上

SH 599 /ZKW 450 (SHL 94407-08)=SH 21

SH 600 /ZKW 430 (SHL 93554)无名氏,古圣行实

SH 601 /ZKW 320 (Xu 426) (SHL 93854-55)性学觕述,1745重印(1646)

SH 602 /ZKW 530 (SHL 93852-53)Navarro 瑟辣飞各圣父方济各行实(圣方济各行实)1879

SH 603 /ZKW 220 (SHL 94111)无名氏,求诸己式

SH 604 /ZKW 220 (Xu 424)(SHL 94110)无名氏, 求诸己式 BnF 7246

SH 605 /ZKW 210 (SHL 94347)主制群徵1915天津

SH 606 /ZKW 440 (SHL 94096)(Xu 430:ZKW 470)Duarte 八天避静神书1700,附:十诫略说

SH 607 /ZKW 470 (SHL 94097)da Silva 崇修精蕴1730,仅卷3

SH 608 /ZKW 130 (SHL 94103-04)Dentrecolles 主经体味,原版1743,仅卷首及1-4

SH 609 /ZKW-x (SHL 92881)英华,万松野人言善录,1916,第三版1932

SH 610 /ZKW 66-9 (SHL 92605)Soares 圣母领报会规程1694,新版1778by Mgr Von Laimbeckhoven

SH 611 /ZKW 65-6 (SHL 92809)无名氏,善终引(善终助功规例)

SH 612 /ZKW-x (SHL 92395)问答撮要1894慈母堂

SH 613 /ZKW 230 (SHL 92396)=SH 454

SH 614-615 /ZKW 230 (SHL 92397,92552)无名氏,恩赦略说

SH 616-617 /ZKW 240 (SHL 92474-75)哀矜行诠,1877慈母堂

SH 618 /ZKW 130 (SHL 92549)圣心规条1841

SH 619 /ZKW 63-7 (Xu 436:ZKW 920)(SHL 95396-98)西儒耳目资1933北京大学重印

SH 620 /ZKW 240 (SHL 92160)A de San Pascual 永福天衢1680,1873慈母堂

SH 621 /ZKW 280 (SHL 92176)婚配训言1795,无四代之图

SH 622 /ZKW-x?(SHL 92177)圣方济各第三会规例1884,武昌天主堂

SH 623 /ZKW 510 (SHL 92425)家学浅论1928重印(1854原版),附办神工要式

SH 624 /ZKW-x (SHL 92426)传教要规,1928兖州

SH 625 /ZKW 6-3 (SHL 93849)婚丧二礼(1881序),2卷,来自大清会典

SH 626 /ZKW-x (SHL 93850)牧童歌1906

SH 627 /ZKW 650 (SHL 93848)景教流行中国碑颂1851

SH 628 /ZKW 540 (SHL 93544)道学家传=SH 160

SH 629-630 /ZKW 490 (SHL 93306-07)人罪至重1873重印

SH 631-632 /ZKW 490 (SHL 93301-02)天堂直路 BnF 72461

SH 633 /ZKW 490 (SHL 93285)默想道规

SH 634-636 /ZKW 470 (SHL 93731 93732 93733)崇修精蕴1730

SH 637 /ZKW 530 (SHL 93725-26)古圣行实2卷

SH 638 /ZKW 450 (SHL 93558-59)遵主圣范4卷

SH 639 /ZKW 210 〔230?〕(Xu 425)(SHL 94262)辟妄,1900重庆、四川

SH 640-652 /ZKW 210 (SHL 94263-75)辟妄,13册

SH 653 /ZKW 650 (SHL 93871)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

SH 654 /ZKW 700 (SHL 93867)御览西方要纪

SH 655 /ZKW 700 (SHL 93872)御览西方要纪

SH 656 /ZKW 210 (SHL 93748)初会问答1822

SH 657 /ZKW 540 (SHL 94259)万物真原石印

SH 658 /ZKW 200 (SHL 94276)代疑编

SH 659 /ZKW 224 (SHL 94346)告解原义1849重印

SH 660 /ZKW 210 (SHL 94279)总司铎 滕伯禄 辨诬要言1882

SH 661-662 /ZKW 210 (SHL 94260-61)万物真原,1791重印

SH 663 /ZKW 210 (SHL 94256)解疑集1891

SH 664 /ZKW 210 (SHL 94257)善恶报略说1869慈母堂

SH 665 /ZKW 400 (SHL 94134)圣年广益

SH 666 /ZKW 130 (SHL 94099)上海方言,圣经直解,仅卷11

SH 667 /ZKW 210 (SHL 94101-02)真道自证4卷,乡邻安德肋谨录,1836,黄威章记,存养居士

SH 668-669 /ZKW 450 (SHL 93311-12,93313-14)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SH 670-672 /ZKW 490 (SHL 93303-05)逆耳忠言1873慈母堂

SH 673 /ZKW 470 (SHL 93734)圣母行实3卷1798

SH 674 /ZKW 461 (SHL 93730)辅祭正法 =SH13

SH 675 /ZKW-x (SHL 93578-81)无名氏,耶稣言行传,上海,汉口,中国基督圣教书会印行4卷

SH 676 /ZKW 490 (SHL 93557)逆耳忠言1730

SH 677 /ZKW 530 (SHL 93555)古圣行实

SH 678 /ZKW-x (SHL 93981-83)无名氏,司铎典要大全

SH 679 /ZKW 490 (SHL 93977-78)易简祷艺1758,仅卷中、卷下

SH 680-681 /ZKW 490 (SHL 93979-80)易简祷艺1758

SH 682 /ZKW 400 (SHL 94132-33)盛年广益1875慈母堂

SH 683 /ZKW 450 (SHL 93308)天主降生言行纪略1903慈母堂

SH 684-685 /ZKW 480 (SHL 93289-90)圣体规仪,1881慈母堂

SH 686 /ZKW 460 (SHL 93722)圣洗规仪,天阶

SH 687 /ZKW 520 (SHL 93723)圣母行实1694

SH 688 /ZKW 610 (SHL 93724)钦命传教约述,奏疏类似于睿鉴录,辩学疏稿

SH 689 /ZKW 130 (SHL 93994-94000)圣经直解14卷

SH 690 /ZKW 450 (SHL 94409-411)提正编6卷1870

SH 691 /ZKW 65-5 (SHL 92734)周年瞻礼经1887慈母堂

SH 692 /ZKW 65-5 (SHL 92735)圣教日课1904慈母堂

SH 693 /ZKW 65-5 (SHL 92736)圣教日课慈母堂(原版1795)

SH 694 /ZKW 400 (SHL 9333154)圣年广益24卷

SH 695-697 /ZKW 490 (SHL 93256-58,93259-61,93253-55)沈东行 易简祷艺1758

SH 698 /ZKW 65-5 (SHL 92846)日课撮要1837

SH 699 /ZKW 490 (SHL 93247)易简祷艺

SH 700 /ZKW 65-6 (SHL 92844)圣母小日课 1902重印(原版1877)

SH 701 /ZKW 210 (SHL 92845)圣母小日课 1889慈母堂

SH 702 /ZKW 65-5 (SHL 92817-18)真道自证,1868慈母堂重印

SH 703 /ZKW 210 (SHL 92816)盛世刍荛1926重印兖州

SH 704 /ZKW 340 (SHL 93540)灵魂道体说 真主灵性理证 1918马良

SH 705 /ZKW 210 (SHL 92744)真道自证

SH 706-707 /ZKW 210 (SHL 92745-46)真道自证1858

SH 708 /ZKW 210 (SHL 92747)真道自证1721

SH 709-712A 712B /ZKW 250 (read:650)(SHL 92795-99)唐景教碑颂正诠 1878慈母堂

SH 713 /ZKW 240 (SHL 92476)哀矜行诠1877

SH 714 /ZKW 240 (SHL 92478)告解原义 ZKW 659 1849重印

SH 715-719 /ZKW 240 (SHL 92479-83)弥撒祭义1849重印

SH 720 /ZKW 230 (SHL 92620)天主十诫劝论圣迹1904慈母堂

SH 721-730 /ZKW 220 (SHL 92398-92407)四字经文1856慈母堂

SH 731-732 /ZKW 220 (SHL 92388-89)无名氏,教要六端 1884慈母堂

SH 733-734 /ZKW 220 (SHL 92390-91)无名氏,教要六端,1889慈母堂

SH 735 /ZKW 220 (SHL 92392)教要六端1890慈母堂

SH 736-737 /ZKW 220 (SHL 92393-94)无名氏,教要六端 1892 1899慈母堂

SH 738 /ZKW 210 (SHL 92748-49)真道自证1858

SH 739 /ZKW 210 (SHL 92750-51)盛世刍荛1796

SH 740 /ZKW 210 (SHL 92752-53)盛世刍荛1893

SH 741 /ZKW 210 (SHL 92754-57)盛世刍荛1796

SH 742-744 /ZKW 210 (SHL 92758-69)盛世刍荛1863

SH 745 /ZKW 400 (SHL 93319-30)圣年广益

SH 746 /ZKW 130 (SHL 92422-23)圣经广益1866慈母堂

SH 747-754 /ZKW 220 (SHL 92408-15)四字经文1856慈母堂

SH 755-756 /ZKW 220 (SHL 92416-17)四字经文1798共乐堂

SH 757 /ZKW 530 (SHL 92430)济美篇

SH 758 /ZKW 130 (SHL 92271-78)圣经直解1790

SH 759-762 /ZKW 220 (SHL 95369-72)天主实义1904土山湾

SH 763 /ZKW 220 (SHL 95373)天主实义1926兖州

SH 764-767 /ZKW 240 (SHL 92329 92331-32 33-34 92335-38)七克

SH 768 /ZKW 65-6 (SHL 92223)日课撮要1837

SH 769 /ZKW 490 (SHL 95256)四末真论1825共乐堂

SH 770-773/ZKW 430 (SHL 75260-63)圣女罗洒行实1706

SH 774-776/ZKW 240 (SHL 72157-59)真福直指1873慈母堂

SH 777 /ZKW 130 (SHL 92593-97)圣经直解 1912兖州

SH 778-792 /ZKW 240 (SHL 92280-94)真主灵性理证1918

SH 793 /ZKW 210 (SHL 94277)朱宗元 答客问1871慈母堂

SH 794 /ZKW 240 (SHL 92848)默想指掌1800 Alex de Gouvea 1848重印

SH 795-796 /ZKW 490 (SHL 92849-50)默想问答1895北堂

八、北堂藏书楼天主教文献目录(部分)

Based on Ad Dudink, “The Chinese Christian Books of the Former Beitang Library.”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 Journal 26 (2004): 46-58.
(上智编译馆馆刊:《公教善本书目》,1947)

Others were collected in Beijing National Library :
http://www.nlc.gov.cn/service/guancang/gujishanben.htm

圣经1871-1885,共7
圣人传记1886-1899,2102,共7
护教1901-1950,共25
问答1951,2010,2013-14,2018,共5
教义1960-1986,2020,2028,共12
敬礼2031-2040,共7
崇修2054-2064,共6
默想2069-2086,共9
经文2089-2093,共5
圣经史2099-2101,共3

0547 职方外纪,艾儒略增译,明杨廷筠汇记,抄本,一册有图
0548 坤舆图说,南怀仁,清康熙甲寅年1674刻本,二册,上册坤舆图说,下第十九叶后半叶缺
0753 泰西水法,六卷,熊三拔撰,明徐光启译,明万历刻本,一册
0819 交食表,汤若望(Adam Schall),明刻本,存八册一函(虫蛀)
0820 九卷,汤若望,明刻本,存四卷(1-4)存四册,(据书目答问全书应为九卷)
0821 交食历指,汤若望,明 杨惟一刊本,存一卷(卷二)一册
0822 月离表,四卷,罗雅谷撰,明刻本,二册一函(虫蛀)
0823 月离历指,罗雅谷撰,明刻本,存三卷(1、3、4),三册
0824 日躔历指,一卷,罗雅谷撰,明刻本,一册
0825 灵台仪象志,十六卷,南怀仁撰,清刊本,存十四卷(1-14)十四册二函(缺卷十五十六)
0831 天文一览,不著撰人名氏,三色抄本,一册三十二叶
1061 平治西学,高一志撰,抄本,存一册六十七叶
1062 童幼教育,二卷,高一志撰,清初刻本,一册
1063 空际格致,二卷,高一志(Alfonso Vagnone),清刻本,二册
1064 名理探,十卷,傅泛际(Francisco Furtado),李之藻同译,抄本,十册一函,书分五公称五卷,十论五卷,叶数34、37、35、44、50、47、27、33、56、59。
1092 实践录,清,德沛撰,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一册,卷后有附录(附录第三至第五叶残)
1679 破邪集,明,徐昌治订,日本安政乙卯1855翻刻本,八册一函
1871 古新圣经,贺清泰(Louis Poirot)译,清初抄本,存三十七册(古1-27,新28-37),二函,图像十五叶,正文共千四百八十七叶
1872 圣保禄谕罗马教友的书札,贺清泰译,抄本,四册,叶数92、46、65、44
1873 圣经,贺清泰译,抄本,存一卷(卷一),一册二十四叶
1875 圣经直解,阳玛诺撰,抄本,存一册百六十三叶
1879 周年主日圣经全集,抄本,朱笔涂改,一册九十三叶
1881 训慰神编,殷弘绪撰,清刻本,一册
1885 便览古今经要浅述,抄本,一册八十三叶有半,缺第五十四、五十五两章问答
1886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七卷,高一志撰,明崇祯二年1629刻本,存六卷(1-3,5-7),六册一函
1889 圣迹庸言十二卷,韩国英(Pierre-Martial Cibot)译述,抄本,一册百九十三叶
1891 圣母行实三卷,高一志撰,京都始胎大堂藏版本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二册
1895 济美篇,三卷,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清刻本,一册
1897 德行谱,四卷,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清雍正四年1726年刻本,一册
1899 隐德余辉,三卷,写本,一册九十二叶
1901 天主实义,二卷,利玛窦撰,清刻本,存一卷(上卷),一册(缺序第一至第四叶)
1902 天主实义,四卷,利玛窦撰,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二册
1903 天主实义,四卷,利玛窦撰,清乾隆刻本,四册一函
1905 万有真原,一卷,艾儒略撰,清刻本,一册一函(又名万物真原)
1908 主教缘起,四卷,汤若望撰,刻本,二册(残卷二第三十六叶配补卷三卷四)
1909 天儒印,利安当(Antonio Caballero OFM)撰,清刻本,一册
1910 天儒同异考,三卷,清,张星曜撰,抄本,一册七十六叶
1911 性理真诠,四卷,孙璋(Alexandre de La Charme)撰,清乾隆刻本,六册一函
1914 性理参证,抄本,一册二十四叶
1915 根本真宰明鉴,抄本,一册二十一叶
1916 辨教论,清段衮、韩霖,清刻本,一册
1917 物元实证,一卷,利类斯撰,清刻本,一册
1918 正道提纲,抄本,一册三十叶
1919 古今敬天鉴,白晋(Joachim Bouvet)撰,抄本,存一卷(卷上),一册五十六叶
1920 真道自证,四卷,卷首一卷,沙守信(Emeric de Chavagnac)撰,清康熙刻本,存二卷(1-2)卷首一卷一册
1925 道学家传,清抄本,二册九十六叶
1930 代疑论,阳玛诺(Manuel Dias),清刻本,一册
1932 答客问,明 朱宗元,清抄本,一册,序二叶,正文五十四叶
1934 不得已辨,利类斯(Lodovico Buglio),清北京天主堂刻本,二十四册四函
1936 妄占辩,南怀仁撰,清康熙八年1669刻本,一册(缺目录前半叶,残全书右下角)
1939 辟邪全书,抄本,一册百十八叶
1940 圣教真实利益,抄本,一册
1941 三山论学纪,艾儒略撰,古绛段氏重刻,一册
1943 口铎日抄,八卷,艾儒略(Giulio Aleni),卢安德(Andrius Rudamina),李九标笔记,清刻本,存二卷(7-8)一册
1945 代疑编,明,杨廷筠,清刻本,一册
1947 代疑篇俗解,二卷,清抄本,一册四十三叶,书后附,总论问答语,一卷,清抄本,三十二叶;儒教实义俗解,一卷,清抄本,三十一叶;圣教真实凭据,一卷,清抄本,十四叶;圣教真实利益,一卷,清抄本,二十六叶
1946 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清)张星曜撰,抄本,有七卷(1-7)二册,叶数百四十九
1947 儒教实义俗解
1948 醒世迷编,二卷,清,郁荪撰,刘珍评订,清抄本,一册百十二叶
1950 醒世迷编,二卷,清郁荪撰,刘珍评订,抄本,存一卷(卷下),一册六十九叶
1951 天主教丧礼问答,南怀仁撰,清刻本,一册(残第一叶)
1961 圣学真义,抄本,存一册,七十六叶(虫蛀)
1963 司铎典要,二卷,利类斯述,清康熙北京天主堂刻本,二册一函(残缺卷上第六十四叶后半叶)
1964 圣教真训,抄本,存一卷(卷五),一册七十八叶
1970 圣教浅说1715,四卷,田类斯(Mgr. Louis-Gabriel Delaplace, C.M.,1820-1884)删订,抄本,存三卷(1-3),三层,叶数28、35、31
1974 真福直指,二卷,陆安德(Andrea-Giovanni Lubelli)撰,清刻本,存一卷(卷上),一册
1977 逆耳忠言,四卷,殷弘绪(Francois-Xavier Dentrecolles)撰,清刻本,一册,(缺卷一第一至第三叶,卷四第六十七叶以后)
1979 铎音,清,李洪济,抄本,二册,叶数70、90
1984 哀矜行诠,三卷,罗雅谷(Iacomo Rho),清北京首善堂重刻本
1986 助终功用,二卷,那永福撰,抄本,一册七十九叶
2010 圣教总撮,四卷,阳玛诺撰,写本,一册一函,叶数,序三叶,卷一,二十叶,卷二,三十二叶,卷三存十八叶(缺第一叶),卷四存二十七叶(缺二十六叶以后,第十五叶系双叶)
2012 天神会课,二卷,潘国光撰,清乾隆刻本,二册一函,第一册前部满文旁有黑书汉文对照
2013 天主圣教引蒙要览,何大化(Antonio de Gouvea)撰,清刻本,一册(缺序二以前,第五十叶后半以后)
2014 教要或问,抄本,一册六十一叶
2018 永福天衢,二卷,利安定(Augustin de Pascual OFM)撰,清康熙刻本,一册(残卷下第三十八叶,抄补,卷下第三十九至四十叶)
2020 铎德要理,抄本,存二卷(1、3),二册,叶数100、101
2028 圣教四规,抄本,二册,叶数68、52
2030 耶稣圣体圣心会规条,清乾隆刻本,一册
2031 圣体仁爱经规条,冯秉正(Joseph de Mailla)撰,清康熙北京首善堂刻本,一册
2032 同上,复本
2033 圣心规条,冯秉正撰,清刻本,一册
2035 恩言笺句,清,杨多默撰,清北京首善堂刻本,一册
2040 圣母圣衣会恩谕,那永福撰,清乾隆刻本,一册
2044 圣母七苦会规,清乾隆刻本,一册
2054 遵主圣范,四卷,抄本,存二卷(1、3)二册,叶数86、10
2055 演习神武,泰西Lorenzo Scupoli撰,情人佚名译,清抄本,一册七十六叶
2056 成修神务,穆迪我,抄本,存一卷(卷二)一册八十四叶
2057 童贞修规,清刻本,一册
2063 斋克,四卷,罗雅谷撰,抄本,一册九十八叶
2064 斋克,罗雅谷撰,抄本,存二卷1-2,一册三十八叶
2069 默想神功,石铎琭(Pedro de la Pinuela OFM)撰,抄本,一册二十八叶
2071 易简祷艺,三卷续一卷,清,沈若瑟东行译,清乾隆京都圣若瑟堂刻本,三层
2073 默想要端,四十条,清周志撰,清抄本,一册七十五叶
2074 存想取益神书,同 默想取益
2074 默想取益,七卷,卷端题:存想取益神书(明)张识撰,抄本,存五卷(3-7),一册(缺卷七第十一至十五条),叶数,序八叶,目录一叶,正文四十六叶,警隶语一叶半
2075 缮灵捷径,抄本,一册五十九叶
2077 避静入门,八卷,首卷一卷,九册,叶数34、21、22、19、21、33、40、42、42.
2080 照永神镜,十六卷,林德瑶(Joao de Seixa)张舒(Inacio Francisco)译,清抄本,存十二卷(1-4,9-16),三册(叶数71、69、72)
2084 主经体味,八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殷弘绪撰,清乾隆刻本,存六卷(1-2,5-8)卷首卷末各一卷三册
2086 天阶,泰西白辣明译述,抄本,一册六十九叶,注:此书与潘国光所撰天阶不同
2089 司铎日课概要,利类斯,抄本,一册二百四十三叶,前有圣事礼典目录,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后有已亡者日课经,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
2090 弥撒经典,利类斯,清康熙刻本,五册线装一函,有西文封面
2091 弥撒经典,利类斯,清康熙刻本,一册,有西文封面
2092 圣教日课,三卷,阳玛诺等订,清初刻本,一册一函
2093 日课撮要,清道光刻本,一册
2099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正诠,阳玛诺,清抄本,一册六十一叶
2100 同上,阳玛诺,清乾隆京都南堂重刻本,一册
2101 圣教神品序,清乾隆刻本,一册
2102 利子等行实,艾儒略,清抄本,一册五十六叶

圣教规程(1667-1668广东会议的条文,1670年左右藏于北堂,H. Werhaeren, 1940, Monumenta Serica, vol.4, 1939-1940,译文)

附1:北堂旧藏汉籍一览

来源:赵大莹:《不曾忘却:北堂图书馆旧藏汉文古籍》(未刊稿)

序号题名与版本北堂号国图号
1职方外纪,艾儒略增译,(明)杨廷筠汇记,抄本,1册,有图547
2坤舆图说,南怀仁,清康熙甲寅年(1674)刻本,2册548
3泰西水法六卷,熊三拔撰,(明)徐光启译,明万历刻本,1册753t3078
4交食表,汤若望,明刻本,存8册,一函819
5交食表九卷,汤若望,明刻本,存四卷(1—4),4册820
6交食历指,汤若望,(明)杨惟一刊本,存一卷(2),1册821
7月离表四卷,罗雅谷撰,明刻本,2册,一函822
8月离历指,罗雅谷撰,明刻本,存三卷(1、3、4),3册823
9日躔历指一卷,罗雅谷撰,明刻本,1册824
10灵台仪象志十六卷,南怀仁撰,(清)刘蕴德笔受 ; (清)孙有本,(清)徐瑚详受,清刻本,存十四卷(1—14),14册二函(缺卷15、16)825科220 / 9956
11天文一览,不著撰人名氏,三色抄本,1册831
12平治西学,高一志撰,抄本,存1册1061
13童幼教育二卷,高一志撰,清初刻本,1册106248892
14空际格致二卷,高一志撰,清刻本,2册1063
15名理探十卷,傅泛际,李之藻同译,抄本,10册,一函1064
16实践录,德沛撰,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1册,卷后有附录(附录叶3—5残)1092
17破邪集,徐昌治订,日本安政乙卯(1855)翻刻本,8册,一函167920314
18古新圣经,贺清泰译,清稿本,存37册(古1—27,新28—37),二函1871
19圣保禄谕罗马教友的书札,贺清泰译,抄本,4册1872138594
20圣经,贺清泰译,抄本,存一卷(1),1册1873
21圣经直解,阳玛诺撰,抄本,存1册1875
22周年主日圣经全集,抄本,1册1879138054
23训慰神编,殷弘绪撰,清刻本,1册1881138363[16]
24便览古今经要浅述,抄本,1册,缺第54、55两章问答1885138646
25天主圣教圣人行实七卷,高一志撰,明崇祯二年(1629)刻本,存六卷(1—3,5—7),6册,一函1886
26圣迹庸言十二卷,韩国英译述,抄本,1册1889139248
27圣母行实三卷,高一志撰,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2册1891138157
28济美篇三卷,巴多明,清刻本,1册1895138531
29德行谱四卷,巴多明,清雍正四年(1726)刻本,1册1897139105
30隐德余辉三卷,写本,1册1899
31天主实义二卷,利玛窦撰,清刻本,存一卷(上),1册(缺序叶1至4)1901
32天主实义四卷,利玛窦撰,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2册1902138033
33天主实义四卷,利玛窦撰,清乾隆刻本,4册,一函,满文1903m43
34万有真原一卷,艾儒略撰,清刻本,1册,一函,满文190557405
35主教缘起四卷,汤若望撰,刻本,2册(残卷二叶36,配补卷3、4)1908138025
36天儒印,利安当撰,清刻本,1册1909139168
37天儒同异考三卷,(清)张星曜撰,抄本,1册1910139095
38性理真诠四卷,孙璋撰,清乾隆刻本,6册,一函191119514
39性理参证,抄本,1册1914
40根本真宰明鉴,抄本,1册1915138652
41辨教论,(清)段衮、韩霖,清刻本,1册1916137981
42物元实证一卷,利类斯撰,清刻本,1册1917138076
43正道提纲,抄本,1册1918138620
44古今敬天鉴,白晋撰,抄本,存一卷(上),1册1919
45真道自证四卷卷首一卷,沙守信述,清康熙刻本,存二卷(1、2),1册1920140671
46道学家传,清抄本,2册1925[17]
47代疑论,阳玛诺,清刻本,1册1930138978
48答客问,(明)朱宗元,清抄本,1册1932138291
49不得已辨,利类斯,清北京天主堂刻本,24册,四函1934
50妄占辩,南怀仁撰,清康熙八年(1669)刻本,1册(缺目录前半叶)1936T02608
51辟邪全书,抄本,1册1939138593
52圣教真实利益,抄本,1册1940138975
53三山论学纪,艾儒略撰,古绛段氏重刻,1册1941A01391
54口铎日抄八卷,艾儒略、卢安德,李九标笔记,清刻本,存二卷(7、8)1册1943
55代疑编,(明)杨廷筠,清刻本,1册1945
56代疑篇俗解二卷,清抄本,1册,

后附四种:总论问答语一卷,32叶;儒教实义俗解一卷,清抄本,31叶;圣教真实凭据一卷,清抄本,13叶;圣教真实利益一卷,清抄本,26叶

1947138975
57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清)张星曜撰,抄本,七卷(1—7),2册1946
58儒教实义俗解,温古子述,清康熙五十六年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17—1768)抄本,1册1947138975
59醒世迷编二卷,(清)郁荪撰,刘珍评订,清抄本,1册1948139001
60醒世迷编二卷,(清)郁荪撰,刘珍评订,抄本,存一卷(下),1册,钤“小修院公用”印1950153839
61天主教丧礼问答,南怀仁撰,清刻本,1册(残叶1)1951138846
62圣学真义,清至民国抄本,1册1961138976
63司铎典要二卷,利类斯述,清康熙北京天主堂刻本,2册,一函(缺卷上叶64后半叶)1963138941
64圣教真训,抄本,存一卷(5),1册1964138988
65圣教浅说四卷,田类斯删订,抄本,存三卷(1—3),3册1970
66真福直指二卷,陆安德撰,清刻本,存一卷(上),1册1974137534
67逆耳忠言四卷,殷弘绪撰,清刻本,一册,(缺卷一叶1—3,卷四叶67以后)1977138049
68铎音,(清)李洪济,抄本,2册1979138261
69哀矜行诠三卷,罗雅谷,清北京首善堂重刻本,1册1984138639
70助终功用二卷,那永福撰,抄本,1册1986138855
71圣教总撮四卷,阳玛诺撰,稿本,1册,一函201019513
72天神会课二卷,潘国光撰,清乾隆刻本,2册,一函2012
73天主圣教引蒙要览,何大化撰,清刻本,1册(缺序二以前,叶50后半以后)2013137982
74教要或问,抄本,1册2014138010
75永福天衢二卷,利安定撰,清康熙刻本,1册(残卷下叶38,抄补,卷下叶39、40)2018138611
76铎德要理,抄本,存二卷(1、3),2册2020138998
77圣教四规,抄本,2册2028138218
78耶稣圣体圣心会规条,清乾隆刻本,1册2030138642
79圣体仁爱经规条,冯秉正撰,清康熙北京首善堂刻本,1册2031138640
80同上,复本2032138641
81圣心规条,冯秉正撰,清刻本,1册2033138569
82恩言笺句,(清)杨多默撰,清北京首善堂刻本,1册2035138045
83圣母圣衣会恩谕,那永福撰,清乾隆刻本,1册2040138074
84圣母七苦会规,清乾隆刻本,1册2044138148
85遵主圣范四卷,抄本,存二卷(1、3),2册2054139002
86演习神武,Lorenzo Scupoli撰,清人佚名译,清抄本,1册2055138651
87成修神务,穆迪我,抄本,存一卷(2),1册2056139109
88童贞修规,清刻本,1册2057138721
89斋克四卷,罗雅谷撰,抄本,1册2063138964
90斋克,罗雅谷撰,抄本,存二卷(1—2),1册2064138980
91默想神功,石铎琭撰,抄本,1册2069138965
92易简祷艺三卷续一卷,(清)沈若瑟东行译,清乾隆京都圣若瑟堂刻本,3册2071138487
93默想要端,四十条,(清)周志撰,清抄本,1册2073138967
94存想取益神书,同默想取益2074139114
95默想取益七卷,(明)张识撰,抄本,存五卷(3—7),一册(缺卷七第11至15条),卷端题:存想取益神书2074139114
96缮灵捷径,抄本,1册2075138603
97避静入门八卷首卷一卷,9册2077138778
98照永神镜十六卷,林德瑶撰、张舒译,清抄本,存十二卷(1—4,9—16),3册2080
99主经体味八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殷弘绪撰,清乾隆刻本,存六卷(1—2,5—8),3册2084138135
100天阶,白辣明译述,抄本,1册2086138595
101司铎日课概要,利类斯,抄本,1册。前有圣事礼典目录,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后有已亡者日课经,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2089138036
102弥撒经典,利类斯,清康熙刻本,5册,一函,有西文封面209019507
103弥撒经典,利类斯,清康熙刻本,1册,有西文封面209118872
104圣教日课三卷,阳玛诺等订,清初刻本,1册,一函2092
105日课撮要,清道光刻本,1册2093138690
106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正诠,阳玛诺,清抄本,1册2099138159
107同上,阳玛诺,清乾隆京都南堂重刻本,1册2100138082
108圣教神品序,清乾隆刻本,1册2101138832
109利子等行实,艾儒略,清抄本,1册2102138703

附2:国家图书馆藏北堂汉文古籍(部分)

来源:赵大莹:《不曾忘却:北堂图书馆旧藏汉文古籍》(未刊稿)

序号书名著者版本索书号钤印
1弥撒祭义二卷艾儒略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138939钤“北堂图书馆”印
2七克七卷庞迪我撰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139407同上
3修身西学高一志撰清—民国间(1644—1949)铅印本133939同上
4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撰金陵天主堂清同治十(1871)石印本138512同上
5不得已辩利类思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138018同上
6涤罪正规四卷艾儒略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138572同上
7简言早晚课不二字 北京救世堂清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138042同上
8玫瑰经不二字 北京救世堂清宣统间(1909—1911)铅印本138038同上
9热心神师三卷 北京救世堂清光绪三十二(1906)铅印本137449同上
10四末真论柏应理撰共乐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138562同上
11四史集一十卷 北京救世堂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137223同上
12谈道遗稿 北京救世堂清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138960同上
13新约全书 圣书公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铅印本139403同上
14要理不二字 北京救世堂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138037同上
15正教奉褒黄伯禄编上海:慈母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铅印本138022同上
16古新圣经问答 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138730同上
17增定要规 北京救世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铅印本138882同上
18圣母行实三卷高一志译清嘉庆三年(1798)刻本138116同上
19客问条答倪怀纶撰上海:土山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铅印本138632同上
20三山论学纪,艾儒略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138970同上
21醒世迷编二卷郁荪撰上海:慈母堂清同治十二(1873)刻本138274同上
22圣教浅说四卷田类斯撰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138526同上
23哀矜行诠三卷罗雅谷撰上海:慈母堂清光绪三年(1877)刻本137568同上
24哀矜行诠三卷罗雅谷撰上海:慈母堂清光绪三年(1877)刻本137570同上
25照永神镜四卷林德瑶撰张舒译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138134同上
26照永神镜四卷林德瑶撰张舒译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150030同上
27天阶 清—民国间(1644—1949)抄本139094同上
28圣若瑟会直指 北京:救世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铅印本138830同上
29早晚工课 清—民国间(1644—1949)铅印本138901同上
30会长要规 北京:京都救世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138923同上
31遵主圣范四卷田类斯删订北京救世堂清同治十三年(1874)铅印本139294同上
32圣教通考田类斯撰北京救世堂清光绪五(1879)刻本152748同上
33朝拜耶稣圣体圣理阿略撰北京救世堂清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133911钤“吴司铎斐理伯”印
34炼灵圣月 北京救世堂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138509同上
35圣若瑟圣月田类斯撰北京救世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铅印本138758同上
36照永神镜四卷林德瑶撰张舒译清光绪四年(1878)刻本138132同上
37超性学要三大支利类思译北京天主堂清(1644—1911)刻本138649钤“西湾子教区”印
38复活论二卷安文思译北京天主堂清(1644—1911)刻本138649同上
39训慰神编殷弘绪译述清刻本138160同上
40天主降生引义二卷艾儒略述上海:慈母堂清光绪十三(1887)铅印本139122钤“张辅仁”印
41正教奉褒黄伯禄撰上海:慈母堂清光绪二十(1894)年铅印本138020同上
42遵主圣范四卷田类斯删订北京救世堂清同治十三年(1874)铅印本138510同上
43遵主圣范四卷田类斯删订北京救世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138510同上
44真道自证四卷,卷首一卷沙守信撰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138071同上
45真道自证四卷卷首一卷沙守信撰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138058钤“李君武章”印
      

 

 

九、明清耶稣会士译著书目

 

Based on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1989.

 

(一)、圣经文献:

1、《古新圣经》 贺清泰 P.Le Poirot 译

2、《圣经直解》八卷, 阳玛诺译,1642

3、《天主经解》一卷,罗雅谷著,李天经润色,韩云校梓。

4、《弥撒经典》,利类斯译。

5、《司铎日课》,利类斯译,1674

6、《司铎要典》,利类斯述,1676

7、《圣事礼典》,利类斯译,1675

8、《圣教日课》三卷,龙华民编译,1602

9、《总牍会要》,阳玛诺、郭居静、费奇规、傅凡际、费乐德同订,南怀仁重订。

10、《振心总牍》,费奇规译述

11、《圣母小日课》,利类斯,1676

12、《已亡日课经》,利类斯。

13、《炼灵通功经》,利国安、龚宝仝订,阳玛诺准。

14、《念珠默想规程》,龙华民。

15、《超性俚吟》,(中国)许鼎、金元声作。1739

16、《圣人祷文》,龙华民。

17、《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八卷,艾儒略,1642

18、《圣年广益》,冯秉正、端友译述,1738

19、《圣母行实》,高一志,1631

20、《圣人行实》,高一志,1629

21、《圣若瑟行实》,阳玛诺。

22、《古圣行实》,聂仲迁。

23、《崇一堂日记随笔》,汤若望。

24、《圣若望臬玻穆传》,魏继晋。

25、《圣若撒法行实》,龙华民译。

26、《德行谱》,巴多明克安译述,1726。

27、《济美篇》,巴多明克安译述。

28、《轻世金书》四卷,阳玛诺,1640。

29、《七克》,庞迪我,1604。

30、《成修神务》三卷,穆迪我。

31、《崇修精蕴》,林安多译。1783。

32、《历修一鉴》,(中)李九功。1639

33、《善生福终正路》,陆安德、泰然甫著。

34、《真福训诠》,汤若望。

35、《真福直指》,陆安德。

36、《十慰》,高一志。

37、《哀矜行诠》,罗雅谷。

38、《仁会约》

39、《死说》,罗雅谷。

40、《天主审判明证》。

41、《善恶报略说》,南怀仁,1670。

42、《神鬼正纪》,高一志。

43、《求说》,罗雅谷。

44、《身心四要》,(中)周志。1649。

45、《人罪至重》,卫方济述,1698。

46、《盛世刍荛》,冯秉正。

47、《庞子遗诠》四卷,庞迪我。

48、《原染亏益》,郭纳爵。

49、《臆说》,佐勤、陆思默。

50、《天阶》,潘国光。

51、《口铎日抄》,思及艾。

52、《瞻礼口铎》,潘国光。

53、《口铎合钞》,九章先生、潘用观。

54、《周主日观礼口铎》,陆思默。

55、《天主圣母暨天神圣人瞻礼日解说》,阳玛诺。

56、《周年瞻礼单》,佚名。

57、《新刻主保单》,费奇规。

58、《莫居凶恶劝》,殷弘绪。

59、《策怠警喻》,熊士旂。

60、《朋来集说》,冯秉正。

61、《忠言逆耳》,殷弘绪。

62、《则圣十篇》,高一志。

63、《圣母领报会规》,苏霖,1694。

64、《圣体仁爱经规条》,冯秉正,1719。

 

(二)、宗教辩论文献:

1、《辟妄》(或名《释氏诸妄》),徐光启,1689。

2、《息妄类言》,方埙,1766。

3、《天释明辨》,杨廷筠。

4、《诠真指妄》,佚名。

5、《性学醒迷》,陈薰,1701。

6、《醒世迷编》,郁荪湘华,1714。

7、《性理参证》(抄本),佚名。

8、《咨诹偶编》,徐光启。

9、《祭祖答问简约》,文都辣、徐慕义。

10、《辨学遗牍》,利玛窦。

11、《天教明辨》,丁允泰。

12、《真道自证》四卷,沙守信。

13、《归真集》,依纳爵徐。

14、《辨学》,儒望。

15、《天儒同异考》,张星曜,1715。

16、《补儒文告》五卷,佚名耶稣会士著,1664。

17、《天儒印正》,闵王弼。

18、《经书精蕴》,佚名。

19、《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抄本),白晋,1707。

20、《易经本旨》(或名《易经吕注》,吕立本,1774。

21、《周易原指探》,佚名,梵蒂冈图书馆抄本。(提要说:此书系白晋、王化道进呈康熙者,恐即白晋等所著。)

22、《琐言分类》(古抄本),佚名。(论《易经》之旨。

23、《六书实义》,温古子。1720。

24、《铎书》,韩霖雨。1641。

25、《赠言》,汤若望编。1661(汤若望70寿辰诸公赠汤诗文汇刊)。

26、《天主圣教实录》,罗明坚。1584。(提要:是西士华文著述第一书也。)

27、《天主实义》,利玛窦,1603。

28、《畸人十篇》,利玛窦,1608。

29、《三山论学纪》,艾儒略,1627。

30、《主制群征》,汤若望。

31、《答客问》,朱宗元。

32、《拯世略说》,朱宗元。

33、《代疑编》,杨廷筠,1621。

34、《代疑论》,阳玛诺。

35、《儒交信》,佚名(小说)。

36、《天主教要》,耶稣会共译。

37、《天学蒙引》,何大化,1655。

38、《天学略义》,孟儒望。

39、《主教要旨》,利类斯。1668。

40、《天主圣教百问答》,柏应理,1675。

41、《天主圣教四字经文》,艾儒略,1642。

42、《圣教浅说》四卷,佚名。

43、《天教蒙便》,周志。

44、《圣水纪言》,孙学诗。

45、《万物真原》,艾儒略。

46、《主教缘起》,汤若望。

47、《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

48、《天主圣教小引》,范中。

49、《天主正教约征》,利类斯。

50、《天主圣教豁疑论》,朱宗元。

51、《圣洗规仪》,穆迪我,1689。

52、《告解原义》,南怀仁。

52、《圣体要理》,艾儒略,1644。

53、《圣体答疑》,南怀仁。

54、《十诫真诠》,阳玛诺,1642。

55、《十诫劝论圣迹》,潘国光。

56、《圣教四规》,潘国光。

57、《齐旨》,利玛窦。

58、《急救事宜》,龙华民。

 

(三)、宗教哲学文献:

1、《超性学要》,圣托马斯原著,利类斯译。(原书为拉丁文 Somme theologique de St Thomas, 即《神学大全》)。

2、《穷理学》,南怀仁。1683。北大图书馆古籍特藏室藏。

3、《名理探》,傅凡际译,1631,(剑桥大学逻辑学讲义)。

4、《寰有诠》,傅凡际译。1628。(节录葡国耶稣会课本,非直译)

5、《灵言蠡勺》,毕方济译,徐光启录。1624。

6、《灵魂道体说》,龙华民撰。

7、《性灵说》,利类斯。

8、《记法》,利玛窦。

9、《寰宇始末》,高一志。

10、《物元实证》,利类斯。

11、《性学粗述》,艾思极。1646。

12、《西学治平》,高一志。

13、《民治西学》,高一志。

14、《童幼教育》,高一志。

15、《修身西学》,高一志。

 

(四)、宗教史文献:

1、《圣教信证》,韩霖、张赓。1647。

2、《道学家传》,佚名。

3、《大西利先生行迹》,艾儒略。(1918年陈垣先生重刻,有马良书后)。

4、《徐光启行略》(抄本),柏应理。1678。

5、《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多尼丕。

6、《思及艾先生行迹》,李嗣玄。

7、《张弥格尔遗迹》,夏詹。

8、《悌尼削》,弥格尔。

9、《安南副教先生》,佚名。

10、《人类源流》,佚名。

11、《钦命传教约述》,佚名。(录明清皇帝关于传教的谕旨,清代尤详。)

12、《天学传概》,黄鸣乔。1639。

13、《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正诠》,阳玛诺,1644。(该书与《天学初函》所收“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可参看,是最早的传教士研究该碑的文献,经艾儒略、费奇规等传教士修订,极具文献价值。)

14、《辨学章疏》,徐光启,1616。

15、《具揭》,庞迪我、熊三拔等。(此书与上徐光启《辨学章疏》为“南京教难”事件而上的辩驳奏章。“南京教难”发生在1616年,由南京礼部侍郎沈氵隺发起的攻击天主教的事件,后因魏忠贤势力的介入而传教士受到打击。)

16、《号鸾不并鸣说》,杨廷筠。

17、《不得已辩》,利类斯,1665。(驳杨光先《不得已》)。

18、《妄占辩》,南怀仁。(驳杨光先)。

19、《崇正必辩》,何世贞。1732。(辩杨光先)。

 

(五)、历算:

1、《崇祯历书》(《新法历书》、《新法算书》),徐光启译,1644。

2、《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3、《同文算指》,利玛窦,李之藻刻。1613。

4、《测量法义》,利玛窦,徐光启录。1607。

5、《测量法义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句股义一卷》,徐光启。

6、《简平仪说》,熊三拔撰,徐光启劄记,1611。

7、《圜容较义》,利玛窦,李之藻刻。

8、《天问略》,阳玛诺,1615。

9、《地震解》,龙华民。

10、《表度说》,熊三拔,1614。

11、《民历铺注解惑》,汤若望,南怀仁较订。

12、《天学初函》,李之藻辑。1628。

13、《熙朝定案》,南怀仁辑。(辑录康熙7年-44年关于杨光先历法之争的奏疏、谕旨文献汇编。)

 

(六)、科学类:

1、《远镜说》,汤若望,1626。

2、《奇器图说》,邓玉函,1634。

3、《御览西方要纪》,利类斯、安文思、南怀仁,1668。

4、《西方问答》,艾儒略撰。1637。

5、《火攻挈要》(《则克录》),汤若望,1643。

6、《毕方济奏折》,毕方济。

7、《泰西人身说概》,邓玉函。

8、《进呈鹰论》,利类斯纂译。

9、《狮子说》,利类斯。

10、《泰西水法》,熊三拔,1612。

11、《乾坤体义》,利玛窦辑。

12、《职方外纪》,艾儒略,1623。(收入《天学初函》)

13、《万国舆图》,利玛窦。

14、《坤舆全图》、《坤舆图说》,南怀仁,1674。(地图与解说)

15、《皇舆全览图》,白晋(进?)等。1717。

16、《西儒耳目资》,金尼阁,1626。

17、《律吕正义》,康熙等。(前四卷为康熙所撰,第五卷为《律吕正义续编》,为金日升、德理格编成)。

 

(七)、伦理著作:

1、《二十五言》,利玛窦,1604。

2、《五十言余》,艾儒略,1645。

3、《圣记百言》,罗雅谷,1632。

4、《譬学警语》,高一志。

5、《炤迷四镜》,孟儒望,1634。

6、《睡答昼答》,毕方济,1629。

7、《圣梦歌》,艾儒略。

8、《交友论》,利玛窦。(收于《天学初函》)

9、《逑友篇》,卫匡国,1647。

 

 

十、已出版明清天主教文献书目

 

1、《天学初函》

 

Based on吴相湘主编:《天学初函》,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

 

西学凡一卷意.艾儒略答《天学初函》本1-9

唐景教碑附大秦寺僧景净述《天学初函》本1-61

畸人十篇二卷附西琴曲意八章意.利玛窦述、明.汪汝淳较梓《天学初函》本1-93

交友篇一卷意.利玛窦撰《天学初函》本1-295

二十五言一卷意.利玛窦述、明.汪汝淳较梓《天学初函》本1-321

天主实义二卷意.利玛窦述、明.燕贻堂较梓《天学初函》本1-351

辩学遗牍一卷明.习是斋续梓《天学初函》本2-637

七克七卷西班牙.庞迪我撰述、明杨廷筠较梓《天学初函》本2-689

灵言蠡勺二卷意.毕方济口授、明.徐光启笔录《天学初函》本2-1127

职方外纪五卷首一卷意.艾儒略译、明.杨廷筠记《天学初函》本3-1269

泰西水法六卷意.熊三拔撰、明.徐光启记《天学初函》本3-1505

浑盖通宪图说3册1711

几何原本4册1921

表度说5册2523

天问略5册2619

简平仪5册2719

同文算指5册2771

圜容较义6册3427

测量法义6册3483

测量异同6册3533

勾股义6册3543

 

2、《天主教东传文献》

 

Based on利玛窦等著述:《天主教东传文献》,台北:学生书局,1965。

 

西国记法意.利玛窦撰《天主教东传文献》本1-1

熙朝定案不著撰者《天主教东传文献》本1-71

不得已辩意.利类思撰《天主教东传文献》本1-225

不得已辩比.南怀仁撰《天主教东传文献》本1-333

代疑篇明.杨廷筠述《天主教东传文献》本1-471

熙朝崇正集明.叶向高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本1-633

 

3、《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

 

Based on徐光启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台北:学生书局,1966年。

 

天学说明.劭辅忠著梓《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1

辩学疏稿明.徐光启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19

鹗鸾不并鸣说明.杨廷筠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37

天帝考清.严谟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49

天主实义续编西班牙.庞迪我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93

天释明辨明.杨廷筠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229

三山论学记意.艾儒略、明.叶向高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1-419

主制群征日耳曼.汤若望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495

辟妄明.徐光启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617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正诠葡.阳玛诺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653

天主圣教实录意.罗明坚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755

天学略义葡.孟儒望著《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839

辟邪集明.锺始声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905

建福州天主堂碑记不著撰者《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961

天儒印西班牙.利安当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981

天学传概清.李祖白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2-1043

不得已清.杨光先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3-1069

儒教实义法.马若瑟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3-1333

盛世刍荛法.冯秉正指示、清.杨多默纂录《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3-1413

熙朝定案比.南怀仁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本3-1701

-

4、《四库全书》

 

Based on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御定律吕正义 经·乐   [葡]徐日昇、(意)德里格

职方外纪        史•地理类       [明]{西洋}艾儒略(撰)       594

坤舆图说        史•地理类       [清]{西洋}南怀仁(撰)       594

农政全书   子·农家  徐光启

泰西水法        子•农家类       [明]{西洋}熊三拔(撰)       731

乾坤体义        子•天文算法类       [明]{西洋}利玛窦(撰)       787

表度说        子•天文算法类       [明]{西洋}熊三拔(口译) 周子愚(笔录)        787

简平仪说        子•天文算法类       [明]{西洋}熊三拔(撰)       787

天问略        子•天文算法类       [明]{西洋}阳玛诺(撰)       787

新法算书 788-789 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

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 徐光启

浑盖通宪图说 李之藻

圜容较义 李之藻

御定历象考成后编

御定仪象考成

天步真原        子•天文算法类       [清]{西洋}穆尼阁(撰) 薛凤祚(译)     793

天学会通 薛凤祚

同文算指前编        子•天文算法类       [明]李之藻(撰)  798

同文算指通编 李之藻、利玛窦

几何原本        子•天文算法类       {西洋}欧几里得(撰)[明]利马窦(译) 徐光启(录)        798

奇器图说        子•谱录类           [明]{西洋}邓玉函(撰) 王徵(译)842

诸器图说  王徵

 

四库存目

 

西儒耳目资 经·小学 金尼阁

别本坤舆外纪 史·地理 南怀仁

西方要纪 史·地理 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

辨学遗牍 子·杂家 利玛窦

二十五言 子·杂家 利玛窦

天主实义 子·杂家 利玛窦

畸人十篇,附西琴曲意一卷 子·杂家 利玛窦

交友论 子·杂家 利玛窦

七克 子·杂家 庞迪我

西学凡,附录唐大秦寺碑一篇 艾儒略

灵验蠡勺 毕方济

空际格致 高一志

寰有诠 傅汎际

天学初函 李之藻

 

5、《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

 

Based on艾儒略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

 

逑友篇意.卫匡国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1-1

正学镠石西班牙.利安当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1-89

圣教信证明.韩霖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1-267

五十余言意.艾儒略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1-363

励修一鉴明.李九功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1-411

天主圣教豁疑论明.朱宗元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2-531

造物主垂象略说明.徐光启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2-547

譬学意.高一志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2-565

达道纪言意.高一志手授、明.韩云纂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2-657

崇一堂日记随笔日耳曼.汤若望译述、明.王征良笔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2-755

空际格致意.高一志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2-839

痛苦经迹葡.伏若望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3-1031

圣母行实意.高一志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3-1273

圣经直解葡.阳玛诺撰《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本4-1553、5-2041、6-2597

 

6、《续修四库全书》

 

Based on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火攻挈要三卷圖一卷    (西洋)湯若望授(明)焦勗輯    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海山仙館叢書本        子966

 

民曆鋪注解惑一卷        (德)湯若望撰  影印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    子1040

交食曆書一卷        (比)南懷仁撰  影印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    子1040

地球圖說一卷補圖一卷        (法)蔣友仁譯(清)何國宗(清)錢大昕潤色(清)阮元補圖 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阮氏刻文選樓叢書本      子1035

 

新製靈臺儀象志十六卷(存十四卷)      (比)南懷仁撰  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後印本    子1031-32

 

天主實義二卷        (意)利瑪竇撰  影印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五年燕貽堂刻本    子1296

主制羣徵二卷        (德)湯若望撰  影印華東師大圖書館藏民國四年天津大公報館鉛印本        子1296

教要序論一卷        (比)南懷仁撰  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清同治六年慈母堂刻本        子1296

 

幾何原本十五卷    (西洋)歐幾里得撰(意)利瑪竇譯(明)徐光啟筆受(英)偉烈亞力續譯        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同治四年金陵刻本    子1300

 

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Based on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西儒耳目資三卷    (明西洋)金尼閣撰  明天啟六年刻本    經213     存目

西方要紀一卷        (清西洋利類思撰   清康熙刻昭代叢書本    史256     存目

辯學遺牘一卷        (明西洋)利瑪竇撰(明)虞淳熙撰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存目

重刻二十五言一卷        (明西洋)利瑪竇撰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存目

天主寶義二卷        (明西洋)利瑪竇撰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存目

重刻畸人十篇二卷附西琴曲意一卷    (明西洋)利瑪竇撰  附利瑪竇譯明刻天學初函本子93

交友論一卷    (明西洋)利瑪竇撰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存目

七克七卷        (明西洋)龐迪我撰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存目

西學凡一卷附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一卷        (明西洋)艾儒略撰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靈言蠡勺二卷        (明西洋)畢方濟口譯(明)徐光啓筆錄    明刻天學初函本    子93    存目

空際格致二卷        (明西洋)高一志撰  清鈔本    子93       存目

寰有詮六卷    (明西洋)傅汎際譯義(明)李之藻達辭    明崇禎元年刻靈竺玄棲刻本    子94

 

8、《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五册)

 

Based on钟鸣旦、杜鼎克、黄一农、祝平一等编,《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方济出版社,1996。

 

斋旨附司铎化人九要意.利玛窦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1

辟释氏诸妄明.徐光启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37

奏疏西班牙.庞迪我、意.熊三拔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71 具揭

策怠警喻明.熊士旂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141

万物真原意.艾儒略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161

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明.丁志麟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217

童幼教育意.高一志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239

睡画二答意.毕方济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423

推验正道论、谘周偶编意.王一元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1-463

齐家西学(1-2卷)意.高一志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491

铎书明.韩霖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599

天学四镜葡.孟儒望著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863

毕方济奏折意.毕方济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911

思及艾先生行迹明.李嗣玄著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919

天主圣教约言等葡.苏若望[18]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939

汤若望贺文【赠言】日耳曼.汤若望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955

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奏疏意.利类思、葡.安文思、比.南怀仁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2-995

道学家传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3-1025

【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明.陆丕诚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3-1229

钦命传教约述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3-1249

安南副教先生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3-1333

性理参证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3-1377

息妄类言清.方埙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4-1587

圣教书籍记篇、天学传概不著撰者、明.黄鸣乔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4-1805

格致奥略罗明尧[19]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4-1859

本主教类思罗Mgr.LudovicoConte de Bési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027

昭然公论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039

诬谤论●.南格禄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079

黄恩彤护教奏疏清.黄恩彤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121

天主教奏折Mgr. Joseph-Martial Mouly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133

醒心编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175

圣教谕稿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195

驻札上海主教中法职官表清.黄伯禄撰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317

教堂买地公件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339

天主堂基石记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391

李公问渔书札  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439

江南育婴堂记不著撰者据徐家汇藏书楼藏本影印5-2487

 

9、《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五册)

 

Based on周駬方编校:《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辩学遗牍一卷意.利玛窦等撰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天学初函》本影印1-4

代疑篇二卷明.杨廷筠撰《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本1-26

三山论学纪意.艾儒略撰《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本2-68

天学传概清.李祖白撰据《天主教东传文献》本影印2-95

破邪集八卷明.徐昌治编辑据日本安政二年水户藩弘道馆本影印2-103、3-145、4-207

辟邪集二卷清.锺始声等撰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日本翻刻本影印4-244

不得已清.杨光先撰《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丛编》本5-280

 

10、《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十二册)

 

Based on钟鸣旦、杜鼎克主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利氏学社,2002。

 

天主实录意.罗明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1584年版本

圣经约录意.利玛窦等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87

教要解略意.王丰肃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17

天主教要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307

天主圣教启蒙葡.罗儒望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375

诵念珠规程葡.罗儒望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515

庞子遗诠西班牙.庞迪我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2-1

天主圣教约言、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汉、意.苏若望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2-253、2-281

天主圣教四字经文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2-297

天主圣教入门问答●.施若翰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2-385

圣教源流明.朱毓朴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3-1

振心总牍葡.费奇规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3-389

默想规矩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3-507

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3-527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4-1

涤罪正规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4-337

哀矜行诠意.罗雅谷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1

圣教四规意.潘国光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257

推定历年瞻礼日法比.柏应理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301

善终诸功规例葡.伏若望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333

临丧出殡仪式【早期抄本】、临丧出殡仪式【晚期抄本】●.李安当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439、5-447

丧葬仪式【早期抄本】、丧葬仪式【晚期抄本】●.李安当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467、5-481

天主教丧礼问答比.南怀仁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493

善恶报略说比.南怀仁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5-509

象数论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1

性学牛角述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45

画答意.毕方济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379

睡答意.毕方济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403

圣梦歌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435

民历铺注解惑日耳曼.汤若望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465

预推纪验比.南怀仁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6-545

口铎日抄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7-1

圣水纪言明.孙学诗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1

圣教规诫箴赞明.徐光启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31

天学证符明.张赓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41

同善说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89

辟邪说清.姜佑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99

天主教原由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139

萝渡山房悬钟集清.郭多默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157

问答汇抄明.李九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8-235

易书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1

礼俗明辨明.李九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21

摘出问答汇抄明.李九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51

证礼议【早期抄本】、证礼议【晚期抄本】明.李九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63、9-91

慎思录明.李九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119

醒迷篇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239

辟妄条驳合刻明.徐光启、张星曜、洪齐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389

觉斯录明.刘凝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9-529

性说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

泡制辟妄辟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7

赣州堂夏相公圣名玛第亚回方老爷书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35

生祠缘由册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43

生祠故事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67

祭礼泡制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79

礼记祭制撮言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05

【礼仪问答】清.夏玛第亚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15

中国各省寺庙录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45

闽中将乐县丘先生致诸位神父书清.丘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63

述闻篇清.丘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177

辨祭参评葡.李西满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363

祀典说清.张星曜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439

【礼仪问答】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459

京都总会长王伯多禄等十八人致外省各堂会长书比.王伯多禄等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0-479

祭祖考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1

木主考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29

辨祭【早期抄本】、辨祭【晚期抄本】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37、11-47

草稿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61

辩祭后志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67

致穆老师文两首、附跋一首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73

草稿(草稿抄白) 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87

李师条问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115

考拟清.严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217

祭祀问答清.洪依纳爵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235

蒭言何某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257

丧礼哀论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269

家礼合教录明.张象灿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279

圣事礼典意.利类思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1-305

斐禄问答意.高一志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1

本草补●.石铎琭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105

圣意纳爵传意.高一志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145

圣方济各沙勿略传意.高一志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165

大西利西泰子传●.张维枢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187

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意.艾儒略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200

西海艾先生行略明.李九功、沈从先、李嗣玄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243

西海艾先生语录明.李嗣玄、李九功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265

远西景明安先生行述意.利类思、比.南怀仁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323

利先生行述比.南怀仁、意.闽明我、葡.徐日升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335

奏疏意.利类思、葡.安文思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341

礼部题稿不著撰者《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351

辞衔问答比.南怀仁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369

edicts and memorials concerning Ferdinand Verbiest's death(from 熙朝定案不著撰者《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379

广东至北京路程表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05

湖广圣迹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23

圣母会规法.洪度贞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39

天主耶稣苦难会规、会规总要法.洪度贞撰《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63、12-471

仁会会规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73

圣方济各会规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79

圣母会规无名氏《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12-489

 

11、《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六十册)

 

Based on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

 

第一卷

第一册:罗明坚[20]《天主圣教实录》[21](頁25) (1637年版本)

第二册:利玛窦[22]《天主实义》[23] (61)

第三册:利玛窦《畸人十篇》[24] (179)

第四册:利玛窦[25]《辩学遗牍》[26] (253)

第五册:利玛窦《交友论》[27] (289)

第六册:利玛窦《二十五言》[28] (299)

第七册:艾儒略[29]《三山论学》[30] (317)

第八册:艾儒略《万物真原》[31] (353)

第九册:艾儒略、卢安德、[32]林本笃、[33]瞿西满[34]《口铎日抄》[35](377)

第十册:艾儒略《天主降生言行纪略》[36] (645)

第十一册:艾儒略《天主降生引义》[37](697)

 

第二卷

第十二册:庞迪我[38]《天主实义续篇》[39] (页3)

第十三册:孟儒望[40]《天学略义》[41] (37)

第十四册:马若瑟[42]《儒教实义》[43] (67)

第十五册:利安当[44]《天儒印》[45] (109)

第十六册:汤若望[46]《主制群征》[47] (137)

第十七册:利类思[48]《不得已辩》[49] (171)

第十八册:南怀仁[50]《善恶报略说》[51] (203)

第十九册:白晋[52]《古今敬天鉴》[53] (215)

第二十册:沙守信[54]《真道自证》[55] (297)

第二十一册:郭纳爵[56]《烛俗迷篇》[57] (383)

第二十二册:冯秉正[58]《盛世刍荛》[59](443)

第二十三册:陆铭恩[60]《释客问》[61] (531)

 

第三卷

 

第二十四册:徐光启[62]《辟妄》[63] (3)

附一:徐光启《答乡人书》[64] (24)

附二:雷翀《天辟邪事》 (25)

第二十五册:徐光启《辩学疏稿》[65] (27)

第二十六册:徐文定公译《破迷》[66] (37)

第二十七册:杨廷筠[67]《天释明辨》[68](69)

第二十八册:杨廷筠《鸮鸾不并鸣说》[69] (145)

第二十九册:杨廷筠《代疑篇》[70] (153)

第三十册:杨廷筠《代疑续篇》[71] (211)

第三十一册:朱宗元[72]《答客问》[73](253)

第三十二册:朱宗元《拯世略说》[74](345)

第三十三册:刘凝等《觉斯录》[75] (407)

第三十四册:王征[76]《畏天爱人极论》[77] (447)

第三十五册:韩霖、段衮[78]《辨教论》[79] (487)

第三十六册:张星曜、[80]洪济[81]《辟略说条驳》[82] (497)

第三十七册:张星曜《天儒同异考》[83] (539)

 

第四卷

第三十八册:严谟[84]《天帝考》[85] (3)

第三十九册:李祖白[86]《天学传概》[87] (23)

第四十册:邵辅忠《天学说》[88] (35)

第四十一册:韩霖、[89]张赓[90]《圣教信证》[91](47)

第四十二册:何世贞[92]《崇正必辩》[93] (83)

第四十三册:罗广平《醒迷篇》[94] (141)

第四十四册:陈渟《开天宝钥》[95](187)

第四十五册:无名氏《儒交信》[96](211)

第四十六册:合订本《论释氏之非》[97] (259)

味德子《辟轮回非理之正》[98]

任斋主人《问释氏言轮回》[99]

无名氏《醒世问篇》[100]

苏若望[101]《天主圣教约言》[102]

文度辣[103]《圣教要训》[104]

何大化[105]《天主圣教蒙引》[106]

陆泰然[107]《(天主)圣教摄言》[108]

王丰肃[109]《教要解略》[110]

第四十七册:无名氏《辩诬》[111] (287)

第四十八册:无名氏《天主教辩疑》[112] (297)

第四十九册:无名氏“圣教要紧的道礼”等[113] (335)

第五十册:任斯德范《圣教理证》[114] (385)

第五十一册:无名氏《辟诬编》[115] (455)

第五十二册:崇道主人《一目了然》[116] (461)

第五十三册:张雅各伯《邪正理考简言》[117] (477)

第五十四册:无名氏《辟邪归正》[118] (517)

第五十五册:瑞思义、许家惺,“论上帝之有无”等[119] (567)

第五十六册:艾约瑟迪谨[120]《释教正谬》[121] (615)

第五卷

第五十七册:徐昌治[122]《破邪集》[123] (3)

第五十八册:钟始声[124]《辟邪集》[125](281)

第五十九册:杨光先[126]《不得已》[127] (379)

第六十册:“天下第一伤心人”[128]《辟邪纪实》[129] (463)

附录:郑安德《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辩论资料选》(523)-(711)

 

12、《东传福音》(二十五册)

 

Based on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纂:《东传福音》,合肥:黄山书社,2005。

 

第一册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并序 / 大秦寺僧景净述 ; 1

唐建中二年建立 --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尊經(唐抄本) – 8

大秦景教宣元本經(舊刊本) – 11

志玄安樂經(舊刊本) – 13

一神論卷第三(唐抄本) –19

序聽迷詩所經一卷(唐抄本) – 31

大秦景教大聖通真歸法贊(舊刊本) –36

景教流行中國碑頌正詮(上海慈母堂清刻本) / 陽瑪諾撰 – 38

唐景教碑頌正詮(上海土山灣慈母堂民國刊印本) / 陽瑪諾撰 –65

景教碑考(商務印書館民國鉛印本) / 馮承鈞著 – 85

元也里可溫考(民國鉛印本) / 陳垣著 – 112

聖經直解(明刻本) / 陽瑪諾譯 – 129

宗徒大事錄(天津崇德堂民國鉛印本) / 蕭舜華譯 – 518

新經全集(民國鉛印本) / 吴經熊譯.568

 

第二册

天主圣教实录(明崇祯年刻本) / 罗明坚著 – 1

天主实义(明刻本) / 利玛窦著 – 23

辩学遗牍(明刻本) / 利玛窦等撰 –97

重刻二十五言(明刻本) / 利玛窦著 --112

重刻畸人十篇附西琴曲意(明刻本) / 利玛窦著 – 122

畸人十篇(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利玛窦著 – 174

交友论(明崇祯二十三年刻本) / 利玛窦著 – 210

重刻交友论(明刻本) / 利玛窦著 – 218

造物主垂像略说(旧刻本) / 徐光启述 – 228

辩学疏稿(明末刻本) / 徐光启著 – 234

辟妄(旧刻本) / 徐光启著 – 239

七克(旧刻本) / 庞迪我著 – 249

天主实义续编(漳州景教堂清刻本) / 庞迪我著 – 364

天学说(明末刻本) / 明明子, 邵辅忠著 – 399

主制群征(明末刻本) / 汤若望著 – 404

天学略义(明崇祯年刻本) / 孟儒望述 – 435

励修一鉴(旧刻本) / 李九功著 – 452

五十余言(旧刻本) / 艾思及述 – 483

灵言蠡勺(明刻本) / 毕方济撰 – 496

天学传概(清康熙刻本) / 李祖白著 – 534

盛世刍荛(清雍正刻本) / 冯秉正口授 ; 杨多默纂录 – 541

天儒印(清刻本) / 利安当著 – 613

天主圣教豁疑论(旧刻本) / 朱宗元述 – 629

逑友篇(明刻本) / 卫匡国著.634

 

第三册

正学镠石(旧刻本) / 利安当著 – 1

圣教信证(清刻本) / 韩霖, 张赓著 – 46

三山论学纪(清重刊本) / 艾儒略著 – 71

训慰神编(清重印本) / 殷弘绪著 – 91

天释明辨(清初刻本) / 杨廷筠著 – 125

鸮鸾不并鸣说(旧刻本) / 杨廷筠著 – 173

代疑编(旧刻本) / 杨淇园著 – 177

代疑编(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杨廷筠著 – 219

天帝考(旧刻本) / 严保禄编著 – 247

譬学(旧刻本) / 高一志撰 – 259

儒教实义(旧刻本) / 马若瑟著 – 283

不得已辩(旧刻本) / 南怀仁著 – 304

不得已辩(旧刻本) / 利类思著 – 341

圣事要理问答(上海慈母堂藏版清刻本) – 370

圣教要理问答(保定府天主堂印民国铅印本) / 张宝臣译 – 397

圣母要理简要(土山湾印书馆民国活字本) / 圣母会士译辑 – 439

理窟(土山湾印书馆民国活字本) / 李问渔著 – 465

续理窟(土山湾印书馆民国活字本) / 李问渔著.569

 

第四册

万物真原(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艾儒略述 – 1

天主降生引义(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艾儒略撰 – 17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艾儒略著 – 42

宗徒大事录(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李杕节译 – 199

圣母传(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李杕著 – 249

宗徒列传(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高一志著 – 275

教皇洪序(清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道原精萃活字版本) / 著译者不详 – 312

性理真诠(清光绪十五年上海慈母堂活字版本) / 孙璋著.331

 

第五册

训真辨妄(土山湾印书馆民国三年铅印本) / 黄伯禄编 – 1

轻世金书(土山湾印书馆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 阳玛诺著 – 72

四终略意(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白多玛著 – 114

真教自证(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晁德莅撰 – 145

非非基督教(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张士泉著 – 166

天主圣教约言(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苏如望著 – 177

圣教要理选集(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183

教要解略(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高一志著 – 198

圣教切要(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白多玛著 – 219

拯世略说(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朱宗元著 – 260

圣教理证(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黄伯禄著 – 285

邪正理考(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张雅各伯著 – 306

进教要理(大同天主堂永望学会民国铅印本) / 巴换宗编 – 446

逆耳忠言(土山湾慈母堂民国铅印本) / 殷弘绪著 – 494

天理良心(北平西什库存遣使会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520

醒世迷编(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郁逋叟著 – 535

涤罪正规(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艾儒略著 – 567

要理像解(民国翻印本).605

 

第六册

崇一堂日记随笔(明刻本) / 汤若望译述 – 1

建福州天主堂碑记(旧刻本) – 23

拳祸记(土山湾印书馆清光绪三十一年活字版本) / 李杕编 – 29

增补拳匪祸教记(土山湾印书馆清宣统元年活字版本) / 李杕编 – 125

燕京开教略(救世堂清刻本) / 樊国梁撰 – 262

西湾圣教源流(北平西什库存遣使会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隆德里编著 – 410

正教奉褒(上海慈母堂清光绪三十年活字版本) / 黄伯禄著 – 461

庚子畿疆教案赔款疑记(清光绪辛丑年刻本) / 王振声辑.644

 

第七册

拳时北京教友致命(北京救世堂民国刻本) / 包士杰辑 1

 

第八册

教务纪略(山东印书局清光绪二十九年刊本) / 魏家骅编 – 1

公理战胜纪念特辑(中华公教进行会全国临时指导会编印民国铅印本) / 丁牧南等辑 – 94

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北平故宫博物院民国二十一年编印影印本) / 陈垣编 – 120

圣教史略(献县张家庄天主堂民国刊本) / 萧若瑟译 – 145

圣教会史纲(安庆天主堂发行民国铅印本) / 于炳南编 ; 杨堤译 – 418

福女玛利亚纳传(上海慈母堂清活字版本) / 李问渔译 – 496

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会士卜弥格传(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沙不烈撰 ; 冯承钧译 – 530

我之改奉天主教小史(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花友兰著 ; 张士泉译.566

 

第九册

圣母行实(清康熙十九年广州太原堂重刻本) / 高一志撰述 – 1

慎思指南(清刻本) / 朗霁罗旎阁撰 – 72

又圣母经传(旧抄本) / 著译者不详 – 225

广益教思(旧刻本) / 著译者不详 – 286

圣体纪(上海慈母堂清末重版本) / 李问渔著 – 361

崇修引(清末河间府胜世堂活字版本) / 著者不详 – 402

弥撒祭义(土山湾印书馆民国活字版本) / 艾儒略述 – 458

进思法程(旧刻本) / 若瑟玛尔济亚尔慕理孟编 – 483

善恶报略说(土山湾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南怀仁著 – 513

辟邪集(明崇祯刻本) / 锺始声著 – 519

不得已(民国影印本) / 杨光先著 – 534

熙朝定案(旧刻本) / 南怀仁辑 – 601

熙朝定案天主教续编(旧刻本) / 南怀仁辑.641

 

第十册

天主教(中华公教进行会总监督处民国刊印本) / 刘韵轩编辑 – 1

我们的宗教(山东保禄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托德著 ; 杨世豪译 – 42

公教论(商务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陈香伯著 – 85

劳工问题(香港真理会现代铅印本) / 教宗良第十三著 ; 戴明我译 – 113

进步与宗教(中国公教真理会民国铅印本) / 道森著 ; 柳明译 –129

痛苦经迹(旧刻本) / 伏如望等译述 – 185

少年良友(上海普爱堂民国铅印本) / 葛立模编 – 247

日课要选(济南华洋印书局民国铅印本) – 388

弥撒经本(香港纳匝勒静院民国活字版本) – 509

瞻礼(献县天主堂民国铅印本) / 戴遂良述 – 835

圣主日礼节袖珍(澳门慈幼印书馆民国铅印本) / 文启明编.926

 

第十一册

西国记法(旧刻本) / 利玛窦著 – 1

熙朝崇正集(旧刻本) / 闽中诸公著 – 20

空际格致(旧刻本) / 高一志撰 – 36

空际格致(清抄本) / 高一志撰 – 85

达道纪言(旧刻本) / 高一志授 – 135

寰有诠(明刻本) / 傅泛际译 – 161

西儒耳目资(明刻本) / 金尼阁撰 – 351

西学凡(明刻本) / 艾儒略著 – 484

西方要纪(清刻本) / 利类思等撰.509

 

第十二册

新约全书(上海美华书馆清光绪二十年活字版本) / 大英圣书会托印 – 1

圣经全书(上海美华书馆清光绪二十二年铅印本) / 大美圣经公会托印 – 198

新约全书(日本东京秀英舍清光绪二十四年铅印本) / 施约瑟译 – 609

吕译新约初稿(北平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民国铅印本) / 吕振中译.748

 

第十三册

创世记问答(上海美华书馆清刻本) / 狄考文撰 – 1

马可讲义(清光绪年间刻本) / 花之安撰 – 98

行传旨味录(中国圣教书会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 陈金镛著 – 373

马太福音略解(汉口圣教书局清宣统元年刻本) / 杨格非注 – 409

启示录新注释(广学会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 司徒雷登著 – 446

二约释义丛书(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韦廉臣等编 – 512

圣经溯源(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J.P. Smyth著 ; 华立熙, 张文彬译述 – 618

使徒遗传(中华圣公会书籍委员会民国铅印本) / 都孟高博士译 – 637

三圣传集(中华圣公会书籍委员会民国铅印本) / 著译者不详.673

 

第十四册

使徒历史(上海美华书馆民国铅印本) / 赫士编译 – 1

旧约历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励德厚, 陈金镛编著 – 37

现代青年旧约必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全国协会文字事业委员会民国铅印本) / 李荣芳编著 –88

旧约史(民国铅印本) / 赵宗福编 – 166

新约小史(基督教文社民国铅印本) / 古士毕著 ; 简又文编译 – 272

新约圣经流传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密立根著 ; 贾立言, 冯雪冰译 – 312

新约圣经成立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张伯怀著 – 385

圣经之起源与生长(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海兰耳著 ; 谢颂三译 – 440

使徒之时代(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米德峻著 ; 马福江笔译 – 479

圣经译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吴慧烈著 ; 女铎社述译 – 547

现代圣经观(中华圣公会书籍委办民国铅印本) / 汤忠谟著 ; 过良先校 – 586

古物学与圣经(中西基督福音书局民国铅印本) / 卜德生著 ; 管西屏修词.644

 

第十五册

卫司理讲道真诠二卷(上海美华书馆清光绪二十二、二十三年铅印本) / 林乐知译 – 1

十诫问答(上海美华印书馆重印清光绪二十九年铅印本) / 费克礼著 – 83

圣神功化(美华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刻本) / 柳清芳著 ; 石伯钧译 – 126

两教辨正(上海美华书馆民国铅印本) / 倪维思著 – 140

圣道诠证(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马开著 ; 梅益盛口授 ; 蒋茂森笔述 – 168

问道津梁(福州协和道学院民国铅印本) / 高哲善著 – 197

十诫精义(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狄乐播编译 ; 于汉清笔述 – 240

司牧良规(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慕尔腓著 ; 赫士译 – 263

属灵人(卷一至卷三)(民国铅印本) / 倪柝声著 – 293

教义神学下编(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赫士著 – 401

基督教哲学(中华基督教文社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撰 – 487

神学四讲(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撰 – 576

基督教进解(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撰 – 597

圣灵之研究(湖南圣经学院民国铅印本) / 陈崇桂著 – 645

怎样做基督徒(成都中华基督圣经书会民国铅印本) / 陈崇桂著 – 671

培灵讲道(广州培灵会现代铅印本) / 陈崇桂等著 – 697

布道六讲(广学会现代铅印本) / 陈崇桂著.762

 

第十六册

天道溯原(中国基督圣教书会民国十三年重印本) / 丁韪良著 – 1

基督教教义解释(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班克斯著 ; 彭寿, 董正初译 – 41

伦理的基督教观(中华基督教文社民国铅印本) / 史美夫著 ; 简文译 – 144

宗教论文集(中华基督教文社民国铅印本) / 燕京大学诸教授著 – 203

叛逆的信仰(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垦治著 ; 贾立言, 冯雪冰译 – 238

上帝的国与弥赛亚(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司可托著 ; 张伯怀译述 – 343

二元神学(中西福音书局民国铅印本) / 罗艾萨克著 – 404

实践神学大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麦沾思编辑 – 476

基督教义诠释(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彭彼得著 – 509

新约教会(美华浸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赖崇理著.680

 

第十七册

天地人三伦(基督圣教协和书局清刊本) / 花之安著 – 1

洪辑华人接受基督教(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洪孝充辑 – 92

谢辑华人接受基督教(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谢思光辑 – 132

千禧年主义(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卡斯著 ; 谷云阶译 – 188

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青年协会书报部民国铅印本) / 王治心著 – 236

信仰的基础(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修慈著 ; 杨苑林译述 --246

现代神学思潮(民国铅印本) / 敖布瑞著 ; 彭彼得译 – 372

社会福音(上海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吴耀宗撰 – 419

基督教与新中国(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吴耀宗撰 – 464

没有人看见上帝(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吴耀宗著 – 537

基督教讲话(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吴耀宗著 – 573

黑暗与光明(青年协会书局现代铅印本) / 吴耀宗著 – 603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吴雷川著 – 692

基督眼里的中华民族(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徐松石著 – 772

中华民族眼里的耶稣(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徐松石著.841

 

第十八册

主仆谈道(广学会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 刘乐义译 – 1

宣道指归(美华书馆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 倪维思撰 – 16

使徒信经(中国圣教书会清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 霍约瑟著 – 38

真理譬言(上海画图新报馆清光绪二十年刊印) / 中国圣教书会发 – 72

证道比喻(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王席珍译 – 82

喻道传(中国圣教书会民国重印本) / 丁韪良著 – 96

和声鸣盛(广学会民国重印本) / 季理斐编译 – 113

活水永流(广学会清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 季理斐译 ; 潘桢述 – 132

耶稣与使徒要训日课(美华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刊本) / 濮士华著 ; 谢洪赉编译 – 149

成圣津逮(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组合民国二年刊印本) / 麦格古著 ; 奚若译 – 170

耶稣譬喻略解(美华浸会印书局民国重印本) / 纪好弼著 – 187

圣灵全功便览(中国圣教书会民国三年刊印本) / 斐有文著 – 220

问答集要(上海美华书馆民国刻本) / 郭斐蔚订 – 231

学仁(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著 – 251

传道解惑(燕大基督教团契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著 – 290

主祷文与十字架(燕大基督教团契民国铅印本) / 吴雷川著 – 309

圣道讲台(中华信义会书报部民国铅印本) / 谢受灵等著 – 312

天路指明(上海中国基督圣教书会民国重印本) / 杨格非著 – 393

成圣(民国铅印本) / 魏客著 ; 胡美林译 – 411

实用讲道术(中华浸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万应远编 ; 徐松石译述 – 427

罗运炎演讲拾零(卫理公会书报部民国铅印本) / 罗运炎讲 – 478

基督果真复活了么(灵食季刊社民国铅印本) / 王明道著 – 527

洗礼略论(上海美华书馆民国刊印本) / 赫士著 – 536

奉教礼文(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 545

万方朝圣录(中华基督教协进会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著 – 549

灵交诗歌(灵光报社民国铅印本) / 贾玉铭编著 – 585

民众圣歌集(燕京印刷所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作歌 ; 范天祥合谱 – 642

基督教中平信徒的领袖(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麦格非著 ; 石清溪编译.661

 

第十九册

中华归主(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民国十一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 全绍武编 – 1

基督教全国大会报告书(协和书局民国铅印本) / 全绍武等编 – 408

本色教会的讨论(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周风著.776

 

第二十册

中国耶稣教会小史(青年会民国铅印本) / 谢洪赉著 – 1

浸会在华布道百年史略(中华浸会书局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 吴立乐等编 – 35

中国布道近史(上海沪江大学通俗学校总部民国铅印本) / 陈金镛编 – 215

西北边荒布道记(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季理斐译意 ; 谷云阶笔述 – 239

教案史料编目(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民国刊印本) / 吴盛德, 陈增辉合编 – 267

道风山的工作(香港道风山民国铅印本) / 艾香德主编 – 332

上海第一浸会堂百年史略(上海第一浸会堂民国铅印本) / 上海第一浸会堂编 – 420
基督教与远东乡村建设(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费尔敦著 ; 杨昌栋, 杨振泰译 – 469

批评非基督教言论汇刊全编(中华浸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真光杂志社编 – 565

辟基督抹杀论(广学会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 殷雅各布布布著 ; 聂绍经译述 – 663

评基督抹杀论(民国铅印本) / 王治心等著 – 688

中国外交史上之基督教问题(文社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 曾友豪著.734

 

第二十一册

英普公教会史(吴云记书局清光绪二十四年排印本) / 颜永京著 – 1

教会史记(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 韶波著 – 40

教会历史上下卷(广学会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 赫士编辑 – 117

基督教思想进步小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谢颂羔编著 – 195

基督教思想史(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彭彼得编著 – 229

自西徂东(附1884年版卷五第七二章)(广学会清光绪二十八年版重印本) / 花之安著 – 387

邦交提要(广学会清光绪三十年刻本) / 丁韪良著.499

 

第二十二册

基督传(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季理斐译 – 1

基督模范(广学会民国重印本) / 季理斐译 – 72

耶稣的人生哲学(中华基督教文社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撰 – 93

基督传(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巴比尼著 ; 贾立言, 周云路译述 – 186

保罗生平录(中国基督圣教书会民国排印本) / 司徒葛尔著 ; 陈启新译 – 371

圣保罗传(青年协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赵紫宸著 – 424

自历明灯(七至十二卷)(广学会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 林乐知译 – 497

教士列传卷八(广学会清光绪二十七年刊本) / 李提摩太夫人撰 – 591

教士列传卷九(广学会清光绪二十七年刊本) / 李提摩太夫人撰 – 624

近代教士列传(广学会民国二年刊本) / 李提摩太撰.665

 

第二十三册

路德改教纪略(广学会民国再版铅印本) / 林乐知编 – 1

天国伟人(清光绪三十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 谢洪赉编 – 46

名牧遗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民国铅印本) / 谢洪赉编 – 64

许牧师信效录(上海华美书局民国活字本) / 许扬美著 – 90

谢洪赉先生纪念册(民国活字本) / 中华基督教全国青年会全国协会编 – 131

胡约翰福建传道记(广学会民国活字本) / 宝琳德润著 – 165

索教士庚子遇难记(中国基督圣教书会民国铅印本) / 索行年著 ; 司米德译 ; 柴连复重编 – 191

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麦湛恩著 ; 胡簪云译述 – 211

杨格非牧师传略(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纪立生著 ; 夏贵三笔述 – 254

马礼逊小传(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清洁理著 ; 费佩德, 杨荫浏译述 – 268

孟公晓墀百年经过史(协和印书局民国刻本) / 孟继光编辑 – 315

师达能夫妇功成传(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戴存义夫人著 ; 吴久舒译 – 386

施约瑟主教传(中华圣公会书籍委员会民国铅印本) / 麦雅各布布布著 ; 魏希本译 – 446

信心的十二英雄(美华浸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基督教中华教会少年团联会编 – 507

约翰卫斯力传(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林辅华编 ; 冯雪冰译 – 530

张亦镜生平(中华浸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姜建邦编著 – 590

马丁路德的事迹(浸会书局民国铅印本) / 中华浸会少年团联会编辑部 – 614

五十年来(灵食季刊社现代铅印本) / 王明道.648

 

第二十四册

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广学会民国铅印本) / 连警齐编 – 1

戴德生传(现代铅印本) / 戴存义暨夫人原著 ; 胡宣明节译.764

 

第二十五册

新约圣经(北京东正教总会清宣统二年刻本) / 英诺肯提乙译 – 1

主降生瞻礼赞词(京都大俄国圣母堂清光绪八年刻本) / 法剌韦昂译 – 177

主日八调赞词(京都大俄国圣母堂清光绪八年刻本) / 法剌韦昂译 – 223

实绩圣传(北京北馆清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 固利乙译 – 362

大瞻礼六响晨课(旧石印本) – 404

东教宗史记(北京东正教堂清宣统二年石印本) / 英诺肯提乙译 – 474

正教初学集成(上海中华东正教协会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 李逊一辑.557

 

1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清天主教文献》(二十六册)

 

Based on钟鸣旦、杜鼎克、蒙曦:《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清天主教文献》全26册,台北:利氏学社,2009。

 

Philosophy (Coimbra) / theology

 

vol. 1                                                                 BnF Chinois

  1. Alfonso Vagnone高一志Xiushen xixue 修身西学 3396 3397 –1(此为页码,下同)
  2. anon. Wang yi wenhe 王宜温和 3457 –241
  3. anon. Wangzheng xu chen 王政须臣 3458 –325
  4. anon. Zhizheng yuanben 治政源本 3459 –389
  5. anon. Zhimin xixue 治民西学 3460 –467
  6. Alfonso Vagnone 高一志 Feilu dahui 斐录答汇 (only juan xia) 3394 –543

 

vol. 2

  1. Alfonso Vagnone 高一志 Qijia xixue 齐家西学 (only juan 3-5,附1-5卷目录) 3398 –1
  2. Alfonso Vagnone 高一志 Huanyu shimo 寰宇始末 6859 –159
  3. Antonio de (Santa María) Caballero 利安当 OFM Wanwu benmo yueyan 万物本末约言 6971 –313
  4. Niccolò Longobardo 龙华民 Linghun daoti shuo 灵魂道体说 6874 –345
  5. Martino Martini 卫匡国 Zhenzhu lingxing lizheng 真主灵性理证 6931 –369
  6. Lodovico Buglio 利类思 Chaoxing xueyao 超性学要 (only prefaces and fanli 凡例) 6907 6910 –517
  7. Gabriel de Magalhaes 安文思 (Chaoxing xueyao Fuhuo lun 复活论 (only prefaces) 7009 II –565

 

vol. 3

  1. Raimundo del Valle 赖蒙笃 OP Xingshen shiyi 形神实义 6969 –1
  2. anon. Sanyi shengxue 三一圣学 6926 –401

 

Humanistic writings

 

vol. 4

 

  1. Alfonso Vagnone 高一志 Lixue guyan 励学古言 3393 –1
  2. Alfonso Vagnone 高一志 Shiwei 十慰 3402 –67
  3. Alfonso Vagnone 高一志 Zesheng shipian 则圣十篇 7191 –181
  4. Nicolas Trigault 金尼阁 Kuangyi 况义 9269 –305

 

Renaissance sciences

 

  1. Johann Schreck 邓玉函 Taixi renshen shuogai 泰西人身说概 5130 –345
  2. Lodovico Buglio 利类思 Shizi shuo 狮子说 5444 –463
  3.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Yanqi tushuo 验气图说 5662 appendix –487
  4. Han Lin 韩霖 & Zhang Geng 张赓 (attributed) Shengjiao xinzheng 圣教信证 6905 –503

 

Geography and astronomy

 

vol. 5

 

  1. Niccolò Longobardo 龙华民 Dizhen jie 地震解 5442 –1
  2.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Kunyu gezhi lüeshuo 坤舆格致略说 4922 –25(汤若望《坤舆格致》,《论冶矿》,藏南图)
  3. anon. Yutu huiyan 舆图彚言 4937 –141
  4.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汤若望 Ceshi lüe 测食略 4921 –247
  5.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Qinding xinli) Ceyan jilüe 钦定新历测验纪略 4992 –317
  6. Kangxi 13 nian suici jiayin (1674) yue wuxing lingfan shixian li 康熙十三年岁次甲寅月五星凌犯时宪历 4926 –415
  7. Claudio Filippo Grimaldi 闵明我 Jiaoshi biao 交食表 5007 –517
  8. Claudio Filippo Grimaldi 闵明我 Fangxing tujie 方星图解 4928 –553

 

Chinese converts

 

vol. 6

 

  1. Yang Tingyun 杨廷筠 (comp.) Juejiao tongwen ji 绝徼同文纪 9254 –1
  2. Yang Tingyun 杨廷筠 Daiyi xupian 代疑续篇 7111 –343
  3. Duan Gun 段衮 & Han Lin 韩霖 Bianjiao lun 辨教论 7113 –505
  4. Wang Zheng 王征 Renhui yue 仁会约 7348 –521
  5. Duxingzhai zhuren 独醒斋主人 Geyan liuze 格言六则 7276 –617

 

vol. 7

 

  1. Fan Zhong 范中 Tianzhu shengjiao xiaoyin 天主圣教小引 7058 –1
  2. (I) Zhang Geng 张赓 Tianxue jiehuo 天学解惑 6879 –25
  3. (II) Lin Guangyuan 林光元 Dianjin shuo 点金说 –49
  4. Zhang Geng 张赓 Tianzhu qinli lingxi gaojie er yaogui zhi li 天主亲立领洗告解二要规之理 7249 –53
  5. Li Jiugong 李九功 Lixiu yijian 励修一鉴 (juan 1-2) 6876 6878 –67
  6. Zhou Zhi 周志 Tianxue mengyin 天学蒙引 / Rensheng simo 人生四末 7065 –327
  7. Qian Mingyin 钱明印 Bianhuo lun 辨惑论 6945 –399
  8. Li Mei 李梅 Lingming shenghuo jielüe 灵明生活解略 7051 I –411
  9. Li Mei 李梅 Haishui di 海水滴 7051 II –427
  10. Li Mei 李梅 Juehuo ji 爝火集 7051 III vol. 8 –521

 

vol. 8

 

  1. Feng Wenchang 冯文昌 Shi’erwei zongtu xiangzan 十二位宗徒像赞 6811 –1
  2. Lu Xiyan 陆希言 Xinke zhubao dan 新刻主保单 7416 –41
  3. Zhang Xingyao 张星曜 Tian Ru tongyi kao 天儒同异考 7171 –429
  4. Zhang Xingyao 张星曜 Shengjiao zanming 圣教赞铭 7067 I –559
  5. anon. Shengren zongtu shisi wei xingshi 圣人宗徒十四位行实 7067 II –589
  6. anon. Zongling tianshen Mi-ge-er zan 总领天神弥格尔赞 7067 III –602

 

vol. 9

 

  1. anon. Untitled [collection of sermons for every day of the ecclesiastical year 1690[-1691] (Kangxi 28/29)] 7406 7407 –1–610

 

vol. 10

 

  1. anon. Untitled [collection of sermons for every day of the ecclesiastical year 1690[-1691] (Kangxi 28/29)] (continuation) 7406 7407 –1–606

 

vol. 11

 

  1. anon. Untitled [collection of sermons for every day of the ecclesiastical year 1690[-1691] (Kangxi 28/29)] (continuation) 7406 7407 –1
  2. Guo Tingchang 郭廷裳 Taiping wannian shu 太平万年书 4935 I –315
  3. Guo Tingchang 郭廷裳 Nanjing Luo zhujiao shendao beiji 南京罗主教神道碑记 4935 II –375
  4. Chen Xun 陈熏 Kaitian baoyu 开天宝钥 7043 –379
  5. anon. (Surgiyen 苏尔金) Shengjiao zhenshi liyi 圣教真实利益 7248 –433
  6. anon. Pomi 破迷 7110 –509

 

vol. 12

 

  1. Joseph Marie 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 冯秉正 & Thomas Yang 杨多默 SJ Penglai jishuo 朋来集说 7055 –1
  2. Depei 德沛 Shijian lu 实践录 3445 –87
  3. Renzhai zhuren 任斋主人 Wen Shishi yan lunhui 问释氏言轮回 (Wen Shishi lunhui da 问释氏轮回答 ) 7173 –147
  4. Copies of collective letters of Christians at Xi’an and Beijing to the Pope 1332 –171
  5. Yu Mi 俞蔤 Xiabing lu 夏冰录 3422 3423 Biographies of missionaries and converts –183
  6. Xiong Shiqi 熊士旗 & Zhang Chun 张焞 Zhang Mige’er yiji 张弥格尔遗迹 1016 VI-VIII –403
  7. Zhang Geng 张赓 Ti-ni-xiao shiji 悌尼削世纪 1016 IX –439
  8. Xiong Shiqi 熊士旂 & Zhang Chun 张焞 Zhang Shi 张识( Zhang Mige’er yiji 张弥格尔遗迹 ) 1098 –447
  9. Xie Maoming 谢懋明 Mike’er yiban bianyan 弥克儿遗斑弁言 7188 I –489
  10. Zhang Shi 张识 Tianzhu hong’ en xu 天主洪恩序 7188 II –495
  11. Zhang Shi Jing li yu 警隶语 7188 III –499
  12. étienne Fabre (Le Fèvre) 方德望 & Wang Zheng 王征 Du Ao-ding xiansheng donglai duhai ku ji 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 1021 –503
  13. He Shizhen 何世贞 Xu Jia-lu zhuan 许嘉禄传 1022 –521
  14. Philippe Couplet 栢应理 Xu Guangqi xinglüe 徐光启行略 1023 –531
  15. Xu Yu 许玉 Huang Qing chifeng tairuren xianbi Xu ta yiren xingshi 皇清敕封太孺人显妣徐太宜人行实 1025 –557
  16. Tomás Pereira 徐日升 & Antoine Thomas 安多 Nan xiansheng xingshu 南先生行述 1032 –583
  17. anon. Taixi Yin Jue-si xiansheng xinglüe 泰西殷觉斯先生行略 1096 –595

 

Biblical history

 

vol. 13

 

  1. anon. (Adrien Grelon?) Gusheng xingshi 古圣行实 (life of the prophets Jesaja, Elia, Elisa, Jeremia, and Daniel) 6763 –1
  2. anon. (Adrien Grelon?) Gusheng xingshi 古圣行实 (life of David and Salomo) 6762 –69
  3. anon. Shengshi 圣史 : Ma-jia-pou 玛加剖(Machabees) 6766 –119
  4. anon. Wanwu shiyuan 万物始元 6927 –233
  5. anon. Shan-song xingshi 衫松行实 (life of Samson, etc.) 6765 –493

 

vol. 14

 

  1. anon. Shengjian qieyao 圣鉴切要 6769 –1
  2. Joseph Marie 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 冯秉正 Shengjing guangyi 圣经广益 6804 –147
  3. anon. Shijie yuanben, Tianzhu shijie, Shijie benyi 十诫原本,天主十诫,十诫本意 7276 III –561
  4. anon. Zhenfu baduan 真福八端 7276 X –567

 

Biographies of saints and miracle stories

 

vol. 15

 

  1. anon. Tianzhu shengjiao shengji lüe 天主圣教圣迹略 6813 –1
  2. Manuel Dias Jr 阳玛诺 Sheng Ruose xingshi 圣若瑟行实 6748 I –123
  3. anon. Sheng Ruose daowen 圣若瑟祷文 6748 II –147
  4. Joseph de Prémare 马若瑟 Sheng Ruose zhuan 圣若瑟传 6747 –159
  5. Niccolò Longobardo 龙华民 Sheng Ruosafa shimo 圣若撒法始末 6758 –213
  6. Francisco González de San Pedro 罗森铎 OP Shengnü Luosha xingshi 圣女罗洒行实 6770 –263
  7. anon. (Philippe Couplet) Sheng Bo-er-ri-a xingshi 圣玻耳日亚行实 6812 –443
  8. Dominique Parrenin 巴多明 Jimei pian 济美篇 6776 –465

 

Apologetic writings, memorials and edicts

 

vol. 16

 

  1. He Shizhen 何世贞 Chongzheng bibian 崇正必辩 5002 –1
  2. Francesco Brancati 潘国光 Wei lai bian lun 未来辩论 7145 –195
  3. anon. Bianxue cunlan 辩学存览 7158 –221
  4. anon. (Western missionary) Bianwu 辩诬 7159 –231
  5.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Wang ze bian 妄择辩 4993 –262
  6.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Wang tui jixiong bian 妄推吉凶辩 4995 –287
  7.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Wang zhan bian 妄占辩 4998 –337

 

Edicts and memorials

 

  1. Rouyuan tedian 柔远特典 1327 –377
  2. anti-Christian memorial of Fan Shaozuo 樊绍祚 9255 –389
  3. Ignaz K.gler 戴进贤, etc. Rui jian lu 睿鉴录 1337 appendix –405
  4. Yuzhi shi 御制诗 (poems for Francesco Sambiasi 毕方济) 1323 –441

 

Sacraments, liturgy and sermons

 

  1. Giulio Aleni 艾儒略 Mi-sa jiyi 弥撒祭义 7277 –467

 

vol. 17

 

  1. Pedro de la Pi.uela 石铎琭 OFM Ting Mi-sa fanli 听弥撒凡例 7424 –1
  2. anon. Yu Mi-sa gongcheng 与弥撒功程 7438 –27
  3. anon. Fu Mi-sa liyi 辅弥撒礼仪 7439 –71
  4. Francesco Brancati 潘先生 & Girolamo de Gravina 贾先生 Sheng An-de-le zongtu zhanli 圣安德肋宗徒瞻礼 7405 –99
  5. anon. Xisi jianglai shenpan 细思将来审判 7069 –379
  6. anon. Jiangdao bian 讲道编 7071 –551

 

vol. 18

 

  1. Jacques Motel 穆迪我 Shengxi guiyi 圣洗规仪 7250 –1
  2. Francisco Peris OFM 卞芳世 Jinjiao lingxi jielu 进教领洗捷录 7252 –93
  3. anon. Tianzhu jiaoyao: Jiangling shengshui wenda 天主教要: 将领圣水问答 7256 –137
  4. anon. Jianzhen wenda 坚振问答 7257 –155
  5. Giulio Aleni 艾儒略 ( & Lazzaro Cattaneo 郭仰凤) Huizui yaozhi 悔罪要指 7270 –173
  6.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Gaojie yuanyi 告解原义 7272 –193
  7. anon. Gaojie siyao 告解四要 7276 –221
  8. Giulio Aleni 艾儒略 Shengti yaoli 圣体要理 / Shengti daowen 圣体祷文 7284 –229
  9. Francesco Brancati 潘国光 Shengti guiyi 圣体规仪 7288 –303
  10.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Shengti dayi 圣体答疑 7290 –375
  11. anon. Shengti wenda 圣体问答 7297 –405
  12. anon. Ling shengti jianyao 领圣体紧要 7276 VI –423
  13. anon. Lingxi wenda 领洗问答 7254 I –431
  14. anon. Shengjiao yaojing 圣教要经 7254 II –450
  15. anon. Gaojie wenda 告解问答 7254 III –465
  16. anon. Shengti wenda 圣体问答 7254 IV –491
  17. Lodovico Buglio 利类思 Shanzhong yiying lidian 善终瘗茔礼典 7401 –505
  18. Lodovico Buglio 利类思 Yiwangzhe rike jing 已亡者日课经 7397 –573
  19. anon. Tonggong dan 通功单 (only three of the 7441 –631

130 virtually identical sheets)

 

vol. 19

 

  1. Lodovico Buglio 利类思 Siduo dianyao 司铎典要 7298 –1
  2. anon. (Philippe Couplet) Tianzhu shengjiao yong zhanli dan 天主圣教永瞻礼单 7429 –277
  3. Iacomo Rho 罗雅谷 Zhaike 斋克 7341 7342 –479

 

Rules for associations

 

vol. 20

 

  1. Francesco Brancati 潘国光 Tianshen huike 天神会课 6958 –1
  2. anon. (Pedro de la Pi.uela 石铎琭 OFM) Sheng Fang-ji-ge disanhui huigui 圣方济各第三会会规 7446 –163
  3. anon. (preface: José Soares 苏霖) Shengmu lingbaohui gui 圣母领报会规 7413 –213
  4. anon. Shengti huigui 圣体会规 7296 –253
  5. anon. (preface: de Mailla 冯秉正) Shengti ren’ai jing guitiao 圣体仁爱经规条 7293 –283
  6. anon. (Nicolas Raux CM) Shengshi wenda 圣事问答 7447 I-IX –387
  7. Dominique Parrenin 巴多明 Dexing pu 德行谱 6772 –477
  8. Philippe Couplet 栢应理 Tianzhu shengjiao yong zhanli dan 天主圣教永谵礼单 (one-folio sheet) 7276 –573

 

Prayers, prayer books and meditation

 

vol. 21

  1. anon. Tianzhu shengjiao zongdu neijing 天主圣教总牍内经 7346 –1
  2. Pedro de la Pi.uela 石铎琭 OFM & Manuel de San Juan Bautista o de La Ba.eza 利安宁 OFM part of a prayerbook, zongdu 总牍, j. 5, ff. 39-63 7420 –31
  3. (Innocent XI) Shengjiao zong dishiyi wei Yi-na-zeng-jue xin pan dashe nianzhu shengpai shengxiang deng enshe tiaolüe 圣教宗第十一位意纳增7276 II 爵新颁大赦念珠圣牌圣像等恩赦条略 –85
  4. Iacomo Rho 罗雅谷 Qiushuo 求说 7311 –91
  5. Iacomo Rho 罗雅谷 Tianzhu jingjie 天主经解 7313 –169
  6. Iacomo Rho 罗雅谷 Shengmu jingjie 圣母经解 7316 –281
  7. Lodovico Buglio 利类思 Shengmu xiao rike 圣母小日课 7393 –359
  8. Pedro de la Pi.uela 石铎琭 OFM Shengmu huaguan jing 圣母花冠经 7422 –487
  9. anon. (Chinese) Modao shengong 默道神功 7339 –517
  10. anon. Bari moxiang caopian 八日默想草篇 7068 –535

 

vol. 22

 

  1. anon. Ye-su hui li 耶稣会例 7445 –1
  2. Gaspar Ferreira 费奇规 Moxiang gongfu 默想工夫 7332 –187
  3. anon. Tianzhu Ye-su shengji 天主耶稣圣迹 6721 –493
  4. anon. (Thomas Yang SJ) Sizheng enyan 思正恩言 7462 –575

 

Theological, catechical and spiritual writings

 

vol. 23

 

  1. Manuel Dias Jr 阳玛诺 Tang jingjiao beisong zhengquan 唐景教碑颂正诠 (partially) 1190 –1
  2. anon. Jesuits Tianzhu jiaoyao 天主教要 7373 –23
  3. Zhu Yupu 朱毓朴 (& Rui de Figueiredo) Shengjiao yuanliu 圣教源流 (only part 3, juan 1, 弥撒 ; juan 2, 持斋 ) 6882 –49
  4. Niccolò Longobardo 龙华民 Sishuo 死说 6872 –161
  5. Niccolò Longobardo 龙华民 Zuiren xiang lüeshuo 罪人像略说 6873 –183
  6. Yan Weisheng 颜维圣 Tianzhu shenpan mingzheng 天主审判明证 6881 I –201
  7. anon. (Giulio Aleni) Tianzhu shengjiao zhaishuo 天主圣教斋说 6881 II –213
  8. Manuel Dias Jr 阳玛诺 Tianxue juyao 天学举要 6900 6901 –217
  9. Iacomo Rho 罗雅谷 Shengji baiyan 圣记百言 7329 –417
  10. António de Gouvea 何大化 Tianzhu shengjiao mengyin yaolan 天主圣教蒙引要览 6928 –471

 

vol. 24

 

  1.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Jiaoyao xulun 教要序论 6972 –1
  2. Philippe Couplet 栢应理 Simo zhenlun 四末真论 6998 –153
  3. Philippe Couplet 栢应理 Tianzhu shengjiao bai wenda 天主圣教百问答7002 –213
  4. Pedro de la Pi.uela 石铎琭 OFM Aijin lianling shuo 哀矜炼灵说 7033 –251
  5. Pedro de la Pi.uela 石铎琭 OFM Dashe jielüe 大赦解略 7275 –273
  6. anon. (MEP, Sichuan) I Tiantang zhilu 天堂直路 7246 –307
  7. II Shengjiao yaoli 圣教要理 (Yaoli wenda 要理问答) –383
  8. III Qiu zhuji shi 求诸己式 –489
  9. anon. (Charles Maigrot) Tianzhu shengjiao gaojie daoli 天主圣教告解道理 7276 I –583
  10. anon. Jiushi shenghao laili 救世圣号来历 7276 IX –591
  11. anon. Tianzhu shengxiang laili 天主圣像来历 7276 XI –601

 

vol. 25

 

  1. Juan de Astudillo 艾若望 OP Aide zhong yili zhi bian 爱德中义利之辩 7070 –1
  2. Benyi jushi 本一居士 Jinshan lu 进善录 7440 –71
  3. Charles Maigrot 颜珰 Tianzhu shengjiao yaoli 天主圣教要理 7304 –145
  4. Joseph Marie 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 冯秉正 Shengshi churao 盛世刍荛 (only section 2 : jiushu 救赎) 7052 –215
  5. untitled dialogue 7076 –317
  6. Wenguzi 温古子 (Joseph de Prémare) Liushu shiyi 六书实义 906 –441
  7. anon. “passages de la 3e dissertation” 9220 –503

 

Figurism / accomodation theology

 

vol. 26

 

  1. anon. (Joachim Bouvet) Tianxue benyi 天学本义 7160 –1
  2. Joachim Bouvet 白晋 Gujin jingtian jian 古今敬天鉴 7161 –25
  3. anon. (Joachim Bouvet) Gujin jing tian jian 古今敬天鉴 7162 –161
  4. anon. Zaowuzhu zhenlun 造物主真论 (alias: Gujin jingtian jian 古今敬天鉴 ) 7163 –331
  5. Joseph de Prémare 马若瑟 Tianxue zonglun 天学总论 7165 I –481
  6. Joseph de Prémare 马若瑟 Jingzhuan zhongshuo 经传众说 7165 II –525
  7. anon. Auctoritates pro T’ien et Xam ti 7167 I –573
  8. anon. Auctoritates pro quaest. Conf.ii 7167 II –618
  9. anon. Auctoritates pro quaest. Avorum 7167 III –622

 

14、《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续编》(三十四册)

 

台北:利氏學社,2013.

 

目次

 

第一册

 

1、易经本旨(吕立本)卷一 1-198

易经本旨(吕立本)卷二 199-396

易经本旨(吕立本)卷三 397-586

 

第二册

 

易经本旨(吕立本)(续)卷四 1-206

2  琐言分类 附 天主精义(无名氏) 207-249

3  经书精蕴(无名氏) 251-362

4  真道自著(无名氏) 363-644

 

第三册

 

5  天儒印正 附 敬一编(47-53) 辟妄摘录(55-74)(尚祜卿)1-74

6  天儒印正(节)附 匾额对联(85-110)(尚祜卿)75-110

7  补儒文告(无名氏)(尚祜卿)卷一 111-324

补儒文告(无名氏)(尚祜卿)卷二 325-466

补儒文告(无名氏)(尚祜卿)卷三 467-641

 

第四册

 

补儒文告(无名氏)(尚祜卿)(续)卷四 1-227

8  考工记解(徐光启)229-361

9  殿试卷(许讃曾)363-379

10 会元硃卷(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破迷论)(朱宗元)381-406

11 天主圣教通俗至言(无名氏)407-622

 

第五册

 

12 人身图说(罗雅谷)1-126

13 人身图说五臓躯壳图形(罗雅谷) 127-204

14 康熙永年历法(南怀仁)册一 205-336

康熙永年历法(南怀仁)册二 337-508

15 不得已(杨光先) 509-622

16 弥撒冠仪(无名氏)623-634

 

 

第六——十二册

 

17 天教明辨(张星曜)26

 

 

第六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一 3-191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二 193-391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三 393-600

 

第七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四 1-207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五 209-418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六 419-626

 

第八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七 1-155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八 157-352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九 353-544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A 545-613

 

第九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B 1-140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一 141-369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二 371-604

 

第十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三 1-231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四 233-468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五A 469-618

 

第十一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五B 1-98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六 99-305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七 307-542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八A 543-622

 

第十二册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八B 1-199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十九 201-411

天教明辨(张星曜)册二十 413-584

 

第十三册

 

18 圣母七苦会规(无名氏) 1-64

19 圣母领报会规程(我德费利铎) 65-96

20 立圣母始胎明道会牧训(汤亚立山)97-170

21 罗玛圣母会规程(无名氏)171-197

22 圣玫瑰会会规说略(无名氏)199-368

23 圣母圣衣会恩谕(那永福)369-492

24 敬一堂志(无名氏)(抄本A) 493-618

 

第十四册

 

25 敬一堂志(无名氏)(抄本B) 1-143

26 中国传教缘由 徐文定公事实(无名氏)145-202

27 天主总论(无名氏) 203-348

28 婚配训言(汤亚立山)349-423

29 家学浅论(无名氏) 425-513

30 祭祖答问简约(徐慕义)515-552

31 进教不逆祖宗小论(无名氏)553-594

 

第十五册

 

32 弥撒经典(利类思) 1-718

 

第十六册

 

33 人类源流(无名氏) 1-54

34 古圣行实(聂仲迁)55-553

35 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 附 徐文定公行实(陆安多尼、沈若翰、周路加) 555-626

 

第十七册

 

36 天学杂选(节)(无名氏)1-31

37 超性俚吟(许鼎金)33-81

38 (题)人类真安稿(欧加略)83-260

39 显相十五端玫瑰经(圣母领报会)261-294

40 圣心规条(冯秉正)295-354

41 亿说(陆希言)355-494

42 天阶(潘国光) 495-518

43 信经解释(无名氏)519-549

44 真福八端解释(无名氏)551-562

45 圣教简语(严盎博削=严赞化)563-604

46 天教略意(无名氏) 605-612

47 圣教要理俚言(无名氏)613-631

 

第十八册

 

48 身心四要(周志)1-79

49 天教便蒙(周志)81-130

50 天主圣教便蒙歌(无名氏)131-216

51 醒世方言(吴某(常熟人))217-313

52 性学醒迷(陈薰)315-591

 

第十九册

 

53 照永神镜(林德瑶)卷一 1-112

照永神镜(林德瑶)卷二 113-208

照永神镜(林德瑶)卷三 209-304

照永神镜(林德瑶)卷四 305-404

54 助终功用(那永福)卷一 405-464

助终功用(那永福)卷二 465-562

55 宗元直指(叶宗贤)563-611

 

第二十册

 

56 天主圣教口铎(无名氏)1-325

57 周年主日口铎(陆希言)上卷 327-484

周年主日口铎(陆希言)下卷 485-612

 

第二十一册

 

58 (破迷集)(利安宁)1-130

59 归真集(徐依纳爵)131-250

60 诠真指妄(无名氏)251-407

61 诠真指妄(无名氏)409-604

 

第二十二册

 

62 (佛教来历、辟邪集)(无名氏)1-72

63 辩理问答(王望德)73-103

64 指迷小引(施友云)105-116

65 耶稣会例(殷铎泽)117-216

66 初学指南(无名氏) 217-416

67 吾神父圣祖依纳爵神行书工夫(无名氏)417-621

 

第二十三册

 

68 圣祖依纳爵神行书导引(无名氏)1-273

69 八天避静神书(聂若望)275-468

70 论辅理修士(无名氏)469-582

 

第二十四册

 

71 崇修精蕴(林安多)1-56

72 崇修精蕴(恒守良筹)(林安多)57-115

73 默想道规(无名氏)117-218

74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一 219-366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二 367-498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三 499-625

 

第二十五册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四 1-115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五 117-227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六 229-336

圣人行实(高一志)卷七 337-446

75 圣路善工(无名氏)447-500

76 吟咏圣诗三百首(无名氏)501-568

 

第二十六册

 

77 儒交信(马若瑟)1-154

78 真道自证(沙守信)155-402

79 论道书(无名氏)403-485

80 人类源流(无名氏)487-575

81 圣教信证(无名氏)577-616

 

第二十七册

 

82 圣教各瞻礼铎音(圣教铎音)(周志)上卷1-210

圣教各瞻礼铎音(圣教铎音)(周志)下卷211-460

83 提正编(节)(贾宜)461-581

 

第二十八——三十四册

 

84 古新圣经(贺清泰)

 

第二十八册

 

造成经(上)3-182

造成经(下)183-328

救出之经329-524

肋未之经525-646

 

第二十九册

 

数目之经1-176

第二次传法度之经177-336

若耶稣之经337-442

审事官经443-568

禄德568-584

 

第三十册

 

众王经(一)3-154

众王经(二)155-276

众王经(三)277-416

众王经(四)417-554

如达斯国众王经尾增的总纲555-684

 

第三十一册

 

如达斯国众王经尾增的总纲(二)1-138

厄斯大拉(上)139-182

厄斯大拉(下)183-240

艾伯经241-355

达味圣咏(上)357-440

达味圣咏(中)441-528

达味圣咏(下)529-604

撒落孟之喻经605-680

 

第三十二册

 

智慧之经(上)1-60

智慧之经(下)61-92

厄格肋西亚斯第箇93-238

多俾亚经239-274

如弟得经275-320

厄斯得肋经321-362

依撒意亚先知经 363-548

达尼耶尔经549-632

约那斯经633-642

 

第三十三册

 

玛加白衣(一)1-112

玛加白衣(二)113-196

圣徒玛窦纪的万日略197-362

圣史玛尔谷纪的万日略363-435

圣史路加纪的万日略437-554

圣若望纪的圣经555-660

 

第三十四册

 

诸徒行实经1-124

圣保禄谕罗玛教友书札125-204

圣保禄谕各林多教友书札(一)205-274

圣保禄谕各林多教友书札(二)275-316

与加拉漆亚札317-344

与厄斐斯札345-368

与斐理伯城人札369-384

与得撒落尼加札(一)385-398

与各落梭城人札399-414

与得撒落尼加札(二)415-424

与弟莫德阿书(一)425-446

与弟莫德阿书(二)447-460

与弟多书461-468

与斐肋孟书469-474

圣亚各伯之札475-490

圣伯多禄之札(一)491-506

圣伯多禄之札(二)507-520

圣如达之札521-528

圣保禄与爱伯肋约斯书529-576

(圣若望之札1)577-600

(圣若望之札2)601-602

(圣若望之札3)603-604

圣若望默照经605-672

 

15、《明清之际西学文本(全四册):  50种重要文献汇编》(四册)

黄兴涛编,中华书局出版, 2013年 6月

第一册:

《天主实录》(耶稣会罗马档案馆1584版)《斋旨》(附《化人九要》)《圣经约录》《七克》《天主教要》《童幼教育》《西学凡》《性学粗述》《灵言蠡勺》《况义》《万物真原》《睡答·画答》《主制群征》《灵魂道体说》

第二册:

《修身西学》《齐家西学》《治平西学》《譬学》《达道纪言》《西方答问》《五十言余》《超性学要》(节录)《逑友篇》《西方要纪》《四末真论》《穷理学》(节录)《格致奥略》

第三册:

《泰西水法》《表度说》《天问略》《泰西人身说概》《测食(略)》《地震解》《远镜说》《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寰有诠》《空际格致》《大测》《几何要法》《斐录答汇》

第四册:

《火攻挈要》《新历晓或》《西洋新法历书》(节录其《历法西传》)《天步真原》《历学会通》(节录)《新制灵台仪象志》(节录)《坤舆图说》《地球图说》《狮子说》《进呈鹰论》《律吕纂要》《律吕正义·续编》(节录)《视学》《自鸣钟表图说》

 

16、《明末清初天主教史资料新编》(全三册)

周岩编校,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上 册

 

天主圣教约言 苏若望 1

天主实义 利玛窦 9

畸人十篇附畸人十规、西琴曲意 利玛窦 179

斋旨附司铎化人九要 利玛窦 285

辟释氏诸妄附辩不奉祖先说 徐光启 295

造物主垂象略说 徐光启 319

辩学疏稿 徐光启 329

鸮鸾不并鸣说 杨廷筠 341

大西利先生行迹 艾儒略 351

天童密云禅师辩天说 释圆悟 379

进呈书像 汤若望 403

天学说 邵辅忠 409

论释氏之非 佚 名 419

建福州天主教堂碑记 佟国器 427

御制天主堂碑记 爱新觉罗·福临 435

天儒印 利安当 尚祜卿 447

不得已辩 利类思 475

不得已辩 南怀仁 531

天帝考附愚论 严 谟 591

圣教信证 韩霖 张赓 617

儒教实义 温古子 667

天主圣教豁疑论 朱宗元 711

正学镠石 尚祜卿 721

熙朝崇正集 闽中诸公 793

推验正道论 王一元 837

辟轮回非理之正 味德子 849

 

中 册

 

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 艾儒略 丁志麟 857

天学传概 黄鸣乔 873

崇祯历书·奏疏 徐光启等 883

西洋新法历书·奏疏 汤若望等 1235

赠言 金之俊 魏裔介 龚鼎孳等 1363

熙朝定案 佚 名 1383

改天主堂为天后宫记 李 卫 1463

 

下 册

 

编校者说明  1471

辩学遗牍 利玛窦等 1473

代疑篇 杨廷筠 1519

三山论学纪 艾儒略 1603

天学传概 李祖白 1657

破邪集 徐昌治 1673

辟邪集 钟始声等 1955

不得已 杨光先 2027

附录:天主教及西学名词简释 周駬方 2169

 

17、《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

 

The forthcoming first collection of 张西平等主编:《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 appears to reproduce 153 books or documents from the section “Raccolta Generale Oriente” in the Vatican Library, described in Paul Pelliot’s Inventaire sommaire published by Takata Tokio in 1995, pp. 71-92 (the second and third collection apparently will reproduce texts from other sections such as Borgia Cinese, etc.). Most of the books and documents in the this first collection are taken from the set which Philippe Couplet offered to the Pope and which were deposited in the Vatican Library in 1685 (Racc. Gen. Or. III 202-244), with the exclusion, however, of texts about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 etc. (e.g., 232-244: a copy of the Xinfa lishu).

 

第一册

  1. 《天主圣教书目·历法格物穷理书目》Takata/Pelliot p. 71 RGO Stragrandi 13a
  2. 《天主圣教书目》 RGO Stragrandi 13b
  3. 《历法格物穷理书目》 RGO Stragrandi 13c
  4. 《碑记赠言合刻》 Takata p. 73 RGO II 163.5
  5. 《恩荣四世录》 RGO II 163.4
  6. 《御制天主堂碑记》 RGO II 163.3
  7. 《特赐嘉名》 RGO II 163.2
  8. 《诰命》 RGO II 163.1
  9. 《道原精粹》合刊 RGO II 164

子目:

《万物真原》,艾儒略

《天主降生引义》,艾儒略

第二册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艾儒略

《宗徒大事录》,李杕

《圣母传》,李杕

第三册

《宗徒列传》,李杕

《教皇洪序》

《道原精萃图》

第四册

  1. 《万物真原》,艾儒略 ?
  2. 《天主降生引义》,艾儒略 ?
  3.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艾儒略 ?

第五册

  1. 《真道自证》,沙守信 RGO III 176 Annam ed. Takata/Pelliot p. 74
  2. 《真道引解全书》 RGO III 178 Annam ed.
  3. 《会同四教》,安南某士  RGO III 179 Annam ed.

第六册

  1. 《圣教明征》,万济国  RGO III 182 Annam ed.
  2. 《七克》卷1-3,庞迪我 RGO III 183 Annam ed.

第七册

《七克》卷4-7

《七克》七卷

第八册

  1. 《圣事礼典》,利类思 RGO III 202
  2. 《司铎典要》二卷,利类思 RGO III 203

第九册

《司铎典要》二卷

  1. 《超性学要》目录卷1-4,利类思 RGO III 204-211

第十册

《超性学要》正文卷1-8

第十一册

《超性学要》正文卷9-15

第十二册

《超性学要》正文卷16-24

第十三册

《超性学要》正文卷25-26 第三大支卷1-4

  1. 《复活论》,安文思 RGO III 212.1-2

第十四册

  1. 《童幼教育》,高一志 RGO III 212.3
  2. 《建福州天主堂碑记》,佟国器 RGO III 212.4
  3. 《拯世略说》,朱宗元 RGO III 212.5
  4. 《三山论学记》,艾儒略  RGO III 212.6

not: 七克大全 RGO III.213.1-7

  1. no. 17 (see above)
  2.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景净 RGO III 213.8
  3. 《推验正道论》附《性灵说》《天主正教约征(利类思)》

《推验正道论》附《醒世问编》(反风俗),王一元  RGO III 213.9

  1. 《辩学疏稿》,徐光启 RGO III 213.10
  2. 《求说》,罗雅谷 RGO III 213.11
  3. 《天学传概》,李祖白 RGO III 213.12
  4. 《天主圣教百问答》,柏应理 RGO III 213.13

第十五册

  1. 《若瑟圣人行实》,阳玛诺 RGO III 213.14

《大圣若瑟行实·圣母净配圣若瑟传》

  1. 《天学略义》,孟儒望 RGO III 213.15
  2. 《真福直指》,陆安德 RGO III 214.1-2
  3. 《善生福终正路》,陆安德 RGO III 214.3-4

第十六册

  1. 《念经总牍》,费乐德 RGO III 214.5-6
  2. 《痛苦经迹》,伏若望 RGO III 214.7

第十七册

  1. 《四末真论》,柏应理 RGO III 214.8

《四末真论》

  1. 《振心诸经》,费奇规 RGO III 214.9
  2. 《领洗要理》,鲁日满 RGO III 214.10
  3. 《圣经直解》目录1卷,正文卷1-2,阳玛诺 RGO III 215

第十八册

《圣经直解》卷3-8

第十九册

《圣经直解》卷9-14

  1.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卷1,高一志 RGO III 216

第二十册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卷2-7

第二十一册

  1. 《齐家西学》,高一志 RGO III 217
  2. 《五十言余》,艾儒略 RGO III 218.1
  3. 《圣体答疑》,南怀仁 RGO III 218.2
  4. 《告解原义》,南怀仁 RGO III 218.3
  5. 《天主圣教小引》,范中 RGO III 218.4
  6. 《庞子遗诠》,庞迪我 RGO III 219.1

第二十二册

  1. 《天主经解》,罗雅谷 RGO III 219.2
  2. 《圣母经解》,罗雅谷 RGO III 219.3
  3. 《圣母行实》,高一志 RGO III 219.4

not: Aleni, Tianzhu jiangsheng yanxing jilüe

RGO III 219.5-6

  1. no. 12 (see above)

 

not: Aleni, Tianzhu jiangsheng yinyi RGO III 219.7

  1. no. 11 (see above)

 

  1. 《闢妄》,徐光启 RGO III 219.8

《辟释氏诸妄》

  1. 《闢妄条驳合刻》,徐光启、洪济

第二十三册

  1. 《代疑篇》(附超性事迹),杨廷筠 RGO III 219.9
  2. 《修身西学》,高一志 RGO III 219.10
  3. 《蒙引要览》,何大化 RGO III 219.11
  4. 《圣水纪言》,孙学诗 RGO III 219.12

not: Innocentia Victrix        RGO III 219.13

RGO III 220 does not exist

第二十四册

  1. 《天主圣教约言》,苏若望 RGO III 221.1
  2. 《天释明辩》,杨廷筠 RGO III 221.2
  3. 《天主圣教实录》,罗明坚 RGO III 221.3
  4. 《教要解略》,王丰肃 RGO III 221.4
  5. 《天主教要》 RGO III 221.5
  6. 《造物主垂像略说》,徐光启 RGO III 221.6
  7. 《圣体要理》,艾儒略 RGO III 221.7
  8. 《主教要旨》,利类思 RGO III 221.8

第二十五册

  1. 《畸人十篇》,利玛窦 RGO III 221.9
  2. 《物元实证》,利类思 RGO III 221.10

not: Aleni, Wanwu zhenyuan       RGO III 221.11

  1. no. 10 (see above)
  2. 《善终助功规例》,伏若望 RGO III 221.12
  3. 《答客问》,朱宗元 RGO III 221.13

《答客问》

第二十六册

  1. 《哀矜行诠》,罗雅谷 RGO III 221.14
  2. 《寰宇始末》,高一志 RGO III 221.15
  3. 《口铎日抄》卷1-4,艾儒略 RGO III 222.1-4

第二十七册

《口铎日抄》卷5-8

  1. 《教要序论》,南怀仁 RGO III 222.5
  2. 《唐景教碑颂正诠》,阳玛诺 RGO III 222.6
  3. 《圣记百言》附《死说》,罗雅谷 RGO III 222.7
  4. 《圣若撒法始末述略》,龙华民 RGO III 222.8

第二十八册

  1. 《善终瘗莹礼典》,利类思 RGO III 222.9

not: Shengjiao xinsheng              RGO III 222.10-11

  1. no. 123 (see below)
  2. 《周岁警言》,罗雅谷 RGO III 222.12

not: Manchu translation of Soeiro 天主圣教约言

RGO III 222.13

  1. 《真主灵性理证》,卫匡国 RGO III 223.1
  2. 《十慰》,高一志 RGO III 223.2
  3. 《性学觕述》卷1-4,艾儒略 RGO III 223.3-4

第二十九册

《性学觕述》卷5-8

  1. 《神鬼正纪》(附神鬼原始,庞迪我),高一志 RGO III 223.5
  2. 《励修一鉴》存上卷,李九功 RGO III 223.6
  3. 《励学古言》,高一志 RGO III 223.7
  4. 《逑友篇》,卫匡国 RGO III 223.8
  5. 《交友论》,利玛窦 RGO III 223.9

第三十册

  1. 《灵言蠡勺》,毕方济 RGO III 223.10
  2. 《天主实义》二卷,利玛窦福州钦一堂顾凤翔序  RGO III 223.12-13

see also no. 125

《天主实义》上卷

第三十一册

《天主实义》下卷

  1. 《天主实义续篇》,庞迪我 RGO III 223.11
  2. 《天学辩敬录》,孟儒望 RGO III 223.14
  3. 《圣教四字经文》 RGO III 223.15
  4. 《主制群征》,汤若望 RGO III 224.1

第三十二册

  1. 《主教缘起》,汤若望 RGO III 224.2-5
  2. 《悔罪要旨》,郭居静 RGO III 224.6
  3. 《弥撒祭义》,艾儒略 RGO III 224.7
  4. 《弥撒祭义略》,艾儒略

第三十三册

  1. 《提正篇》,贾宜睦 RGO III 224.8-10
  2. 《天阶》,潘国光 RGO III 224.11
  3. 《圣教四规》,潘国光 RGO III 224.12
  4. 《不得已辩》,利类思 RGO III 225.1

not: Buglio, Zhujiao yaozhi       RGO III 225.2

  1. 《天主正教约征》附圣教治世征,利类思 RGO III 225.3
  2. 《圣教简要》,利类思 RGO III 225.4

not: Brancati, Shijie quanlun       RGO III 226.1

see below no. 142

  1. 《善恶报略说》,南怀仁 RGO III 226.2

第三十四册

  1. 《天主降生出像经解》,艾儒略  RGO III 226.3
  2. 《西方答问》,艾儒略 RGO III 227.1
  3. 《睡画二答》,毕方济 RGO III 227.2
  4. 《斐录答彙》,高一志 RGO III 227.3
  5. 《天问略》,阳玛诺 RGO III 227.4

not: Taixi shuifa 泰西水法              RGO III 227.5

  1. 《达道纪言》,高一志 RGO III 227.6
  2. 《西国记法》,利玛窦 RGO III 227.7

第三十五册

  1. 《不得已辩》,南怀仁 RGO III 227.8

not: Zhifang waiji 職方外紀              RGO III 228.1-2

not: Yanqi tushuo 驗氣圖說              RGO III 228.3

  1. 《狮子说》,利类思 RGO III 228.4

not: Kunyu gezhi lüeshuo                     RGO III 228.5

坤輿格致略說

  1. 《西学凡》,艾儒略 RGO III 228.6

not: Kongji gezhi 空際格致                     RGO III 229.1-2

not: Kunyu tushuo 坤輿圖說              RGO III 229.3-4

not: Yixiang zhi 儀象志                     RGO III 230.1-4

  1. 《名理探》,傅汎际 RGO III 231.1-9

五公称五卷 卷1-3

第三十六册

五公称五卷 卷4-5

十伦五卷 卷1、3-4

第三十七册

十伦五卷 卷5

  1. 《熙朝定案》,南怀仁 RGO III 231.10

《熙朝定案》

《熙朝定案》

  1. 《奏疏》 RGO III 231.11
  2. 《西字奇迹》,利玛窦 RGO III 231.12
  3. 《辩学遗牍》,利玛窦 RGO III 231.13

not: 14 boxes (no. 12 missing)

of Xinfa lishu 新法曆書              RGO III 232-244

not: rubbing of Xi’an stele

RGO III 245

(now: Vat. Estr. Or. 34)

  1. 《天主圣教瞻礼斋期表》 RGO III 246.1

雍正三年、康熙三十四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三十六年、咸丰元年

  1. 《天主圣教约言》,苏若望 RGO III 246.2
  2. 《论释氏之非》 RGO III 246.3
  3. 《辟轮回非理之正》,清源味德子, RGO III 246.4

not: 3 of the 72 lives in Vagnone’s Shengren xingshi (above, no. 42)

RGO III 246.5

第三十八册

  1. 《圣教信证》,韩霖、张赓 RGO III 246.6

not: Arte de lengua mandarina (Varo), Informatio pro veritate, and

3 copies of Innocentia victrix               RGO III 246.7, 8, 9-11

  1. 《马尼拉印基督教祷文》,龚荣

Doctrina Christiana en letra y lengua china

(printed by ‘Keng yong’)                  RGO III 246.12

[books brought by Castorano, 1730s: 247-268]

  1. 《天主实义》,利玛窦 RGO III 247.1

《天主要理》

  1. 《正学镠石》,利安当 RGO III 247.2
  2. 《要经略解》,白多玛 RGO III 248.2
  3. 《帝天考》,严保琭 RGO III 248.10

《帝天考》附庙祠考

  1. 《论儒家之天、太极与天主》 RGO III 248.11
  2. 《坚振圣事规义》,叶巴西略  RGO III 248.15
  3. 《默想神功》,石铎琭 RGO III 248.16

第三十九册

  1. 《天主圣教经文》附圣教小问答,康和子 RGO III 248.18

《天主圣教经文》附天主教要问答

  1. 《天神规课》,潘国光 RGO III 249.1
  2. 《听弥撒凡例》,石铎琭 RGO III 249.3
  3. 《圣父方济各行实》,恩若瑟  RGO III 249.4-6

第四十册

  1. 《滌罪正规》,艾儒略 RGO III 285.1-2
  2. 《滌罪正规略》,艾儒略
  3. 《永福天衢》,利安定 RGO III 285.3
  4. 《天主教要注略》,叶尊孝 RGO III 285.7
  5. 《同善说》 RGO III 285.8
  6. 《初会问答》,石铎禄 RGO III 285.9

第四十一册

  1. 《天主十诫劝论圣迹》,潘光国 RGO III 285.12
  2. 《妄占辩》,南怀仁 RGO III 286.1
  3. 《天主圣教略说》,陆安德  RGO III 286.3
  4. 《进教领洗捷录》 RGO III 286.11
  5. 《天神会课》,潘国光 RGO III 286.14
  6. 《妄推吉凶辩》,南怀仁 RGO III 289.4

Takata/Pelliot p. 91:

第四十二册

  1. 《天主圣教入门问答》,施若翰  RGO III 290.3
  2. 《铎书》,韩霖 RGO III 290.13
  3. 《益闻录》第31-55号 [1860]              RGO III 291

第四十三册

《益闻录》第56-81号

  1. 《圣母小日课》,利类思 RGO III 442

Takata/Pelliot p. 92:

  1. 《圣教理证》,任小斯 RGO III 446

第四十四册

  1. 《圣教总牍经文》,郭居静等  RGO VI 100

 

18、《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

周振鹤主编:《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一辑(全六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12月。

第一册:

《天主实录》、《天主圣教实录》、《天学略义》、《天儒印》、《正学镠石》、《不得已辩》、《不得已辨》、《主制群征》、《崇一堂日记随笔》、《逑友篇》、《盛世刍荛》

第二册:《七克》、《庞子遗诠》、《达道纪言》、《齐家西学》、《譬学》

第三册:《哀矜行诠》、《古今敬天鉴》、《口铎日抄》、《三山论学记》、《儒教实义》

第四册:《同文算指》、《几何原本》

第五册:《泰西人身说概》、《泰西人身图说》、《天问略》、《寰有诠》

第六册:《天步真原》、《浑盖通宪图说》、《方星图解》

 

19、《崇祯历书》、《西洋新法历书》

(明)徐光啓編纂,潘鼐匯編:《崇禎曆書:附西洋新法曆書增刊十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上册

1《日躔历指》

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郑洪猷、陈于阶、陈应登

 

2《恒星历指》

卷1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李遇春、陈于阶、董思定、陈应登;

卷2李遇春、陈于阶、祝懋元、魏邦纶、陈应登

卷3李遇春、邬明著、杨之华、陈应登

 

3《月离历指》

卷1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程廷瑞、黄国祯、陆昌

卷2祝懋元、朱国寿、陆昌

卷3邬明著、杨之华、陆昌

卷4魏邦纶、黄宏宪、陆昌

 

4《交食历指》

卷1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邬明著、程廷瑞、陈应登

卷2戈承科、陈于阶,杨惟一

卷3周胤、杨之华,陈应登

卷4朱国寿、祝懋元,杨惟一

卷5贾良栋、黄宏宪,杨惟一

卷6朱国寿、祝懋元,杨惟一

卷7邬明著、贾良琦,陈应登

 

5《五纬历指》

卷1徐光启、李天经,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程廷瑞、李次霦,朱廷枢

卷2王应遴、邬明著、朱廷枢

卷3程廷瑞、陈士兰、李熙祚

卷4周胤、杨之华、朱廷枢

卷5程廷瑞、贾良栋、朱廷枢

卷6杨之华、孟履吉、朱廷枢

卷7程廷瑞、刘有庆、朱廷枢

卷8朱国寿、黄宏宪、朱廷枢

卷9朱国寿、黄宏宪、朱廷枢

 

6《恒星经纬图说》

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李遇春,陈于阶,祝懋元、邬明著、郑洪猷

 

7《恒星经纬表》

卷1、2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李遇春、陈于阶,祝懋元、杨之华,陈应选,郑洪猷、陈应登

 

8《日躔表》

卷1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董思定、张寀臣,孙嗣烈

卷2董思定、张寀臣

 

9《恒星出没表》

卷上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杨之华、鲍英齐、朱廷枢、殷铠、陈士兰、孙有本受法

卷下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邬明著、武之彦、朱廷枢、掌有篆、李次霦、李华受法

 

10《月离表》

卷1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祝懋元、邬明著,陆昌

卷2程廷瑞、陈于阶,陆昌

卷3董思定、张寀臣,陆昌

卷4李遇春、王大化,陆昌

 

11《交食表》

卷1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邬明著、祝懋元,杨惟一

卷2程廷瑞、朱光大,杨惟一

卷3徐光启、李天经,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程廷瑞、董思定,陈应登

卷4陈于阶、张寀臣,陈应登

卷5祝懋元、杨之华,杨惟一

卷6邬明著、朱光显,杨惟一

卷7杨之华、朱光灿,孟履吉

卷8李遇春、魏邦纶,孟履吉

卷9邬明著、黄宏宪,杨惟一

 

12《五纬表》

卷1、2徐光启、李天经,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魏邦纶、李次霦,程廷瑞

卷3、4、5杨之华、程廷瑞,朱廷枢

卷6朱光大、张寀臣,朱廷枢

卷7祝懋元、朱国寿,李熙祚

卷8杨之华、朱光大,李熙祚

卷9黄宏宪、陈士兰,朱廷枢

卷10黄宏宪、陈士兰,朱廷枢

 

下册

 

13《测天约说》

卷上徐光启,邓玉函,龙华民、罗雅谷、汤若望,王应遴

卷下徐光启,邓玉函,龙华民、罗雅谷,王应遴

 

14《大测》

卷1、2徐光启,邓玉函,龙华民、罗雅谷,郑洪猷、陈应登、陈于阶

 

15《割圆八线表》

徐光启,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张寀臣、祝懋元、魏邦纶

 

16《正球升度表》

徐光启,邓玉函,汤若望,门人杨之华、李祖白、祝懋元、陈于阶、魏邦纶、掌乘受法

 

17《黄赤道距度表》

徐光启,邓玉函,龙华民、罗雅谷,张寀臣、董思定、陈于阶

 

18《测量全义》

长洲孙嗣烈较梓

卷1、2

卷3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卫斗枢,董思定,张宋臣

卷4

卷5魏邦纶、邬明著,孙嗣烈

卷6-10

 

19《比例规解》

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周胤、张寀臣、张宋臣,孙嗣烈

 

20《古今交食考》

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王应遴、孙有本、朱廷枢、鲍英齐、邬明著、刘蕴德受法

 

21《恒星屏障》

徐光启,汤若望,罗雅谷,邬明著,陈于阶、杨之华、祝懋元、孟履吉、程廷瑞??

 

22《筹算》

徐光启,罗雅谷,龙华民、汤若望,陈所性,朱国寿,孙嗣烈

 

23《恒星总图》

《见界总星图》汤若望,邬明著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汤若望,杨之华,陈应登

《黄道总星图》汤若望,陈应登

 

24《治历缘起》

卷1-8

 

《西洋新法历书增刊十种》

 

1《新历晓或》汤若望

2《学历小辩》徐光启,周胤、贾良栋、刘有庆、贾良琦、朱国寿、潘国祥、朱光显、朱光大、朱光灿,邬明著

3《浑天仪说》李天经序

卷1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李次霦、掌乘、邬明著、李祖白、朱廷枢、宋可成受法

卷2陈士兰、焦应旭、邬明著、宋发、朱廷枢、朱光显

卷3朱廷枢、潘国祥、朱国寿、贾良琦、刘有庆、周士昌

卷4祝懋元、殷铠、张寀臣、徐瑍、朱廷枢、鲍英齐

卷5杨之华、刘蕴德、黄宏宪、掌有篆、朱光大、孙有本

4《远镜说》汤若望

5《几何要法》郑洪猷序

卷1、2、3、4艾儒略口述,陈于阶、瞿式榖、郑洪猷、叶益蕃、陈应登

6《测食》汪乔年序

卷上、下汤若望,周子愚、卓尔康

7《新法历引》汤若望

8《历法西传》汤若望

9《新法表异》汤若望

10《奏疏》汤若望

 

 

徐光啓等修輯:《西洋新法历书》,《故宮珍本叢刊》第383-387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第一册

 

1《奏疏》汤若望

 

2《新历晓或》汤若望

 

3《历法西传》汤若望

 

4《新法历引》汤若望

 

5《新法表异》卷上、下汤若望

 

6《交食历指》

卷1徐光启,汤若望,罗雅谷,门人邬明著、周士泰、陈应登、朱光显、程廷瑞、周士萃受法

卷2门人陈于阶、殷铠、戈承科、徐瑍、宋发、鲍英齐受法,杨惟一梓

卷3门人陈于阶、殷铠、戈承科、徐瑍、宋发、鲍英齐受法,杨惟一梓(可能是卷2封面copy)

卷4门人祝懋元、掌有篆、朱国寿、左允和、李祖白、武之彦受法,杨惟一梓

卷5黄宏宪、李华、贾良栋、焦应旭、掌乘、宋可立受法,杨惟一梓

 

第二册

卷6门人潘国祥、陈正谏、刘有庆、朱光大、戈继文、周士昌受法,杨惟一

卷7门人贾良琦、徐瑍、陈应登、刘有泰、邬明著、殷铠受法

 

7《交食表》

卷1徐光启,汤若望,罗雅谷,门人祝懋元、刘有庆、邬明著、朱光显、宋可成、贾良琦受法,杨惟一梓

卷2门人朱光大、周士昌、程廷瑞、掌乘、李祖白、宋可立受法,杨惟一

卷3徐光启、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程廷瑞、陈正谏、陈应登、宋发、董思定、李华受法

卷4陈于阶、刘有泰、陈应登、焦应旭、张寀臣、周士泰

卷5杨之华、徐瑍、祝懋元、左允和、朱光大、殷铠,杨惟一

卷6朱光显、孙有本、邬明著、刘蕴德、戈继文、鲍英齐,杨惟一

卷7朱光灿、掌有篆、杨之华、周士萃、李祖白、武之彦

卷8掌乘、宋发、陈正谏、刘有庆、宋可立

卷9黄宏宪、徐瑍、邬明著、宋可成、贾良琦、刘蕴德,杨惟一

 

8《古今交食考》

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王应遴、孙有本、朱廷枢、鲍英齐、邬明著、刘蕴德受法

 

9《测食》

 

《西洋测略序》汪乔年

 

《测食总论》汤若望

 

《复食书》汤若望

 

《测食目录》

 

《测食》汤若望,周子愚、卓尔康

卷上

卷下

 

10《恒星历指》

卷1徐光启,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李遇春、宋可成、陈应登、董思定、陈于阶、朱光显受法

卷2李遇春、魏邦纶、陈应登、祝懋元、陈于阶、朱廷枢

卷3李遇春、李祖白、陈应登、杨之华、邬明著、掌乘

卷4李遇春、杨之华、陈应登、祝懋元、陈于阶、郑洪猷

 

11《恒星经纬表》

卷5徐光启,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李遇春、宋发、陈应登、朱光大、陈于阶、焦应旭受法

 

第三册

 

卷6门人李遇春、贾良琦、陈应登、刘有庆、黄宏宪、周士昌受法

 

12《恒星出没表》

卷上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杨之华、鲍英齐、朱廷枢、殷铠、陈士兰、孙有本受法

卷下邬明著、武之彦、朱廷枢、掌有篆、李次霦、李华

 

13《黄赤道度表》

表1徐光启,邓玉函,龙华民,门人董思定、张寀臣、陈于阶受法

表2杨之华、李祖白、祝懋元、陈于阶、魏邦纶、掌乘

 

14《正球升度表》

徐光启、李天经,罗雅谷,汤若望,门人程廷瑞、宋可成、朱廷枢、朱光显、李次霦、潘国祥受法

 

15《五纬历指》

卷1徐光启、李天经,罗雅谷,汤若望,门人程廷瑞、宋可成、朱廷枢、朱光显、李次霦、潘国祥受法

卷2王应遴、戈继文、朱廷枢、周士泰、邬明著、徐瑍

卷3程廷瑞、周士萃、朱廷枢、刘有泰、陈士兰、殷铠

卷4周胤、孙有本、朱廷枢、鲍英齐、左允和、刘蕴德

卷5贾良栋、掌有篆、朱廷枢、周士昌、程廷瑞、武之彦

卷6杨之华、李华、朱廷枢、陈正谏、黄宏宪、宋可立

卷7刘有庆、李祖白、朱廷枢、朱光大、程廷瑞、宋发

卷8朱国寿、贾良琦、朱廷枢、焦应旭、黄宏宪、刘有泰

卷9戈承科、徐瑍、朱廷枢、掌乘、朱国寿、刘蕴德

 

16《五纬表》

卷首徐光启、李天经,罗雅谷,汤若望,门人祝懋元、刘有庆、邬明著、李祖白、朱廷枢、贾良琦受法

卷1魏邦纶、鲍英齐、朱廷枢、宋发、李次霦、孙有本

卷2黄宏宪、掌有篆、朱廷枢、刘蕴德、邬明著、武之彦

卷3杨之华、周士泰、朱廷枢、刘有泰、程廷瑞、左允和

卷4潘国祥、周士萃、朱廷枢、戈继文、魏邦纶、徐瑍

卷5朱光大、周士昌、朱廷枢、陈正谏、朱光显、殷铠

卷6朱光大、贾良琦、朱廷枢、刘有庆、张寀臣、宋发

卷7朱国寿、朱廷枢、朱光显、黄宏宪、宋可立

卷8祝懋元、掌乘、朱廷枢、李祖白、杨之华、宋可成

 

第四册

 

卷9朱光大、掌乘、朱廷枢、李祖白、宋发、焦应旭

卷10黄宏宪、贾良琦、朱廷枢、刘有泰、潘国祥、焦应旭

 

17《日躔历指》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邬明著、周士昌、陈应登、朱光显、陈于阶、徐瑍受法

 

18《日躔表》

卷1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邬明著、陈正谏、孙嗣烈、潘国祥、董思定、鲍英齐受法

卷2杨之华、周士泰、邬明著、宋可成、黄宏宪、殷铠

 

19《月离历指》

卷1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程廷瑞、李祖白、陆昌、宋发、朱光大、掌乘

卷2祝懋元、朱光显、陆昌、刘有庆、朱国寿、宋可成

卷3邬明著、朱廷枢、陆昌、贾良琦、杨之华、焦应旭

卷4魏邦纶、徐瑍、陆昌、陈正谏、黄宏宪、刘蕴德

 

20《月离表》

卷1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程廷瑞、刘有泰、陆昌、掌乘、陈于阶、刘蕴德受法

卷2程廷瑞、刘有泰、陆昌、掌乘、陈于阶、刘蕴德

卷3董思定、左允和、陆昌、宋发、张寀臣、掌有篆

卷4刘有庆、焦应旭、陆昌、戈继文、贾良琦、武之彦

 

21《测天约说》

目录

卷上卷下徐光启,邓玉函,汤若望,门人周胤、王应遴、陈应登受法

 

 

22《几何要法》

序郑洪猷

卷1-4艾儒略,瞿式榖笔受,叶益蕃参校,吴淞陈于阶、陆安郑洪猷、山阴陈应登仝较梓

 

 

23《割圆勾股八线表》徐光启,罗雅谷、邓玉函、汤若望,门人祝懋元、宋可成、张寀臣、掌乘、魏邦纶、焦应旭受法

 

第五册

 

24《远镜说》汤若望,天启6年

 

25《比例规解》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张寀臣、掌乘、周胤、李祖白、孙嗣烈、宋可成受法

 

26《浑天仪说》

序李天经

卷1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李次霦、掌乘、邬明著、李祖白、朱廷枢、宋可成受法

卷2陈士兰、焦应旭、邬明著、宋发、朱廷枢、朱光显

卷3朱廷枢、潘国祥、朱国寿、贾良琦、刘有庆、周士昌

卷4祝懋元、殷铠、张寀臣、徐瑍、朱廷枢、鲍英齐

卷5杨之华、刘蕴德、黄宏宪、掌有篆、朱光大、孙有本

 

27《测量全义》

卷1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陈于阶、朱廷枢、孙嗣烈、朱光大、卫斗枢、掌乘受法

卷2卫斗枢、朱光显、张寀臣、黄宏宪、孙嗣烈、宋发

卷3卫斗枢、李祖白、董思定、宋可成、孙嗣烈、焦应旭

卷4卫斗枢、周士萃、祝懋元、刘有庆、孙嗣烈、左允和

卷5邬明著、潘国祥、魏邦纶、贾良琦、孙嗣烈、周士泰

卷6孙嗣烈、陈正谏、杨之华、周士昌、掌乘、刘有泰

卷7李遇春、徐瑍、程廷瑞、戈继文、孙嗣烈、殷铠

卷8张寀臣、孙有本、陈于阶、鲍英齐、孙嗣烈、刘蕴德

卷9张寀臣、武之彦、陈于阶、掌有篆、孙嗣烈、宋可立

卷10张寀臣、李祖白、陈于阶、朱廷枢、孙嗣烈、宋发

 

28《大测》

卷1徐光启,邓玉函,汤若望,门人陈应登、潘国祥、郑洪猷、周胤、陈于阶、刘有庆受法

卷2陈应登、贾良琦、郑洪猷、贾良栋、陈于阶、掌乘

 

29《学历小辩》周胤、贾良栋、刘有庆、贾良琦、朱国寿、潘国祥、朱光显、朱光大,邬明著

 

30《筹算》徐光启,罗雅谷,汤若望,门人朱国寿、朱光大、陈所性、黄宏宪、孙嗣烈、焦应旭受法

 

20、《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

周振鹤主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

 

vols. 1-3:

超性学要                   (Buglio)

 

vol. 4:

形神实义                   (Raimundo del Valle O.P.)

天主实义                   (Ricci)

天主实义续编           (de Pantoja)

 

vol. 5:

名理探                       (Furtado / Li Zhizao)

 

vol. 6: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   (Vagnone)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Aleni)

 

vol. 7:

主教缘起                    (Schall)

真福训诠总论            (Schall)

教要序论                    (Verbiest)

天主圣教蒙引要览    (de Gouvea)

炤迷镜                        (Monteiro)

六书实义                    (de Prémare)

道学家传                    (anon.)

西学凡                        (Aleni)

 

vol. 8:

御制律吕正义续编    (Pedrini C.M. & Pereira, etc.)

坤舆格致                    (Schall)   [recently discovered text]

泰西水法                    (de Ursis)

空际格致                    (Vagnone)

坤舆外纪                    (Verbiest)

坤舆格致略说            (Verbiest)

地震解                        (Longobardo)

远镜说                        (Schall / Li Zubai) [compared with Ming edition preserved in Korea]

 

十一、其他书目

————————————————————————————————————

1、《天学集解》所载书目

 

参见Ad Dudink ,"The Rediscovery of a Seven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 Texts: The Manuscript Tianxue jijie",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15 (1993), pp. 1-26.

 

天学集解目录

 

Cf. Ad Dudink ,"The Rediscovery of a Seven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 Texts: The Manuscript Tianxue jijie",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15 (1993), pp. 1-26.

[p.1、13-19大部分文章写于1599-1679期间,作者可能为天主教徒刘凝(ca.1625-1715),该手稿约成于1715年。] [p.2-3 该手稿共569页,每页9行,每行20字。没有序言以及标题页。卷首为目录(1-17页)。共分六集:首集、道集、法集、理集、器集、后集。八卷。共284篇文章,其中249篇是116本著作的序言或引言。] [p.4杨廷筠有类似著作《绝徼同文纪》,Courant 9254.]

 

 

 

( - ):表示目录中提及该文,但实际上缺失。

√:表示非常稀见的序文。(据Dudink)。

 

卷一:

 

1、首集

 

(1) 17a1-18b7:绝徼同文紀序 楊廷筠 仲堅淇園 浙江仁和人萬曆壬辰進士 1首集 卷一 1615
(2) 18b8-21b4:讀泰西諸書序 呂圖南 爾博 福建南安縣人萬曆戊戌進士 1首集 卷一1626√[130]
(-)刻天學初函題辭 李之藻 振之我存涼庵 浙仁和人萬曆戊戌進士 1首集 卷一1630
(3) 22a1-22b9:天學(初函)小序 李佺臺[131] 仲方 為*福建南安縣人萬曆丁未進士 1首集 卷一1626? (為* = 為與) √
(4)聖德來遠序 彭惟城 芹生 江西廬俊人萬曆辛丑進士 1首集 卷一
(5) 25b6-26a9:聖教信證敘 韓霖雨公  1首集 卷一1647

 

2、道集

(6) 26b1-29b3:聖經直解自序 陽瑪諾 演西 西洋波尔都瓦尔 [Portugal]國人耶穌會學生 2道集 卷一1636 (學生 = 學士)
(7) 29b4-32b4:天主降生言行紀略引 艾儒略思及西洋意大里亞國人耶穌會學士 2道集 卷一1635
(8)天主降生紀引 艾儒略   2道集 卷一[132]
(9)天主降生引義跋 吳宿 漢通 江西新昌县 2道集 卷一[133]
(10)天主降生出像經解引 艾儒略   2道集 卷一
(11) 36b5-37b9:進呈書像自序 湯若望 道未 西洋亞熱瑪尼亞國人 2道集 卷一1640
(12)聖母行實目錄 羅雅谷 味韶 西洋意大理亞國人 2道集 卷一
(13)聖母行實自序 高一志 則聖 意大理亞國人 2道集 卷一
(14)聖若瑟行實自序 陽瑪諾   2道集 卷一
(15)彌撒祭義自序 艾儒略   2道集 卷一
(16)滌罪正規小引 楊廷筠   2道集 卷一
( 17) 47b6-48b1:聖體規儀序 丘日知  松江上海人 2道集 卷一(c.1658)(日=曰)
( - )聖體要禮    2道集 卷一(Aleni)
(18) 48b2-50b9:領主保聖人序引 費奇規 揆一 西洋波而都瓦尓國人 2道集 卷一Gaspar Ferreira, 1627√[134]

 

卷二:

(19)釋主保單之款目 費奇規   2道集 卷一√
(20)切向主保聖人之功 費奇規   2道集 卷一√
(21) 1a1- 2b3:訂証總督序 朱宗元(1661之前) 維城 浙江鄞縣人 2道集 卷二(督 for 牘)
(22)總牘撮要序 萬濟國  西洋多明我會學士 2道集 卷二
(23) 3b5- 4b4:善終引 伏若望 定源 西洋波尔都瓦尔國人 2道集 卷二Joao Frois (before 1639)
( - )教要解略    2道集 卷二(Vagnone)
( - )經要直指    2道集 卷二(da Cunha)
( - )天主經解    2道集 卷二(Rho)
( - )聖母經解    2道集 卷二(Rho)
( - )龐子信經遺詮    2道集 卷二(de Pantoja)
(24) 4b5- 5b3:十誡銘 徐光啓 子先玄扈 松江府上海縣人萬曆甲辰 2道集 卷二
(25)八真福銘 徐光啓   2道集 卷二
(26)十四哀矜銘 徐光啓   2道集 卷二
(27)七克銘 徐光啓   2道集 卷二
(28) 8a5- 9b5:天學十誡初解序 葉向高  ********萬曆癸未進士 2道集 卷二(*********, text that has disappeared in the seam)
(29) 10a1-13a5:十誡直詮序 朱宗元(c.1644)   2道集 卷二
( - )真福訓詮縂論    2道集 卷二(Schall)
(30) 13a7-14b9:哀矜行詮序 李祖白(c.1633) 白也  2道集 卷二
(31)哀矜行詮引 汪元泰 本和 徽州婺源人 2道集 卷二
(32)哀矜行詮自序 羅雅谷   2道集 卷二
(33)哀矜行詮跋 程廷瑞 五符 徽州婺源人 2道集 卷二
(34)齋克引 羅雅谷   2道集 卷二
(35)聖教齋說 艾儒略   2道集 卷二
(36)七克敍 楊廷筠   2道集 卷二
(37) 25b7-26b7:七克敘 曹于汴 自梁 山西安邑縣人萬曆壬辰進士 2道集 卷二
(38)七克序 鄭以偉 如蓮方水 江西廣信府人萬曆辛丑進士 2道集 卷二
(39)七克引 熊明遇 良儒壇石 江西進賢縣人萬曆辛丑進士 2道集 卷二
(40)七克篇序 陳亮采 惠父 萬曆己未進士 2道集 卷二
(41) 32b1-35b9:七克自序 龐迪我 順陽 西洋依西巴尼亞國人 2道集 卷二 Diego de Pantoja, 1614
(42)西聖七編序 彭端吾  河南歸德府人萬曆辛丑進士 2道集 卷二
(43)西聖七編跋 樊鼎遇   2道集 卷二
(44) 38a6-41b6:大西洋龐子七克縂序 崔淐 孟起 汀江東直隸太平府人萬曆辛丑進士 2道集 卷二
(45)伏傲小序 一 崔淐  太平府蕪湖人 2道集 卷二
(46)平妬小序 二 崔淐   2道集 卷二
(47)解貪小序 三 崔淐   2道集 卷二
(48)息忿小序 四 崔淐   2道集 卷二
(49)塞饕小序 五 崔淐   2道集 卷二
(50)坊淫小序 六 崔淐   2道集 卷二
(51)策怠小序 七 崔淐   2道集 卷二
(52) 47b6-48b5:七克后跋 汪汝淳 孟樸 徽州新都?人 2道集 卷二1614
(53)七克圖說 賈宜睦 九章 西洋依大理亞國人 2道集 卷二√[135]
(54)唐景教碑頌正詮序 陽瑪諾   2道集 卷二
(55)讀景教碑書後 李之藻   2道集 卷二
(56)景教堂碑記 徐光啓   2道集 卷二
(57) 57b7-60a8:武榮出地十字架碑序 張賡 明皋夏詹 福建晉江人 2道集 卷二1633

 

卷三:

(58)教要序論自序 南懷仁 敦伯 西洋法郎弟亞國人 2道集 卷三
(59)聖教原流自敘 朱毓朴   2道集 卷三
(60)聖教蒙引序 佟國器 匯白 遼東人 2道集 卷三
(61) 3b1- 3b9:蒙引要覽序 何大化 德川 西洋波而都瓦尔國人 2道集 卷三Antonio de Gouvea, 1655
(62)天主聖教百問答引 柏應理 信未 西洋法郎弟亞國人 2道集 卷三
(63)進善錄小引    2道集 卷三
(64)天神會課小引 潘國光 用觀 西洋意大理亞國人 2道集 卷三
(65)聖教四規序 徐爾覺 炤齋順之 松江府上海縣人 2道集 卷三
(66)聖教四規後跋 丘曰知   2道集 卷三
(67) 7b6- 8a6:主教要旨小引 利類思 再可 西洋意大理亞國人 2道集 卷三Lodovico Buglio, 1668

 

3、法集

(68) 8b1-11b6:寰有詮 序 馮應京 可大慕岡 鳳陽盱眙人萬曆壬辰進士 3法集 卷三(应该为李之藻,1628)
(69) 11b7-13b4:山海輿地全圖縂序 利瑪竇 西泰 西洋意大理亞國人 3法集 卷三 (应为冯应京)
(70) 14a1-18a7:地輿萬國全圖縂說 李之藻   3法集 卷三(应为利玛窦)
(71) 18b1-21a6:題萬國坤輿圖 李之藻   3法集 卷三
(72)題萬國二圜圖序 徐光啓   3法集 卷三
(73) 23a2-23b8:題萬國坤輿圖 吳中明 左海 徽州歙縣人進士 3法集 卷三1598
(74) 24a1-24b2: 題萬國坤輿圖 祁光宗   3法集 卷三

(75) 24b3-25b4:題萬國坤輿圖 楊景淳  進士 3法集 卷三
(76) 25b5-26a4:跋萬國坤輿圖 陳民志  泚陽 3法集 卷三
(77) 26a5-27a8:跋萬國小圖序 張京元無始 鍾山揚州府泰興縣人進士 3法集 卷三1607
(78) 27b1-29a7:題萬國坤輿圖 利瑪竇   3法集 卷三1602
(79)萬國圖小引 艾儒略   3法集 卷三
(80)坤與全圖引 畢方濟各 今梁 西洋意大理亞國人 3法集 卷三
(81) 33a5-33b3:題萬國圖小引 程二百 幼輿 徽州 3法集 卷三
(82) 33b4-34a7:方輿勝略引 王錫爵 元馭荊石 直隸太倉州人嘉靖壬戌進士 3法集 卷三
(83)刻職方外紀序 李之藻   3法集 卷三
(84)職方外紀序 楊廷筠   3法集 卷三
(85)職方外紀 序 葉向高   3法集 卷三
(86)職方外紀自序 艾儒略   3法集 卷三
(87) 42b6-44a3:職方外紀小言 瞿式穀  蘇州常熟人汝夔之子 3法集 卷三
(88)職方外紀小言 許胥臣  浙江錢塘人 3法集 卷三
(89) 45b2-46b5:職方外紀跋 熊士旂  江西進賢人 3法集 卷三
( - )地震解    3法集 卷三(Longobardi)
( - )驗氣說    3法集 卷三(Verbiest)
(90) 46b7-48a3:西方答問序 米嘉穗  樵川 3法集 卷三1641
( - )禦覽西方要記    3法集 卷三(Buglio, etc.)
(91) 48a4-49b4:西學凡序 何喬遠 匪我 稚孝  3法集 卷三1626

(92)刻西學凡序 楊廷筠   3法集 卷三
(93)西學凡引 許胥臣   3法集 卷三
(94)西學凡跋 熊士旂   3法集 卷三

 

卷四

(95) 1a1- 2b4:西儒耳目資自序 金尼閣  *國人 3法集 卷四Nicolas Trigault, 1626
(96)刻西儒耳目資序 張問達 誠守德允 陝西涇陽縣人萬曆癸未進士 3法集 卷四
(97)西儒耳目資序 王徴 良甫葵心 陝西涇陽人天啟壬戌進士 3法集 卷四
(98)刻西儒耳目資 張緟芳 敬一 陝西涇陽縣人 3法集 卷四
(99)西儒耳目資釋疑 王徴 了一  3法集 卷四
(100)譯引首譜小序 金尼閣   3法集 卷四
(101) 17a1-19b5:列音韻譜小序 金尼閣   3法集 卷四Nicolas Trigault
(102)列邊正譜小序 金尼閣   3法集 卷四
(103)斐錄荅彙跋 梁雲搆 匠先原名治麟  3法集 卷四
(104)斐錄荅彙序 畢拱辰 湖目 丙辰進士 3法集 卷四
(105) 28b5-31b4:泰西人身說概序 畢拱辰   3法集 卷四(1643)
( - )聖教永曆    3法集 卷四(Couplet)
( - )利西泰先生行蹟    3法集 卷四(Aleni)
(106) 32a1-33b9:張彌額爾遺跡序 楊廷筠   3法集 卷四
(107)彌克兒遺斑弁言 謝懋明  溫陵 3法集 卷四
(108) 35b1-37a3:楊淇園先生事跡序 張賡   3法集 卷四
( - )西海艾先生行略    3法集 卷四(Li Sixuan)
( - )杜公開先生度海苦跡記    3法集 卷四(Faber)
( - )本草補序 劉凝   3法集 卷四(1697)
(109) 37a4-38a9:活人丹方 王徴   3法集 卷四 韩云 序√

 

4、理集

(110) 38b1-39a7:超性學要序 胡世安 萄潭處靜 四川井研人崇禎戊辰進士 4理集 卷四
(111) 39b1-40b1:超性學要敘 高層雲 畟園 康熙丙辰進士 4理集 卷四(c.1677)
(112)超性學要自敘 利類思   4理集 卷四
(113)超性學要自序 論靈魂 利類思   4理集 卷四√1677年11月[136]
(114)超性學要自序 論天神 利類思   4理集 卷四
(115)復活論自序    4理集 卷四
(116)復活論小序 姜修仁 以道  4理集 卷四
(117)天主實義序 馮應京   4理集 卷四
(118)天主實義重刻序 李之藻   4理集 卷四
(119)天主實義引 利玛窦   4理集 卷四
(120)重刻天主實義跋 汪汝淳   4理集 卷四
(121)天主實義跋 顧鳳翔 雲間  4理集 卷四
(122)刻畸人十篇序 李之藻   4理集 卷四
(123)畸人十篇跋 李之藻   4理集 卷四
(124)畸人十篇序 劉胤昌  淯水安慶府桐城縣人萬曆甲辰進士 4理集 卷四
(125)重刻畸人十篇引 周炳謨 仙僅念潛 常州府無錫人萬曆甲辰進士 4理集 卷四
(126)題畸人十篇小引 王家植 木仲 山東濱州人萬曆甲辰進士 4理集 卷四
(127)畸人十篇後跋 汪汝淳   4理集 卷四
(128)畸人十篇序 吳載鰲 皜菴 江西宜菴人天啓乙丑(1625)進士戊辰殿試 4理集 卷四√[137]

 

卷五:

(129)天學略義序 張賡   4理集 卷五
(130)辯敬錄張序 張能信 望先成義  4理集 卷五
(131)辨敬錄朱序 朱宗元   4理集 卷五
(132)辨敬錄錢序 錢廷煥 文則  4理集 卷五
(133)西士超言小引 張汝霖  萬曆乙未進士 4理集 卷五
(134)形神實義序 李九功   4理集 卷五
(135)形神實義自序 賴蒙篤  西洋 4理集 卷五
(136)天主聖教實錄引 羅明堅 復初 西洋意大利亞國人 4理集 卷五
(137) 21a1-22b8:靈言蠡勺引 畢方濟 今梁  4理集 卷五 Francesco Sambiasi, 1624
(138)主制群徴小引 湯若望 道未  4理集 卷五
(139)主制群徴跋 李祖白   4理集 卷五
(140)26b1-28b1:真主霛性理證小引 衛匡國 濟泰 西洋亞肋瑪尼亞國人 4理集 卷五Martino Martini (c.1660)
(141) 28b3-30b8:(三山论)學紀 (万)物(真)原二篇序 張維樞 子環 福建晉江縣人萬曆戊戌(1598)進士 4理集 卷五√
(142)三山論學記序 蘇茂相 石水 萬曆壬辰進士 4理集 卷五
(143) 31b6-32b9:三山論學記序 黃景昉 可遠 福建晉江縣人天啓乙丑進士 4理集 卷五
(144)萬物真原小引 艾儒略   4理集 卷五
(145) 35a1-37a6:性學觕述序 一作霛性篇 陳儀 紹鳳 福建閩縣人萬曆庚戌進士 4理集 卷五
(146)性學自敘 艾儒略   4理集 卷五
(147)性學序 瞿式耜 字伯略 蘇州府常熟縣人萬曆丙辰進士 4理集 卷五
(148) 41b1-43a3:性學觕述引 朱時亨 德先 江西人 4理集 卷五1646
(149)霛性篇序 陳長祚   4理集 卷五[138]
(150) 44b4-46a5:霛性篇序 邵捷春 見心 福建侯官縣人萬曆己未1619進士 4理集 卷五√[139]
(151) 46b1-48a2:則聖十篇引 孫元化 火東 松江府嘉定人 舉人 4理集 卷五(+1632)
(152)十慰總說 高一志   4理集 卷五
(153)譬學序 韓霖   4理集 卷五
(154)譬學自引 高一志   4理集 卷五
(155) 56b2-57a8:跋況義後 謝懋明   4理集 卷五
(156)提正編敘 佟國器   4理集 卷五

(157) 59a4-61a3: 賀天教碑記,明圖(原目录中缺)

卷六:

 

(158)交友論序 馮應京   4理集 卷六
(159)大西域利公友論 瞿汝夔 太素 蘇州常熟人 4理集 卷六
(160) 3b1- 4a1:友論小序 陳繼儒 仲醇 眉公  4理集 卷六
(161)友論題詞 朱廷策 銘常  4理集 卷六
(162)逑友篇敍 沈光裕 仲連 錦衣衛籍大興人崇禎庚辰(1640)進士 4理集 卷六√[140]
(163) 6b3- 8a2:逑友篇序 張安茂 蓼匪  4理集 卷六(c.1661)[141]
(164)逑友篇序 徐爾覺   4理集 卷六
(165)逑友篇敍    4理集 卷六
(166)逑友篇小引 衛匡國   4理集 卷六
(167)交逑合錄序 劉凝  聖名葆祿  二至及齋 江西建昌府南豊縣人 4理集 卷六√[142]
(168)重刻二十五言序 馮應京   4理集 卷六
(169)跋二十五言 徐光啓   4理集 卷六
(170)睡畵二答引 李之藻   4理集 卷六
(171) 18b1-20a5:畵答序 諸葛羲 基畵滬水 福建府晉江縣?人 崇禎戊辰進士 4理集 卷六
(172)聖夢歌序 張賡   4理集 卷六
(173) 21b3-22b7:聖夢歌小引 林一儁 用籲 福唐 4理集 卷六(c.1637)
(174)聖夢歌跋 李九標 其香 福唐 4理集 卷六
(175) 23b1-24a9:聖記百言敍 汪秉元 初甫 幼起 素* 萬曆丙辰進士 4理集 卷六1632

(176) 24b1-25a9:聖記百言自序    Giacomo Rho 羅雅谷, 1632
(177) 25b1-26a9:聖記百言跋 程廷瑞   4理集 卷六
(178)四末真論序 柏應理   4理集 卷六
(179)四末真?論序 劉凝   4理集 卷六√1672年3月8日。[143]
(180)死說小引 程廷瑞   4理集 卷六
(181)死說引 羅雅谷   4理集 卷六
(182)代疑篇序 李之藻   4理集 卷六
(183)代疑篇序 舊名徴信篇 王徴   4理集 卷六
(184)代疑續篇跋 張賡   4理集 卷六
(185)題天釋明辨 張賡   4理集 卷六

(186) 37b1-38a2: 辨學遺牘跋 李之藻
(187) 38a4-38b3:辨學遺牘跋 其二 楊廷筠   4理集 卷六
(188)答客問原序 張能信   4理集 卷六
(189)重訂答客問序 蔡鐡 石奴 瑞州府新昌人 4理集 卷六√c.1662
(190) 41a7-42a3:答客問序 宇興 夢雒 瑞州府新昌人順治庚子舉人 4理集 卷六(c.1662) [144]
(191)答客問今本序 吳宿   4理集 卷六√c.1662
(192)答客問序 李奭 南公 瑞州府新昌人 4理集 卷六√c.1662[145]
(193)續答客問序 李奭   4理集 卷六
(194)拯民略說自敍 朱宗元   4理集 卷六
(195)崇正必辨序 利類思   4理集 卷六
(196)崇正必辨自敍 何世貞 公介  4理集 卷六
(197)聖水紀言序 李之藻   4理集 卷六
(198)口鐸日鈔序 張賡   4理集 卷六
(199)口鐸日鈔序 林一儁   4理集 卷六
(200)口鐸日鈔小引 李九標   4理集 卷六
(201) 59a5-61a3:口鐸日鈔 第三卷紀事 李九標   4理集 卷六 1632
(202) 61a5-62a9:口鐸日鈔 第四卷小言 李九標   4理集 卷六(1633)

 

卷七:

(203)勵修一鑑小引 陳衷丹 葵伯  4理集 卷七
(204)勵修一鑑序 李嗣玄 又玄息軒 福建府建寧縣人 4理集 卷七
(205)勵修一鑑自序 李九功 其敍 福唐  4理集 卷七
(206)三山仁會小引 葉益蕃 君錫 福唐  4理集 卷七√[146]
(207)7b1- 9a5:未來辨論序 許纘曾 鶴沙 江南上海縣籍華亭縣人 順治己丑進士 4理集 卷七 1659√
(208)合刻闢妄條駁序 王世其   4理集 卷七
(209)闢略說條駁序 洪濟 楫民  4理集 卷七
(210)闢略說條駁序 張星曜   4理集 卷七
(211) 17b1-19b6:闢略說條駁引言 張星曜 紫宸  4理集 卷七
(212) 20a1-22a9:論焚楮非理  嚴贊化   4理集 卷七√
(213)闢輪回說 嚴賛化   4理集 卷七√[147]
(214)論釋氏之非 楊廷筠   4理集 卷七

 

5、器集

(215) 30a1-37a4:譯幾何原本引 利瑪竇   5器集 卷七 1607
(216)刻幾何原本序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17)幾何原本雜議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18)題幾何原本再校本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19)幾何要*法序 鄭洪猷   5器集 卷七
(220)勾股義序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21)勾股義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22)題測量法義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23)同文算指通編序 楊廷筠   5器集 卷七
(224)刻同文算指序 徐光啓   5器集 卷七
(225)同文算指序 李之藻   5器集 卷七
(226) 55b1-56a6:籌算自序 羅雅谷   5器集 卷七 Giacomo Rho, 1628

 

卷八:

(227)表度說序 李之藻   5器集 卷八
(228)表度序 熊明遇   5器集 卷八
(229)表度說序 周子愚  慈水人 5器集 卷八
(230)7a1- 7b2:題天問答 周希令 子儀 江西府寧州人 萬曆癸丑進士 房師徐光啓 5器集 卷八
(231)8a1- 9a2:天問略小序 孔貞時 中甫 應天 句容籍建德人 萬曆癸丑進士 房師徐光啓 5器集 卷八 1615
(232)刻天問略題詞 王應熊 非熊 四川重慶府巴縣人萬曆癸丑進士 5器集 卷八
(233)天問略自序 陽瑪諾   5器集 卷八
(234)簡平儀說序 徐光啓   5器集 卷八
(235) 15a1-18a3:渾平儀說序 李之藻   5器集 卷八 1607 (渾平儀說序, read: 渾蓋通憲圖說序)
(236) 18b1-19b5:鍥渾蓋通憲圖説跋 樊良樞 致虛 江西府進賢縣人 萬曆甲辰進士 5器集 卷八
(237) 20a1-21a2:題測量[148]圖説 王臣夔   5器集 卷八
(238) 21b1-24b1:圜容較義序 李之藻   5器集 卷八 1614
( - )新曆曉或    5器集 卷八 (Schall)
(239) 24b3-25a5:民曆鋪注解惑序 胡世安   5器集 卷八
(240) 25b1-26a8:民曆鋪注辨惑小引 湯若望   5器集 卷八 Johann Schall, 1662
泰西水法敍 曹于汴   5器集 卷八
(242) 28a1-30a5:泰西水法敍 鄭以偉   5器集 卷八 [149]

(243) 31a1-33a3: 泰西水法敘, 徐光啟, 1612

(244) 33b1-35b5: 水法本論, Sabatino de Ursis 熊三拔, 1612

(245) 36a1-37a2:  遠鏡說自序, Johann Schall 湯若望, 1626

(246) 37b1-42a4: 遠西奇器圖說錄最序, 王徴, 1627

(247) 42b1-43b1: 奇器圖說小序,汪應魁 (1627)

(248) 43b3-45a2:奇器圖說後序,武位中, 1628

(249) 45b1-46a3: 新製諸器圖小序, 王徴, 1626

(250) 46b1-47a5: 西國記法序,朱鼎澣 (c.1628)

(251) 47b1-49a1:獅說 (獅子說) 序,利纇思, 1678

(252) 49a3-51a2: 泰西肉攫自序, 利纇思√

(253) 51a4-52a8: 泰西肉攫序, 劉凝√[150]

 

6、后集

(254) 52b1-61b3:天教駢述 熊士旂   6後集 卷八(c.1621)
(255)畏天愛人極論序 鄭鄤 謙止*陽 武進人 天啓壬戌進士 6後集 卷八
(256)畏天愛人極論記言 王徴   6後集 卷八
(257) 65a1-73b6:論道術 沈光裕   6後集 卷八 (c.1653) √[151]

 

卷九:

(258)天學傳概序 許之漸 青嶼 常州武進人 順治己未進士 6後集 卷九
(259)不得已辨自序 利類思   6後集 卷九
(260)不得已辨自序 南懷仁   6後集 卷九
(261)天學説 邵輔忠   6後集 卷九
(262)辨學    6後集 卷九
(263) 24a1-26a9:用夏解 張賡   6後集 卷九 (c.1628)
(264) 26b1-27b9:天儒印說 尚祜卿   6後集 卷九 1664
偉堂[152]    6後集 卷九
(265) 28a1-28b6:天儒印說 魏學渠 子存  6後集 卷九 1664
(266)格言六則 楊廷筠   6後集 卷九
(267)帝京景物略二則 劉侗 同人 湖廣府麻城人 崇禎甲戌進士 6後集 卷九
(268)答鄉人書 劉胤昌   6後集 卷九
(269)與黎茂才辨天學書 李嗣玄   6後集 卷九√
(270)福州重建天主聖堂記 李嗣玄   6後集 卷九√
(271)建天主聖堂疏 李嗣玄   6後集 卷九√
(272)大道行 李祖白   6後集 卷九√ 1658,5[153]

(273) 53a1-53b9:登萊都察院孫為謝雨事 孙元化 (+1632) √[154]

(274) 54a1-55a2: 絳州正堂雷為尊天祛邪事, Lei (Lei Chong 雷翀), 1635

(275) 55b1-56b8: 建寧縣正堂左為zun mingzhi bao tianxue yi yichao xiang shi 事,左光先 1641謝雨告示 孫元化   6後集 卷九
尊天闢邪告示 雷   6後集 卷九
遵明旨 褒天學 以一趨向告示 左光先 羅生 三山 桐城籍涇縣人天啓甲子舉人 6後集 卷九
(276)世祖章皇帝恩綸    6後集 卷九
(277)禦製天主堂碑記    6後集 卷九
(278)修曆碑記 胡世安   6後集 卷九
(279) 63a1-65b9:天主新堂記 劉肇國 阮僊 木田 湖廣府潛江人 崇禎癸未進士 6後集 卷九 (1657?)
(280) 66a1-68a2:壽湯道未七秩文 金之俊   6後集 卷九
(281)壽湯道未七秩文 魏裔介 石生 昆林 真定柏鄉人 順治丙戌進士 6後集 卷九
(282)壽湯道未七秩文 龔鼎孳 孝升芝麓 江南府合肥人 崇禎甲戌進士 6後集 卷九

(283) 75a1-76b6:胡世安 (1661) 奉賀道未翁湯老先生榮廕序

(284) 77a1-78a3:賀道未翁湯先生榮廕序 王崇簡 敬哉 順天宛平人崇禎癸未進士 6後集 卷九 (1661)

 

 

 

2、香港天主教教区古籍书目

天主教香港教区档案古籍:http://archives.catholic.org.hk/books/index.htm

 

Book Name 书 名Author 作 者
俗言 问 答 Vernacular Catechism 
信望 爱 诵 ( 附 大 赦 规 条 ) 
苦路 善 工 
圣教 要 理 问 答 Catholic Catechism 
万国 全 图 ( 图 片 ) 
寒暑 表 说 
德行 谱 ( 又 名《 圣 达 尼 老 各 斯 加 本传 》)巴多明 PARRENIN, Dominique[155]
圣教 要 训 ( 上 卷 )文度辣 IBANEZ, John Bonaventura [156]
贰位 进 士 因 觅 实 严 辨 驳方主教
要经 略 解白多玛 ORTIZ, Thomas
圣教 切 要 Abridgment of Christian Doctrine白多玛 ORTIZ, Thomas
天学 本 义 ( 又 名 《 古 今 敬 天 鉴 》 )白晋 BOUVET, Joachim[157]
易考 ( 又 名 《 易 经 释 义 》 )白晋 BOUVET, Joachim
哀矜 炼 灵 说 石铎录 PINUELA, Petrus[158]
答客 问朱宗元[159]
拯世 略 说朱宗元
豁疑 论朱宗元
四字 经 文 The Four Characters Classic艾儒略 ALENI, Juliano[160]
西方 答 问艾儒略 ALENI, Juliano
悔罪 要 指艾儒略 ALENI, Juliano
圣梦 歌 ( 又 名 《 性 灵 篇 》 )艾儒略 ALENI, Juliano
涤罪 正 规 略艾儒略 ALENI, Juliano
弥撒 祭 义 略艾儒略 ALENI, Juliano
万物 真 原 The True Origin of All Things艾儒略 ALENI, Juliano
人魂 义 秤 论利安定[161]
永福 天 衢利安定
二十 五 言利玛窦 RICCI, Matteo[162]
已亡 者 日 课 经 利类思 BUGLIO, Luigi[163]
善终 瘗 茔 礼 典利类思 BUGLIO, Luigi
弥撒 经 典利类思 BUGLIO, Luigi
真道 自 证 ( 卷 一 、 卷 二 )沙守信 de CHAVAGNAC, Emeric[164]
真道 自 证 ( 卷 三 、 卷 四 )沙守信 de CHAVAGNAC, Emeric
扶助 善 终沈则谦
建福 州 天 主 堂 碑 记佟国器
圣纲 鉴 小 略明主教 GUILLEMIN, Philippe-Francois-Zephirin
善恶 报 略 说南怀仁 VERBIEST, Ferdinand[165]
天主 圣 教 入 门 问 答 ( 上 、 下 )施若翰
造物 主 垂 象 略 说徐光启[166]
辩学 疏 稿徐光启
辟妄徐光启
灵言 蠡 勺徐光启
玫瑰 经 会 规马熹诺主教
圣母 行 实 ( 卷 一 、 卷 二 )高一志 VAGNONI, Alfonso[167]
圣母 行 实 ( 卷 三 )高一志 VAGNONI, Alfonso
譬学 ( 上 )高一志 VAGNONI, Alfonso
譬学 ( 下 )高一志 VAGNONI, Alfonso
真福 和 德 理 传郭栋臣[168]
圣教 要 理陆安德 LUBELLI, Andre-Jean[169]
善生 福 终 正 路 ( 上 卷 )陆安德 LUBELLI, Andre-Jean
善生 福 终 正 路 ( 下 卷 )陆安德 LUBELLI, Andre-Jean
上帝 圣 教 公 会 门博爱者
主制 群 征 ( 卷 上 )汤若望 von BELL, Johann Adam Schall[170]
崇一 堂 日 记 随 笔汤若望 von BELL, Johann Adam Schall
振心 诸 经 ( 又 名 《 振 心 总 牍》 )费奇观 FERREIRA, Gaspard [171]
天主 圣 教 十 诫 直 诠 ( 上 卷 )阳玛诺 DIAZ, Emmanuel Junior[172]
天主 圣 教 十 诫 直 诠 ( 下 卷 )阳玛诺 DIAZ, Emmanuel Junior
代疑 论阳玛诺 DIAZ, Emmanuel Junior
盛世 刍 荛(一)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173]
盛世 刍 荛(二)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盛世 刍 荛(三)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年 广 益 ( 第 一 篇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年 广 益 ( 第 二 篇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年 广 益 ( 第 三 篇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年 广 益 ( 第 四 篇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年 广 益 ( 第 五 篇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年 广 益 ( 第 六 篇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经 广 益 ( 上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经 广 益 ( 下 )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圣体 仁 爱 会 规 条冯秉正 de MAILLA, Moyriac
鸮鸾 不 并 鸣 说杨廷筠[174]
圣教 要 经 ( 上 卷 )圣奥思定会学士伊纳爵集
慎思 录嘉约
天主 圣 教 通 功 经嘉毕厄尔主教[175]
天主 圣 教 续 经嘉毕厄尔主教
圣教 要 理 日 课嘉毕厄尔主教
圣教 四 规潘国光 BRANCATI, Francesco[176]
要理 六 端鲁日满 de ROUGEMONT, Francois[177]
圣洗 规 仪穆迪我 MOTEL, Jacques[178]
圣若 撒 法 始 末 ( 又 名 《 圣 若 瑟 法 行 实 》 )龙华民 LONGOBARDI, Nicolas[179]
灵魂 道 体 说龙华民 LONGOBARDI, Nicolas
辨教 论韩霖[180]
铎书韩霖
人类 原 始(上)庞迪我 de PANTOJA, Didace[181]
人类 原 始(下)庞迪我 de PANTOJA, Didace
天主 圣 教 启 蒙罗如望 de ROCHA, Jean[182]
天主 圣 像 略 说罗如望 de ROCHA, Jean
天主 圣 教 实 录罗明坚 RUGGIERI, Michel[183]
求说罗雅各布 RHO, Jacques[184]
道原 精 萃 序

聖母 傳

天主 降 生 紀 略

諸宗 徒 列 傳

宗徒 大 事 錄

 

3、绝徼同文纪目录[185]

 

题赠卷一

 

1天主实义序 (后学)冯应京

2天主实义引 (泰西)利玛窦

3(实义序)又 (云间)顾凤翔

4天主实义重刻序 (虎林)李之藻

5(重刻)天主实义跋 (新都)汪汝淳

6(刻)畸人十篇序 (虎林)李之藻

7(畸人十篇序)又 (浣城)刘胤昌

8(重刻畸人十篇序)又 (勾吴)周炳谟

9(题畸人十篇小引)又 (渤海)王家植

10(畸人十篇跋)又 凉庵居士

11(畸人十篇后跋)又 (新都)汪汝淳

12(刻)交友论序 (盱眙)冯应京

13山海舆地全图总序 (盱眙)冯应京

14万国全图总说 利玛窦

15(题万国图小序)又 (新安)程百二

16方舆胜略引 (太原)王锡爵

17题万国坤舆图 (浙西)李之藻

18(题万国二图序)又 (云间)徐光启

19(题万国坤舆图)又 (东郡)祁光宗

20(题万国坤舆图)又 (歙人)吴中明

21(题万国坤舆图)又 (蜀东)杨景淳

22(题万国坤舆图)又 (泚阳)陈民志(跋)

23题万国二圜图序 (广陵)张京元

24(题万国坤舆图)又 (欧逻巴人)利玛窦

25(重刻)二十五言序 (盱眙)冯应京

26跋二十五言 (云间)徐光启

27译几何原本引 (泰西)利玛窦

28(刻)几何原本序 (吴淞)徐光启

29几何原本杂议 (吴淞)徐光启

30勾股义序 徐光启

31(勾股义)又 (吴淞)徐光启

32表度说序 (仁和)李之藻

33(表度序)又 (豫章)熊明遇

34(表度说序)又 (慈水)周子愚

35题天问略 周希令

36(天问略小序)又 孔贞时

37(刻天问略题词)又 (巴国)王应熊〔文中位置为38〕

38(天问略自序)又 (泰西)阳玛诺

39简平仪说序 (吴淞)徐光启

40题测量法义 (吴淞)徐光启

41泰西水法序 (河东)曹于抃

42(泰西水法序)又 (上饶)郑以伟

43(泰西水法序)又 (吴淞)徐光启

44水法本论 (泰西)熊三拔

45圣德来远序 (庐陵)彭惟成

46七克序 杨廷筠

47(七克序)又 曹于汴

48(七克序)又 (上饶)郑以伟

49又 (南州)熊明遇

50又 陈亮采

51(七克自序)又 庞迪我

52西圣七编序 (碭郡)彭端吾

53(大西洋)庞子七克总序 (江东)崔淐

54伏傲小序 (东海)崔淐

55平妬小序 (江东)崔淐

56解贪小序 (江东)崔淐

57熄忿小序 (江东)崔淐

58塞饕小序 (江东)崔淐

59坊淫小序 (江东)崔淐

60策怠小序 (江东)崔淐

61西圣七编跋 (旌阳令)樊鼎遇

62七克后跋 (新都)汪汝淳

63圣水纪言序 (东海波臣)李之藻

64同文筭指通编序 (郑圃居士)杨廷筠

65同文筭指序 (吴淞)徐光启

66(同文筭指序)又 (仁和)李之藻

67浑盖通宪图说序 (仁和)李之藻

68题测候图说 (龙溪)王臣夔

69圆容较义序 (凉庵居士)李之藻

70西士超言小序 张汝霖

71天教骈述 熊士旂

72用夏解 (温陵)张赓

73答乡人书 刘胤昌

 

公移卷二

 

74礼部为明历法一本

75礼科为订正历法一本

76礼部为给地收葬一本

77南昌府案牍

78钦勅葬地碑文

79礼部给文看守执照

80顺天府给文看守执照

 

4、裴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所载书目

 

裴化行:《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六编》,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 191-242 页。

 

方济各沙勿略1552:拉丁文本

 

罗明坚1579-1588:圣教实录一卷,教要

 

利玛窦1582-1610:天主实义二卷,畸人十篇二卷,辩学遗牍一卷,几何原本六卷,交友论一卷,同文算指十卷,西字奇迹,西国记法一卷,测量法义一卷,乾坤体义二卷,勾股义一卷,二十五言一卷,浑盖通宪图说二卷,圜容较义一卷,万国舆图一卷

 

郭居静1594-1640:灵性诣主,悔罪要记,拉丁文书,同上

 

苏如汉1595-1607:圣教约言一卷

 

龙华民1597-1654,道长1610-1622:圣教日课,念珠默想规程,灵魂道体说一卷,急救事宜,地震解一卷,死说一卷,圣若撒法行实一卷,圣人祷文一卷

 

罗儒望1598-1623:天主圣教启蒙一卷

 

庞迪我1599-1618:人类原始,庞子遗诠一卷,实义续编一卷,天神魔鬼说,受难始末,七克大全一卷,辩揭

 

费奇规1604-1649:周年主保圣人单,玫瑰经十五端,振心总牍

 

高一志(初名王丰肃)1605-1640:西学修身十卷,西学齐家五卷,西学治平,四末论,圣母行实三卷,天主圣教圣人行实七卷,圣则十篇,十慰,裴禄彚答二卷,励学古言一卷,童幼教育二卷,譬学二卷,空际格致二卷,寰宇始末二卷,教要解略二卷,神鬼正记四卷

 

熊三拔1606-1620:泰西水法六卷,简平仪说一卷,表度说一卷

 

阳玛诺1610-1659,副区长1623-1635,1650-1654:圣经直解十四卷,十诫直诠二卷,景教碑诠一卷,天问略一卷,圣若瑟行实一卷,天神祷文,轻世金书四卷,避罪指南

 

金尼阁1610-1628:推历年瞻礼法一卷,西儒耳目资三卷,况义一卷

 

毕方济1613-1649:灵言蠡勺二卷,拉丁文书,睡答一卷,画答一卷

 

艾儒略1613-1649,南方副区长1641-1649:天主降生言行记略八卷,天主降生引义一卷,弥撒祭义二卷,涤罪正规四卷,万物真原一卷,三山论学记一卷,西学凡,性灵篇一卷,性学觕述一卷,职方外纪五卷,西方答问二卷,几何要法四卷,景教碑颂一卷,圣体要理一卷,圣体祷文一卷,出像经解一卷,玫瑰十五图像一卷,圣梦歌一卷,利玛窦行实一卷,张弥克遗迹一卷,杨淇园行略一卷,熙朝崇正集四卷,悔罪要旨一卷,五十言一卷,四字经文一卷,口铎日抄,拉丁文书

 

曾德昭(初名谢务禄,1613-1658,副区长1645-1650驻澳门,1654-1657驻内地):字考一卷

 

邓玉函1621-1630:人身说概二卷,奇器图说三卷,测天约说二卷,黄赤距度表二卷,正球升度表,大测二卷

 

傅汎际1621-1653,中国副区长1635-1644,北方副区长1641-1650:寰有诠六卷,名理探十卷

 

汤若望1622-1666:进呈书像一卷,主制群征二卷,主教缘起四卷,(真福训诠),浑天仪说五卷,古今交食考一卷,西洋测日历,远镜说,星图,交食历指七卷,交食表一卷,恒星历指四卷,恒星表五卷,共译各图八线表,恒星出没表二卷,拉丁文书,测食略二卷,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奏疏四卷,新历晓惑一卷,新法历引一卷,历法西传一卷,新法表异二卷,学历小辩一卷,民历补注解惑二卷,拉丁文书

 

费乐德1622-1642:圣教源流一卷,总牍念经,念经劝

 

伏若望1624-1638:助善终经一卷,五伤经礼规程,苦难祷文

 

罗雅谷【繁体谷】1624-1638:斋克四卷,哀矜行诠二卷,圣记百言一卷,天主经解一卷,圣母经解一卷,求说一卷,周岁警言一卷,测量全义十卷,比例规解一卷,五纬表十卷,五纬历指九卷,月离历指四卷,月离表四卷,日躔历指,日躔表二卷,黄赤正球一卷,筹算一卷,历引一卷,日躔考昼夜刻分,即天文历法

 

瞿西满1629-1660,副区长1657-1658:经要直指

 

方德望1630-1659杜奥定1631-1643:渡海苦跡纪

 

郭纳爵1634-1666,副区长1658-1661:原染亏益一卷,拉丁文书,身后编二卷,教要一卷,老人妙处一卷

 

何大化1636-1677,副区长1669-1672:蒙引一卷,拉丁文书

 

孟儒望1637-1648:天学略义,辨敬录,照迷镜

 

贾宜睦1637-1662:提正编六卷

 

利类思1637-1682:弥散经典,超性学要目录四卷,天主性体六卷,首人受造四卷,三位一体三卷,天主降生,天神五卷,灵魂六卷,万物原始一卷,形物之造一卷,圣教要指一卷,不得已辩一卷,七圣事礼典一部,司铎课要一部,司铎典要一部,正教约征一卷,圣教简要一卷,善终瘗茔礼典一卷,圣母小日课一卷,已亡者日课一卷,西法要纪,拉丁文书,狮子说一卷,进呈鹰论一卷,昭纪经典一部

 

潘国光1637-1671:圣体规仪一卷,十诫劝论圣迹一卷,圣教四规一卷,未来辩论一卷,天神会课一卷,天阶一卷,拉丁文书

 

安文思1640-1677:复活论二卷

 

卫匡国1643-1661:真主灵性理证,求友篇

 

穆尼各1646-1656:拉丁文书

 

聂仲迁1656-1695:古圣行实

 

柏应理1659-1681:百问答,永年瞻礼单,四末论,圣玻而日亚行实,周岁圣人行略

 

鲁日满1659-1676:圣教要理,问世编,殷铎编

 

殷铎泽1659-1696,副区长1686-1689:西文四书直解,耶稣会例,拉丁文书

 

南怀仁1659-1688,副区长1676-1680:圣体答疑,教要序论,告解原义,善恶报略说,仪象志十四卷,仪象图二卷,康熙永年历法三十二卷,历法不得已辩,测验纪略,熙朝定案三卷,验气说,坤舆全图,赤道南北星图,简平规总星图,坤舆图说

 

陆安得1659-1683,副区长1674-1676,真福直指二卷,圣教略说一卷,圣教问答一卷,万民四末图,圣教撮言一卷,善生福终正路一卷,圣教要理一卷,默想规矩一卷,默想大全一卷

 

恩理格1666-1684:拉丁文书

5、梵蒂冈图书馆Borgia cinese 473书目

来源:梅谦立:《17世纪末广州天主教出版业与本地社会的互动》(未刊稿)

广州耶稣会书版目录 fls. 527-528

书名作者初版广州出版收藏广州本内容
圣母行实高一志1631大原堂1680,再版BNF 6699灵修
教要序论南怀仁1670c.1673,再版BAV RGO.III.290.6要理本
真福直指陆安德1673粤东天主教堂初版BNF 6980

BAV RGOIII214.1

简单要理本
善生褔终正路陆安德c.1674广州初版BNF 7230

BAV RGO.III.214.3

道德神学
天神会课潘国光1661大原堂c.1673,再版BNF 6953灵修、规定
三山论学记艾儒略c.1629再版BNF 7124哲学对话
妄推吉凶辩南怀仁1669粤东大原堂

c.1673,再版

BNF 4995

BAV RGO.III.289.4

反驳
妄占辩南怀仁1669大原堂

c.1673,再版

BAV RGO.III.286.1反驳
豁疑论朱宗元/瞿笃德c.1635-1640大原堂修订版BNF 7135中国人的信仰表达
推验正道论高一志c.1610再版 简单要理本
天主圣教约言苏如望c.1606再版 要理本,传单形式?
万物真原艾儒略1628大原堂,再版BNF 6890-VI哲学式的要理本
天主圣教略说陆安德1674粤东天主教堂初版BNF 6987

BAV RGOIII 286.3

简单要理本
圣教问答指掌陆安德c.1674-1675广州初版 简单要理本
圣教要理陆安德c.1674广州初版BAV 381.2

网站

要理本
圣教简要利类思1670s再版BAV RGO.III.225.4要理本

 

广州方济各会书版目录fls. 528-529

书名作者首出合作者广州出版收藏广州本内容
天主实义利玛窦北京

1603

   哲学对话式的要理本
十诫劝论庞国光1650 杨仁里堂1695BAV III, 285.12十诫
圣体要理艾儒略福州1644   圣事
童幼教育高一志降州

1632

  BAV RGO.III.212.3人文主义
涤罪正规艾儒略福州1627 杨仁里堂BAV RGO.III.285.1圣事
教要序论南怀仁1670 朝天街天主堂 要理本
永福天衢利安定1672-1674

在福建

霍勿略:订梓、叙

岑保禄:订梓

1694-1702年粤东广府朝天街天主堂;第二次印刷(1680年首次在广州出版)BAV  Borg.

332.5

信经
辟妄匿名1615-1680   反驳
初会问答石铎琭1680年写成 1696-1699;第二BNF Chinois 7016

BAV RGO.III.285.9

哲学对话式的要理本
成人要集利安定  杨仁里堂1695BNF 7025道德神学
默想神功石铎琭  1694初版 灵修
三山论学艾儒略c.1629 杨仁里堂 哲学对话式的要理本
圣教约言苏如望c.1606 粤东老城天主堂重梓BNF 6835/6837/6843要理本
圣教小引范中c.1630   中国人的信仰表达
圣教要训文都辣  珠江杨仁里天主堂梓行,约1691年BNF 7410信经、十诫等
永暂定衡石铎琭 韩隽(序)粤东府福音堂,1694初版BNF 7030灵修、末世论
大总牍   初版?c.1700 日课
圣母花冠经石铎琭  约1702,初版BNF 7422灵修
本末约言利安当1650-16531667-1669文人润色(不是尚祜卿)珠江杨仁里福音堂重梓,1672-1700BNF 6971拯救史
圣教领洗

(=进教领洗捷录)

卞芳世  1690-1696年,粤东广府老城朝天街天主堂,初版BNF 7252圣事
圣教要略

(=圣教要理)

利安定1677-1683在山东写 1683年之后,初版 要理本
圣教要言

(=醒蒙要言)

利安定  1696-1699,唯一BNF 7028排斥释道-末世论
同善说匿名/李祖白1630-1650   中国人的信仰表达

 

 

 

十二、明清士人参与天主教书籍编辑活动表(1580-1800)

 姓名籍贯等信息身份序跋、校订、编辑活动来源备注
1.

 

冯应京1555-1606,字可大,1592年进士,盱眙人 天主实义序、交友论序、山海舆地全图总序、(重刻)二十五言序(1604)、寰有诠绝徼[186]纂辑《皇明经世实用编》;有《月令广义》(序跋者:顾起元);序陈仁锡:《八编类纂》(序跋者:焦竑,顾起元,章潢),阅顾充:《古雋考略》
2.顾凤翔字振羽, 1592(或1582)年武状元,青浦人,[云间] 天主实义序绝徼 
3.李之藻1571-1630,字振之,1598年进士,浙江仁和人信徒天主实义重刻序、畸人十篇序、畸人十篇跋、题万国坤舆图、表度说序、圣水纪言序、同文筭指序(演)、浑盖通宪图说序(演)、圆容较义序(演)、刻天学初函题辞、读景教碑书后(1625)、地舆万国全图总说、刻职方外纪序、睡画二答引、代疑篇序、辨学遗牍跋、表度说序、浑平仪说序、泰西水法订正、寰有诠(达辞)、名理探(达辞)、阅天问略(1615)绝徼有《頖宫礼乐疏》(序跋者:林欲楫,门人晋江冯时来校);序于谦:《于忠肃公集》(序跋者:叶向高,苏茂相);校刻[宋]秦观《淮海集》;校刻[宋] 陈造:《江湖长翁文集》;序[宋]文天祥:《宋文文山先生全集》;序顾充:《古雋考略》;孙为李禧熊(顺治五年举人,壬辰进士)[187],序沈朝阳《通鉴纪事本末前编》
4.汪汝淳1551-1610,字孟朴,安徽新都人 (重刻)天主实义跋、畸人十篇(1611)后跋(1608)、七克后跋、二十五言(c.1606)、同文算指绝徼,CCT[188]校刻《明初四家诗》;校刻杨基:《重刻杨孟载眉庵集》;校刻高启:《重刻高太史大全集》;校刻张羽:《重刻张来仪静居集》;校刻徐贲:《重刻徐幼文北郭集》、刻《南屏净慈寺志》(虞淳熙序)
5.刘胤昌?-1618,字燕及,1604年进士,[浣城]桐城人 畸人十篇序、答乡人书(又署徐光启)、利子碑记绝徼有《刘氏类山》(序跋者:刘胤昌,汤显祖,刘胤芳校)
6.周炳谟?-1625,字仲觐,1604年进士,无锡人 重刻畸人十篇序、校阅几何原本绝徼CCT序黄正色:《斗南黄先生辽阳稿》(序跋者:顾宪成,高攀龙,周炳谟,黄学海、黄懋勋校刊)
7.王家植字木仲,1604年进士,滨州人,[渤海] 题畸人十篇小引、冷石生演畸人十规(c.1609)绝徼《史荟》(批点)
8.程百二原名舆,字幼舆,自号瓦全道人, 新安人 题万国图小序绝徼刻印《方舆胜略》18卷《附录》1卷(序跋者:李维祯、南师仲、焦竑、王锡爵等)
9.王锡爵1534-1610,字符驭,1562年进士,太仓人 方舆胜略引绝徼有《王文肃公文草》;曾序瞿景淳《瞿文懿公集》,序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序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选》;序马自强:《马文庄公文集选》;序周献臣:《鷽林外编》
10.徐光启1562-1633,1604年进士,字子先,号玄扈,南直上海人信徒题万国二图序、跋二十五言、(刻)几何原本序、几何原本杂议(笔授)、勾股义序、勾股义(1607)、简平仪说序(1611)、题测量法义(笔受)、泰西水法序(笔记)、十诫铭、八真福铭、十四哀矜铭、七克铭、景教堂碑记(c.1632)、题万国二圜图序、刻几何原本序、题几何原本再校本、刻同文算指序、造物主垂像略说、破迷、辨学疏稿、辟释氏诸妄、西洋新法历书、灵言蠡勺(笔录,1624)、督修五纬表、督修大测二卷、校推验正道论、诹咨偶编、日躔历指(督修)、测量异同(1617)、定法平方算术(c.1614)、圣教规诫箴赞(1650-1700)、圣母像赞、校推验正道论(高一志)、徐氏庖言(1627?)、正道题纲(二)、治历缘起(1645)、阅天问略绝徼、东传三编[189]、译著[190]有《新刻徐玄扈先生纂辑毛诗六帖讲意》(邹之麟校、唐振吾督刊,序跋者:唐国士);有《农政全书》(张国维、方岳贡鉴定);序黄体仁:《四然斋藏稿》(门人王偕春校);序杨育秀:《玩易堂诗集》、《农政全书》、《钦奉明旨录呈前疏疏》(《守圉全书》)、校正《古诗类苑》(张之象纂辑,俞显卿补订,张所敬、徐光启、俞显谟校正)
11.祁光宗1562?-1630,字伯裕,别号念东,1598进士,明滑县人 题万国坤舆图绝徼耿随朝:《名物类考》(序跋者:成基命,张新诏,祁光宗,胡权,朱煐,耿如琦,耿如谨);序白辉:《日涉编》,序顾充:《古雋考略》
12.吴中明字知常,号左海,1586年进士,歙人 题万国坤舆图绝徼序赵统:《骊山集》(杨光训选)
13.杨景淳字疑始,四川人 跋万国坤舆图绝徼 
14.陈民志1561-1625,宇允定,1592年进士,泌阳人 题万国坤舆图绝徼与翁正春同榜
15.张京元字思德,又宇无始,1604年进士,泰兴人 题万国二圜图序绝徼与陶望龄、陈继儒、王泮序何三畏《新刻漱六斋全集》,序李维桢、陶望龄:《新刻批点金罍子》
16.熊明遇1580-1650,字良孺,1601进士,江西进贤人 表度序、七克引、阅天问略(1615)绝徼序许獬《丛青轩集》、校梓刘麟《刘清惠公集》,舆顾起元、李日华序黄汝亨《寓林集》、沈演曾序熊明遇《绿雪楼集》,张蔚然(1597举人,长溪县令,万历四十四年任福安知县,张星曜叔叔,子为张光球、张壎、张坛[191])跋
17.周子愚钦天监五官正,浙江慈溪人 表度说(笔记)、订正测食二卷绝徼天启四年二月,同工部侍郎陈长祚择葬怀冲太子
18.卓尔康字去病,1612年举人,杭县人, 授祥符教谕,历升工部员外郎,左迁常州府简校,徙大同府推官。 表度说(笔记)、订正测食二卷、阅天问略绝徼有《春秋辩义》(序跋者:卓尔康,孔贞运,阮汉闻,张文光,石确),《易学全书》
19.周希令字子仪,豫章人 题天问略绝徼《重刻黄文节山谷先生文集》,《新刻春秋谈虎讲意》(方尚恂、徐有成裁定)
20.孔贞时字泰华,1613年进士,句容人 天问略小序绝徼有《在鲁斋文集》(序跋者:叶灿,曹可明,孔贞运,孔尚豫编次),有《候沈铭镇宗伯》,弟贞运、贞会、贞得
21.王应熊?-1646,字非熊,1613年进士,巴县人 刻天问略题词、古今交食考(1635)绝徼 
22.曹于汴1557-1634,字自梁,1592年进士,安邑人 泰西水法序、七克序绝徼有《仰节堂集》;与邹元标、赵南星、焦竑、高攀龙序冯从吾《冯少墟集》
23.郑以伟?-1633年,字子器,号方水,1601年进士,上饶人 泰西水法序、七克序绝徼与黄汝亨、谢肇淛、杨师孔序杨师孔《秀野堂集十种》;序叶盛《叶文庄公奏疏稿》;有《灵山藏笨庵吟》
24.彭惟成字符性,1601 年进士,庐陵 圣德来远序、泰西水法序绝徼 
25.杨廷筠1573-1620,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凉庵、凉庵居士, 1594年举人,1598年进士,浙江仁和人信徒七克序、同文筭指通编序、绝徼同文纪序(1617)、涤罪正规小引、职方外纪序、刻西学凡序、张弥额尔遗迹序、辨学遗牍跋、论释氏之非(1601)、同文算指通编序、格言六则(署独醒斋主人)、天释明辨、鸮鸾不并鸣说;汇记职方外纪、策怠警喻引、天释明辩、代疑篇、圣水纪言、西学十诫初解、阅天问略(1615)绝徼,CCT、集解[192]订丘浚所辑《文公家礼仪器节》;校梓姚文蔚《省括编》(序跋者:陈懿典,黄汝亨,杨廷筠,黄体仁,黄居中);序毛一鹭汇编《范文正公集》;父亲为杨兆坊(有《杨氏塾训》六卷),祖父为杨周(字道甫,嘉靖二十年进士),兄弟为杨廷槐(万历二十二举人,二十三年进士,曾传《顾氏画谱》“仇英”,徐光启传孙龙)[193]
26.陈亮采[194]字惠父,1595年进士,泉州 七克序绝徼有《黄吾野先生诗集序》
27.彭端吾1568?-1620?,1601年进士,字符庄,号嵩螺,夏邑人 西圣七编序绝徼重梓《痘疹世医心法》(万全集、赵华校);刻《左氏兵略》(序跋者:彭端吾,杨时伟,陈以敬)
28.崔淐字震水,号鹤汀,1601年进士,芜湖人 庞子七克总序、伏傲小序、平妬小序、解贪小序、熄忿小序、塞饕小序、坊淫小序、策怠小序绝徼着有《知幻草》、《衢问》、《南岳》等集
29.樊鼎遇字长卿,明末举人 西圣七编跋绝徼着有《智林》五十五卷,知德阳
30.王臣夔龙溪 题测候图说绝徼《测候图说》一卷、王应遴子
31.张汝霖1561?-1625,字肃之,号雨若,晚年号园居士,张岱祖父,1595年进士,官至广西参议 西士超言小序绝徼校《龙溪王先生全集》,评选《徐文长逸稿》,校《汤海若问棘邮草》,序《秀野堂集十种》,订《广皇舆考》(张天复编,男元忭广,孙汝霖、汝懋订)
32.熊士旂进贤,南昌信徒天教骈述、职方外纪跋、西学凡(跋)、策怠警喻(及跋)、阅圣梦歌、张识传(艾儒略合著,张弥克尔遗迹)绝徼杨廷筠、李之藻讲学武林,曾与瞿九思游
33.张赓c.1570-1646/7字夏詹,又字明皋,圣名玛窦,1597举人,平湖教谕,闽漳人 用夏解、杨淇园先生事迹序、天学略义序、口铎日钞序、题天释明辩(叙)、泉郡南邑西山古石圣架碑式、武荣出地十字架碑序、圣梦歌序、代疑续篇跋、校阅代疑续篇(1635)、题天释明辨、圣教信证(附耶稣会士所著书目)、题五十言余、励修一鉴序、况义(笔传,1625)、阅杨淇园先生事迹有感、天学证符、圣若撒法始末述略(订,1645),校万物真原、先天易议、[圣母玫]玫瑰经十五端图经(c.1637)、三山论学纪(福州版)、润身后编(郭居静译)、天学解惑、天主亲立领洗告解二要规之理、悌尼削世纪(1630)绝徼,东传续编、[195]东传三编、点睛[196] 
34.吴右 信徒圣若撒法始末述略(较刊)、校梓天主降生引义(署名吴佑,c.1640)[有误]CCT陈拓文章
35.徐骥徐光启子信徒圣若撒法始末述略(校刊)、校梓天主降生引义 文定公行实
36.冯文昌字研祥,又作砚祥,号吴越野民信徒圣若撒法始末述略(较刊)、十二宗徒像赞[197]、校梓天主降生引义、校验气[图]说(1671)、校口铎日抄CCT清初浙江嘉兴人,后移居杭州,诸生;题吴历《雪山图轴》
37.吕图南1570-1642,字尔搏,号天池, 1594年举人,1598年进士,泉州人 读泰西诸书序集解所著有《壁观堂文集》(及《周易四书辑说》),刊《河东先生集》
38.李佺台1607年进士,福建南安人 天学(初函)小序集解与李贽是堂叔侄
39.韩霖[198]1596?-1649,字雨公,号寓庵, 1621 年举人,山西绛州人 圣教信证(叙,1647)、譬学序、阅譬学、修润圣母行实(卷1-3)、辨教论、铎书(维风说)、序童幼教育(阅)、神鬼正纪、校修身西学、校齐家西学(卷1-5)、阅念经劝(费乐德,c.1625,1628之前)、校神鬼正纪(c.1633)、阅四末论(高一志,1636)、修润寰宇始末(c.1637)、斋克(罗雅谷,1634)集解、东传三编、郑编卷三[199]、译著守圉全书、二老清风(李长科跋)
40.李建泰?-16450,字复余,1625年进士,曲沃人 铎书序译著序何乔远:《名山藏》
41.李政修字粹然,1616年进士,河内人 铎书叙译著山西按察使副使
42.孙顺1630年举人,1637年进士,字蒨溪,四川锦州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200]永历时官至兵部尚书,《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崇祯知绛州
43.潘同春1637年进士,字偕生,浙江余姚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蒲州
44.丁时学字天心,浙江山阴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在京创“留社”(傅山:《因人私记》)
45.黄光炜字蘼公,河南罗山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吉州
46.戈用忠1642年进士,字藎臣,浙江嘉善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复社成员
47.尹任1642年进士,字水虚,山东临清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临汾
48.李用质1642年进士,字逸群,山东济宁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襄陵
49.王廷抡1642年进士,字用我,北直长垣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洪洞
50.刘永庆1627年举人,字云祉,南直睢宁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浮山
51.石瑩玉1642年进士,字崑仲,山西甘泉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曲沃,知绛州
52.程沉1624年举人,字九嵕,河南郏县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翼城
53.刘达1637年进士,字淇瞻,北直濬县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河津,刘芳久继任
54.刘芳久1627年举人,字志永,贵州平溪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闻喜
55.赵凤雏1636年举人,字霞城,陕西三水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平陆
56.倪光薦1556年进士,字相如,号东洲,北直平谷人,[津门] 校刻铎书、校修身西学香港教区CCT书《东岳庙金灯碑》(刘显绩撰,1648),嘉靖知华亭,崇祯知芮城,官至工部尚书
57.白足长字太李,陕西清澗人,拔贡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稷山
58.王敏字临黄,陕西郃阳人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绛县
59.杨家龙?-1644,字惕若,北直曲周人,选贡 校刻铎书香港教区崇祯知乡宁,迁忻州知州
60.韩垍?-1642,1633年举人 阅譬学(1633)、校修身西学集解、东传三编辛全门人(辛全:《四书说》)
61.韩云[201]?-1639,字景伯,1612年举于乡,绛州人 达道纪言序(纂述,1636)、订空际格致(c.1633)、订铎书、修润寰宇始末(c.1637)、校天主经解(罗雅谷)、西儒耳目资(金尼阁,韩云诠订)、校修身西学、斋克(罗雅谷,1634)集解、东传三编彭城太守(崇祯)、莲勺官舍,寄籍松江青浦,徐州知州
62.韩霞字九光 订铎书  
63.陈所性崇祯元年恩选贡 阅空际格致、修润圣母行实卷1、西儒耳目资、阅天主圣教四末论、校励学古言(1632)、筹算(受法)、校齐家西学(卷4、5)、阅四末论卷一集解、东传三编、点睛(顺治)《绛县志》(与赵士弘等纂修),汤若望门人
64.和鼎字子新,关中 参阅达道纪言(1636)东传三编 
65.吴宿字汉通,江西新昌县信徒,圣名雅歌伯天主降生引义跋、人罪至重序(1698)、答客问今本序、跋天主降生引义、阅注默想神工(石铎琭,c.1700)集解、译著、CCT嘉禾学署“临汝轩”
66.李长祚字敬亭, 1705年任溆浦知县,南丰 人罪至重序 (1698)、校默想神工译著与刘凝善,序刘凝《周宣王石鼓文定本二卷》
67.周志字于道,圣名雅各[伯志],长洲信徒身心四要(序,1649)、天学蒙引(与何大化合著)、天教便蒙(序、小引、再引,1650s)、读易记(1678)、辑口铎合钞(1650s)、默想要端、人生四末(c.1655)、四末略说(c.1655)、校验气[图]说(1671)译著CCT天学蒙引
68.孙枝懋字载同 身心四要(阅)译著 
69.钱明印字天目,海虞 身心四要(参订)、辨惑论(贾宜睦合著)译著CCT 
70.丘曰知字奥定,松江上海人 圣体规仪序(潘国光,定)、圣教四规后跋、跋十诫劝论圣迹(潘国光,1650)集解 
71.丘曰旦沪渎 删润原污亏益译著 
72.陆希言1630-1704,字思默,华亭人[云间]信徒重校(笔润)原污亏益、亿说(1687)、新刻主保单小引(1701,姚全璧镂板)、校慎思录、澳门记、新刻住保单(1701)、周年瞻礼口铎(周年主日瞻礼口铎,1690)译著吴历友,1680与吴一起入澳门,耶稣会士
73.杨陛圣名谙多尼,涿鹿信徒亿说小引(1687)译著希言同学,吴历友
74.汪弟诺娄东信徒亿说引译著吴历友
75.许琮字宗玉,古吴 亿说小序译著希言友
76.朱宗元ca. 1615-1660,1646年贡生, 五年举人,浙江鄞县人 订证总督序、校[天主圣教]十诫直诠(阳玛诺,及序,1642)、辨敬录朱序、拯民略说(拯世略说)自叙、较正天学略义、天主圣教豁疑论、答客问、预参校《提正编》(1659)、订轻世金书四卷、校炤迷四镜、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1648?)、破迷论集解、东传续编、三编 
77.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1583年进士,福建福清人 天学十诫初解序、职方外纪序重梓序、(三山论学纪)集解、译著四夷考八卷、福唐风雅集不分卷、纶扉奏草三十卷、续纶扉奏草十四卷;苍霞草(序跋者:顾起元,董应举,陈邦瞻,曹学佺);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序跋者:叶向高,焦竑);申时行:《赐闲堂集》(序跋者:焦竑,邹元标,李维桢,叶向高,冯时可);郭造卿(福清人):《海岳山房存稿》(序跋者:叶向高,顾起元,陈勋,董应举,叶向高订)
78.李祖白字白也,夏官监正,死于1665年(历狱),虎林人信徒哀矜行诠序(1633,1632圣记百言)、主制群征跋(1629)、大道行(1658)、修润圣母行实卷三(虎林李祖白1631)、天学传概(1663)、远镜说(译1626)、预参校提正编(1659)、同善说不分卷、五纬表(受法)、求说(受,虎林李祖白1629)、比例规解(1631/1635)、测量全义(卷三、十)、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润周岁警言(罗雅谷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斋克(罗雅谷,1634)、月离表集解、东传三编、CCT汤若望门人
79.艾庭槐字台符,上海人,国子监生 校求说 父艾大有,中书舍人;祖艾可久,嘉靖壬戊进士,累官通政使,娶徐光启长孙女
80.汪元泰字本和,徽州婺源人 序哀矜行诠及校(1633)集解刊刻《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81.程廷瑞字五符,圣名路加,徽州婺源人、钦天监信徒哀矜行诠跋(润)、圣记百言(润及)跋、死说小引(龙华民)、修润圣母行实卷一、五纬表卷三、测量全义(卷七)、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润周岁警言(罗雅谷,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斋克(罗雅谷,1634)、月离表集解、东传三编、译著CCT纂修《新安世忠程原录瑷公支谱》10卷
82.李天经1579-1660?,1613年进士,字仁常,又字性参,赵州人 督修五纬表、序名理探、崇祯历书历引(1635)、阅圣母经解(罗雅谷,c.1632)、润天主经解(罗雅谷)、治历缘起(1645)点睛CCT李天经奏译《坤舆格致》、《浑天仪说》5卷
83.朱毓朴圣名若瑟 圣教源流(自叙,1636)集解 
84.佟国器字汇白, 1648年举人,1653年担任福建巡抚,辽宁抚顺人信徒天主圣教蒙引序(1655)、提正编叙、勅建福州天主堂碑记(1655)、十诫真诠序(1659)集解、东传续编,译著三抚密奏疏稿三卷、襄平幽愤先生録八卷、刻月令广义一卷、刻西峰字说三十三卷;茇亭偶集一卷(内阁文库)
85.徐尔觉1603-1680,字顺之(炤斋),徐光启之孙,邑庠生 圣教四规序、序坤舆格致略说一卷(1676)、求友篇序、润周岁警言(罗雅谷,1634)集解 
86.祝石字子坚,兰溪[瀔水]信徒求友篇(1647)、校慎思录、阅形神实义(赖蒙笃)、校验气[图]说(1671)译著、CCT希燕说,1684年祝石等六人请罗文藻到兰溪慰教友、知好好学录不分卷
87.瞿式榖1593-?,圣名玛窦,瞿汝夔子,海虞人信徒职方外纪小言、几何要法(笔受)集解 
88.许胥臣1609年任南京通政使司,于此年入教,助建南京教堂,[202]浙江钱塘人信徒[203]职方外纪小言、西学凡引集解盖载图宪卷、步天歌图、四书人物考订补(李之藻序,1627)、禹贡广览三卷
89.米嘉穗字大年,1631年知郓城,福建邵武人 西方答问序(1637)集解郓城县志
90.蒋德璟1593-1646,字申葆,号八公,又号若柳,1622年进士,晋江 阅西方答问译著蒋氏雚经十二卷、蒋氏敬日草、悫书,序黄道周:《博物典汇》
91.何乔远1557-1631,字穉孝,或称稚孝,号匪莪,晚号镜山,1586年进士,晋江人 西学凡序集解何氏镜山集不分卷、名山藏一百九卷、闽书一百五十四卷、何氏万历集三十卷、皇明文征七十四卷
92.张问达?-1625,字德允,1583进士,陕西泾阳人 刻西儒耳目资序集解辑王阳明先生文钞十六卷,刻西儒耳目资
93.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晚号了一道人,1595举人,1622进士,陕西泾阳人信徒西儒耳目资序(校梓)、西儒耳目资释疑、活人丹方、代疑篇序(序旧名征信篇)、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序、新制诸器图小序、畏天爱人极论(畏天爱人极论纪言)、崇一堂日记随笔小引(又名苦修圣人来历,1638年笔记)、仁会约(序c.1634)、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述,1637)、真福直指(二)、校修身西学集解、东传三编两理略四卷
94.吴怀古字今生 校奇器图说、订口铎日抄卷七  
95.张緟芳字敬一,陕西泾阳人(张问达之子)信徒?刻西儒耳目资集解序谓,“因再三请之家君,捐赀亟刻以传。”
96.梁云构1584-1649,1628年进土,陕西兰阳人 斐录荅汇跋集解豹陵集二十六卷
97.毕拱辰?-1644,字星伯,号湖目,1616年进士,掖县人 斐录荅汇序(删润)、泰西人身说概序(1643)、《治历缘起》提及毕拱辰,时任礼部祠祭司,除此之外还有鞏火育[204]集解、译著韵略汇通二卷;莱州卫毕拱辰,号湖目,万历丙辰进士,仕至分巡冀宁道,甲申殉难,与中丞公[毕自肃]同榜,兄弟行。[(清)毕际有:《淄川毕氏世谱附录》,毕蕤芳等:《淄西毕氏世谱》卷6,光绪戊子重镌西铺家祠藏板,第1页b-第4页b。]
98.谢懋明庠生(祖父谢受谦),温陵人 弥克儿遗斑弁言跋、况义后、赠诗艾儒略集解谢有大(1573年举人)子,诸生
99.刘凝字二至,由贡生官崇义县训导,江西南豊人信徒本草补序(1697)、交逑合录序、四末真论序、泰西肉攫序(1679)、觉斯录(原本论、天主之名非创自西域、辨天童密云和尚三说、抚松和尚三教正论辨、辨天三说序辨)、校默想神工、天学集解集解CCT《韵原》一卷、《稽礼辨论》一卷、《石鼓文定本》二卷、《尔斋文集》
100.胡世安?-1663,字处静,别号菊潭,1628年进士,四川井研人 超性学要序、封贺道未翁汤老先生荣荫序、民历铺注解惑序(c.1662)、修历碑记(大宗伯胡老先生赠修历文,1657)集解大易则通十五卷闰一卷、易史八卷首一卷、译峨籁汇録一卷续刻一卷、操缦録十卷、异鱼图赞笺四卷补三卷闰集一卷、龙乘十六卷、秀岩集四种五十四卷
101.高层云1634-1690,字二鲍,又字畟园,号菰邨,1676年进士,华亭人 超性学要叙集解改虫斋词
102.姜修仁字焦积, 1681年知湘潭,1685年入教,三原人信徒复活论小序(1677)集解〔康熙〕湘潭县志七卷
103.吴载鳌1589-1647字大车,号皜庵、竹公,1628年进士,晋江人 畸人十篇序集解《记荔枝》、《真乘黄》《阴符经运灼》,与诸葛羲、蒋德瑗 吴载鰲、周廷鑨同年举人
104.张能信字成义[秉修],慈溪信徒辩敬录张序(1642)、答客问原序(1643)、订正答客问、序(及校)照[炤]迷四镜(孟先生天学四镜序,1643)、破迷论集解、译著《刘子祠堂配享碑记》,父张九德,兄张能恭字伯安,妻刘氏,太仆卿宪女,节孝入《明史列女传》
105.姚胤昌字元祚,1633年举人,古句 炤迷四镜叙译著弟姚宇昌(仲熙,1636年举人),复社
106.钱廷焕1628-1644,字发公,崇祯间诸生,慈溪人 [天学]辨敬录钱序(1642)(孟儒望合著)、校炤迷四镜集解CCT 
107.水荣褒  [天学]辨敬录(孟儒望合著)、校炤迷四镜(孟儒望)CCT 
108.张谙当鄞县 校炤迷四镜1643  
109.朱弼元鄞县 校炤迷四镜  
110.冯文鳞慈溪 校炤迷四镜  
111.张綮嘉慈溪 校炤迷四镜  
112.钱玄爽慈溪 校炤迷四镜  
113.李九功?-1681,福清人信徒形神实义序、励修一鉴(自序,1639)、证礼刍议、文行粹抄、慎思录、礼俗明辨(1670s)、文行粹抄(序,1678)、泰西思及艾先生行述(具稿)、泰西思及艾先生语录(参补)、问答汇抄(纂)、摘出问答汇抄、阅形神实义(赖蒙笃)集解 
114.李良爵李九功子 《辩祭》参评(述,李西满)  
115.李奕芬c.1635-1706,字所良,李九功子 慎思录引(汇稿)、文行粹抄引、《辩祭》参评(李西满)、丧葬仪式(1685)、问答汇抄(校)  
116.张维枢字子环,号贤中,1598年进士,授孝乌令,晋江人信徒(三山论)学纪序(万物真原)、 (万)物(真)原二篇序、大西利西泰子传集解澹然斋小草十二卷
117.苏茂相1567-1630,字宏家,号石水,御史苏士润侄,1592年进土,晋江人 三山论学记序集解苏氏韵辑四卷、新刻官板律例临民宝镜十卷首三卷末三卷、皇明宝善类编二卷
118.黄景昉1596-1662,字可远、太稚,号东厓,1625年进士 三山论学记序集解国史唯疑十二卷、古今明堂记六卷、馆阁旧事二卷、自叙宦梦録四卷、屏居十二课一卷
119.段袭古绛信徒重刻三山论学序、命梓四末论集解、东传续编 
120.段衮?-1641,字九章,河东信徒阅譬学(又作譬学警语、譬式警语,校梓、忝阅)、修润圣母行实、辨教论、重刻圣梦歌(附愚觉诗)、校神鬼正纪、修润寰宇始末、阅童幼教育、校修身西学、校齐家西学(卷1-5)、阅、命梓四末论集解、东传三编、郑编卷三、译著韩霖:《守圉全书 》(首有明崇祯九年韩爌序,序跋者:雷翀,李建泰,段衮,张克俭,王大武,韩云序,屈必伸题辞)
121.段冕段衮之子信徒重刻圣梦歌  
122.段昱段衮侄子信徒重刻圣梦歌  
123.段晟段衮侄子信徒重刻圣梦歌  
124.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号稼轩,1616年进士,常熟人信徒性学觕述序、笔受几何要法集解媿林漫録不分卷、浩气吟一卷
125.朱时亨字德先,江西人 性学觕述引(校刊,1646)集解 
126.陈仪字绍凤,1610年进士,福建闽县人 性学觕述序(一作灵性篇)集解直隶河渠志一卷、陈学士文集十八卷(心堂赵先生【赵参鲁】门下,与叶向高同门)
127.陈长祚1545-?,字以玠,陈瑞子,1564年举人,1571年进士信徒灵性篇序(艾儒略,c.1627)集解天启四年二月,同钦天监正周子愚择葬怀冲太子
128.邵捷春?-1641,字肇复,1619年进士,侯官人 灵性篇序集解闽省贤书七卷、剑津集十卷、次韵落花诗一卷
129.孙元化1581-1632,字初阳,号火东,松江嘉定人信徒则圣十篇引、登莱都察院孙为谢雨事、谢雨告示、日晷图法一卷(笔受)、睡答(订)、画答(订)、西法神机1622/3集解顺天中式
130.瞿汝夔字太素,瞿式榖父,常熟 大西域利公友论、大西域利公友论序集解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一卷
131.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诸生,华亭人 友论小序集解岩栖幽事、读书十六观、枕谭一卷
132.朱廷策字铭常,嘉兴府生员 友论题词集解朱国祚《郡侯长谷吴公鼎修儒学碑记》碑 (陈懿典)[205]
133.阵邦俊  高寄斋订正友论一卷即利玛窦友论  
134.沈光裕字仲连,号种莲,锦衣卫大兴人,1640年进士 逑友篇叙、赠诗汤若望、论道术(1652)集解节录绛守居园池记一卷补记一卷
135.张安茂1647年进士[兄张安豫] [西湖旅客] ,松江人 逑友篇序集解泮宫礼乐全书十六卷,几社成员[许缵曾]
136.诸葛羲字基画,号沪水, 1624年举人,1628年进士,福建府晋江人 画答序集解《诸葛孔明全集》、《笔诹日录》,刻印过李光缙《景璧集》7卷。崇祯五年(1632)刻印过汉诸葛亮《汉丞相忠武侯书》3卷
137.林一儁字用吁,福唐信徒圣梦歌小引、口铎日钞序、序文行粹抄集解 
138.李九标?-1646?,字其香,福清信徒圣梦歌跋、口铎日钞小引、口铎日钞第三卷纪事、口铎日钞第四卷小言、较阅励修一鉴、读利先生传(大西利先生行迹)后(1630/1631)集解CCT《枕书》、任职于隆武太常寺
139.苏负英晋江 阅圣梦歌CCT赠诗艾儒略
140.潘师孔桃源 阅圣梦歌CCT曾赠诗艾儒略
141.汪秉元字初甫,号幼起,1616年进士,婺源人 圣记百言叙(陆若汉:公沙效忠纪,1632)集解紫阳书院
142.祝茂善  刻圣记百言译著 
143.蔡铁字石奴,康熙岁贡,瑞州府新昌人 重订答客问序集解 
144.宇兴字梦雒,1660年举人,瑞州府新昌 答客问序集解 
145.李奭字南公,瑞州府新昌 答客问序(1662)、续答客问序、跋天主圣教四字经文(艾儒略,1642)集解《秦汉风格》,编辑《天主圣教四字经文》(1663)
146.何世贞字公介,诸生[206],虞山人信徒崇正必辨(崇正必辨自叙,1672)、预参校《提正编》(1659)、蒭言(何相公撰1680-1692)、许嘉禄传(常熟许永龄?-1675)集解CCT吴渔山、唐磷(天石)阅《崇正必辨》后集上卷1672;许士柔(1587-1642,1622进士)孙
147.陈衷丹字葵伯,任候官县训导,仙溪人信徒励修一鉴叙、参订枕书集解雍正初,与陈衷经同入忠义孝悌祠(原址为敬一亭)[207]
148.李嗣玄?-1661,字又玄[德望],号息轩,绥安人信徒励修一鉴序(订正)、与黎茂才辨天学书、福州重建天主圣堂记、建天主圣堂疏(c.1641)、泰西思及艾先生行述(笔述)、泰西思及艾先生语录(摘述)集解、译著、CCT刻《靖康传信录》(崇祯12年)
149.叶益蕃1595-?,字君锡,叶向高长孙,尚宝寺丞,福唐信徒三山仁会小引、参校几何要法(崇祯四年)、三山论学纪(福州版)集解1625建三山堂,亦是黄檗寺檀越;《请密云禅师住黄檗》[208],其女有《寄愁集八卷》,《释愁吟二卷》
150.陈于阶徐光启甥,字仲台,号瞻一,福王时,钦天监博士,吴淞 校梓几何要法、大测二卷(受法)(1631)、日躔历指(受法)、测量全义(卷一、八、九、十)、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校斐录答汇(斐录汇答1636)、恒星表(恒星经纬表,1631)、恒星经纬图说(1631)、恒星历指(1631)、黄赤道距度表、黄赤正球、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月离表CCT徐秉义《明末忠烈纪实》、汤若望、罗雅谷门人;明陳于階公疏草一卷行狀一卷末一卷(浙江图书馆)
151.陈应登历算钦天监天文生,山阴人 校梓几何要法、大测二卷(受法)、日躔历指(受法)、测天约说(1628?)、恒星表(1631)、恒星经纬图说(1631)、恒星历指(1631)、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 汤若望、罗雅谷门人
152.周胤钦天监秋官正 大测二卷(受法)、比例规解、测天约说(1628?)、浑天仪说(1636)、五纬历指(1635)CCT汤若望门人
153.潘国祥  大测二卷(受法)、五纬表卷四、测量全义(卷五)、浑天仪说(1636)、交食历指(1634)、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CCT汤若望门人
154.刘有庆钦天监五官司历 大测二卷(受法)、五纬表(受法)、测量全义(卷四)、恒星表(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CCT汤若望门人
155.许缵曾1627—1700,字孝修,号鹤沙,别号悟西,室名宝纶堂, 1649年进士,华亭人信徒未来辨论序(1660)、十诫劝论圣迹序(潘国光,1650)集解、译著河南教处提刑按察司,几社成员,宝纶堂稿、滇行纪程一卷、太上感应篇图说八卷、滇行杂咏一卷
156.王世其圣名若翰,武林信徒合刻辟妄条驳序集解天学集解作王世其,其他本作王若翰
157.洪济字楫民,仁和信徒辟略说条驳(辟略说条驳序)、祭祀问答(c.1680,署名洪依纳爵,与朱西满、杨伯多禄、杭州沐化门生合著)集解CCT圣名可能是依纳爵、洪济与朱轼记载1679年常熟会长吴历等十三人(王之纲、沈绍芳、苏祖德、钱穜、陈各伯、鲍重义、钱耔、钱耘、包山、张鸿祚、倪珮、苏汝明)来杭看鲁日满遗骨[209]
158.张星曜1633-c.1715,字紫臣,仁和信徒辟略说条驳(辟略说条驳序、辟略说条驳引言)、天儒同异考(天儒同异考合定本序、天教合儒序、天教补儒前言、天教补儒后跋、天教超儒序、天教超儒跋)、天教明辨、徐光启行略(1678)、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1690)、钦命传教约述(c.1712,昭代钦崇天教至华叙略)、圣教赞铭、祀典说集解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附家学源流)、葵窗辨教录
159.张又龄字度九,仁和 天教明辨校雠,参订补后编  
160.诸殿鲲字际南,仁和 天儒同异考弁言 《报国丹枫》,订正《新步天歌》、十二宫垣星性情等第歌
161.丁允泰字履安,济阳 天教明辨创意 清初有画家丁允泰(女丁瑜),钱塘人
162.严赞化字思参,清漳信徒论焚楮非理、辟轮回说、订正励修一鉴、序慎思录、鉴订李师条问(c.1695)集解 
163.郑洪猷字伯升号彝铭,1628年进士,陆丰人 几何要法序、大测、恒星经纬图说(1631)集解着有《遽津汇藻》,汤若望门人《大测》二卷
164.樊良枢字尚植,号致虚,进贤人,1604年进士,知仁和县,任云南副使、浙江副使 锲浑盖通宪图说跋集解密庵寤言二卷,《易疑》一卷,《易象》二卷,《诗商》五卷,《樊致虚诗集》,《帝京景物略》(夜宿碧云寺听泉),曾与祩宏、黄汝亨交往
165.郑怀魁1563-1612,字辂思,号心葵,1595年进士,龙溪人 订浑盖通宪图说(1607)点睛葵圃存集三十卷(郑爵魁),于芝山组“吟社”(七才子),《海赋》
166.汪应魁字文可,新安任 奇器图说小序(校订,1627)集解贻经堂,增订唐宋八大家选二十四卷,刻远西奇器图说録最三卷
167.武位中扬州训导,歙县人 奇器图说后序(校梓)集解刻远西奇器图说録最三卷1628
168.朱鼎澣东庸 西国记法序、参定集解外父为徐[方牧]
169.郑鄤1594-1639,字谦止,又字祚长,号峚阳,1622年进士,武进人 畏天爱人极论序(序圣贤以敬天爱人)集解、郑编卷三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5《郑鄤本末》,王文成传一卷、峚阳草堂诗集八卷、宋三大臣汇志二十一卷,曾序吕维祺:《音韵日月灯六十四卷》
170.许之渐1613-1701,字仪吉,号青屿,常州武进,1655年进士,法名济霈 天学传概(李祖白撰)序集解《武进天宁寺志》卷八《宗统编年序》(1693,纪荫撰)不分卷,槐荣堂诗钞
171.邵辅忠1595年进士,官工部郎中[210],定海人 天学说集解有子二:似欧(之文,明经)、似雍(之尧,诸生)
172.尚祜卿1619-?,1639年举人,识己(韦堂),淮阴人(天民) 天儒印说、参阅天儒印、正学镠石(天儒同异)、补儒文告(1664)、天儒印正(诠义)集解、东传续编、译著1639年举人,1659年知潍县
173.尚弼[闵王弼]天民,尚祜卿子 正学镠石叙、天儒印正序集解、东传三编、译著敬一篇、辟妄摘录
174.魏学渠字子存,号青城,1648年举人,嘉善人 天儒印序集解青城词一卷、春城词三卷、刻楚辞笺注四卷
175.魏学濂1608-1644,字子一,号内斋,1643年进士,魏大中次子 较正天学略义集解、东传续编忠孝实纪、魏氏忠孝全集二种三十二卷
176.雷翀[211]绛州知州 绛州正堂雷(翀)为尊天辟邪事告示(崇祯八年)、序《守圉全书》集解豫章语录一卷(载雷浚撰《雷刻八种》)
177.左光先左光斗弟,字述之,一字罗生,号三山,1624年领乡荐,桐城人 建宁县正堂左为遵明旨褒天学以一趋向告示集解桐城左侍御疏稿一卷、宋李忠定公奏议选十五卷文集选二十九卷首四卷(与李嗣玄父亲李春熙刻)
178.刘肇国字阮僊,号木田,1643年进士,潜江人 [赠]天主新堂记(c.1651)集解《宝华山志》卷十三《妙峰禅师像赞》,与龚鼎孳、魏学濂任大顺朝,《茭湄诗集》。
179.金之俊1594-1670,字岂凡, 1619进士,吴江人 寿汤道未七秩文集解冯母范氏墓志铭一卷、问心録不分卷、金文通公集、息斋集、珥笔闲吟一卷、金岂凡诗选一卷
180.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1646年进士,直隶柏乡人 寿汤道未七秩文集解樗林间笔一卷偶笔二卷续三卷、屿舫诗集七卷、昆林小品集三卷、述古自警一卷、魏石生诗选一卷
181.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 1634年进士,合肥人 寿汤道未七秩文集解过岭集一卷、稻香楼集一卷、尊拙斋诗集四卷、香严斋词、芝麓诗钞三卷
182.王崇简1602-1678(1675),字敬哉,一作敬斋, 1643年进士,顺天宛平 贺道未翁汤先生荣荫序集解青箱堂诗三十三卷文集十二卷遗稿续刻一卷年谱一卷
183.韩菼1637-1704,字符少,别号慕庐,1673年进士,长洲人 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序(1700-1707)CCT江阴城守纪二卷、取友论一卷
184.康丕疆河东 校刻代疑篇(1621)CCT 
185.林文英字碧山,畅若,闽中人 答客问(重梓)序(1697)郑编卷三 
186.严谟1640-?,字定猷,圣名保禄,1709年贡生,闽漳 天帝考、诗书辨错解、辨祭、辨祭后志(1695)、草稿(1690-1695)、草稿抄白(1690)、存璞篇(1680-1700)、祭祖考(1680-1685)、祭祖原意、考疑(1680s)、李师条问(c.1695)、序人类真安(玫瑰经人类真安,欧加略,c.1680)、宗庙祠堂考(庙祠考,c.1680s)、木主考、致穆老师文两首附跋一首郑编卷四、点睛、CCT严赞化子
187.顾玛略  阅崇正必辨卷一(1672)郑编卷四 
188.方宾  阅崇正必辨卷一、三郑编卷四 
189.汪之泰  阅崇正必辨卷二郑编卷四 
190.刘聿昭  阅崇正必辨卷二郑编卷四 
191.邹劭字迈庵,古吴人 阅崇正必辨卷三、校慎思录郑编卷四、点睛 
192.罗广平  醒迷篇(1667)郑编卷四 
193.陈薫字鸥渟,句吴 开天宝钥(景教碑颂解,1705)、性学醒迷(1701)郑编卷四、译著性学醒迷为辟佛老著作,王宏翰友
194.孙致弥1642-1709,字恺士,1688年进士,孙元化之孙 序性学醒迷 杕左堂詩六卷詞四卷、梅沂詞一卷、詞鵠初編十五卷、序张潮《幽梦影》(自称江东同学),与张鹏翀等称“六君子”
195.万世祺字敬一 阅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196.李名世字扬后 阅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197.倪会宣字尔猷 阅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198.刘淑章字涣文 阅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199.盛守谦字志抑 阅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200.王兆武字圣发,为陈的门人 编次开天宝钥、(哀矜十四论点评)郑编卷四王宏翰子
201.王兆成字圣启,教中门人 编次开天宝钥郑编卷四王宏翰子
202.陈法礼陈薫弟,字嘉约 编次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203.陈光瞻陈薫侄,字继芳 编次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204.陈光甄陈薫男,字鉴彰 编次开天宝钥郑编卷四 
205.瞿炯字用晦 序澳门记CCT 
206.殷藩天学旅人 开天宝钥序(1705)、(陆希言)澳门记点评郑编卷四 
207.印淳奄  开天宝钥(景教碑颂解点评)郑编卷四 
208.沈湘成圣名若翰 开天宝钥(景教碑颂解点评)、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1701)郑编卷四、译著值会长
209.羲偶来  开天宝钥(景教碑颂解点评)郑编卷四 
210.朱昶公  开天宝钥(天儒合一论点评)郑编卷四 
211.李杨侯  开天宝钥(天堂真福论点评)郑编卷四 
212.周南滨圣名路加 开天宝钥(省察涤罪论点评)、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郑编卷四、译著一作南宾
213.陆丕诚圣名安多尼 奉天学徐启元行实小记1701  
214.金绥吉与金圣徴为昆仲 开天宝钥(修身七克论点评)郑编卷四与吴历交善,沈惠于、王者佐友
215.李受谦  开天宝钥(十字圣号论点评)郑编卷四 
216.殷吉生  开天宝钥(领圣体升天论点评)郑编卷四 
217.祝懋元  五纬表(受法)、八线表、测量全义(卷四)、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恒星经纬图说(1631)、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月离历指、月离表点睛、CCT汤若望门人
218.邬明著  五纬表(受法)、日躔历指(受法)、测量全义(卷五)、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古今交食考(1635)、恒星出没表(1635)、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点睛、CCT汤若望、罗雅谷门人;学历小辨后附钦天监名单:朱光显、贾良栋、朱国寿、刘有庆、朱光大、贾良琦、乌明着、朱光灿、周胤、潘国祥
219.周士昌  日躔历指(受法)、测量全义(卷六)、恒星表(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学历小辨 罗雅谷门人

 

220.朱廷枢  五纬表(受法)、测量全义卷一及十、古今交食考(1635)、恒星出没表(1635)、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汤若望门人
221.贾良琦中官监正 五纬表(受法)、时宪历、测量全义(卷五)、大测、恒星表(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点睛、CCT汤若望门人
222.魏邦纶  五纬表卷一及卷四、八线表、测量全义(卷五)、恒星历指(1631)、月离历指点睛、CCT 
223.鲍英齐钦天监信徒五纬表卷一、北京教中公同誓状、测量全义(卷八1631)、古今交食考(1635)、恒星出没表(1635)、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点睛、CCT 
224.宋发秋官监正 五纬表卷一、时宪历、测量全义(卷十)、恒星表(1631)、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点睛、CCT 
225.李次虨钦天监信徒五纬表卷一、崇祯历书历引二卷附一卷(李次虨修、陈士兰校) 、历引解(李次虨修,陈士兰校)、序名理探、恒星出没表(1635)、浑天仪说(1636)、五纬历指(1635)点睛李之藻子
226.孙有本钦天监春官正 五纬表卷一、新制灵台仪象志(详受)、测量全义(卷八)、古今交食考(1635)、恒星出没表(1635)、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译著、CCT 
227.黄宏宪  五纬表卷二、筹算(受法)、测量全义(卷二)、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恒星表(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汤若望门人
228.孙嗣烈  筹算(受法)、比例规解、测量全义(卷一至卷十)、日躔表(1631)点睛、CCT汤若望门人
229.掌有篆  五纬表卷二、测量全义卷九、恒星出没表(1635)、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点睛、CCT 
230.刘蕴德1628-?,字素公,1684年加入耶稣会,1688年由罗文藻祝圣为司铎 五纬表卷二、新制灵台仪象志(笔受)、序慎思录、序文行粹抄(1680)、测量全义(卷八)、古今交食考(1635)、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问答汇抄(阅)、序文行粹抄(李九功)、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译著、点睛、CCT1688年8月1日与吴历、万其渊由罗文藻祝圣为司铎
231.徐瑚秋官正 新制灵台仪象志(详受)译著 
232.武之彦  五纬表卷二、测量全义卷九、恒星出没表(1635)、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点睛、CCT 
233.杨之华  五纬表卷三、测量全义卷六、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校斐录答汇(斐录汇答1636)、恒星出没表(1635)、恒星经纬图说(1631)、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 
234.周士泰  五纬表卷三、测量全义卷五、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点睛、CCT 
235.刘有泰五官保章正,死于1665年(历狱) 五纬表卷三、时宪历、测量全义(卷六)、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点睛、CCT 
236.陈正谏五官保章正 时宪历、测量全义卷六、大测、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 
237.李之贵五官灵台郎 时宪历点睛 
238.扬弘量五官挈壶正 时宪历点睛 
239.戈继文五官司历 时宪历、五纬表卷四、测量全义(卷七)、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点睛、CCT 
240.张问明五官司历 时宪历、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点睛、CCT 
241.左允和  五纬表卷三、测量全义卷四、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点睛、CCT 
242.周士萃  五纬表卷四、测量全义卷四、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表点睛、CCT 
243.徐瑍  五纬表卷四、日躔历指(受法)、测量全义(卷七)、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汤若望、罗雅谷门人
244.朱光大  五纬表卷五、测量全义卷一、恒星表(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 
245.张寀臣  五纬表卷六、八线表、比例规解、测量全义(卷2,8,9,10)、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黄赤道距度表、黄赤正球、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月离表点睛、CCT 
246.朱国寿  五纬表卷七、筹算(受法)、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浑天仪说(1636)、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 
247.朱光显冬官监正,死于1665年(历狱) 五纬表卷七、时宪历、日躔历指(受法)、测量全义卷二、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汤若望、罗雅谷门人
248.宋可立  五纬表卷七、测量全义(卷九)、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点睛、CCT 
249.掌乘  五纬表卷八、八线表、比例规解、测量全义(卷一、六)、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点睛、CCT 
250.宋可成春官监正,死于1665年(历狱) 五纬表卷八、时宪历、八线表、比例规解、测量全义(卷四)、恒星历指(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点睛、CCT 
251.焦应旭  五纬表卷九、筹算(受法)、八线表、测量全义(卷二、三)、恒星表(1631)、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月离历指、月离表点睛、CCT汤若望门人
252.霍勿略字省生,上章涒滩 永福天衢(订梓)、叙永福天衢(1680)香港教区 
253.岑保禄字未贤 永福天衢(订梓)香港教区 
254.陈善策字敬之信徒圣年广益(1738)(允行)香港教区代司教曾德良分授
255.杨达字士伯,圣名多默,钱塘信徒朋来集说、圣年广益(录)、恩言笺句(1749)、盛世刍尧(纂录)、恩正恩言(1714)香港教区CCT儒林郎祭酒生
256.赵克礼字子敬 序圣年广益香港教区赐进士出身、御前三等侍卫、诰封中宪大夫怀远将军湖广湖北襄阳镇前营游击加一级前署九溪协协镇控制峒苗副总兵官、从教后学檀州
257.康庭槐鄞江 序真福直指(1670)译著 
258.方埙字邻鸥 息妄类言(1766)译著江山官舍“内省堂”
259.徐慕义云阳信徒祭祖答问简约(祭祖答问序)译著圣名文都辣
260.吕立本河东信徒易经本旨(易经吕注)(序,1774)译著 
261.林起闽中信徒代疑篇序(1621)译著 
262.孙学诗圣名保禄,1594年举人,云南楚雄人 圣水纪言(述)、西洋火攻图说译著曾被李之藻派至澳门购火炮,兄弟孙学易、孙学书
263.张文焘钱塘 校圣水纪言、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过纸,1602)[212]译著 
264.范中圣名第慕德阿信徒天主圣教小引(述,c.1630)、三山论学纪(杭州版)译著、CCT杭州府学生
265.庞天寿圣名亚基楼,1630年入教信徒重校梓天主圣教小引(1633)译著御马监太监,上罗马教皇书
266.张廷赞字化可,建武信徒圣洗规仪序(及笔录,1689)译著 
267.章玉琳字群如,武陵信徒圣洗规仪序(1689)译著 
268.卫斗枢西晋[河东] 修润寰宇始末、校修身西学、校齐家西学(卷1、4)、测量全义(卷一至四)、西儒耳目资(金尼阁)译著、CCT字子健?[213]
269.李烨然字文若,1610年进士,山东汶上人[东鲁] 修润寰宇始末译著刻《径山志十四卷》(宋奎光撰,1624)、《华山经一卷》,任蒲城县令
270.杨天精1634年进士,虞城人 校齐家西学(1620s)卷1-5译著崇祯知洪洞县
271.黄鸣乔字启融,号大寰,1604年进士,莆田人 天学传概(1639)译著曾任番禺县令,刻《唐黄御史集》(黄鸣俊),1629年知袁州,修《袁州府志》,李之藻为其座师
272.焦朂宁国 火攻挈要(又名则克录)(述、订,1643)译著 
273.丁志麟晋江 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笔受)点睛 
274.夏大常玛第亚 赣州堂夏相公圣名玛第亚回方老爷书(1685?)、祭礼泡制(1698)、生祠故事、生祠缘由册、礼记祭礼泡制(撮言,1688)、礼仪答问、泡制辟妄辟、生祠故事、性说点睛 
275.龚君瑞上洋 阅慎思录点睛 
276.姚明卿  阅慎思录点睛 
277.张君盛  阅慎思录点睛张君成CCT
278.瞿尔馨  阅慎思录点睛 
279.侯定远  阅慎思录点睛 
280.钱孟卿  阅慎思录点睛 
281.李仙源  阅慎思录点睛 
282.王彦辉  阅慎思录点睛 
283.杨玛窦  阅慎思录点睛 
284.何如苓1663年举人,字维馨,鳌江 校慎思录点睛 
285.王谦字多默,南剑 校慎思录点睛 
286.陈克宽字孔昭,晋安 校慎思录、杨淇园先生超性事迹(参阅)点睛 
287.国鸿业字君业,福清 校慎思录点睛李九功门人,CCT作郭鸿嶪
288.李昭璠字圣望,粤东 校慎思录点睛李九功门人
289.张利民1598-1663,字能因,1640年进士 序文行粹抄、编辑枕书点睛桐城知县
290.姚永济1598进士 校泰西水法 1612点睛 
291.万崇德1604进士 校泰西水法点睛 
292.张键  校泰西水法点睛 
293.刘廷元1604进士 校泰西水法  
294.张鼐1604进士 校泰西水法点睛 
295.李养志1604进士 校泰西水法点睛 
296.李凌云1604进士 校泰西水法点睛 
297.杨如皋1604进士 校泰西水法点睛 
298.郭焜字叔炯,福安 序主[圣]教明徵(万济国,1677)点睛 
299.薛凤祚1599-1680 比例对数表(穆尼各合著)、历学会通CCT 
300.熊飞字天翼信徒藏句(熊定撰)CCT 
301.马自然  测量法义(利玛窦,书)CCT 
302.施继昌  测量法义(刻)CCT 
303.董思定  测量全义(卷三)、恒星历指(1631)、黄赤道距度表、黄赤正球、交食表、日躔表(1631)、月离表CCT 
304.李遇春  测量全义(卷七)、恒星表(1631)、恒星出没表(1635)、恒星经纬图说(1631)、恒星历指(1631)、五纬历指(1635)CCT 
305.殷铠  测量全义(卷七)、恒星出没表(1635)、浑天仪说(1636)、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06.王应遴  测天约说(1628?)、经天该(利玛窦,1630?)、五纬历指(1635)CCT钦勅大西洋国士葬地居舍碑文1615
307.许鼎金字元声,云间 超性俚吟(1739)CCT 念珠默想規程
308.林光元  点金说(1630-1640)CCT 
309.张识圣名弥克尔,张赓子 默想取益(存想取益神书,c.1622)、警隶语c.1621、天主洪恩序(1621)CCT张弥克尔遗斑c.1630
310.熊臣忠  福建重建天主圣堂记(c.1656)CCT集解署李嗣玄
311.陈长卿古吴 天下路程(广东至北京路程表)CCT 
312.徐亦良圣名依纳爵 归真集小引(1747)CCT 
313.明图  贺天教碑记(1711?)CCT 
314.李梅圣名加禄 海水滴(自序,1723)、爝火集(1723)CCT灵明生活(解略,1723)
315.赵仲  火攻挈要(1643)CCT 
316.许乐善1546-1625/6,1571年进士,云间 校阅几何原本(1607)、耶稣像赞、阅天问略CCT 
317.张萱南海 校阅几何原本CCT 
318.黄建衷1601年进士,齐安 校阅几何原本CCT 
319.姚士慎1604年进士,檇李 校阅几何原本CCT 
320.张象燦1648年举人 家礼合教录(1680-1700)CCT 
321.吴兴闻  辑口铎合钞(1650s)CCT 
322.徐尔学  序坤舆格致略说(1676)CCT 
323.李应试1559-1620? 坤舆万国全图(两仪玄览图)CCT1603
324.杨文章  校励学古言(高一志,1632)CCT 
325.郭多默字公蠢 萝渡山房悬钟集1664CCT 
326.郭家瑞  序萝渡山房悬钟集1665CCT 
327.胡士介  序萝渡山房悬钟集1665CCT 
328.邵泰衢钦天监左监副 序民历铺注解惑,1683CCT 
329.赵师瑗南丰 校默想神工c.1700CCT 
330.赵希隆南丰 校默想神工CCT 
331.李日宁南丰 校默想神工CCT 
332.甘作霖南丰 校默想神工CCT 
333.舒芳懋  三山论学纪(杭州版)CCT 
334.李国定绛州 校神鬼原始(庞迪我,c.1633)CCT高一志
335.王道性  序圣教撮要(罗森铎,1706)、润形神实义(赖蒙笃)CCT狮巗洗心亭
336.刘珍  校圣教真实凭据CCT苏尔金撰,1717
337.任伯多禄  盛世刍尧(冯秉正,付梓,1733?)CCT 
338.丘晟1706进士 述闻篇(自序,1701)CCT丘表姪陈文在有《玉华洞志》六卷(祝佺序)[214],《闽中将乐县丘先生致诸位神父书》
339.段扆  命梓四末论1636CCT天主圣教四末论
340.刘授易  序四末念效(穆迪我,1688)CCT 
341.沈从先 信徒泰西思及艾先生行述(具稿)CCT曹学佺有《与沈从先到鸡鸣寺庙》、《新燕答沈从先作》、《寄沈从先》、《送沈从先》、《同沈从先、陈天中、弟修,借宿林氏别业,次日徐兴公、陈汝翔至,又次日,陈宿孺至》、《除夕前二日同从先、惟起过法海寺(即罗山堂,旧废今存)》、《美人夜读和沈从先》、《过沈从先》、《寒山寺别沈从先》、《哭沈从先》;与陈继儒校李豫章:《宝颜堂订正三事遡真》
342.孟履吉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1634)CCT 
343.贾良栋  大测、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CCT 
344.陈士兰虎林 恒星出没表(1635)、浑天仪说(1636)、日躔表(1631)、五纬历指(1635)、斋克(罗雅谷,1634)CCT 
345.李华  恒星出没表(1635)、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CCT 
346.徐玙  交食表、交食历指(1634)CCT 
347.朱光灿  交食表CCT 
348.戈承科  交食历指(1634)、五纬历指(1635)CCT 
349.堵廷棻1647进士梁谿 参阅天儒印正CCT 
350.太源鸣梧武林 敬录天儒印正CCT 
351.吴历1632-1718 天乐正音谱、续口铎日抄(赵仑,字修令,笔记)、暂永篇CCT 
352.沈宗彦  天主精义CCT 
353.颜维圣字尔宣 天主审判明证1640CCT 
354.郁孙  艇灯闲论CCT刘珍:醒世迷编
355.赵飞鹏  校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CCT 
356.柳文彬  校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CCT 
357.王嗣虞澶淵 同文算指(利玛窦授)CCT 
358.叶一元钱塘 同文算指CCT 
359.王胤震  武荣出地十字架碑(书)CCT1633
360.郭如珪  武荣出地十字架碑(刻板)CCT 
361.吕维祺字介孺,新安人,1587-1641,1618年进士 西儒耳目资(金尼阁)CCT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崇祯起尚宝卿,迁太常少卿。三年擢南京户部右侍郎。六年拜南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李自成攻破洛阳,吕被俘杀。有《孝经本义》。
362.陈宝璜温陵 西儒耳目资(金尼阁)CCT 
363.袁升闻  西学凡(艾儒略1623)CCT 
364.张焘  西洋火攻图说CCT李之藻学生
365.王宏翰字惠源,号浩然子,华亭[古吴]人 医学原始(1692)CCT陈薫友,兄珪字树德、夏字禹生、桢字宁周,弟云锦(宏骏),子兆文字圣来、兆武字圣发、兆成圣启、兆康圣章、纂《乾象坤图格镜》,许缵曾为其“年家眷弟”,有《古今医史》七卷、《四诊脉鉴大全》九卷。
366.韩隽  序《永暂定衡》(1696)CCT 
367.徐应天  参订引蒙问答(新译引蒙问答,1728)CCT 
368.苏弘孝c.1692-? 参订引蒙问答CCT 
369.朱盈朝  参订引蒙问答CCT 
370.刘君乐  参订引蒙问答CCT 
371.孙有容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2.焦秉贞济宁人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清初画家、张庚:《国朝画征录》
373.鲍英华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4.宁完璧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5.鲍选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6.张登科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7.朱世贵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8.刘应昌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79.薛宗胤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0.萧尽礼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1.李文蔚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2.冯方庆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3.席以恭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4.李颖谦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5.张文臣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6.张士魁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7.林升霄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8.李式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89.刘昌胤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90.冯承荫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91.萧尽性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92.魏起凤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93.冯迈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94.戈掌镇  新制灵台仪象志(1674)CCT 
395.王道甡  润形神实义(赖蒙笃1673)CCT长溪天主堂
396.韩椗  校修身西学CCT 
397.韩奎  校修身西学CCT 
398.韩埴  校修身西学CCT字宜生,据《艺风藏书记》载,明刊本《海录碎事》卷内钤印“宜生韩埴”。
399.卢灰胤广平 校修身西学CCT 
400.党珫[215]汉中 校修身西学CCT 
401.耿章光初字阐生,改字玄度,别号徂徕,1637进士,聊城[馆陶] 校修身西学CCT曲沃知县、删正《帝京景物略》
402.嘉中黄  原染亏益(记)CCT 
403.陆昌箓  月离历指、月离表CCT 
404.苏尔金c.1687-1727, 圣教真实利益、圣教真实凭据CCT苏努子(书尔陈、勒什亨、乌尔陈、木尔陈)
405.李良字超民 天学训蒙三字经 康熙四十三年,头衔:考授钦天监天文历科候补博士儒林郎云间领报会后学李良超民氏撰

 

 

 

 

 

 

 

 

 

 

 

 

 

 

 

 

 

 

 

 

 

[1] Chan, Albert(陳倫緒). Chinese books and documents in the Jesuit Archives in Rome,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Japonica-Sinica I-IV. Armonk, N.Y.: M.E. Sharpe, c2002.

[2] Courant, Maurice &Yoshinobu Sakade. Catalogue des Livres Chinois, Coréens, Japonais,etc. (《パリ国立图书馆所藏汉籍解题目录》)Tokyo: Kasumigaseki Shuppan Kabushiki Kaisha(东京:霞ケ关出版株式会社), 1993-1994.

[3] Pelliot, Paul.(伯希和)Inventaire Sommaire des Manuscrits et Imprimés Chinois de la Bibliothèque Vaticane: A Posthumous Work, revised & edited by Takata Tokio(高田时雄), Bottero, Francoise and D'Arelli, Francesco. Kyoto: Istituto italiano di cultura, Scuola di studi sull'Asia orientale, 1995.(中译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高田时雄校订编,郭可译。北京市:中华书局,2006。另参见荣新江:《梵蒂冈所藏汉籍目录两种简介》,http://www.zggds.pku.edu.cn/005/002/006.htm

[4] Yu, Dong. Catalogo delle opere cinesi missionarie della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XVI - XVIII sec. Città del Vaticano: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1996.

[5] Dudink, Adrian. “The Zikawei Collection in the Jesuit Theologate Library at Fujen University (Taiwan): Background and Draft Catalogue.”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 Journal 18 (1996): 1-40.书目有《徐家汇藏书楼所藏天主教图书目录稿初编目次》(上海图书馆编,1958)。另参Adrian Dudink, “The Chinese Christian Texts in the Zikawei Collection in Shanghai: a Preliminary and Partial List”,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XXXIII (2011):1-41.

[6] 图书馆主页:http://lib.ihp.sinica.edu.tw/

[7] 全國漢籍データベース主页: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

[8] Verhaeren, Hubert. Catalogue de la bibliotheque du Pe-t'ang. Pekin: Imprmerie des Lazaristes, 1949. Dudink, Adrian. “The Chinese Christian Books of the Former Beitang Library.”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 Journal 26 (2004): 46-58. 国家图书馆主页:http://www.nlc.gov.cn

[9] 主页:http://202.96.31.45/

[10] 主页:http://www.ncl.edu.tw/mp.asp?mp=2

[11] 更多电子资源,可参见:http://xiaoqh.jimdo.com/%E7%A0%94%E7%A9%B6/

[12] 已出版,黎子鹏,2020.

[13] 已出版,黎子鹏,2020.

[14] 已出版,黎子鹏,2020.

[15] 已出版,黎子鹏,2020.

[16] 1872年上海慈母堂刻本,钤“北堂图书馆”朱印,索书号138363。另一部《训慰神编》(索书号138160)为清刻本,有抄配,年代似更早,钤“西湾子教区”印,有朱笔圈点。

[17] 国图无冯目所著录版本,有一册抄本,索书号为138842,线装改黑布平装,似亦属北堂旧藏。

[18] 在徐宗泽编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北平:中华书局,1989)和法.费赖之著,冯承

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收在《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苏若望」均作「苏如望」。

[19] 据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收在《中

外关系史名著译丛》)考证的结果,由于不知罗明尧的西名为何,故无法确定国籍。

[20]字复初,本名Michele Ruggieri,意大利人,生于1543年,于1579年到达澳门,在广州、肇庆、桂林传教,1607年卒于萨莱诺(Salerne)。(以下传教士的生平顺序简为字或号,本名,国籍,出生时间-来华时间和地点-居留地-卒年和地点。为查询更详细的信息,均可参阅考狄(Henri Cordier, 1901)、古郎(Maurice Courant, 1902-12)、Paul Pelliot(1922)、费赖之(Aloys Pfister, 1932,1938)、裴化行(Henri Bernard,1945)、徐宗泽(1949)、荣振华(J. Dehergne, 1973, 1995)诸氏所编的中国天主教索引资料及Hummel: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1644-1922(1943); Goodrich: Dictionary of Ming Bibliography,1368-1644(1976)等的明清间人物索引词典。

[21]  1584年刊,共82面,阳玛诺(字演西,Manuel Dias,葡萄牙人,1574-1610澳门-韶州、北京、澳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南昌、福州、宁波(后遭流放)、福建延平-1659杭州。以下“    ”均指被放逐之地。)、费奇观(字揆一,Gaspar Ferreira,葡萄牙人,1571-?澳门-1604北京、保定、南昌、韶州、南雄、浙江、江西建昌、河南、广州-1649广州)、孟儒望(字士表,Jeāo Monteiro,葡萄牙人,1602-1636-江西、浙江-1648印度。)重订,傅泛际(字体斋,Francisco Furtado,葡萄牙人,1589-1619澳门-江南嘉定、杭州、陕西、西安、北京、山西蒲州-1653澳门)准,梵蒂冈教廷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藏,文献编码为Borgia Cinese 324(1)号,辑入《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篇,第二册,载《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6-67影印版)。以下简为BAV: Borg.cine.编号,《东传》,第几册。梵蒂冈教廷图书馆藏还有一部,BAV: Raccolta Generale Oriente, III-221,以下简为Rac.Gen.Or.编号;法国国家图书馆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藏有五部,古郎(Maurice Courant)编目为6815, 6816, 6817, 6818, 6819号。以下简为BNF: Courant编号。以上别处所藏信息转引自Hartmut Walravens, Vorl ä ufige Titelliste christlicher und westlicher Bücher in chinesischer Sprache in drei bedeutenden Sammulungen, Hamburg: C. Bell Verlag, 1982(以下省略之)。

[22]字西泰,Matteo Ricci,意大利人,1552-1582澳门-广州、肇庆、韶州、南京、南昌、北京-1610北京。

[23]杭州燕贻堂校梓版,二卷,共285面,李之藻(字振之、我存,号凉庵、存园、寄叟,1565-1630,杭州人,1598年进士,1610年受洗,Leon为受洗名,利玛窦施洗。以下中国信徒的生平简为字,号,籍贯,出生时间-卒年,科举情况,受洗时间,受洗名,施洗者)重刻序(1607年),汪汝淳(字师吉,号泓阳,1551-1610,1571年进士)跋,自引,辑入《天学初函》(1629年李之藻辑刻)第一册,载《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5影印版)。(以下简为《初函》第几册。)其拉丁文名目叫《Dei Vera Ration》。也藏在BNF: Courant 6820, 6821, 6822-6823, 6824, 6825, 6826, 6827, 6828, 6829;BAV: Borg.cine.332, 335, BAV: Barberini Orient 132(以下简为BAV: Barb.Or.编号),BAV: Rac.Gen.Or.III-223, 247;Institut Vostokovedenija (Leningrad),D205, D1232, D215/b.4, 5, D315/t.1:b.2, 2, D314(以下简为IV: D编号)。

[24]重刊本,共205面,李之藻序,周炳谟(字仲觐,无锡人,1605年进士,1626年卒)引(1608年),王家植(字木仲)小引,汪汝淳校梓,《初函》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6832;BAV: Borg.cine.324, 339, 370、BAV: Rac.Gen.Or.III-221;IV: D207, D208/b.3, 4, D761/b.2。

[25]本书附带的“四库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存目)介绍,“《辩学遗牍》一卷,明利玛窦撰。”而据陈垣先生重刊序曰:“旧本题利玛窦撰,前编为《利复虞淳熙书》;後编为《辩竹窗三笔天说》,殆非利撰。”

[26] 1609年刊,辑入《初函》,第二册。今底本1919年重刊本,共34面,有陈垣序、马相伯跋。也藏在BNF: Courant 7084, 7085, 7086, 7087, 7088, 7089;BAV: Borg.cine.329, 350, BAV: Rac.Gen.Or.III-231。

[27]  1595年刊,共21面,《初函》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3371;BAV: Borg.cine.,324, 512, BAV: Rac.Gen.Or.III-223。

[28]  1604年重刻本,共29面,冯应京(字可大,号幕冈,1555-1606,1592年进士)序,徐光启跋,汪汝淳校梓,BAV: Borg.cine.350, 512,《初函》,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3376, 3377, 3378, 7379。

[29]字思及,Giulio Aleni,意大利人,1582-1610澳门-广州、北京、开封、南京、上海、杨州、杭州、山西绛州、江苏常熟、澳门、福建延平-1649年卒于延平,葬福州十字山。

[30] 1627年初刊为闽刻本,共八卷75面,本底本为1847年司教马热罗(热罗尼莫,Hieronimus da Matta,从1844年至1862年任澳门主教)准的绛刻本,苏茂相(石水道人,1567-1630,1592进士)序,段袭(山西绛州信徒,与段衮兄弟。)重刊序,辑入《东传》续,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7120, 7121, 7222, 7123, 7124, 7125, 7126-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BAV: Rac.Gen.Or.III-212; IV: D213。

[31] 1628年刊,共61面,傅泛际(字休斋,Francisco Furtado,葡萄牙人,1589-1619澳门-江南嘉定、杭州、陕西、西安、北京-1653澳门)、龙华民(字精华,Niccoló Longobardo,意大利人,1565(荣振华)-1597澳门-韶州、北京、陕西?、杭州、北京、济南-1655北京)、费乐德(字心铭,Rui de Figueiredo,葡萄牙人,1594-1622澳门-杭州、宁波、开封、湖广-1642开封)同订,张赓校梓,BNF: Courant6889。也藏在BNF: Courant 6890, 6891, 6892, 6893; BAV: Borg.cine.349, 364, 478; BAV: Rac.Gen.Or.III-221, 248, 286; BAV: Barb.Or.132; IV: D206, D1233, D315,/b.1, D1106, D1181。

[32]字盘石,Andrius Rudamina,立陶宛人,1596-1626澳门-福州-1631福州。

[33]字存元,Bento de Matos,葡萄牙人,1600-1630来华-福州、海南、澳门、交趾之那-1651海南。

[34]字弗溢,Simon da Cunha,1589-1624杭州-1929福建、1657延平、澳门、北京,1660澳门。

[35]重刊本,共429面,李九标(其香,福唐人,受洗于1628年,艾儒略)笔记,张赓(字夏詹,号明皋、昭事生,晋江人,1621年受洗,洗礼名为玛窦Matthieu,施洗者:艾儒略。在杭州任教谕,且与杨廷筠有戚谊,廷筠奉教后,遂亦受洗。)、严赞化(思参,清漳人)订正,陈克宽(孔昭,晋安人)、林一俊(用吁,晋安人)校阅,李九功(李九标之弟,其叙,福唐人,受洗于1635年?,艾儒略施洗)参定,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其原文收录自1630年至1640年间所口述的内容。也藏在BNF: Courant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Rac.Gen.Or.III.222; IV: D313, D365, E121。

[36]即《万日略圣经太旨》,耶稣会毕方济、阳玛诺、伏如望共订,1642年初版,亦有1796年京都始胎大堂藏版,主教汤亚立山准。今底本,1853年慈母堂重刊,主教赵方济准,共177面,藏在巴黎尚蒂宜耶稣会图书馆(Bibliothèque des Fontaines),总八卷中只有前四卷。

[37]耶稣会费奇规、阳玛诺、林本笃订,值会阳玛诺准。今底本,共84 面,藏于巴黎尚蒂宜耶稣会图书馆。

[38]字顺阳,Diego de Pantoja,西班牙人,1571-1597澳门-南京、北京(后遭流放)-1618澳门。

[39]  1617年抄本的清漳景教堂重梓,共134面,傅泛际、阳玛诺、费乐德订,BAV: Rac.Gen.Or, III-223(13),《东传》续,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6838, 6849, 6850。

[40]字士表,Jeāo Monteiro,葡萄牙人,1602-1636澳门-江西、浙江-1648印度。

[41]  1642年刊于宁波的抄写本,共64面,阳玛诺、毕方济(字今梁,Francesco Sambiasi,意大利人,1582-1610澳门-北京、嘉定、上海、开封、山西、山东、南京、澳门、广州-1649广州)、徐日升(字左恒,Nicolaus Fiva,瑞士人,1609-1638-南京、杭州-1640杭州)订,傅泛济准,魏学濂(字子一,号内斋,明万历三十六(1608)年生,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擢庶吉士,明年李自成逼京师,自缢死,享年仅三十七岁,《天儒印》序的作者,浙江信徒魏学渠的兄弟)、朱宗元校正,BAV: Rac.Gen.Or.III-213(15),《东传》续,第二册。也藏在BNF: Courant 6898; IV: D 215/t.1:b.2。

[42]字龙周,温古子为笔名,Joshep Henre Marie de Prémare,法国人,1666-1698澳门-广州、江西饶州、建昌、北京、九江、广州、澳门-1736澳门。

[43]抄写本,共77面,BAV: Borg.cine.316-I-20-I,《东传》续,第二册。也藏在BNF: Courant 7152, 7153。

[44]字克敦,Antonio de Santa Maria Caballero,西班牙人,方济各会士,1602-1633福建-1669广东。

[45] 1664年刊,共60面,尚祜卿参阅,BAV: Borg.cine.334(9),《东传》续,第二册。也藏在BAV: Borg.cine.349; BNF: Courant 7148。

[46]字道味,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德国人,1592-1619澳门、西安、北京-1666北京。

[47]共119面,高一志、龙华民、罗雅谷(字味韶,Giacomo Rho,神父神品名Jacobus,意大利人,1592-1622澳门、山西、北京-1638北京)共订,BAV: Borg.cine.324(23) ,《东传》续,第二册。也藏在BAV: Borg.cine.370; BAV: Rac.Gen.Or.III.224, 248; BNF: Courant 3417, 3418, 3419, 3420, 3421; IV: D 215/t.1:b.1。

[48]字再可,Lodovico Buglio,意大利人,1606-1636澳门、江南、成都、西安、北京-1682北京。

[49] 1665年刊,共108面,安文思(字景名,Gabriel de Magallanes,葡萄牙人,1610-1635-1677北京)、南怀仁订,BAV: Rac.Gen.Or.III-225,《东传》。也藏在BNF: Courant 1883, 1884; IV: D 557。

[50]字敦伯,Ferdinand Verbiest,比利时人,1623-1658澳门、西安、北京-1688北京。

[51] 1670年刊,共24面,BNF: Courant 6978。也藏在BNF: Courant 6978, 6979; BAV: Borg.cine.334; BAV: Rac.Gen.Or.III.226。

[52]字明远,Joachim Bouvet,法国人,1656-1687宁波、北京、回法国、返回中国、又去法国、再到中国、广州、北京-1730北京。

[53] 1707年抄写本,共134面,自序,BNF: Courant 7161。也藏在BNF: Courant 7161。

[54] Emeric Langlois de Chavagnac,法国人,1670-1701广州、江西饶州-1717饶州。

[55] 1718年或1721年皇城堂藏刊,共二卷240面,马若瑟、赫苍壁(字儒良,Julien Placide Hervieu,法国人,1671-1701广州、南京、湖广黄州、九江、黄州、广州、澳门-1746澳门)、殷铎泽(字觉新,Prospero Intorcetta,意大利人,1625-1659江西建昌、北京、广州、澳门、罗马、返回中国、杭州-1696杭州)订,利国安(字若望,Giovanni Laureati,意大利人,1666-1690以后-陕西、广东佛山、上川岛、菲律宾、福州、厦门、开封、福建延平、北京、广州、南昌、广州-1727澳门)准,赫苍壁订记,自序,BNF: Courant 7049。也藏在Courant 7047, 7048, 7049, 7050; BAV: Borg.cine.324; BAV: Rac.Gen.Or.III.176, 287。

[56]字德旌,Inācio da Costa,葡萄牙人,1603-1629以后-福州、山西蒲州、陕西、西安、福建延平、广州-1666广州。

[57]抄写本,共116面,BNF: Courant 7147。

[58]字端友,Joseph Marie 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法国人,1669-1703澳门、广州、江西九江、北京-1748北京。

[59]仁爱圣所梓行,共286面,冯秉正指示,高尚德、雷孝思、宋君荣校阅,戴进贤(字嘉宾,Ignatius Koegler,1680-1716澳门、北京-1746北京)鉴定,任伯多禄付梓,杨多默(字通明,1668-1751北京)纂录,BAV: Borg.cine.381(6),《东传》续,第三册。也藏在BNF: Courant 7052, 7053, 7054; BAV: Borg.cine.381; IV: C59, C80。

[60] Alvaro de Benevente,西班牙人,奥古斯丁会士,?-1680年来华。

[61]  1694年抄写本,共276面,BNF: Courant 7023。

[62]字子先,号玄扈、吴淞,上海,1562-1633,1592年进士,1603年受洗(保禄-罗如望Joāo da Rocha,葡萄牙人)。

[63]约1614年?,共33面,BAV: Borg.cine.324(18),《东传》续,第二册。也藏在BAV: Borg.cine.334(11), 349(3); BAV: Rac.Gen.Or.III.219; IV: D425。也有《辟释氏诸妄》,藏在BNF: Courant 7101, 7102, 7103, 7104, 7105, 7106; BAV: Rac.Gen.Or.III.247; IV: D761/b.3。

[64]此抄写本是BNF: Courant 6875,黄鸣侨《天学传概》(1639)的第二部分,附加山西绛州正堂雷翀的告示:《天辟邪事》(1635)一文。

[65] 1616年刊,共16面,BAV: Rac.Gen.Or.III-213(10),《东传》续,第一册。也藏在BAV: Borg.cine.324。

[66]明季上洋抄写本,共112面,BNF: Courant 7110。其作者疑为清初上海人,或为徐文定公的后裔。

[67]字仲坚,号淇园、郑圃居士、泌园居士,1557-1627,杭州,1592进士,受洗于1611年杭州,受洗名为弥格尔,凉庵子李之藻为代父。

[68]共186面,敕建天主堂绣梓,张庚题,BAV: Rac.Gen.Or.III-221(2),《东传》续,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7090, 7091, 7092。

[69]成书年代未详,必于1616年之后,共9面,BAV: Borg.cine.334(27),《东传》续,第一册。也藏在BNF: Courant 6691, 6915。

[70] 1621年刊,二卷,共161面,李之藻(凉庵子)序,王征序:序旧题《征信篇》,诺瑟生批阅,康丕疆较,《东传》。也藏在BNF: Courant 7093, 7094, 7095, 7096; BAV: Borg.cine.324, 364; BAV: Rac.Gen.Or.III.248。

[71] 1635年晋江景教堂刊,共158面,王征序,张赓跋,BNF: Courant 7111。

[72]字维城,号古越,浙江鄞县人,1609年生,1646年贡生,1648举人,其卒年不详。

[73]  1697年重刊本,共124面,林文英(闽中)抄序,BNF: Courant 7036。也藏在BNF: Courant 7037, 7038, 7039, 7040; BAV: Borg.cine.324; BAV: Rac.Gen.Or.III.221, 289。作者是1609年生,年仅二十三岁时著此书,即著作年代该是1631年。

[74]共142面,有自序,BNF: Courant 7139。也藏在BNF: Courant 7140, 7141, 7242; BAV: Borg.cine.335, 364; IV: D209/b.3。

[75]共62面,BNF: Courant 7172。

[76]字良甫,号葵心、端节、忠节、了一道人,1571-1644,陕西人,1622年进士,洗礼名:斐理伯Phillippe。

[77] 1628年景教堂抄写本,共110面,郑鄤(字峚阳,武进人,1622年进士)序,峚阳父评,BNF: Courant 6868。

[78]字九章,山西绛州人,教名为斯德望,亦称为伯多禄。弟叫段袭、段扆。

[79] BNF: Courant 7113。也藏在BAV: Borg.cine.350。

[80]字紫臣,1633-1711以后卒,1678年受洗,受洗名为依纳爵Ignace。

[81]杭州仁和人。

[82]  1689年合刻本,共136面,王若翰(字振先,Gianbattista Brandi,意大利人,1610-1656海南、澳门、暹罗-1682澳门)序,BNF: Courant 7107。也藏在BNF: Courant 7107, 7108, 7109。

[83]  1715年抄写本(Mungell 1672年初刊),共124面,自序,BNF: Courant 7171。

[84]福建漳州的天主教信徒,字定猷,教名保禄,抄撰《诗书辨错解》。

[85]抄写本,共42面,BAV: Rac.Gen.Or.III-248(10),《东传》续,第一册。

[86]字然真,?-1665。

[87] 1663年或1664年刊,共34 面,许之渐(字仪吉,号青屿,1655年进士)序,BAV: Rac.Gen.Or.III-213(12),《东传》续,第二册。

[88]共16面,BAV: Borg.cine.334(7) ,《东传》续,第一册。

[89]字雨公,号寓庵,山西绛州人,1600-1644,1621年举人,受洗名为多玛斯Thomas。

[90]字夏詹,号明皋、昭事生,晋江人,1621年受洗,洗礼名为玛窦Matthieu,艾儒略施洗。在杭州任教谕,且与杨廷筠有戚谊,廷筠奉教后,遂亦受洗。

[91]  1647年刊,BNP: Courant 6903;也藏在BAV,《东传》三编,第三册。

[92]字公介,号虞山,江苏常熟人。

[93] 1672年抄写本,共178面,BNF: Courant 5002。

[94] 1667年景教堂抄写本,共157面,有序,BNF: Courant 7149。也藏在BNF: Courant 7150, 7151。

[95] 1705年抄写本,共46面,殷藩序,BNF: Courant 7043。也叫《性学醒迷》。

[96]抄写本,书前带马若瑟 (Prémare) 所手写的拉丁文摘要,共135面,BNF: Courant 7166。

[97] BNF: Courant 11461的第三部分。也藏在BAV: Rac.Gen.Or.III.246。

[98]虎林景教堂刊,共2面,BNF: Courant 7276的第四部分。也藏在BAV: Rac.Gen.Or.III.246。

[99]抄写本,共12面,三山中人小引,已山后学跋,BNF: Courant 7173。

[100]共8面,BNF: Courant 7099王丰肃《推验正道论》的第二部分。也藏在BNF: Courant 7100, 7379; BAV: Borg.cine.350。

[101]也叫苏如汉,字瞻清,Joāo Soeiro,葡萄牙人,1566-1591澳门、南昌、澳门-1607澳门。

[102]其初版为1601年本。藏在BNF: Courant 6834, 6835, 6836, 6837, 6838, 6839, 6840, 6841, 6842, 6843, 6844; BAV: Borg.cine.334, 350; BAV: Rac.Gen.Or.III.246, 286, 290。

[103] Juan Buenaventura Ibanez,方济各会士,?-1649-1691广东。

[104]部分资料在Louis Van Hee:Le Bouddha et les premiers missionaires en chine, Asia Major, Vol.X (1934), p.366。藏在BNF: Courant 7410, 7411, 7412; BAV: Borg.cine.345。

[105]字德川,António de Gouvea,葡萄牙人,1592-1636-杭州、武昌、福州、广州、日本、福州-1677福州。

[106]也叫《蒙引要览》,部分资料在同上文,p.365-366。藏在BNF: Courant 6928, 6929, 6930; BAV: Borg.cine.370。

[107]字安德,Andrea-Giovanni Lubelli,意大利人,1611-1643以后澳门、湖南、交州、广州、北京、山西、陕西、湖广-1683澳门。    指只被逮捕并关押的状态。

[108]部分资料在同上文,p.366。藏在BNF: Courant 7006。

[109]王一元,字则圣,Alfonso Vagnone,1568-1604澳门-南京、广州、澳门、山西绛州、陕西扶州-1640山西绛州。南京教难以来,天启四年(1624)重入内地,换名高一志。

[110]部分资料在同上文,p.365。藏在BAV: Borg.cine.337; BAV: Rac.Gen.Or.III.221, 290。

[111]清康熙年间抄写本,共26面,BNF: Courant 7159。Contre Tong Han (1669)

[112]抄写本,共59面,BNF: Courant 7074。

[113]无封面、无作者名的手抄本,共158面,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藏有五部,古郎(Maurice Courant)编目为7046号。

[114] 1852年,由鉴牧任斯德范编著。1863年,鉴牧胡类斯重订校梓。今底本,共122面,藏在巴黎尚蒂宜耶稣会图书馆(Bibliothèque des Fontaines)。

[115] 1868年刊,共22面,藏在尚蒂宜耶稣会图书馆(Bibliothèque des Fontaines)。

[116]  1909年上海慈母堂印书馆,共42面,藏在尚蒂宜耶稣会图书馆(Bibliothèque des Fontaines)。

[117] 1923年刊,共82面,上海土山湾印书馆,藏在尚蒂宜耶稣会图书馆(Bibliothèque des Fontaines)。

[118]基督教新教护教作品的手抄本,无作者名,共300面,藏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图书馆(Sinologische Instituut Leiden)。

[119]英国瑞思义、上虞许家惺同译,未封面的基督教新教护教作品,共128面,藏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图书馆(Sinologische Instituut Leiden)。

[120]或叫爱特肯斯及约瑟夫艾德金斯,Joseph Edkins(1823-1905),英国伦敦基督教会派的宣教士,1823-1848上海、天津、北京-1905上海。

[121]  1857年江苏松江上海墨海书印馆印,共63面,BNF: Courant 7490。也有1868年香港英华书院刊本。是一部基督教新教辟佛护教著作。

[122] 1582-1672,字觐周,浙江海盐人。少为诸生,后为密云圆悟的弟子和费隐通容的弟子。

[123] 《破邪集》又名《圣朝破邪集》或《皇明圣朝破邪集》。初刻于1639年,而本书根据日本安政乙卯本(1855,八卷共611面)为底本编辑而成。

[124] 1599-1665,字振之,苏州人。法名为蕅益智旭,与莲池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四人,被后世推为明末佛教四大师。

[125]初版于1643年,后有日本文久元年翻刻本(1861,共197面)。日本翻刻的《辟邪集》的部分作品收入《中国史学丛书》中《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第二册,也辑入《大藏经补编》第二十三册的原已收在智旭写成的佛教弘法文集《灵峰宗论》之中,亦辑入《大藏经补编》第二十四册。本书是以《大藏经补编》第二十四册所辑录的翻刻本为底本编辑而成。

[126] 1597—1669,字长公,微州歙县人,抗疏汤若望。

[127] 1665年杨光先将历年所撰书状论疏,辑为上下二卷,名《不得已》。本书采用南京中社本(1929,共254面)整理而成。

[128]作者姓名不详。

[129] 1861年初版,1862年再版。《辟邪纪实》包括上卷、中卷、下卷、附卷四部分。本书中《圣谕广训黜异端以崇正学》、《前序》、《后叙》及《辟邪纪实》上卷、中卷据荷兰莱敦大学汉学图书馆善本室藏本编辑整理,《辟邪纪实》下卷、附卷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藏本编辑整理。

[130] 应该为《天学初函》之序。Dudink,p.6.因此《天学初函》直到1626年才由艾儒略在福建刻印。李嗣玄在《艾先生行迹》以及李之藻向耶稣会总长的信中均提及此事。

[131] 1607年进士,南安县人。

[132] Dudink, p.7,1642,12June.

[133] P.7-8,1663,15 November.1651年贡生,江西玉山县训导。1698年6月序(Francois Noel)《人罪至重》。校订(Pedro de la Pinuela)《默想圣功》(1694),该书1700年由南昌堂刻印。由《答客问今本》序(ca.1662),知其1660年由Jacques Motel受洗,1661年协助Philippe Couplet.

[134] P.8,陆希言1701年重信过18-20三本著作,但没有此三文。

[135] P8,表明有图画版的《七克》。

[136] P8,110-113在Courant 6909《超性学要》中没有,1930-1931年所重刊的《超性学要》中也没有。

[137] P8-9,序中谓其为泉州宜黄人。该书由艾儒略在福建重刊。

[138] P9,该书是艾儒略《性学粗述》(1624)的异本。序表明该书刻印于1630年,即艾儒略1625年抵达福建之后。

[139] P10,任职于四川和浙江,1639为四川巡抚。1640年负责平叛张献忠。1641年8月系狱自杀。此序应写于1630年之前。

[140] P10,1661年赠诗两首与汤若望70寿辰(收于《赠言》,Courant 1325)。

[141] 卫匡国《求友篇》(1647),印于1661年。

[142] 将利玛窦《交友论》与卫匡国《求友篇》合刻。包含一篇宫伟鏐(紫玄、紫阳)对利玛窦文章的续集。宫,1643进士,静海人,但是泰州的学生。此书献给宫以及刘的舅舅汤来贺,1640年进士,江西南丰人。

[143] P10,是Vagnone《四末论》(1636)的重刊本。

[144] in SWCRJ article read as: Lai Yuxing [麥 plus water radical ]

[145] P11,上述四人均为新昌人。均由1660Jacques Motel在南昌受洗。蔡为康熙岁贡,Lai为1660举人。李有《秦汉风格》,编辑《天主圣教四字经文》(艾儒略,1663),且写跋。

[146] 叶为叶向高孙子,合作《三山》1627,以及《几何要法》1631。福州仁会。

[147] P12,大概写于1640-1665。跋李九功(死于1681)《慎思录》。

[148] for 量 [in the index] read: 候。

[149]     243-253, not mentioned in the index

(after f. 14a9 [Taixi shuifa xu, Zheng Yiwei] and before f. 14b1 [hou ji 後集]

[150] P12即Buglio的《鹰论》。名字来源于段成式(柯古)的《肉攫》。

[151] P12该书写于拜访延平Simon da Cunha(1652)以及杭州的阳玛诺(Manuel Dias)之后写成的。并看到了《熙朝崇正集》。为基督教变化,反驳佛道。

[152] Weitang 偉堂 is not the title of a book, but the zi/hao of Shang Huqing

[153] P13李1622年受洗,1665因杨光先反教而死。这篇文章主题有creation,incarnation,the coming of the missionaries to China, his own conversion,his assistance in translating their books and honorific title ‘Tong Xuan’which his master (Adam Schall)received form the emperor.

[154] P13Francisco Furtado于1640年反对Juan Bautista de Morales OP对耶稣会士允许信徒参加城隍的仪式的指控,引用了杨廷筠与孙元化的证词,指祭祀城隍,可求雨。此文中,孙元化指出雨来自上帝(造物之大主),不要祭祀demons。

[155] 作者生平:

巴 多 明 (Dominique PARRENIN) , 字 克 安 , 1665 年 9 月 1 日 生 , 1685 年 9 月 1 日 入 耶 稣 会 , 1698 年 11 月 4 日 来 华 , 1741 年 9 月 29 日 卒 于 北 京 。

在 众 多 曾 为 中 国 传 教 事 业 作 出 卓 越 贡 献 的 传 教 士 中 , 巴 多 明 神 父 毫 无 疑 问 是 最 杰 出 的 人 物 之 一 , 不 但 德 业 上 和 救 灵 热 忱 上 出 类 拔 萃 , 而 且 在 汉 文 和 满 文 方 面 的 造 诣 , 更 是 超 群 轶 凡 。

巴 多 明 神 父 , 1665 年 9 月 1 日 生 于 法 国 。 在 里 昂 耶 稣 会 的 一 所 公 学 毕 业 后 , 于 1685 年 9 月 1 日 进 初 学 院 。

巴 神 父 的 才 智 最 显 着 的 表 现 , 是 在 他 遇 到 棘 手 问 题 时 , 能 当 机 立 断 而 又 妥 善 处 理 。 他 的 应 对 有 时 关 系 到 全 中 国 天 主 教 会 事 业 的 成 败 问 题 。

巴 神 父 使 康 熙 帝 对 天 主 教 一 直 保 持 好 感 , 并 给 予 保 护 , 他 本 人 也 受 到 了 皇 帝 的 一 贯 敬 爱 。 1732   年 的 教 难 高 潮 时 期 , 由 于 雍 正 帝 的 顽 固 不 化 , 神 父 的 努 力 失 败 了 ; 在 1733 年 , 连 北 京 教 区 本 身 也 险 遭 不 测 。 雍 正 帝 决 意 把 所 有 传 教 士 驱 逐 出 境 , 从 而 消 灭 在 中 国 的 教 会 。

1737 年 , 又 面 临 一 次 新 的 教 难 ; 巴 多 明 神 父 全 力 以 赴 , 设 法 阻 止 , 在 干 隆 帝 的 代 表 们 面 前 慷 慨 激 昂 地 宣 称 所 有 传 教 士 , 包 括 在 朝 供 职 的 , 不 远 万 里 而 来 , 是 为 了 公 开 宣 扬 圣 教 , 也 是 为 了 尽 力 为 皇 上 效 劳 。

巴 神 父 的 一 生 , 四 十 年 如 一 日 , 始 终 不 渝 地 广 扬 圣 教 。 神 父 生 前 的 最 后 三 年 , 天 主 给 了 他 沉 重 而 又 剧 烈 的 病 痛 。 终 于 在 1741 年 9 月 29 日 , 心 神 安 宁 地 在 和 天 主 的 默 契 之 中 , 结 束 了 他 那 圣 善 而 又 辛 勤 的 一 生 , 终 年 76 岁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德 行 谱 》 、 《 济 美 篇 》 、 《 人 体 解 剖 学 》 、 《 六 经 注 释 》 、 《 圣 教 经 言 》 及 书 信 等 。

 

[156] 作者生平:

文 度 辣 (John Bonaventura IBANEZ 1610 - 1691) , 出 生 于 西 班 牙 。 1649 年 来 华 在 福 建 传 教 , 两 年 后 被 调 往 山 东 工 作 , 1662 年 以 代 表 身 份 回 罗 马 及 马 德 里 处 理 一 些 事 务 , 十 年 后 回 澳 门 , 由 于 被 阻 不 能 返 回 山 东 , 留 广 东 、 福 建 、 江 西 传 教 , 在 当 地 总 督 保 护 下 建 立 了 多 间 教 堂 及 传 教 中 心 , 其 后 荣 升 为 宗 座 监 牧 。

 

著作:

《 圣 教 要 训 》

 

[157] 作者生平:

白 晋 (Joachim BOUVET) , 字 明 远 , 1656 年 7 月 18 日 生 , 1678 年 10 月 9 日 入 耶 稣 会 , 1687 年 7 月 23 日 来 华 , 1730 年 6 月 28 日 卒 于 北 京 。

白 晋 神 父 , 生 于 法 国 , 是 法 王 路 易 十 四 世 出 资 派 往 中 国 的 第 一 批 六 名 耶 稣 会 会 士 之 一 。 他 们 被 聘 为 法 国 科 学 院 院 士 并 配 备 了 必 要 的 天 文 历 算 方 面 应 用 的 仪 器 之 后 , 于 1685 年 3 月 3 日 启 程 东 来 , 途 中 几 经 周 折 , 于 1687 年 7 月 23 日 到 了 宁 波 。 其 中 一 位 神 父 被 暹 逻 国 王 挽 留 , 没 有 同 行 来 中 国 外 , 其 余 五 人 最 后 于 1688 年 2 月 7 日 抵 达 北 京 。 白 晋 和 张 诚  (J.F. Gerbillon) 两 位 神 父 当 即 被 康 熙 帝 留 京 供 职 , 其 他 三 人 则 获 准 前 往 各 省 自 由 传 播 福 音 。

白 晋 和 张 诚 两 位 神 父 , 不 久 即 脱 颖 而 出 , 深 得 康 熙 器 重 , 在 熟 谙 满 洲 语 之 后 , 就 给 康 熙 帝 讲 授 全 部 几 何 学 。 两 人 用 满 文 分 别 编 写 了 许 多 数 学 专 着 。

白 晋 神 父 于 1693 年 离 北 京 , 于 1697 年 3 月 得 重 见 阔 别 多 年 的 法 国 ; 于 1699 年 3 月 再 次 踏 上 中 华 国 土 , 并 伴 来 了 十 名 优 秀 的 传 教 人 员 。

1760 年 1 月 2 日 , 白 晋 神 父 作 为 特 派 钦 使 前 去 觐 见 教 宗 , 但 这 项 出 使 任 务 , 由 于 种 种 波 折 , 而 未 能 实 现 ; 白 神 父 原 已 出 发 至 广 州 , 被 召 回 北 京 。 自 1780 年 后 , 他 积 极 参 加 了 测 绘 全 国 各 省 地 图 的 任 务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几 何 原 理 》 、 《 自 北 京 去 广 州 之 行 》 、 《 中 国 现 状 图 解 》 、 《 一 中 国 皇 帝 的 写 照 》 、 《 “ 天 ” 和 “ 上 帝 ”两 个 中 国 名 词 的 探 讨 》 、 《 古 今 敬 天 鉴 》 、 《 中 法 小 字 汇 》 、 《 易 经 释 义 》、 《 旅 行 日 记 》 及 书 信 等 。

 

[158] 作者生平:

石 铎 录  (Petrus PINUELA , 1655 - 1704 ) , 出 生 于 墨 西 哥 , 父 母 为 西 班 牙 人 。 1676 年 来 华 传 教 , 曾 踏 足 福 建 、 江 西 、 汉 口 、 广 东 等 地 , 以 中 文 编 写 着 作 , 包 括 方 济 传 及 第 三 会 手 册 。

 

著作:

《哀 矜 炼 灵 说》

 

[159] 作者生平:
朱 宗 元 , 字 维 城 , 浙 江 鄞 县 人 。 生 于 1609 年 , 卒 年 不 详 。 顺 治 贡 生 , 五 年 举人 。 祖 父 莹 , 万 历 元 年 举 人 , 官 至 工 部 员 外 郎 , 改 江 南 按 察 佥 事 。

着 有 答 客 问 , 同 学 张 成 、 义 能 信 订 正 , 1697 福 建 林 文 英 作 序 , 有 云 : 「 古 越 朱 子 维 城 精 其 学 , 着 答 客 问 , 今 苏 先 生 为 之 重 梓 , 问 序 于 予 , 予 不 敏 , 何 敢 轻 为 赘 笔 ? …… 考 朱 子 之 着 篇 也 , 年 方 二 十 二 耳 。 超 超 见 道 , 岁 何 其 早 , 而 力 何 其 坚 ! 殆 斯 教 当 兴 而 天 主 早 授 夫 明 道 之 人 耶 ? …… 噫 ! 朱 子 之 尊 天 主 也 至 矣 ! 其 欲 正 人 心 也 明 矣 ! 读 是 篇 者 , 不 必 歧 之 为 西 学 , 最 其 大 经 而 合 之 为 吾 儒 当 奉 之 教 , 教 固 可 行 , 道 可 一 , 而 风 亦 可 同 也 。 」 可 见 宗 元 信 教 必 23 岁 前 , 且 对 传 教 有 极 大 热 诚 。

按 当 时 教 士 的 西 文 书 札 中 , 都 称 朱 宗 元 为 朱 葛 斯 默 , 可 知 在 省 城 受 洗 , 又 到 杭 州 延 请 神 父 到 宁 波 去 的 葛 斯 默 , 即 朱 宗 元 。

宗 元 后 来 又 写 了 一 部 拯 世 略 说 , 在 自 叙 中 , 历 述 他 求 道 , 得 道 和 传 道 的 经 过 。 1640 年 阳 玛 诺  (E. Diaz) 译 轻 世 金 书 宗 元 之 润 色 校 订 , 用 尚 书 谟 体 , 以 显 其 高 古 , 文 字 赡 奥 艰 深 , 非 深 通 经 书 者 不 办 。 宗 元 又 撰 轻 世 金 书 直 解 , 未 见 传 本 。 1642 年 , 玛 诺 又 有 一 天 主 圣 教 十 诫 直 诠 之 作 , 宗 元 亦 为 作 序 。

崇 祯 1642 年 , 孟 儒 望  (J. Monteiro)  神 父 在 宁 波 出 版 天 学 略 义 , 解 释 使 徒 信 经 , 宗 元 与 李 魏 学 濂 同 为 较 正 。 1659 年 夏 , 贾 宜 睦  (J. de Gravina)  神 父 提 正 编 亦 完 成 , 宗 元 又 与 李 祖 白 、 何 世 贞 共 预 参 校 。

节录自方豪着《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二册

 

著作
《 答 客 问 》《 拯 世 略 说 》《 豁 疑 论 》

 

[160] 作者生平:

艾 儒 略 (Juliano ALENI) , 字 思 及 , 1582 年 生 , 1600 年 入 耶 稣 会 , 1613 年 来 华 , 1649 年 8 月 3 日 卒 于 延 平 。

艾 儒 略 神 父 生 于 意 大 利 北 部 的 Brescia 城 , 后 去 威 尼 斯 。 读 毕 哲 学 后 , 执 教 文 学 两 年 ; 晋 铎 前 , 于 1609 年 获 准 去 远 东 传 教 区 。 1610 年 抵 澳 门 , 就 谋 入 内 地 。 1611 年 他 与 史 惟 贞 神 父 同 行 , 但 被 所 雇 船 家 出 卖 , 在 广 州 被 拘 押 数 日 , 后 返 回 澳 门 , 艾 儒 略 神 父 在 此 执 教 数 学 两 年 , 又 任 初 学 修 士 导 师 三 年 。

1613 年 终 于 进 入 内 地 , 并 被 派 往 北 京 ; 后 与 徐 光 启 同 去 上 海 , 又 奉 命 去 扬 州 为 某 大 员 讲 授 西 方 科 学 。

1624 年 , 人 称 国 家 鼎 柱 的 叶 向 高 阁 老 , 告 老 回 乡 , 回 福 建 老 家 , 他 虽 非 基 督 徒 , 但 常 为 传 教 士 维 护 正 义 , 并 表 示 其 对 教 会 的 好 感 , 尤 其 在 1616 年 的 南 京 教 难 中 , 曾 施 加 影 向 以 保 护 教 士 。 此 次 途 经 杭 州 , 艾 儒 略 前 往 谒 见 , 并 致 祝 贺 。 延 之 去 福 建 , 儒 略 感 其 知 遇 而 许 之 。

1625 年 中 期 , 艾 儒 略 有 幸 成 为 踏 入 福 建 省 会 福 州 府 的 首 名 耶 稣 会 士 。 他 先 在 福 州 逗 留 四 个 月 , 谒 见 城 中 诸 官 员 以 联 络 感 情 。 此 后 , 他 又 游 历 外 府 各 地 , 散 播 圣 教 种 子 。

数 年 后 , 艾 儒 略 已 在 八 个 县 城 中 建 立 了 八 所 教 堂 , 又 在 十 五 个 其 他 小 城 中 建 立 了 小 圣 堂 和 经 堂 。 得 到 其 他 教 士 来 此 协 助 后 , 儒 略 又 去 了 永 春 州 , 并 在 其 附 近 地 区 跋 山 涉 水 , 所 经 之 处 都 留 下 了 传 教 足 迹 。

1638 年 , 风 波 突 起 , 矛 头 直 指 基 督 徒 , 诸 神 父 被 逐 。 全 省 教 堂 , 除 一 所 外 , 全 被 没 收 。 艾 儒 略 神 父 不 因 此 而 气 沮 , 重 新 潜 入 省 中 , 求 助 于 其 挚 友 张 阁 老 , 此 人 任 福 建 总 督 十 五 年 ; 并 为 教 会 、 传 教 士 与 教 友 提 出 申 辩 , 于 是 一 切 恢 复 旧 状 。 艾 儒 略 神 父 又 踏 入 武 夷 山 区 传 教 。

满 洲 人 入 关 后 , 一 路 南 下 , 1647 - 1648 年 间 , 艾 儒 略 与 阳 玛 诺 (E. Diaz) 神 父 、 范 有 行 (P. Fernandes) 修 士 和 另 一 年 轻 教 友 名 嘉 禄 者 避 入 延 平 , 艾 儒 略 继 续 着 书 立 说 , 探 望 教 友 。

他 的 智 慧 和 机 敏 , 在 各 种 环 境 中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 他 为 人 和 譪 可 亲 , 尤 其 熟 悉 中 国 的 风 俗 习 惯 , 在 领 导 地 区 教 务 廿 三 年 之 后 , 荣 膺 中 国 副 省 会 长 之 职 达 七 年 。 由 于 他 对 中 国 的 语 言 文 字 均 有 较 深 造 诣 , 不 仅 语 言 流 利 文 雅 , 而 且 着 作 等 身 , 人 称 “ 西 来 孔 子 ” 。

1649 年 8 月 , 这 位 伟 人 在 延 平 城 中 , 终 于 功 德 圆 满 , 升 享 天 福 , 他 的 遗 体 葬 于 福 州 北 门 外 的 十 字 山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天 主 降 生 言 行 纪 略   》 、 《 出 像 经 解 》 、 《 天 主 降 生 引 义 》、  《 弥 撒 祭 义 略 》《 涤 罪 正 规 略 》《 悔 罪 要 指 》《 万 物 真 原 》 、 《 三 山 论 学 记 》 、 《 圣 梦 歌 》 《 利 玛 窦 行 实 》 、 《 张 弥 克 遗 迹 》 、 《 杨 淇 园 行 略 》 、 《 熙 朝 崇 正 集 》 、 《 五 十 言 》 、 《 圣 体 要 理 》 、 《 耶 稣 圣 体 祷 文 》 、 《 四 字 经 文 》 、 《 圣 学 觕 述 》 、 《 玫 瑰 十 五 端 图 像 》 、 《 景 教 碑 颂 注 解 》 、 《 西 学 凡 》 、 《 几 何 要 法 》 、 《 西 方 答 问 》 、 《 职 方 外 纪 》 、 《 田 铎 日 抄 》 及 书 信 等 。

 

[161] 著作:

《 永 福 天 衢 》《 人 魂 义 秤 论 》

 

[162] 作者生平:

利 玛 窦 (Matteo RICCI) , 字 西 泰 , 1552 年 10 月 6 日 生 , 1571 年 8 月 15 日 入 耶 稣 会 , 1583 年 来 华 , 1610 年 5 月 11 日 卒 于 北 京 。

利 玛 窦 生 于 意 大 利 的 马 切 拉 塔 城 (Macerata) 。 他 在 一 所 由 耶 稣 会 士 主 办 的 学 校 内 读 完 七 年 制 课 程 后 , 再 攻 读 文 学 。 1568 年 , 入 罗 马 学 院 攻 读 法 学 , 自 感 有 志 于 修 道 , 要 求 入 耶 稣 会 , 并 于 1571 年 进 入 初 学 院 。

在 初 学 院 时 , 他 立 志 去 印 度 传 教 , 并 蒙 允 准 。 于 是 他 在 罗 马 把 全 部 时 间 用 在 研 究 对 传 教 事 业 必 要 的 各 种 专 业 知 识 上 。 1577 年 动 身 去 里 斯 本 ; 同 年 抵 果 阿 。

他 于 1580 年 晋 升 司 铎 ; 两 年 后 由 范 礼 安 (Alex Valignani) 神 父 召 赴 澳 门 学 习 汉 语 。 1583 年 , 他 与 罗 明 坚 (Michel Ruggieri) 神 父 同 赴 肇 庆 。

利 玛 窦 在 罗 马 求 学 时 , 精 于 数 学 及 地 理 。 于 是 他 绘 制 了 一 幅 《 万 国 舆 图 》 悬 于 寓 所 。 其 学 术 既 为 华 人 所 器 重 , 绘 制 的 地 图 尤 为 华 人 欣 赏 。 于 是 利 玛 窦 又 进 一 步 制 造 天 体 仪 和 地 球 仪 , 以 及 计 时 用 的 日 晷 , 并 以 之 赠 与 中 国 主 要 官 员 们 。 由 于 他 以 精 于 天 文 学 而 闻 名 , 在 罗 明 坚 神 父 去 杭 州 府 之 际 , 利 玛 窦 独 留 肇 庆 , 以 他 的 明 智 与 机 灵 , 深 得 人 心 ; 文 人 学 者 们 常 来 过 访 而 引 以 为 荣 , 并 彼 此 建 立 了 友 谊 。 为 了 适 应 中 国 的 风 俗 习 惯 , 他 改 用 华 名 利 玛 窦 。  澳 门 学 院 院 长 当 时 任 中 国 传 教 区 会 长 之 职 , 但 因 韶 州 、 南 昌 等 地 相 距 甚 远 , 管 理 困 难 , 故 另 设 一 名 会 长 , 权 限 相 等 于 省 会 长 , 并 授 权 处 理 有 关 中 国 的 各 项 事 务 。 1596 年 , 利 玛 窦 神 父 被 任 命 担 任 此 职 , 直 至 他 去 世 之 日 。 身 任 此 职 后 , 他 魂 牵 梦 绕 的 进 京 之 行 , 更 形 迫 切 。

1601 年 , 利 神 父 一 行 踏 进 北 京 城 , 进 呈 贡 物 。 皇 上 对 所 献 天 主 像 和 圣 母 像 颇 为 尊 重 , 置 于 御 前 ; 而 对 自 鸣 钟 尤 为 喜 爱 。 利 玛 窦 得 以 常 留 北 京 实 有 赖 于 此 , 因 为 京 中 常 无 人 能 开 动 此 钟 。

他 在 日 常 接 见 宾 客 时 , 常 谈 论 天 主 、 灵 魂 、 天 堂 、 地 狱 ; 同 时 还 编 撰 新 书 , 修 订 旧 作 。 自 此 , 他 不 再 离 开 北 京 , 专 心 于 制 订 各 种 规 范 准 则 , 便 于 日 后 人 们 遵 照 执 行 。 其 中 数 人 为 名 公 巨 卿 ; 翰 林 苑 中 也 有 入 教 者 , 其 一 即 着 名 的 徐 光 启 , 洗 名 保 禄 。 1605 年 时 , 北 京 奉 教 人 数 已 逾 200 人 。

1609 年 利 玛 窦 在 北 京 创 立 了 天 主 教 在 中 国 的 第 一 善 会 组 织 “ 天 主 之 母 善 会 ” 。 利 玛 窦 虽 身 在 北 京 , 而 心 系 全 国 ; 他 既 要 领 导 所 有 传 教 士 , 以 身 作 则 , 勤 劳 不 辍 ; 又 要 培 育 新 教 友 , 扶 植 望 教 者 , 开 导 外 教 人 。 他 还 要 着 书 立 说 , 并 督 率 建 一 大 教 堂 的 工 程 。 此 外 , 与 各 地 神 父 们 的 信 札 往 来 , 以 及 无 法 推 辞 的 宫 廷 应 酬 , 也 在 加 重 他 的 工 作 份 量 。 在 心 力 交 瘁 的 重 压 下 他 一 病 不 起 , 于 1610 年 5 月 11 日 傍 晚 辞 世 , 终 年 五 十 七 岁 , 遗 命 龙 华 民 (Nicolas Longlbardi) 神 父 为 其 继 任 者 。

皇 上 赐 予 葬 地 一 处 , 原 是 一 所 庙 宇 , 四 周 有 围 墙 , 后 成 为 在 京 葡 萄 牙 教 士 的 墓 地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天 主 实 义 》 、 《 交 友 论 》 、 《 西 国 记 法 》 、 《 二 十 五 言 》 、 《 畸 人 十 篇 》 、 《 辩 学 遗 牍 》 、 《 西 琴 八 曲 》 、 《 斋 旨 》 、 《 畸 人 十 规 》 、 《 奏 疏 》 、 《 几 何 原 本 》 、 《 同 文 算 指 》 、 《 测 量 法 义 》 、 《 勾 股 义 》 、 《 圜 容 较 义 》 、 《 浑 盖 通 宪 图 说 》 、 《 万 国 舆 图 》 、 《 西 字 奇  》 、 《 干 坤 体 义 》 、 《 中 国 年 鉴 》 、 《 信 札 》等。

 

[163] 作者生平:

利 类 思 (Luigi BUGLIO)  , 字 再 可 , 1606 年 生 , 1622 年 1 月 29 日 入 耶 稣 会 , 1637 年 来 华 , 1682 年 10 月 7 日 卒 于 北 京 。

利 类 思 神 父 生 于 意 大 利 西 西 里 岛 , 16 岁 入 耶 稣 会 。 在 出 发 去 传 教 区 之 前 , 曾 执 教 人 文 学 三 年 。 他 一 到 中 国 , 先 在 江 南 学 习 中 国 语 言 , 并 从 事 圣 职 工 作 , 1639 年 曾 付 洗 近 七 百 人 。 他 是 第 一 个 去 四 川 传 教 的 欧 洲 人 。

1643 年 , 张 献 忠 率 领 大 队 人 马 到 了 成 都 。 他 的 残 暴 是 早 已 出 了 名 的 , 全 省 顿 时 陷 入 恐 怖 之 中 , 而 地 方 官 员 又 无 防 御 对 策 。 居 民 纷 纷 逃 入 山 区 , 利 类 思 和 安 文 思  (G. de Magalhaens)  两 位 神 父 避 到 了 刘 阁 老 的 故 乡 绵 州 城 。 他 们 感 到 在 那 里 也 并 不 安 全 , 曾 考 虑 直 下 长 江 , 重 返 江 南 , 但 因 张 献 忠 已 四 处 布 防 , 无 路 可 通 , 只 得 暂 避 山 区 。

张 献 忠 为 人 正 直 , 胸 襟 宽 广 , 但 在 盛 怒 之 下 , 就 会 完 全 失 去 理 智 。 当 时 在 成 都 的 礼 部 尚 书 吴 继 善 , 曾 高 度 赞 杨 两 位 神 父 的 道 德 学 问 , 张 献 忠 下 令 寻 访 两 人 下 落 , 并 邀 请 他 们 来 成 都 的 宫 中 居 住 。

两 位 神 父 虽 极 力 推 辞 , 但 张 献 忠 仍 旧 使 他 们 接 受 官 衔 , 穿 戴 袍 服 , 领 取 俸 禄 , 并 设 盛 宴 款 待 , 赐 坐 左 右 , 并 许 下 另 建 圣 堂 保 证 , 以 代 替 入 城 时 已 被 焚 毁 的 原 有 圣 堂 。 并 委 托 他 们 制 造 铜 球 仪 两 架 , 一 为 地 球 仪 , 一 为 天 体 仪 , 和 日 晷 一 架 。 这 项 工 程 历 时 八 个 月 , 克 服 了 难 以 言 喻 的 重 重 困 难 , 在 1645 年 才 告 完 成 。

在 战 争 后 期 , 安 神 父 和 利 神 父 的 遭 遇 截 然 不 同 。 负 责 照 顾 安 神 父 的 军 官 富 有 人 情 味 , 尽 量 供 应 神 父 的 生 活 所 需 。 而 利 类 思 神 父 被 托 给 另 一 个 军 官 , 他 百 般 侮 辱 神 父 , 并 常 置 之 于 饥 饿 状 态 , 以 致 神 父 骨 瘦 如 柴 , 只 剩 一 身 皮 包 骨 头 , 已 涉 临 饿 死 关 头 。

战 争 结 束 后 , 两 位 神 父 又 相 聚 一 处 , 利 神 父 在 统 帅 肃 亲 王 的 照 顾 下 , 逐 渐 恢 复 了 健 康 。

1647 年 到 汉 中 , 后 又 到 了 西 安 , 两 位 神 父 于 1648 年 春 抵 达 北 京 , 他 们 申 请 返 四 川 , 但 始 终 未 获 允 准 。

杨 光 先 出 了 一 本 书 名 《 不 得 已 》 的 着 作 , 这 是 攻 击 天 主 教 的 诽 谤 性 着 作 。 利 类 思 神 父 对 恶 毒 诬 蔑 教 会 的 册 子 , 不 能 默 然 置 之 , 乃 着 《 不 得 已 辩 》 , 逐 条 予 以 驳 斥 。 但 因 对 方 已 提 出 控 告 , 而 四 辅 臣 又 蓄 意 消 灭 圣 教 , 于 是 在 北 京 所 有 传 教 士 和 几 位 奉 教 官 员 都 被 传 至 礼 部 受 审 , 并 传 令 各 省 拘 留 所 有 传 教 士 。

所 有 各 地 传 教 士 被 发 配 广 州 之 后 , 其 余 四 位 即 汤 若 望 (J.A. Schall von Bell) 、 南 怀 仁 (F. Verbiest) 、 利 类 思 和 安 文 思 则 留 在 北 京 , 但 被 禁 止 集 合 教 友 及 举 行 弥 撒 。

利 类 思 神 父 秉 性 谦 和 , 德 高 望 重 , 既 精 通 神 学 , 对 汉 满 文 学 , 又 造 诣 颇 深 , 无 论 书 写 口 语 , 被 当 代 学 者 认 为 出 类 拔 萃 。 1682 年 10 月 12 日 于 北 京 逝 世, 享 年 七 十 六 岁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超 性 学 要 》 、 《 弥 撒 经 典 》 、 《 七 圣 事 礼 典 》 、《 司 铎 课 典 》 、 《 司 铎 典 要 》 、 《 圣 母 小 日 课 》 、 《 善 终 瘗 茔 礼 典 》 《 已 亡 者 日 课 经》 、 《 圣 教 要 旨 》 、 《 正 教 约 征 》 、 《 圣 教 简 要 》 、 《 不 得 已 辩 》 、 《 天 学 传 概 》 、 《 昭 纪 经 典 》 、 《 西 方 要 纪 》 、 《 狮 子 说 》 、 《 进 呈 鹰 说 》 、 《 西 历 年 月 》 、 《 安 文 思 神 父 小 传 》 、 《 日 课 概 要 》 、 《 主 教 要 旨 》 及 书 信 等 。

 

[164] 作者生平:

沙 守 信 (Emeric de CHAVAGNAC) , 1670 年 3 月 1 日 生 , 1685 年 9 月 17 日 入 耶 稣 会 , 1701 年 9 月 9 日 来 华 , 1717 年 9 月 14 日 卒 于 饶 州 。

沙 守 信 神 父 , 法 国 人 。 1701 年 9 月 9 日 抵 达 上 川 岛 附 近 , 和 其 他 几 位 同 会 神 父 在 广 州 集 合 。 他 随 即 被 派 去 江 西 工 作 。

沙 守 信 神 父 是 第 一 个 在 中 国 按 照 法 国 的 习 惯 方 式 , 举 办 了 圣 依 纳 爵 “ 避 静 神 工 ” 的 神 父 。

当 殷 弘 绪 (F.X. d’Entrecolles) 神 父 担 任 法 籍 神 父 的 会 长 时 , 沙 守 信 神 父 就 继 承 了 殷 神 父 负 责 的 那 些 堂 口 。 沙 神 父 于 1717 年 9 月 14 日 卒 于 饶 州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真 道 自 证 》 ( 卷 一 、 卷 二 ) 《 真 道 自 证 》( 卷 三 、 卷 四 ) 及 书 信 等 。

 

[165] 作者生平:

南 怀 仁  (Ferdinand VERBIEST) , 字 敦 伯 , 1623 年 10 月 9 日 生 , 1641 年 9 月 29 日 入 耶 稣 会 , 1659 年 抵 华 , 1688 年 1 月 28 日 卒 于 北 京 。

南 怀 仁 是 耶 稣 会 士 中 数 一 数 二 的 杰 出 人 物 。 1623 年 10 月 9 日 , 生 于 比 利 时 , 他 先 在 布 鲁 日 读 了 一 年 书 , 后 在 库 尔 特 来 读 了 四 年 , 又 在 卢 汶 攻 读 哲 学 一 年 。

1641 年 , 年 方 十 八 , 进 了 耶 稣 会 初 学 院 。 他 曾 有 五 年 之 久 任 文 学 和 修 辞 学 教 师 。 他 因 传 教 心 切 , 两 次 从 西 班 牙 赴 美 , 均 未 如 愿 。 1657 年 , 他 的 长 上 派 遣 他 随 同 卫 匡 国   (M. Martini)  神 父 去 中 国 。 抵 达 澳 门 不 久 , 于 1659 年 发 愿 。

南 怀 仁 和 利 玛 窦  (M. Ricci) 、 汤 若 望 (J.A. Schall von Bell)  两 位 神 父 有 着 很 多 相 似 之 处 ; 对 科 学 有 很 深 造 诣 , 对 传 教 事 业 有 高 度 热 情 , 以 及 其 他 操 守 方 面 的 优 良 品 德 。 对 当 时 信 仰 基 督 还 处 在 初 始 阶 段 的 中 国 来 说 , 在 传 教 事 业 的 迫 切 需 要 上 , 除 了 利 、 汤 两 位 神 父 外 , 几 乎 再 无 别 人 能 比 南 怀 仁 更 重 要 了 。

在 他 廿 九 年 的 传 教 生 活 中 , 专 心 从 事 宣 传 福 音 的 工 作 。 经 南 怀 仁 神 父 的 努 力 , 使 长 期 被 流 放 在 外 的 一 批 传 教 士 得 以 回 归 教 区 工 作 。

1659 年 , 他 先 是 被 派 去 陕 西 , 和 李 方 西 (J.F.R. de Ferrariis) 神 父 共 同 工 作 。 后 于 1660 年 被 调 往 北 京 帮 助 年 事 已 高 , 出 任 钦 天 监 监 正 的 汤 若 望 神 父 从 事 历 算 工 作 。 1664 年 , 由 于 杨 光 先 和 四 名 辅 政 大 臣 的 发 难 诬 告 , 使 汤 若 望 和 其 他 传 教 士 , 并 整 个 天 主 教 受 到 迫 害 。 时 汤 若 望 因 身 患 瘫 痪 , 说 话 困 难 , 且 身 系 桎 梏 , 跪 地 受 审 , 已 无 力 为 自 己 申 辩 。 南 怀 仁 寸 步 不 离 , 不 辞 自 身 的 艰 险 为 这 位 难 友 在 森 严 的 大 堂 上 代 为 辩 护 。

当 时 在 京 的 四 位 神 父 都 被 脚 镣 手 铐 , 投 入大  牢 达 六 个 月 之 久 , 其 中 南 怀 仁 神 父 因 年 轻 力 壮 , 所 戴 镣 铐 更 为 沉 重 。 他 们 几 乎 每 天 被 提 审 , 然 后 再 被 投 入 大 牢 。 在 狱 中 , 他 们 除 祈 祷 外 , 又 为 前 来 探 监 的 众 多 教 友 听 神 工 , 鼓 励 他 们 坚 守 圣 道 , 忍 受 磨 难 , 并 讲 述 圣 教 初 期 的 教 难 事 迹 。

1669 年 清 帝 降 旨 开 释 南 怀 仁 、 利 类 思  (L. Buglio)  和 安 文 思  (G. de Magallaens) 。 但 汤 若 望 已 于 三 年 前 去 世 , 其 他 传 教 士 仍 流 放 在 广 东 。 自 此 开 始 逐 渐 复 职 。 着 令 南 怀 仁 任 钦 天 监 一 职 。

南 怀 仁 得 到 皇 帝 的 信 任 后 , 不 失 时 机 而 又 审 慎 地 请 求 皇 上 让 流 放 在 广 州 的 传 教 士 们 回 归 内 地 , 并 在 全 国 各 地 自 由 传 教 。 皇 帝 即 出 谕 旨 , 保 证 凡 在 他 幼 年 辅 政 时 期 遭 受 磨 难 的 神 父 可 安 心 向 他 呈 诉 。 于 是 南 怀 仁 和 两 位 同 会 会 士 奏 请 追 究 杨 光 先 等 僭 越 大 权 , 假 公 济 私 进 行 诬 陷 , 禁 止 宣 扬 真 教 并 驱 逐 传 教 士 一 案 。 经 有 关 各 部 及 王 公 大 臣 等 会 同 审 议 后 , 终 于 皇 谕 公 布 : 天 主 教 教 义 教 规 曾 被 不 公 正 地 查 禁 , 今 查 明 并 无 违 反 国 家 利 益 庶 民 职 守 之 道 。 为 此 , 凡 被 逐 教 士 可 回 原 堂 从 事 本 职 。 谕 旨 并 为 汤 若 望 公 开 平 反 昭 雪 , 恢 复 原 赐 荣 衔 , 又 拨 巨 款 为 其 修 建 坟 墓 。 这 道 谕 旨 在 1671 年 颁 布 。

1675 年 , 南 怀 仁 又 作 出 了 为 人 称 誉 的 业 绩 。 当 时 吴 三 桂 叛 乱 , 并 挫 败 清 军 。 因 吴 三 桂 叛 军 盘 据 山 区 , 非 大 炮 就 无 法 进 攻 。 南 怀 仁 当 时 把 汤 若 望 所 铸 火 炮 修 复 。 除 此 之 外 , 南 怀 仁 从 事 于 其 他 有 利 国 计 民 生 的 大 量 工 程 : 如 开 掘 运 河 , 疏 通 河 道 。 在 从 事 繁 重 的 科 研 工 作 的 同 时 , 他 从 不 忽 视 宣 传 信 仰 方 面 的 本 职 任 务 。

1676 年 , 南 怀 仁 被 任 命 为 耶 稣 会 副 省 会 长 。

他 为 人 谦 虚 热 诚 , 急 人 所 急 , 不 遗 余 力 ; 但 律 己 甚 严 , 视 世 荣 如 敝 屣 , 坚 守 神 贫 , 苦 身 克 己 ; 他 恪 守 修 会 职 责 , 视 富 贵 如 浮 云 。

南 怀 仁 一 直 怀 着 为 主 致 命 的 期 望 , 他 以 高 度 的 耐 力 承 受 了 病 中 的 剧 烈 痛 苦 。 1688 年 , 领 受 终 傅 圣 事 之 后 , 安 逝 于 主 怀 , 享 年 六 十 五 岁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教 要 序 论 》 、 《 告 解 原 义 》 、 《 圣 体 答 疑 》 、 《 善 恶 报 略 说 》 、 《 妄 推 吉 凶 之 辩 》 、 《 道 学 家 传 》 、 《 仪 象 志 》 、 《 仪 象 图 》 、 《 康 熙 永 年 历 法 》 、 《 历 法 不 得 已 辩 》 、 《 简 平 规 总 星 图 》 、 《 熙 朝 定 案 》 、  《 坤 舆 全 图 》 、 《 坤 舆 图 说 》 、 《 坤 舆 外 纪 》 、 《 赤 道 南 北 星 图 》 、  《 测 验 纪 略 》 、 《 验 气 说 》 、 《 康 熙 十 年 历 本 》 、 《 康 熙 十 三 年 历 本 》 、 《 康 熙 十 五 年 历 本 》 、 《 康 熙 十 八 年 历 本 》 、 《 康 熙 二 十 六 年 历 本 》 、 《 1 6 8 4 年 满 文 历 本 》 、 《 1 6 8 6 年 满 文 历 本 》 、 《 1 6 7 4 年 天 象 》 、 《 康 熙 十 年 十 一 月 十 五 日 月 食 图 》 、 《 康 熙 八 年 四 月 初 一 日 癸 朔 日 食 图 》、 《 南 怀 仁 观 测 月 食 手 稿 》 、 《 天 文 工 作 杂 录 》 、 《 吸 毒 石 原 由 用 法 》 、 《 几 何 原 理 》 、 《 汉 文 语 法 》 、 《 中 文 语 法 》 、 《 欧 洲 天 文 学 》 、 《 康 熙 年 代 在 中 国 造 的 欧 洲 天 文 学 机 械 》 、 《 皇 上 出 巡 记 》 及 书 信 等 。

 

[166] 作者生平:

徐 光 启 , 字 子 先 , 号 玄 扈 。 1562 年 3 月 21 日 生 , 1633 年 11 月 8 日 卒 , 享 年 72 岁 。

光 启 的 父 亲 是 「 课 农 学 圃 自 给 」 , 祖 母 和 母 亲 都 是 「 早 暮 纺 绩 , 寒 暑 不 辍 」 。 1581 年 光 启 中 金 山 卫 秀 才 ; 1597 年 举 顺 天 乡 试 第 一 ; 1604 年 登 进 士 。 时 已 四 十 二 岁 。

光 启 中 秀 才 后 , 即 在 家 乡 教 书 。 光 启 自 称 这 时 他 的 家 境 「 贫 甚 」 。 1596 年 , 设 馆 于 赵 凤 宇 家 , 并 且 随 他 到 了 广 西 浔 州 ; 路 过 龙 州 时 , 遇 见 了 郭 居 静  (L. Cattaneo) 神 父 , 初 次 听 到 天 主 教 教 理 和 西 洋 科 学 。 次 年 , 他 是 在 落 卷 中 , 被 主 考 焦 竑 赏 识 而 拔 置 第 一 的 。

1600 年 他 再 到 北 京 应 试 , 道 经 南 京 , 认 识 了 利 玛 窦 (M. Ricci) , 对 于 教 理 和 西 洋 科 学 知 识 , 更 进 一 层 瞭 解 。 1603 年 再 到 南 京 , 利 玛 窦 已 北 上 , 遇 见 了 罗 如 望  (J. de Rocha) , 再 经 讲 解 , 由 罗 神 父 为 之 付 洗 , 圣 名 保 禄 。 光 启 是 1603 年 1 月 15 日 领 洗 的 , 光 启 受 洗 后 第 一 件 事 , 便 是 想 邀 请 神 父 到 上 海 家 乡 开 教 , 并 设 法 让 全 家 人 都 信 教 。 1608   年 冬 , 郭 居 静 神 父 便 应 邀 到 上 海 。

1616 年 5 月 , 南 京 礼 部 侍 郎 上 疏 反 对 天 主 教 ; 是 年 七 月 , 光 启 亦 上 辨 学 章 疏 , 为 教 会 及 教 士 辨 护 , 提 供 试 验 西 士 之 法 三 , 处 置 之 法 三 , 说 话 非 常 勇 敢 。 他 是 一 位 热 诚 的 教 友 , 也 是 一 位 杰 出 的 科 学 家 。

当 他 认 识 郭 居 静 、 罗 如 望 等 神 父 以 后 , 已 略 闻 西 洋 科 学 , 但 启 发 他 最 多 的 还 是 利 玛 窦 。 他 在 刻 几 何 原 本 序 中 说 : 「 顾 维 先 生 ( 利 玛 窦 ) 之 学 , 略 有 三 种 : 大 者 修 身 事 天 , 小 者 格 物 穷 理 ; 物 理 之 一 端 , 别 为 象 数 , 一 一 皆 精 实 典 要 , 洞 无 可 疑 ; 其 分 解 擘 析 , 使 人 无 疑 。 」 他 注 重 实 地 考 察 , 他 更 注 重 实 地 试 验 , 历 史 统 计 。

徐 光 启 既 具 备 了 现 代 科 学 化 的 治 学 方 法 , 又 刚 巧 遇 到 教 士 东 来 , 所 以 从 他 中 进 士 起 , 一 生 不 断 地 从 事 科 学 研 究 , 为 国 为 民 谋 福 利 , 前 后 达 三 十 年 之 久 。 他 先 翻 译 了 几 何 原 本 , 编 译 了 测 量 法 义 、 测 量 异 同 、 勾 股 义 , 想 以 数 学 为 基 础 , 来 解 决 水 利 、 屯 田 以 及 改 良 兵 器 等 问 题 。 其 时 , 甘 藷 已 由 菲 律 宾 传 入 福 建 , 他 从 福 建 引 入 种 子 , 在 江 南 试 种 多 次 而 告 成 功 。 便 写 了 一 本 甘 藷 疏 。

1612 年 他 译 成 了 泰 西 水 法 六 卷 , 以 改 良 我 国 水 利 灌 溉 方 法 和 工 具 。 次 年 , 他 在 天 津 开 辟 水 田 , 试 验 在 北 方 种 稻 和 新 的 水 利 法 。 并 试 种 花 草 、 药 草 以 及 甘 藷 、 乌 臼 等 。

他 因 为 从 小 便 听 到 一 些 家 乡 抗 倭 的 故 事 , 为 此 民 族 意 识 极 强 , 平 时 也 留 心 兵 书 。 所 以 从 1618 年 到 1621 年 他 担 任 练 兵 及 保 卫 京 师 的 重 职 。 从 他 所 着 徐 氏 庖 言 和 选 练 条 格 两 书 中 , 可 略 见 他 科 学 的 军 事 思 想 和 爱 国 精 神 。

1621 年 到 1628 年 他 完 成 了 农 政 全 书 的 初 稿 。 这 书 对 我 国 农 学 是 有 极 大 贡 献 的 。

徐 光 启 最 为 人 所 熟 知 的 , 是 他 领 导 修 正 历 法 工 作 。 1600 年 11 月 的 一 次 日 食 , 他 预 报 证 实 。 所 以 到 了 1612 年 钦 天 监 预 报 日 食 不 准 , 已 有 人 提 出 请 徐 光 启 、 李 之 藻 等 主 持 改 历 。 但 未 能 如 愿 。 1628 年 补 礼 部 右 侍 郎 兼 翰 林 院 侍 读 学 士 协 理 詹 事 府 事 原 职 ; 次 年 五 月 升 左 侍 郎 , 回 部 管 事 。 六 月 廿 一 日 日 食 , 钦 天 监 推 算 又 不 准 ; 九 月 一 日 , 崇 祯 帝 下 令 由 徐 光 启 督 领 修 历 。 光 启 成 立 历 局 , 先 从 编 译 历 书 着 手 。 历 局 和 钦 天 监 不 同 , 只 是 临 时 研 究 机 构 , 人 员 无 正 式 官 衔 , 通 称 「 知 历 人 」 。 最 初 他 只 请 了 邓 玉 函  (J. Terrenz) 、 龙 华 民 (N. Longobardi) 二 西 士 协 助 。 到 崇 祯 二 年 秋 , 邓 玉 函 已 死 , 龙 华 民 本 非 天 文 专 家 , 这 时 也 离 了 历 局 。 光 启 又 邀 请 了 罗 雅 各 (J. Rho) 和 汤 若 望 (A. Schall von Bell        工 作 。 历 书 分 批 完 成 , 分 批 进 呈 的 。 通 称 为 崇 祯 历 书 。

同 时 他 也 制 造 天 文 仪 器 如 望 远 镜 等 。 遇 有 日 月 食 , 必 亲 到 观 象 台 观 察 候 验 。 崇 祯 三 年 阴 历 十 一 月 廿 八 日 即 1630 年 阳 历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在 观 象 台 , 为 了 「 备 细 考 验 计 划 , 不 意 偶 然 失 足 , 颠 坠 台 下 , 致 伤 腰 膝 , 不 能 动 履 」 。 到 了 自 知 不 起 时 , 他 推 荐 了 李 天 经 来 继 续 他 的 工 作。 清 兵 入 关 后 , 崇 祯 历 书 被 改 名 为 西 洋 新 法 历 书 。

护 教 、 传 教 以 及 倡 导 科 学 以 外 , 光 启 最 值 得 后 人 效 法 的 一 件 事 , 是 他 很 重 视 治 家 。

节录自方豪着《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一册

 

著作:

《 辩 学 疏 稿 》《 造 物 主 垂 象 略 说 》《 灵 言 蠡 勺 》《 辟 妄 》

 

[167] 作者生平:

高 一 志 (Alfonso VAGNONI) 〔 来 中 国 时 取 名 王 丰 肃 , 于 南 京 教 难 时 被 逐 出 境 , 后 于 1624 年 入 内 地 传 教 , 因 识 之 者 众 , 乃 改 名 高 一 志 〕 , 字 则 圣 , 1566 年 生 , 1584 年 入 耶 稣 会 , 1605 年 来 华 ,  1640 年 4 月 19 日 卒 于 绛 州 。

高 神 父 生 于 意 大 利 , 属 都 灵 主 教 区 , 出 身 于 贵 族 家 庭 。 在 初 学 期 后 , 曾 执 教 人 文 学 及 修 辞 学 五 年 。 他 曾 在 米 兰 教 授 哲 学 三 年 , 经 他 一 再 请 求 去 海 外 传 教 , 乃 于 1603 年 启 航 东 渡 , 1605 年 , 他 被 派 往 南 京 , 于 次 年 8 月 15 日 发 愿 。

他 在 南 京 的 最 初 四 年 中 , 专 心 学 习 中 国 语 言 文 字 ; 他 在 这 方 面 的 造 诣 , 很 少 欧 人 能 与 之 比 拟 。 他 还 撰 写 了 很 多 中 文 着 作 , 受 到 中 国 学 者 们 的 赞 赏 。

1611 年 5 月 3 日 , 他 在 明 朝 陪 都 的 南 京 , 为 天 主 祝 圣 了 第 一 座 教 堂 , 墙 上 用 中 文 大 字 题 曰 “ 至 尊 天 主 在 中 华 帝 国 南 京 之 第 一 座 圣 堂 ” 。 高 神 父 在 此 留 居 至 南 京 教 难 时 止 , 曾 使 很 多 人 信 奉 天 主 教 。

南 京 教 区 无 疑 是 当 时 中 华 全 国 教 务 发 达 的 地 区 之 一 。 高 神 父 曾 建 立 了 一 个 妇 女 的 善 会 组 织 , 名 “ 诸 天 神 之 后 善 会 ” , 会 员 甚 众 , 以 实 行 默 祷 补 赎 , 与 终 身 守 贞 为 宗 旨 。

1615 年 , 万 历 帝 任 命 沈 氏 为 南 京 礼 部 侍 郎 。 此 人 不 喜 基 督 教 徒 , 且 怀 有 私 怨 。 沈 氏 经 周 密 计 划 后 , 于 1616 年 上 疏 称 : “ 彼 等 潜 入 中 国 , 刺 探 秘 密 , 宣 传 邪 道 , 攻 击 佛 教 , 不 敬 祖 宗 , 不 择 手 段 广 交 朋 友 , 变 乱 中 国 传 统 历 法 …… 在 其 立 足 中 国 之 前 , 合 将 为 首 之 传 教 士 处 死 , 一 切 基 督 徒 绳 之 以 法 。 ”

虽 然 徐 光 启 、 李 之 藻 、 杨 廷 筠 、 孙 元 化 等 上 疏 辩 护 , 而 朝 廷 谕 令 终 于 1616 年 8月 20 日 下 达 , 将 所 有 传 教 士 逮 捕 下 狱 , 并 驱 逐 出 境 。 高 神 父 , 虽 明 知 其 事 , 与 谢 贵 禄 (T. Grassetti) 神 父 坚 守 南 京 会 院 , 等 待 衙 役 们 到 来 , 执 行 皇 上 谕 令 。 衙 役 们 到 后 , 即 清 查 财 产 , 封 其 箱 笼 。 谢 贵 禄 神 父 因 病 , 被 关 入 一 密 室 中 , 高 神 父 被 抬 至 沈 氏 前 , 沈 即 投 之 于 狱 。

沈 氏 欲 置 众 人 于 死 地 , 但 会 审 官 员 则 秉 承 北 京 来 命 , 将 诸 传 教 士 押 解 出 境 。 在 历 次 审 问 时 , 高 、 谢 两 神 父 曾 备 受 凌 辱 。 数 月 之 后 , 两 位 神 父 再 从 狱 中 提 出 , 再 至 沈 氏 前 审 问 , 高 一 志 神 父 因 身 体 衰 竭 而 不 能 直 立 , 以 板 抬 去 ; 沈 氏 判 其 杖 责 十 下 , 押 解 出 境 。 谢 贵 禄 神 父 因 病 免 责 。

1617 年 , 高 、 谢 两 位 神 父 从 监 狱 提 至 衙 门 , 关 在 木 笼 里 , 从 南 京 出 发 , 经 过 三 十 日 长 途 颠 簸 , 经 广 东 而 抵 澳 门 。

高 神 父 直 至 1624 年 , 始 重 入 中 国 内 地 传 教 。 在 此 之 前 , 他 在 澳 门 撰 写 中 文 着 作 , 均 在 以 后 刻 印 ; 并 在 此 教 授 神 学 二 年 , 任 公 学 顾 问 一 年 , 因 在 南 京 识 之 者 众 , 乃 派 他 去 了 山 西 , 并 由 王 丰 肃 改 名 为 高 一 志 。

高 神 父 在 山 西 绛 州 传 教 , 其 后 , 又 去 山 西 蒲 州 府 开 教 。 每 当 高 神 父 开 辟 一 新 教 区 时 , 他 并 不 立 即 把 原 来 教 区 事 务 委 诸 他 人 , 而 不 辞 辛 劳 地 在 高 山 深 谷 、 崎 岖 山 路 间 , 往 返 跋 涉 , 徒 步 行 走 , 去 寻 找 他 的 羊 群 。

1634 年 , 山 西 发 生 大 饥 荒 , 高 神 父 不 忘 以 救 贫 济 困 为 己 责 , 他 自 己 则 奔 走 各 处 , 尽 力 救 助 灾 民 , 并 为 病 危 垂 死 者 及 时 付 洗 。 随 后 他 购 置 了 一 所 住 宅 , 专 收 弃 儿 , 这 项 慈 善 事 业 , 开 始 时 由 神 父 及 教 友 们 出 资 维 持 , 渐 得 到 教 外 人 的 赞 助 , 无 论 富 者 、 贫 者 皆 善 愿 乐 助 。

1640 年 4 月 19 日 , 高 神 父 在 绛 州 病 逝 , 在 当 时 的 传 教 士 中 深 受 教 友 及 教 外 人 爱 戴 的 , 除 利 玛 窦 神 父 外 , 或 首 推 高 一 志 神 父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教 要 解 略   ( 圣 教 解 略 )   》 、 《 圣 母 行 实 》(卷 一、卷 二) 《 圣 母 行 实 》 (卷 三)、 《 天 主 圣 教 圣 人 行 实 》 、 《 四 末 论 》 、 《 终 末 之 记 甚 利 于 精 修 》 、 《 则 圣 十 篇 》 、《 十 慰 》 、 《 励 学 古 言 》 、 《 西 学 修 身  (修 身 西 学 )   》 、 《 西 学 治 平 》 、 《 西 学 齐 家 》 、 《 童 幼 教 育 》 、 《 寰 宇 始 末 》 、 《 斐 录 汇 答 》 、《 譬 学 》 (上)《 譬 学 》 (下)  、 《 神 鬼 正 纪 》 、 《 空 际 格 致 》 、 《 达 道 纪 言 》 、 《 推 验 正 道 论 》 及 书 信 等 。

 

[168] 作者生平:

郭 栋 臣 , 字 松 柏 , 圣 名 若 瑟 , 湖 北 潜 江 人 。 1861 年 出 国 , 居 意 大 利 拿 波 理 圣 家 书 院 十 二 载 , 卒 业 后 返 国 。 1866 年 复 由 传 信 部 召 往 母 校 执 教 , 历 十 载 , 门 下 士 卒 业 而 归 者 凡 七 人 。 出 生 年 不 详 , 卒 于 1923 年 。

1888 年 译 真 福 和 德 理 传 (Odoric) 并 游 记 , 又 曾 以 拉 丁 文 及 义 文 译 三 字 经 , 1869 年 那 不 勒 斯 出 版 。 于 1872 年 郭 栋 臣 在 义 大 利 时 , 所 着 华 学 进 境 一 册 , 石 印 。

节录自方豪着《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三册

 

著作:

《 真 福 和 德 里 传 Odoric 》

 

[169] 作者生平:

陆 安 德 (Andre-Jean LUBELLI) , 字 泰 然 , 1610 年 生 , 1629 年 入 耶 稣 会 , 1659 年 来 华 , 1683 年 卒 于 澳 门 。

陆 安 德 神 父 生 于 那 不 勒 斯 王 国 的 莱 切 城 , 完 成 学 业 后 , 申 请 赴 远 东 传 教 , 获 得 批 准 。 1640 年 他 启 航 赴 印 度 , 在 尔 塞 特 岛 耽 了 三 年 ; 之 后 被 派往 澳 门 , 负 责 堂 口 工 作 达 六 年 之 久 。 1646 年 2 月 22 日 , 他 和 两 位 也 去 中 国 传 教 的 神 父 : 康 斯 当 定 和 诺 盖 拉 一 起 出 发 去 海 南 岛 , 另 外 还 有 去 东 京 的 四 位 神 父 乘 船 同 行 。 中 途 突 遇 强 大 风 浪 , 坐 船 触 礁 。 船 身 被 风 浪 打 裂 沉 没 了 , 一 根 折 断 的 桅 杆 救 了 神 父 的 命 , 正 当 他 筋 疲 力 尽 , 垂 死 关 头 , 水 手 们 发 现 了 他 , 就 把 他 救 上 了 海 滩 。 其 他 传 教 士 则 全 部 罹 难 。

1647 年 , 陆 安 德 神 父 终 于 到 了 海 南 岛 。 由 于 清 军 入 侵 , 神 父 们 无 法 久 留 , 林 本 笃 (Benoit de Mattos) 神 父 先 调 他 们 去 东 京 , 后 又 去 澳 门 , 伺 机 回 海 南 岛 ; 直 至 1655 年 才 出 现 了 重 返 海 南 岛 之 机 。

在 1646 至 1659 年 的 一 段 时 间 内 , 陆 神 父 曾 多 次 去 东 京 传 教 , 而 他 的 详 情 却 无 以 查 考 。 自 1659   年 , 他 和 瞿 笃 德 (Stanislas Torrente) 神 父 同 被 拘 捕 押 送 北 京 。

陆 安 德 神 父 在 广 州 和 佛 山 各 建 了 一 所 住 院 , 和 一 座 圣 堂 。 他 特 别 关 心 为 弃 婴 付 洗 ; 毕 嘉 (Jean-Dominique Gabiani) 神 父 曾 记 录 自 1659 至 1664 年 间 , 经 陆 神 父 付 洗 的 弃 孩 有 四 百 多 名 ; 其 中 存 活 下 来 的 , 便 托 给 热 心 教 友 人 家 抚 养 。

1672 至 1676 年 陆 神 父 在 广 州 及 其 周 围 劝 化 教 外 人 计 六 千 余 名 。

1673  年 , 陆 神 父 被 任 命 为 中 国 和 日 本 两 地 的 耶 稣 会 监 会 铎 , 他 先 后 两 次 巡 视 了 直  、 陕 西 、 山 西 、 湖 广 以 及 两 江 等 省 ; 后 又 回 到 广 东 和 澳 门 , 最 后 被 任 命 为 日 本 省 省 会 长 。 1683 年 , 陆 神 父 功 德 圆 满 后 卒 于 澳 门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真 福 直 指 》 、 《 圣 教 略 说 》 、 《 圣 教 问 答 》 、 《 万 民 末 图 》 、 《 教 要 撮 言 》 、 《 善 生 福 终 正 路 》 上 卷 《 善 生 福 终 正 路 》 下 卷 《 圣 教 要 理 》 、 《 默 想 大 全 》 、 《 默 想 规 矩 》 、 《 讲 道 规 矩 》 、  《 光 明 正 大 必 胜 》 等 。

 

[170] 作者生平:

汤 若 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 字 道 末 , 1591 年 生 , 1611 年 10 月 21 日 入 耶 稣 会 , 1622 年 6 月 22 日 来 华 , 1666 年 8 月 15 日 卒 北 京 。

汤 若 望 神 父 是 耶 稣 会 与 欧 洲 奉 献 于 中 西 两 大 文 化 交 流 史 上 的 一 个 伟 大 人 物 ; 曾 为 中 国 的 治 历 工 作 鞠 躬 尽 瘁 , 作 出 卓 越 贡 献 的 着 名 科 学 家 ; 又 是 中 国 初 期 传 教 史 上 三 大 奠 基 人 之 一 。 他 于 1591 年 出 生 于 德 国 科 隆 笃 信 天 主 教 的 一 门 贵 族 家 庭 。

他 完 成 全 部 学 业 后 , 获 准 与 金 尼 阁  (Nicolas Trigault) 神 父 往 中 国 。 1622 年 抵 华 , 被 派 往 北 京 学 习 华 语 。 在 此 期 间 , 他 曾 推 算 月 食 , 三 次 皆 验 , 使 他 声 誉 雀 起 , 为 来 日 事 业 打 下 了 初 步 基 础 。

曾 在 西 安 留 居 若 干 年 , 并 利 用 余 暇 研 究 天 文 。 但 因 初 来 乍 到 , 不 为 人 所 理 解 , 曾 受 到 各 种 侮 辱 诽 谤 , 甚 至 被 人 诉 之 于 衙 门 ; 受 平 民 之 欺 凌 , 士 大 夫 之 轻 视 ; 外 受 毁 谤 , 内 感 艰 辛 , 不 免 有 所 感 叹 , 他 说 在 南 京 坐 牢 , 也 许 比 在 西 安 受 辱 还 要 好 一 些 ! 然 而 , 他 的 耐 心 , 他 的 宽 容 , 受 辱 而 不 记 仇 的 心 态 , 终 于 赢 得 了 反 对 者 们 的 心 悦 诚 服 , 侮 谤 之 风 遂 息 , 士 大 夫 们 亦 一 改 倨 傲 之 态 而 善 遇 之 。

1630 年 5 月 , 邓 玉 函  (J. Terrenz) 神 父 逝 世 , 朝 廷 征 召 汤 若 望 、 罗 雅 各  (J. Rho)  两 神 父 至 京 师 , 继 续 邓 玉 函 修 历 未 竟 之 业 。

1633 年 11 月 8 日 , 徐 光 启 逝 世 , 临 终 时 , 他 邀 汤 若 望 临 视 在 侧 , 因 徐 光 启 素 以 父 辈 视 之 。 光 启 死 前 , 曾 将 汤 若 望 和 整 个 教 会 托 付 于 朝 中 具 有 很 大 影 向 力 的 、 既 是 教 友 又 是 挚 友 的 一 个 重 要 人 物 。 幸 而 崇 祯 帝 本 人 对 汤 若 望 亦 有 敬 爱 之 情 , 使 汤 若 望 因 其 宠 遇 而 传 教 益 力 。

1640 年 , 宫 中 信 教 妇 女 已 有 五 十 人 , 中 官 四 十 余 人 , 皇 室 信 教 者 一 百 四 十 。 当 时 朝 野 以 为 崇 祯 帝 虽 已 认 识 真 理 , 但 没 有 勇 气 拥 抱 真 理 。 其 时 满 州 人 势 力 日 盛 , 渐 有 进 迫 京 师 之 势 。

流 寇 之 首 , 李 自 成 陷 落 京 师 , 大 肆 抢 掠 , 但 对 汤 若 望 之 住 宅 和 人 身 , 却 秋 毫 无 犯 。 汤 若 望 在 此 可 怖 的 环 境 中 , 是 当 时 北 京 传 教 区 的 灵 魂 , 他 不 能 弃 教 友 于 不 顾 , 他 从 这 一 家 到 那 一 家 , 从 白 天 到 夜 晚 , 不 断 给 与 安 慰 和 鼓 励 。

1645 年 , 顺 治 帝 授 汤 若 望 钦 天 监 监 正 职 , 加 太 常 寺 少 卿 衔 , 此 乃 朝 中 一 重 要 官 职 。

汤 若 望 受 职 时 , 曾 附 有 条 件 , 其 职 务 仅 限 于 观 测 日 月 星 辰 , 日 食 月 食 , 以 及 季 候 循 环 等 事 , 至 于 旧 黄 历 中 有 关 吉 日 凶 日 之 判 别 , 事 涉 迷 信 , 概 不 为 之 。 他 又 要 求 免 行 凡 与 官 职 有 关 的 各 项 礼 节 , 不 致 有 悖 于 其 教 士 之 身 份 职 责 ; 并 谢 绝 一 切 爵 禄 与 荣 衔 。 若 望 曾 将 其 意 图 遍 告 其 同 会 昆 仲 , 以 免 误 会 。

顺 治 帝 品 性 本 良 , 但 因 左 右 多 佞 人 , 若 望 常 进 忠 言 以 谏 之 , 帝 亦 从 其 言 而 待 之 若 父 。 帝 又 欲 任 其 为 谏 臣 , 朝 臣 之 有 过 者 , 命 其 训 诫 之 。 若 望 认 为 此 职 容 易 招 人 嫉 恨 而 辞 不 受 , 但 帝 不 允 ; 由 是 而 不 免 招 怨 树 敌 , 成 为 日 后 被 人 陷 害 之 祸 源 。

1650 年 , 顺 治 赐 汤 若 望 武 门 内 天 主 堂 侧 , 空 地 一 方 , 以 资 重 建 圣 堂 。 新 堂 于 1652 年 落 成 。 1651 年 8 月 , 赐 为 通 议 大 夫 。 1653 年 3 月 , 赐 为 号 通 微 教 师 。

先 帝 崩 , 新 帝 继 立 。 郑 成 功 之 子 郑 经 , 率 众 抵 抗 官 兵 。 于 1663 年 削 平 沿 海 诸 城 , 澳 门 亦 不 例 外 。 若 望 同 刘 迪 我  (J. le Favre) 神 父 历 陈 澳 门 有 功 于 国 , 非 海 盗 所 踞 ; 乃 使 葡 人 免 于 被 逐 ; 此 为 若 望 对 教 会 的 最 后 功 绩 。

顺 治 末 年 , 有 人 散 布 诽 谤 性 小 册 子 , 攻 击 天 主 教 , 其 后 回 族 人 、 佛 教 徒 、 僧 侣 、 士 人 , 以 及 满 汉 人 等 联 手 合 谋 , 必 欲 使 基 督 之 名 在 中 国 境 内 销 声 匿 迹 而 后 快 。 未 几 , 在 京 教 士 四 人 皆 被 拿 问 , 又 下 令 将 全 国 教 士 拘 送 来 京 , 并 株 连 所 有 信 教 华 人 , 在 严 刑 下 迫 令 背 教 , 时 在 1665 年 1 月 4 日 。 汤 若 望 被 剥 夺 所 有 官 职 和 荣 衔 , 与 其 同 伴 三 人 即 南 怀 仁 (Ferdinand Verbiest) 、 利 类 思 (Luigi Buglio) 和 安 文 思 (G. de Magalhaens) , 锒 铛 入 狱 。 信 教 官 员 许 之 渐 、 潘 尽 孝 等 五 人 俱 拿 问 待 罪 。

1665 年 , 礼 刑 两 部 会 议 , 拟 处 死 汤 若 望 , 其 余 教 士 俱 杖 充 。 辅 政 大 臣 方 欲 依 议 批 行 , 忽 地 大 震 , 惊 散 未 批 。 自 是 连 日 地 震 五 次 , 房 屋 倒 塌 者 不 计 其 数 , 加 之 此 前 天 空 连 续 出 现 两 颗 彗 星 , 合 都 惶 恐 ; 既 见 上 天 示 警 , 始 知 神 父 无 罪 。

汤 若 望 获 释 出 狱 , 自 知 不 久 于 人 世 , 作 末 次 书 信 于 同 会 昆 仲 , 请 恕 不 足 为 人 表 率 之 过 。 1666 年 8 月 15 日 , 圣 母 升 天 节 日 , 妥 受 终 傅 圣 事 后 , 长 眠 于 主 怀 。

节录自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进 呈 书 像 》 、 《 主 制 群 征 》 、 《 主 教 缘 起 》 、 《 真 福 训 诠 》 、 《 浑 天 仪 说 》 、 《 古 今 交 食 考 》 、 《 西 洋 测 日 历 》 、 《 学 历 小 辩 》 、《 民 历 补 注 解 惑 》 、 《 新 历   惑 》 、  《 大 测 》 、 《 远 镜 说 》 、 《 星 图 》 、 《 恒 星 历 指 》 、 《 恒 星 出 没 》 、《 恒 星 表 》 、 《 交 食 历 指 》 、 《 交 食 表 》 、 《 测 食 说 》 、 《 共 译 各 图 八 线 表 》 、 《 测 天 约 说 》 、 《 奏 疏 》 、 《 新 法 历 引 》 、 《 新 法 表 异 》 、 《 历 法 西 传 》 、 《 赤 道 南 北 两 总 星 图 》 、 《 西 新 去 历 书 》 、 《 崇 一 堂 日 记 随 笔 》 、 《 则 克 录 》 、 《 坤 舆 格 致 》 及 书 信 等 。

 

[171] 作者生平:

费 奇 观 (Gaspard FERREIRA) , 字 揆 一 , 1571 年 生 , 1588 年 入 耶 稣 会 , 1604 年 来 华 , 1649 年 12 月 27 日 卒 于 广 州 。

费 奇 观 神 父 生 于 葡 萄 牙 的  Castro-Journao  城 , 在 初 学 期 后 , 攻 读 修 辞 学 一 年 , 哲 学 三 年 , 于 1593 年 赴 印 度 , 时 尚 未 晋 铎 。 他 在 此 执 教 文 学 四 年 后 , 去 澳 门 完 成 神 学 学 业 , 1604 年 监 会 铎 范 礼 安  (Alex Valignani) 神 父 派 他 去 北 京 。 途 中 , 他 曾 受 到 为 其 带 路 的 太 监 无 礼 虐 待 ; 不 幸 又 在 运 河 中 船 遭 沉 没 , 尽 失 所 有 , 唯 有 《 圣 经 》 八 卷 , 幸 未 浸 湿 , 这 部 《 圣 经 》 是 San Severin 枢 机 主 教 赠 送 给 神 父 们 的 , 是 由  Pantin  汇 集 的 最 新 全 卷 本 。

利 玛 窦 (Matthieu Ricci) 神 父 为 使 费 奇 观 神 父 能 熟 谙 华 语 , 并 适 应 传 道 工 作 , 除 委 以 培 训 初 学 修 士 达 六 年 之 久 外 , 又 委 以 在 京 师 近 郊 由 庞 迪 我  (Didace de Pantoja) 神 父 建 立 的 基 督 徒 据 点 的 传 道 工 作 。

此 后 , 费 奇 观 神 父 奉 命 与 阳 玛 诺  (Emmanuel Diaz, Junior)  神 父 共 同 负 责 韶 州 教 务 , 想 尽 办 法 以 重 整 挽 救 此 教 区 , 而 辛 劳 枉 费 。 当 地 官 吏 、 士 人 、 和 尚 及 城 中 大 部 分 居 民 , 都 反 对 教 士 。 他 们 于 1612 年 4 月 13 日 因 受 诬 告 而 被 驱 逐 出 城 , 住 院 遭 掠 夺 , 时 距 利 玛 窦 在 韶 州 开 教 已 有 廿 三 年 。

他 们 溯 江 北 上 , 不 久 即 到 达 梅 岭 , 南 雄 城 即 在 岭 下 ; 1612 年 7 月 31 日 , 他 们 抵 达 南 雄 , 当 地 居 民 闻 有 外 国 人 来 此 , 争 来 观 看 , 而 传 播 福 音 之 门 , 于 是 开 启 。

万 历 降 旨 驱 逐 传 教 士 出 城 之 时 , 南 雄 官 员 曾 以 上 意 通 知 费 神 父 , 但 许 其 待 同 伴 们 到 后 再 走 。 而 费 神 父 认 为 立 即 退 至 其 他 教 区 更 为 有 利 , 于 是 他 先 自 离 此 而 去 。 据 柏 应 理 神 父 谓 , 费 神 父 去 了 江 西 建 昌 , 曾 在 此 建 立 教 堂 一 所 。 他 还 去 过 河 南 传 教 , 但 年 代 不 详 。 清 兵 南 下 时 , 费 神 父 曾 退 居 广 东 。 1648 年 的 会 士 录 则 说 他 在 广 州 , 并 为 传 教 事 业 而 尽 其 全 力 。 当 清 兵 占 领 广 州 时 , 费 神 父 得 葡 人 之 助 而 获 救 。 当 华 方 济   (Francois Sambiasi) 神 父 病 重 垂 危 时 , 他 临 视 在 侧 。 未 几 , 费 神 父 本 人 疾 终 , 时 在 永 历 四 年 , 即 1949 年 12 月 27 日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周 年 主 保 圣 人 单 》 、 《 玫 瑰 经 十 五 端 》 、 《 振 心 总 牍 》 、 书 信 等 。

 

[172] 作者生平:

阳 玛 诺 (Emmanuel DIAZ, Junior) , 字 演 西 , 1574 年 生 , 1592 年 入 耶 稣 会 , 1610 年 来 华 , 1659 年 3 月 1 日 卒 于 杭 州 。

阳 玛 诺 神 父 生 于 葡 萄 牙 的 Castelblanco 城 , 于 1601 年 东 渡 至 印 度 果 阿 , 在 此 完 成 其 全 部 学 业 。 其 后 , 他 去 了 澳 门 , 执 教 神 学 六 年 。 1611 年 , 他 被 派 往 韶 州 , 与 费 奇 观  (Gaspard Ferreira) 神 父 共 事 。 因 传 教 成 绩 斐 然 , 而 遭 致 当 地 僧 人 们 嫉 视 , 与 文 人 的 妒 忌 ; 于 是 他 们 两 人 退 至 南 雄 , 在 此 建 立 了 一 个 基 督 徒 团 体 。

1616 年 南 京 教 难 时 , 他 被 逐 回 澳 门 ; 后 于 1621 年 被 派 至 北 京 , 寄 寓 于 徐 光 启 别 墅 。

为 使 被 逐 神 父 们 重 返 北 京 传 教 , 朝 中 奉 教 诸 臣 托 言 阳 玛 诺 、 龙 华 民  (N. Longobardi) 两 神 父 深 知 新 法 练 兵 并 熟 谙 枪 炮 之 术 , 而 举 荐 于 朝 。 但 当 他 们 去 兵 部 报 到 时 , 不 讳 言 他 们 对 练 兵 及 火 器 之 事 不 感 兴 趣 , 他 们 的 天 职 是 教 导 人 们 赎 罪 救 灵 , 崇 奉 天 主 。 而 朝 廷 并 不 见 怪 , 反 而 允 许 他 们 自 由 传 教 。

1623 年 , 在 罗 如 望  (J. de Rocha)  神 父 去 世 后 , 阳 玛 诺 神 父 被 任 命 为 中 国 传 教 区 的 副 省 会 长 ; 他 的 办 事 才 能 、 宽 厚 、 灵 活 、 忍 耐 的 作 风 , 他 的 知 人 善 事 的 洞 察 力 ,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发 挥 , 使 他 荣 膺 中 国 广 大 传 教 区 的 首 长 职 位 达 十 八 年 之 久 , 深 受 传 教 士 和 教 友 们 的 爱 戴 。

1626 年 , 他 与 黎 宁 石  (P. Ribeiro) 神 父 在 南 京 ; 1627 年 被 逐 , 避 居 松 江 , 继 续 传 教 ; 但 松 江 府 知 府 下 令 通 缉 , 并 捏 造 了 许 多 罪 名 攻 击 教 会 。 于 是 他 们 又 避 居 上 海 , 寄 寓 于 徐 光 启 在 上 海 的 居 处 ; 但 因 上 海 属 松 江 府 管 辖 , 难 于 安 居 , 拟 回 松 江 府 提 出 申 辩 , 而 光 启 阻 之 , 劝 其 赴 杭 州 杨 廷 筠 家 暂 避 。 不 久 , 事 态 平 息 。

阳 玛 诺 神 父 在 杭 州 建 造 了 一 座 庄 丽 的 教 堂 , 一 切 费 用 由 杨 廷 筠 献 助 ; 又 为 建 立 修 道 院 作 了 奠 基 工 程 。 此 后 , 他 去 了 宁 波 开 展 教 务 。 1639 年 , 曾 一 度 重 临 宁 波 。

1634 年 , 在 江 西 南 昌 ; 1638 年 , 在 福 建 福 州 , 原 是 艾 儒 略 (J. Aleni) 神 父 开 辟 的 教 区 ; 在 他 们 两 人 共 同 努 力 下 , 教 务 蒸 蒸 日 上 , 而 成 为 诸 省 之 最 。 不 意 风 波 又 起 , 新 入 福 建 传 教 士 们 被 卷 入 旋 涡 而 被 判 放 逐 澳 门 。

阳 玛 诺 神 父 本 人 也 被 迫 离 开 , 但 此 后 又 重 回 福 建 , 因 据 1648 年 会 士 录 , 说 他 在 延 平 府 , 从 事 劝 化 工 作 及 编 写 书 籍 。 他 再 度 被 任 命 为 监 会 铎 。 1659 年 3 月 1 日 , 卒 于 杭 州 。 坟 墓 在 杭 州 城 外 大 方 井 。

节录自方豪着《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一册、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圣 经 直 解 》 、 《 天 主 圣 教 十 诫 直 诠 》 上 卷  、 《 天 主 圣 教 十 诫 直 诠 》 下 卷《 代 疑 论 》 、 《 景 教 碑 诠 》 、 《 圣 若 瑟 法 行 实 》 、 《 圣 若 瑟 祷 文 》 、 《 天 神 祷 文 》 、 《 轻 世 金 书 》 、 《 默 想 书 考 》 、 《 避 罪 指 南 》 、 《 天 问 略 》 及 书 信 等 。

 

[173] 作者生平:

冯 秉 正 (Moyriac de MAILLA) , 字 端 友 , 1669 年 12 月 16 日 生 ,1686 年 9 月 10 日 入 耶 稣 会 , 1703 年 6 月 16 日 来 华 , 1748 年 6 月 28 日 卒 于 北 京 。

冯 秉 正 神 父 , 1669 年 12 月 16 日 出 生 于 法 国 Bugey 地 方 一 门 古 老 的 望 族 家 庭 的 封 地 “ 玛 雅 城 堡 ” , 属 Belley 主 教 区 , 这 是 五 百 多 年 来 他 家 祖 传 的 封 地 。 1686 年 9 月 10 日 弃 家 修 道 , 进 了 耶 稣 会 里 昂 的 初 学 院 。

他 不 断 申 请 去 中 国 传 教 区 的 强 烈 要 求 , 终 于 获 准 , 并 于 1702 年 启 程 东 来 。 冯 秉 正 神 父 于 1703 年 6 月 抵 达 澳 门 , 然 后 转 赴 广 州 , 在 那 里 学 习 汉 语 , 钻 研 中 文 。

1710 年 冯 神 父 被 派 去 协 助 雷 孝 思  (Jean-Baptiste Regis) 神 父 领 导 的 测 绘 地 图 的 工 作 , 并 会 同 德 玛 诺 (Romain Hinderer) 神 父 一 起 测 绘 了 河 南 、 江 南 、 浙 江 、 福 建 各 省 , 和 台 湾 及 其 附 属 各 岛 的 地 图 。 在 这 漫 长 的 四 年 测 绘 期 间  (1710-1714) , 他 因 未 能 专 心 致 志 于 传 教 事 业 , 而 深 以 为 憾 。

冯 神 父 不 但 擅 长 用 汉 文 写 作 , 还 能 流 利 地 说 汉 语 。 冯 神 父 最 善 于 处 理 和 解 决 教 区 棘 手 事 务 , 他 利 用 在 群 众 中 的 威 望 和 影 向 , 使 教 难 的 趋 势 得 到 局 部 遏 止 或 缓 和 。

无 论 在 北 京 或 其 他 地 区 的 神 父 们 , 虽 身 处 层 出 不 穷 和 日 益 加 剧 的 折 磨 和 忧 患 之 中 , 但 都 满 怀 希 望 , 等 待 着 有 朝 一 日 在 天 主 台 前 欢 聚 一 堂 。 1748 年 2 月 间 , 冯 秉 正 神 父 心 力 交 瘁 ,  病 不 起 , 于   6 月 28 日 , 神 父 安 然 逝 世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

 

著作:

《 圣 体 仁 爱 经 规 条 》 、 《 圣 心 规 条 》 、 《 盛 世 刍 荛 》(一)《 盛 世 刍 荛 》(二)《 盛 世 刍 荛 》 (三)《 圣 年 广 益 》(一)《 圣 年 广 益 》 (二)《 圣 年 广 益 》 (三)《 圣 年 广 益 》 (四)《 圣 年 广 益 》 (五)《 圣 年 广 益 》 (六)《 圣 经 广 益 》(上)《 圣 经 广 益 》 (下) 、 《 求 真 自 证 》 、 《 朋 来 集 说 》 、  《 圣 依 纳 爵 神 操 》 、《 避 静 汇 钞 》 、 《 中 国 通 史 法 译 本 》 、《 大 幅 中 国 地 图 》 、 《 中 国 境 内 的 鞑 靼 地 图 》 、 《 黑 龙 江 以 北 地 区 图 》 、《 经 纬 度 表 》 、 《 中 国 的 风 俗 与 习 惯 》 、 《 易 经 》 及 书 信 等 。

 

[174] 作者生平:

杨 廷 筠 , 字 仲 坚 , 号 淇 园 。 1557 年 生 , 1579 年 成 举 人 , 1592 年 中 进 士 。 1598 年 擢 监 察 御 史 , 1602 年 任 湖 广 道 御 史 。 1626 年 12 月 卒 , 享 年 71 岁 。

年 55 岁 。 领 洗 圣 名 弥 额 尔  (Michael) , 故 号 弥 格 子 , 从 拉 丁 音 译 。

廷 筠 本 信 佛 , 亦 颇 礼 重 僧 人 , 远 近 寺 剎 , 更 多 施 与 , 所 以 他 改 信 天 主 教 , 引 起 佛 教 人 士 非 常 的 愤 恨 。 辟 邪 集 卷 下 有 行 元 和 尚 所 着 非 杨 篇 , 是 专 对 廷 筠 而 发 的 。 廷 筠 当 时 信 教 , 实 冒 国 人 之 大 不 韪 , 并 遭 各 地 人 士 的 「 围 剿 」 。

信 教 后 , 为 教 会 、 为 地 方 所 举 办 的 公 益 事 有 四 : 一 、 兴 仁 会 , 二 、 设 义 馆 , 三 、 立 公 墓 , 四 、 刊 圣 书 , 多 受 艾 儒 略 神 父 (Juliano Aleni) 影 响 。 兴 仁 会 是 一 个 慈 善 团 体 。 当 时 杭 州 盛 行 放 生 , 廷 筠 以 为 「 爱 物 不 如 仁 民 」 , 所 以 招 集 缙 绅 , 将 每 月 存 储 或 劝 募 所 得 , 用 以 施 舍 衣 食 医 药 等 。 后 艾 神 父 又 劝 其 置 产 千 金 , 以 利 息 作 为 基 金 , 俾 策 久 远 。

1615 年 , 夫 人 吕 氏 , 偕 二 子 一 女 领 洗 。 是 年 , 南 京 教 难 起 。 12 月 颁 谕 禁 教 , 廷 筠 请 各 处 教 士 至 其 家 中 避 难 , 又 与 光 启 、 之 藻 致 函 相 善 官 吏 , 保 护 西 士 。 同 年 , 公 撰 鹄 鸾 不 并 鸣 说 , 其 内 系 剖 辩 天 主 教 与 白 莲 、 无 为 诸 教 不 同 , 凡 举 十 四 点 。 盖 南 京 教 难 中 之 仇 教 者 , 以 此 为 攻 击 教 会 之 词 。

以 着 作 传 教 及 护 教 , 实 为 廷 筠 宏 愿 。 故 教 难 中 , 又 著 圣 水 纪 言 一 书 。 1617 年 , 公 六 十 一 岁 , 奉 献 自 己 的 家 宅 作 为 圣 堂 。 廷 筠 努 力 传 教 的 结 果 , 使 武 林 即 杭 州 人 士 大 批 信 教 。

1620 年 12 月 , 之 藻 与 廷 筠 受 光 启 之 托 , 合 遣 之 藻 门 人 张 焘 往 澳 门 购 大 铳 四 门 。

廷 筠 作 代 疑 编 亦 在 1621 年 , 可 见 天 启 元 年 实 廷 筠 为 天 主 教 贡 献 最 大 的 一 年 。 此 书 又 有 续 编 , 在 当 时 所 有 护 教 书 籍 中 , 此 书 流 传 最 广 。

1622 年 夏 , 廷 筠 为 艾 儒 略 所 辑 职 方 外 纪 润 色 , 八 月 付 梓, 后 又 重 刻 于 福 建 。 是 廷 筠 唯 一 的 一 部 科 学 方 面 的 书 。

1624 年 , 廷 筠 已 六 十 八 岁 , 四 月 任 顺 天 府 丞 。 1626 年 公 已 七 十 高 龄 , 在 杭 州 捐 资 设 学 校 一 所 。 1627 年 , 公 曾 赴 嘉 定 , 出 席 「 上 帝 」 与 「 天 主 」 名 词 的 审 议 会 , 教 士 参 加 者 十 一 人 。 是 年 12 月 , 公 卒 , 享 年 七 十 有 一 。

公 卒 后 , 次 公 子 将 田 房 原 契 赠 泰 西 先 生 ; 长 公 子 又 加 若 干 亩 田 , 为 公 所 献 墓 地 守 护 之 需 。 女 公 子 依 搦 斯 在 南 京 保 卫 教 会 , 创 立 贞 女 院 。 都 能 继 承 公 的 遗 志 。

公 所 着 书 , 教 理 方 面 尚 有 西 释 辨 明 、 西 学 十 诫 注 解 等 。 为 教 理 及 科 学 书 作 序 跋 , 有 七 克 序 、 涤 罪 正 规 小 引 、 张 弥 格 尔 遗 迹 序 、 西 学 凡 序 、 同 文 算 指 通 编 序 等 。

节录自方豪着《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一册

 

著作:

《 鹄 鸾 不 并 鸣 说 》

 

[175] 著作:

《 圣 教 要 理 日 课 》《 天 主 圣 教 续 经 》 《 天 主 圣 教 通 功 经 》

 

[176] 作者生平:

潘 国 光  (Francesco BRANCATI) , 字 用 观 , 1608 年 生 , 1624 年 入 耶 稣 会 , 1637 年 来 华 , 1671 年 4 月 25 日 卒 于 广 州 。

潘 国 光 神 父 生 于 意 大 利 西 西 里 岛 , 到 中 国 后 , 即 在 江 南 传 教 , 深 入 长 江 以 南 , 沿 海 一 带 开 展 教 务 , 成 绩 斐 然 。

1639 年 应 徐 启 元 的 邀 请 , 初 次 来 到 了 崇 明 岛 。 徐 启 元 是 一 位 名 医 , 在 他 家 中 为 神 父 布 置 了 一 间 居 室 , 让 神 父 与 其 朋 友 们 高 兴 地 相 聚 一 堂 谈 论 教 义 , 并 给 予 付 洗 。 这 些 新 教 友 就 成 为 日 后 崇 明 岛 上 的 教 务 日 益 发 展 的 基 本 力 量 。 1644 年 , 清 军 入 关 , 江 南 大 乱 , 上 海 形 势 更 为 严 重 。

在 清 军 攻 城 掠 地 战 争 期 间 , 潘 神 父 一 直 坚 守 本 职 , 就 地 培 育 新 教 友 , 使 人 数 不 断 增 加。 到 1655 年 的 教 难 开 始 时 , 单 在 松 江 府 一 地 的 城 镇 乡 村 已 拥 有 教 堂 六 十 六 所 , 教 友 五 万 余 人 ; 他 逝 世 时 留 下 教 堂 九 十 所 , 经 堂 四 十 五 处 。

为 使 传 教 工 作 能 井 然 有 序 地 进 行 , 潘 神 父 在 堂 口 内 组 织 了 多 种 善 会 , 起 了 很 大 的 作 用 。

当 1665 年 1 月 4 日 , 关 于 全 国 所 有 传 教 士 必 须 集 中 北 京 待 命 的 廷 旨 传 到 江 南 时 , 潘 国 光 神 父 正 在 上 海 , 由 于 地 方 官 员 对 潘 神 父 的 尊 敬 , 允 许 他 自 行 决 定 启 程 日 期 。 利 用 这 项 宽 限 , 神 父 特 地 在 圣 母 献 堂 瞻 礼 , 为 赶 来 送 别 的 大 批 教 友 施 行 圣 事 。 随 后 他 在 松 江 又 逗 留 了 二 十 天 。 他 赶 到 苏 州 与 已 经 集 合 在 那 里 的 五 位 神 父 汇 合 一 起 。 神 父 们 在 6 月 21 日 启 程 北 上 , 巡 抚 派 了 一 位 官 员 沿 途 护 送 ; 于 1665 年 7 月 1 8 日 抵 达 北 京 。 他 们 出 庭 听 审 后 , 被 判 处 发 配 广 州 。

1671 年 朝 廷 下 诏 凡 发 配 广 州 的 所 有 传 教 士 一 律 恢 复 自 由 , 各 返 原 来 堂 口 。 潘 国 光 神 父 正 准 备 返 回 上 海 , 但 因 长 期 劳 累 , 营 养 失 调 , 年 老 体 衰 , 加 上 十 八 年 来 身 患 严 重 风 湿 症 , 终 因 体 力 不 支 , 于 1671 年 4 月 25 日 病 逝 广 州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圣 体 规 仪 》 、 《 十 诫 劝 论 圣 迹 》 、 《 圣 教 四 规 》 、 《 未 来 辩 论 》 、 《 天  》 、 《 天 神 会 课 》 、 《 瞻 礼 口 铎 》 、 《 中 国 礼 仪 问 题 》 、 《 徐 阁 老 赞 》 、 《 圣 安 德 肋 宗 徒 瞻 礼 》 等 。

 

[177] 作者生平:

鲁 日 满 (Francois de ROUGEMONT) , 字 谦 受 , 1624 年 4 月 2 日 生 , 1641 年 入 耶 稣 会 , 1659 年 来 华 , 1676 年 11 月 4 日 卒 于 太 原 。

鲁 日 满 神 父 , 1624 年 生 于 比 利 时 的 Maestricht , 他 进 了 马 利 纳 耶 稣 会 学 院 。 在 卢 汶 完 成 了 学 业 ; 随 后 在 多 处 执 教 人 文 学 和 修 辞 学 共 六 年 。 他 满 腔 热 忱 , 一 再 要 求 去 中 国 传 教 , 但 会 内 上 级 在 没 有 取 得 其 家 长 同 意 之 前 , 一 直 未 予 考 虑 , 因 为 他 的 家 庭 是 比 国 的 贵 显 世 家 。 经 鲁 神 父 一 再 恳 求 , 终 如 愿 以 偿 。

鲁 日 满 神 父 就 是 卜 弥 格 (Michel Boym) 神 父 于 1656 年 从 欧 洲 返 回 中 国 时 所 率 领 的 一 批 来 华 传 教 士 之 一 。 1658 年 末 或 1659 年 到 达 澳 门 。 他 在 那 里 发 了 终 身 大 愿 后 , 被 派 入 中 国 内 地 传 教 , 先 在 浙 江 , 后 去 江 南 , 除 教 难 期 间 一 度 发 配 广 州 外 , 直 到 去 世 , 未 远 离 江 南 地 区 。

1665 年 1 月 4 日 , 鲁 日 满 神 父 获 悉 四 辅 臣 发 出 的 禁 教 令 后 , 即 前 往 苏 州 听 候 知 府 处 理 。 常 熟 的 知 县 因 找 不 到 神 父 , 以 为 他 已 潜 逃 , 但 神 父 得 知 此 事 , 随 即 赶 回 常 熟 投 案 。 知 县 一 见 , 深 感 钦 佩 , 结 为 知 交 , 并 许 下 在 神 父 远 离 期 间 , 保 护 教 友 。 鲁 神 父 乃 重 去 苏 州 , 先 被 拘 押 , 教 友 们 唯 恐 神 父 受 狱 卒 虐 待 , 日 夜 陪 伴 , 形 影 不 离 , 直 至 鲁 神 父 被 转 移 到 潘 国 光 (Francois Brancati) 神 父 所 在 的 教 堂 为 止 。 鲁 神 父 和 其 他 几 位 神 父 一 起 被 解 上 北 京 , 再 被 发 配 广 州 。

1671 年 , 流 放 结 束 , 返 回 原 来 传 教 区 , 鲁 神 父 在 太 原 , 常 熟 兴 建 了 圣 堂 和 住 院 。 他 对 培 育 青 年 更 是 关 怀 备 至 ; 他 省 吃 俭 用 , 甚 至 平 日 只 吃 稀 饭 , 把 省 下 的 钱 , 把 自 己 家 里 寄 来 的 , 或 其 他 方 面 救 济 来 的 钱 , 统 统 用 于 开 办 学 堂 。

正 当 神 父 准 备 去 崇 明 传 教 时 , 却 在 太 原 患 病 去 世 了 。 鲁 神 父 在 1676 年 11 月 4 日 逝 世 。 死 后 盛 礼 殡 葬 , 在 柏 应 理 (Philippe Couplet) 和 殷 铎 泽 (Prosper Intorcetta) 两 位 神 父 的 照 料下 , 鲁 神 父 的 遗 体 安 葬 在 常 熟 城 外 虞 山 北 麓 的 教 友 墓 地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圣 教 要 理 》 、 《 同 世 编 》 、 《 要 理 六 端 》 、 《 通 俗 圣 歌 集 》 、《 鞑 靼 中 国 新 史 》 几 封 书 信 等 。

 

[178] 作者生平:

穆 迪 我 , 字 惠 吉  (Jacques MOTEL) , 1618 年 生 , 1637 年 入 耶 稣 会 , 1657 年 来 华 , 1692 年 6 月 2 日 卒 于 武 昌 府 。

穆 迪 我 神 父 是 耶 稣 会 三 愿 助 理 神 父 。 曾 执 教 法 语 语 法 和 文 学 六 年 , 又 修 辞 学 一 年 。 1657 年 初 来 中 国 , 即 被 派 往 江 西 。 他 到 南 昌 时 , 那 里 的 圣 堂 住 院 , 因 多 年 失 修 , 已 濒 于 塌 毁 。 在 教 友 许 缵 曾 翰 林 的 资 助 下 , 穆 迪 我 神 父 陆 续 加 以 修 复 , 1660 年 再 行 扩 建 。

四 年 之 后 , 穆 迪 我 神 父 负 责 的 八 处 堂 口 已 有 教 友 2200 余 人 , 在 他 眼 前 展 开 了 一 片 光 明 前 景 , 本 省 提 督 冯 章 彬 奉 教 后 曾 答 允 在 他 管 辖 下 的 两 个 主 要 城 市 中 兴 建 新 堂 ; 后 因 教 难 勃 发 , 致 计 划 未 能 实 现 。

当 教 难 消 息 传 到 武 昌 时 , 副 省 会 长 神 父 正 在 那 里 , 他 即 携 着 穆 迪 我 神 父 同 去 武 昌 料 理 一 件 重 要 事 务 。 在 广 州 经 过 了 六 年 的 流 放 生 活 之 后 , 穆 迪 我 神 父 重 返 武 昌 , 继 续 照 顾 培 育 这 里 的 教 友 , 后 卒 于 武 昌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成 修 神 务 》 、 《 圣 洗 规 仪 》

 

[179] 作者生平:

龙 华 民 (Nicolas LONGOBARDI) , 字 精 华 , 1559 年 生 , 1582 年 入 耶 稣 会 , 1597 年 来 华 , 1654 年 12 月 11 日 卒 于 北 京 。

龙 华 民 神 父 生 于 西 西 里 的 Caltagirone 城 , 贵 族 家 庭 出 身 。 他 在 墨 西 拿 的 耶 稣 会 初 学 院 攻 读 文 学 二 年 , 哲 学 三 年 , 神 学 二 年 , 成 绩 特 优 。 经 过 三 年 实 习 教 学 后 , 任 初 学 院 助 教 二 年 , 导 师 一 年 。 1596   年 , 他 从 里 斯 本 启 程 东 航 。

他 于 1597 年 来 到 中 国 , 在 此 工 作 了 五 十 八 年 之 久 , 勤 劳 尽 职 , 成 绩 卓 着 。 抵 中 国 后 , 先 由 范 礼 安 (Alex Valignani) 神 父 遣 往 韶 州 , 执 行 教 务 多 年 ; 长 时 期 内 , 仅 有 一 名 修 士 为 其 供 应 膳 食 , 而 他 本 人 则 在 城 乡 之 间 来 往 奔 波 , 行 使 宗 徒 职 务 , 并 在 广 大 区 域 内 散 播 信 仰 种 籽 。 不 但 在 普 通 平 民 中 , 也 在 文 人 学 者 中 , 归 依 者 甚 众 , 引 起 佛 教 和 尚 们 的 嫉 视 , 而 对 他 进 行 猛 烈 的 攻 击 。

但 在 取 得 这 些 美 好 成 绩 的 同 时 , 龙 华 民 神 父 也 付 出 了 相 当 的 代 价 。 1603 年 , 佛 教 和 尚 们 在 韶 州 附 近 的 地 方 图 谋 杀 害 神 父 , 但 幸 而 未 遂 。

1606 年 , 有 人 密 告 龙 神 父 于 韶 州 官 府 , 诬 以 奸 罪 。 神 父 闻 之 , 立 赴 公 庭 , 请 求 调 查 对 质 。 因 诬 告 者 矛 盾 百 出 , 诉 状 未 成 立 。 被 迫 当 众 宣 告 神 父 无 罪 。 龙 神 父 并 乘 势 向 新 任 海 道 为 郭 居 静 (L. Cattaneo) 神 父 被 诬 谋 逆 一 事 , 进 行 辩 解 , 而 终 获 公 正 解 决 。

1609 年 , 龙 华 民 神 父 被 召 赴 北 京 。 次 年 , 利 玛 窦 (M. Ricci) 神 父 在 病 逝 前 , 遗 命 龙 神 父 为 中 国 教 区 会 长 。 其 就 任 后 着 手 之 第 一 件 事 , 乃 为 经 文 译 成 中 文 , 沿 用 至 今 。 其 时 , 龙 神 父 在 华 工 作 了 十 二 年 , 表 现 了 他 在 处 事 上 的 机 智 和 灵 活 。 鉴 于 龙 华 民 神 父 在 中 文 方 面 的 造 诣 , 长 期 以 来 他 在 圣 德 方 面 的 突 出 表 现 , 以 及 出 色 的 传 教 工 作 , 促 使 总 会 长 神 父 赐 予 他 在 耶 稣 会 中 极 为 难 得 的 荣 誉 。

1616 年 , 南 京 教 难 爆 发 时 , 龙 神 父 正 在 各 省 教 区 巡 视 , 闻 讯 后 立 即 赶 回 北 京 设 法 缓 解 。 虽 经 徐 光 启 、 李 之 藻 、 杨 廷 筠 、 孙 元 化 等 着 名 人 士 , 出 于 正 义 与 奉 教 热 忱 , 都 站 出 来 奋 力 保 教 , 但 未 能 阻 止 教 难 继 续 发 展 ; 最 终 , 导 致 神 父 们 从 南 京 、 北 京 及 整 个 中 国 , 在 朝 廷 命 令 下 被 驱 逐 出 境 ; 仅 少 数 人 避 居 各 地 朋 友 家 中 而 获 免 。 之 后 , 除 南 京 外 , 教 难 逐 渐 平 静 。

1620 年 , 万 历 帝 驾 崩 , 天 启 即 位 ; 他 接 受 朝 中 诸 奉 教 官 员 之 奏 请 , 而 召 回 被 逐 诸 教 士 。 至 是 , 龙 神 父 不 再 远 离 北 京 , 一 面 在 城 中 培 育 日 渐 增 多 的 新 教 友 , 一 面 在 四 至 十 日 路 程 范 围 内 的 地 区 开 辟 新 教 区 。 年 事 虽 高 , 而 在 传 教 的 热 心 和 虔 诚 上 , 丝 毫 未 见 衰 退 。

龙 华 民 神 父 于 九 十 五 岁 时 , 不 慎 跌 伤 , 自 知 不 起 , 请 人 代 诵 《 耶 稣 受 难 始 末 》 , 含 泪 高 声 说 : “ 得 闻 耶 稣 死 难 事 而 离 世 , 实 我 之 大 幸 也 ! ” 1654 年 12 月 11 日 , 微 笑 中 安 眠 于 主 怀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圣 教 日 课 》 、 《 死 说 》 、 《 念 珠 默 想 规 程 》 、 《 圣 人 祷 文 》 、《 圣 母 德 叙 祷 文 》 、 《 急 救 事 宜 》 、 《 圣 若 瑟 法 行 实 》 、 《 地 震 解 》 、 《 灵 魂 道 体 说 》 及 书 信 等 。

 

[180] 作者生平:

韩 霖 , 字 雨 公 , 号 寓 庵 , 山 西 绛 州 人 。 1621 年 举 人 , 善 诗 文 , 工 书 法 , 藏 书 甚 富 。 着 有 铎 书 , 引 述 教 理 与 教 会 书 籍 颇 多 ; 又 与 张 赓 合 撰 圣 教 信 证 , 为 我 国 第 一 部 天 主 教 士 传 略 与 着 作 之 书 。 生 卒 年 不 详 。

韩 霖 , 天 启 辛 酉 举 人 , 为 文 有 奇 气 。 书 法 在 苏 、 米 间 , 与 其 兄 孝 廉 云 称 竞 爽 。 年 舞 象 时 , 从 兄 游 娄 东 , 为 傅 东 勃 、 文 太 青 两 先 生 所 知 。 黄 石 斋 、 马 素 修 、 董 恩 白 诸 公 咸 推 许 焉 。 后 益 嗜 游 , 为 聚 书 计 , 尝 南 至 金 陵 , 登 凤 凰 台 , 历 燕 子 矶 。 东 览 虎 邱 、 震 泽 之 盛 。 泛 舟 南 下 武 林 西 湖 , 访 六 桥 三 竺 。 西 南 探 匡 庐 , 游 乌 龙 潭 , 观 瀑 布 。 复 由 淮 南 北 上 , 谒 孔 林 , 抚 手 植 桧 。 前 后 购 书 数 万 卷 , 法 书 数 千 卷 归 , 既 归 , 筑 卅 乘 藏 书 楼 以 贮 之 。 日 与 及 门 数 十 人 州 次 部 分 , 讲 诵 不 辍 。 又 于 读 书 之 暇 , 学 兵 法 于 徐 光 启 , 学 铳 法 于 高 则 圣 , 务 为 当 世 有 用 之 士 。 惜 未 及 一 试 , 遽 以 避 寇 山 堡 , 遇 难 死 。 生 平 着 述 数 十 种 , 历 遭 兵 燹 , 存 者 亦 仅 矣 ! 所 着 见 总 目 , 祀 乡 贤 。

高 一 志 (A. Vagnoni) 撰 神 鬼 正 纪 、 齐 家 西 学 、 童 幼 教 育 、 修 身 西 学 皆 由 韩 霖 任 校 阅 , 并 为 童 幼 教 育 作 序 。

节录自方豪着《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一册

 

著作:

《 铎 书 》《 辨 教 论 》

 

[181] 作者生平:

庞 迪 我 (Didace de PANTOJA) , 字 顺 阳 , 1571 年 生 , 1589 年 入 耶 稣 会 , 1599 年 来 华 , 1618 年 1 月 卒 于 澳 门 。

庞 迪 我 神 父 生 于 西 班 牙 , 十 八 岁 时 入 耶 稣 会 初 学 院 。 在 修 毕 全 部 学 业 后 , 他 要 求 去 外 方 传 教 , 并 于 1596 年 与 龙 华 民 (N. Longobardi) 神 父 启 程 东 航 。 原 定 去 日 本 , 但 于 1599 年 抵 澳 门 时 , 范 礼 安 (A. Valignani) 神 父 却 派 他 去 南 京 ; 当 利 玛 窦 (M. Ricci) 作 第 二 次 北 京 之 行 时 , 偕 庞 迪 我 同 行 。

在 北 京 的 几 年 中 , 庞 迪 我 曾 是 利 玛 窦 的 得 力 助 手 , 当 利 玛 窦 忙 于 着 书 立 说 时 , 庞 迪 我 则 为 准 备 领 洗 者 讲 解 教 理 , 因 当 时 他 已 能 说 华 语 。

利 玛 窦 去 世 后 , 庞 迪 我 负 责 对 外 事 务 。 在 士 大 夫 们 的 建 议 下 , 庞 迪 我 与 熊 三 拔 (S. de Ursis) 上 疏 奏 请 赐 予 葬 地 。 利 玛 窦 葬 事 毕 , 庞 神 父 利 用 部 分 时 间 专 心 于 用 中 文 着 书 立 说 , 以 辅 导 望 教 者 , 劝 化 异 教 徒 之 用 。1611 年 , 偕 熊 三 拔 神 父 , 奉 朝 廷 命 , 从 事 修 改 历 法 工 作 。

1611 年 , 庞 迪 我 神 父 曾 遭 到 暴 民 们 的 野 蛮 袭 击 , 几 至 于 死 ; 复 多 次 受 大 使 们 的 欺 凌 , 而 屡 濒 于 危 。

1616 年 南 京 教 难 时 , 庞 神 父 虽 曾 一 再 向 皇 上 提 出 申 辩 , 但 无 效 果 , 因 朝 政 实 掌 握 在 奸 党 之 手 ; 终 于 与 其 他 在 京 教 士 , 悉 被 驱 逐 出 境 。 抵 澳 门 不 久 , 即 于 1618 年 1 月 , 奉 主 召 归 天 , 永 享 真 福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七 克 大 全 》 、 《 人 类 原 始 》(上)《 人 类 原 始 》 (下) 、 《 天 神 魔 鬼 说 》 、 《 受 难 始 末 》 、 《 庞 子 遗 诠 》 、 《 实 义 续 篇 》 、 《 辨 揭 》 、 及 书 信 等 。

 

[182] 作者生平:

罗 如 望 (Jean de ROCHA) , 字 怀 中 , 1566 年 生 , 1583 年 入 耶 稣 会 , 1598 年 来 华 , 1623 年 3 月 23 日 卒 于 杭 州 。

罗 如 望 神 父 生 于 葡 萄 牙 的 Prado 城 , 属 Lamego 的 主 教 区 。 他 在 科 英 布 拉 入 耶 稣 会 ; 在 初 学 期 后 不 久 , 于 1586 年 赴 印 度 , 在 果 阿 攻 读 哲 学 三 年 , 又 在 澳 门 专 修 神 学 四 年 。

1598 年 先 被 派 往 韶 州 , 后 去 江 西 南 昌 , 与 苏 如 望  (J. Soerio) 神 父 共 处 ; 当 利 玛 窦 神 父 (Matteo Ricci) 自 南 京 进 京 后 , 他 便 调 往 南 京 与 郭 居 静  (L. Cattaneo)  神 父 共 事 。

1609 年 , 罗 如 望 神 父 主 持 南 京 教 区 多 年 , 因 其 圣 德 感 人 , 且 传 教 热 忱 , 使 信 徒 人 数 大 增 。 1616 年 南 京 教 难 时 , 他 与 邱 良 厚  (P. Mendez)  字 永 修 , 修 士 自 南 昌 避 居 建 昌 , 在 此 成 立 了 一 处 很 好 的 教 友 聚 居 点 。

罗 如 望 神 父 后 从 江 西 建 昌 去 福 建 漳 州 开 教 , 在 此 建 立 了 若 干 处 基 督 徒 据 点 后 , 又 赴 江 苏 嘉 定 , 在 此 建 了 第 一 座 教 堂 ; 但 不 久 , 又 被 迫 走 避 杭 州 杨 廷 筠 家 中 。 针 对 南 京 礼 部 侍 郎 沈 氏 , 即 南 京 教 难 的 始 作 俑 者 , 诬 告 传 教 士 们 谋 逆 事 , 罗 神 父 与 杨 廷 筠 及 徐 光 启 在 杭 州 草 疏 , 以 张 正 义 ; 但 疏 未 上 , 而 沈 氏 在 朝 中 被 人 弹 劾 , 不 安 于 位 而 回 乡 , 教 难 事 乃 息 。

正 当 罗 神 父 受 命 为 会 长 之 时 , 正 值 天 启 帝 允 许 诸 传 教 士 重 回 北 京 之 日 。 1623  年 3 月 23 日 , 罗 神 父 在 杭 州 逝 世 , 结 束 了 他 在 中 国 的 传 教 使 命 。 罗 神 父 遗 体 葬 于 杭 州 城 外 , 方 井 南 耶 稣 会 士 墓 地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天 主 圣 教 启 蒙 》《 天 主 圣 像 略 说 》

 

[183] 作者生平:

罗 明 坚 (Michel RUGGIERI) , 字 复 初 , 1543 年 生 , 1572 年 10 月 28 日 入 耶 稣 会 , 1580 年 来 华 , 1607 年 5 月 11 日 卒 于 萨 莱 纳  (Salerno) 。

罗 明 坚 神 父 生 于 意 大 利 那 不 勒 斯 王 国 的  Spinazzola 城 。 曾 获 得 法 学 博 士 学 位 , 并 在 朝 中 任 显 职 。 廿 九 岁 时 辞 去 公 职 , 入 耶 稣 会 初 学 院 , 切 望 去 传 教 区 工 作 。 在 神 学 尚 未 结 业 前 , 获 准 往 印 度 。 1578 年 , 他 与 利 玛 窦 (Matteo Ricci) 等 抵 达 果 阿 。 后 被 派 往 澳 门 。

1579 年 7 月 抵 达 澳 门 , 时 范 礼 安 (Alex Valignani) 神 父 离 此 赴 日 。 长 上 们 认 为 他 年 龄 较 大 , 肯 定 学 不 好 汉 语 , 便 要 他 专 心 致 力 于 教 务 工 作 。 时 在 日 本 的 范 礼 安 神 父 闻 讯 后 , 坚 持 要 让 他 专 心 攻 读 汉 语。

其 时 , 葡 人 与 中 国 之 间 的 贸 易 会 每 年 规 定 二 次 , 于 固 定 日 期 在 广 州 近 郊 举 行 。 罗 神 父 值 此 贸 易 之 机 , 得 与 若 干 中 国 官 吏 相 识 , 并 申 请 准 许 他 留 居 陆 上 。 由 于 官 方 对 神 父 的 优 待 , 引 起 了 澳 门 华 人 的 注 意 , 于 是 多 人 表 示 愿 意 奉 教 。 因 此 就 在 澳 门 建 了 一 所 教 理 室 , 专 为 望 教 者 学 习 教 理 之 用 。

当 时 的 两 广 总 督 为 人 狡 猾 而 又 贪 婪 , 命 人 传 谕 澳 门 的 葡 人 长 官 及 主 教 , 以 欧 洲 人 名 义 来 肇 庆 晋 谒 , 旨 在 羞 辱 葡 人 。 葡 人 虽 不 悦 但 亦 不 敢 违 命 , 于 是 乃 采 取 折 衷 办 法 , 以 罗 明 坚 神 父 代 主 教 , 以 一 富 商 代 澳 门 长 官 , 往 献 珍 物 以 飨 总 督 之 贪 欲 。 总 督 见 所 献 珍 物 , 颇 为 高 兴 , 遂 许 罗 神 父 留 居 内 地 。

时 利 玛 窦  方 抵 澳 门 , 携 有 自 鸣 钟 一 架 。 总 督 闻 之 而 欲 占 为 己 有 , 致 书 罗 神 父 携  钟 前 去 肇 庆 。 1582 年 12 月 27 日 , 罗 神 父 抵 肇 庆 , 献 自 鸣 钟 于 总 督 。 自 此 获 得 在 东 门 外 一 佛 寺 中 的 居 留 权 。 此 为 中 国 境 内 第 一 所 耶 稣 会 司 铎 住 院 。

就 在 此 时 , 原 总 督 被 罢 官 , 罗 神 父 被 迫 返 回 澳 门 。 另 一 方 面 , 罗 明 坚 和 利 玛 窦 经 过 两 次 徒 劳 无 功 的 尝 试 后 , 终 于 蒙 新 总 督 郭 应 聘 之 允 准 , 同 意 他 们 于 1583 年 重 返 肇 庆 , 并 在 此 建 立 圣 堂 及 住 院 。

1585 年 , 两 广 总 督 奉 命 采 办 欧 洲 新 奇 珍 物 进 呈 皇 宫 , 即 委 托 罗 明 坚 神 父 去 澳 门 代 办 。 前 此 肇 庆 知 府 又 蒙 擢 升 要 职 , 特 邀 罗 神 父 同 往 浙 江 省 会 杭 州 府 。 神 父 毫 不 迟 疑 于 1586 年 1 月 , 偕 麦 安 东 (Antonined Almeyda) 神 父 应 邀 同 往 。

罗 神 父 在 杭 州 开 辟 新 驻 点 后 返 回 肇 庆 , 正 碰 上 由 他 们 费 尽 心 力 创 建 的 事 业 悉 遭 摧 毁 的 不 幸 事 件 ; 原 因 是 几 个 坏 教 徒 向 官 府 控 告 耶 稣 会 神 父 , 导 致 游 民 们 群 起 而 攻 之 。 又 逢 发 生 水 灾 , 暴 徒 们 乘 机 抢 掠 , 把 神 父 住 院 搜 劫 一 空 。

其 时 神 父 们 的 处 境 极 不 稳 定 , 只 依 赖 少 数 几 个 官 员 保 护 , 但 他 们 又 喜 怒 无 常 , 变 化 不 定 。 因 此 他 们 认 为 必 须 取 得 朝 廷 特 准 , 承 认 其 合 法 地 位 , 才 能 作 久 居 之 计 。 于 是 一 致 决 定 请 求 宗 座 派 遣 一 正 式 使 团 晋 见 北 京 朝 廷 。 因 罗 明 坚 神 父 久 居 中 国 , 熟 知 人 情 风 俗 , 由 监 会 铎 选 为 负 责 进 行 此 重 大 任 务 的 代 表 。

罗 神 父 于 1588 年 从 澳 门 登 舟 启 航 , 于 1589 年 安 抵 里 斯 本 , 晋 谒 国 王 斐 理 伯 二 世 (Philippe II) , 请 他 为 此 行 任 务 进 行 周 旋 ; 适 逢 四 位 教 宗 相 继 崩 逝 ( 西 斯 多 五 世 , 1590 年 ; 乌 尔 朋 七 世 , 1590 年 ; 额 我 略 十 四 世 , 1591 年 ; 英 诺 森 九 世 , 1591 年 。 ) , 事 情 被 无 休 止 地 拖 延 , 一 无 进 展 。 罗 神 父 见 其 事 无 成 , 且 积 劳 成 疾 , 乃 退 至 萨 莱 纳  (Salerno) , 于 1607 年 在 此 逝 世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圣 教 实 录 》 、 书 信 四 封 。

 

[184] 作者生平:

罗雅各 (Jacques RHO) , 字 味 韶 , 1593 年 生 , 1614 年 入 耶 稣 会 , 1624 年 来 华 , 1638 年 4 月 26 日 卒 于 北 京 。

罗 雅 各 少 年 时 代 智 力 迟 钝 , 语 文 成 绩 较 差 , 哲 学 、 神 学 也 成 绩 平 平 , 但 数 学 一 门 , 却 大 放 异 彩 。 他 在 入 会 初 学 之 后 , 曾 在 家 乡 讲 授 实 验 科 学 , 听 众 之 多 , 大 出 意 料 。 1617 年 , 由 枢 机 主 教 伯 拉 明 祝 圣 为 神 父 后 , 他 前 往 果 阿 读 完 神 学 , 于 1622 年 抵 达 澳 门 等 待 时 机 进 入 中 国 内 地。

1624 年 他 随 高 一 志  (Alfonso Vagnoni) 神 父 进 入 中 国 内 地 前 往 山 西 , 协 助 高 神 父 开 发 当 地 教 务 , 并 学 习 中 国 语 言 。 在 那 里 工 作 了 五 或 六 年 , 尽 管 他 体 弱 多 病 , 但 对 传 教 热 诚 , 从 未 稍 减 。

1630 年 , 罗 雅 各 神 父 被 召 去 北 京 , 以 协 助 汤 若 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神 父 修 治 历 法 , 他 在 那 里 既 分 担 一 切 劳 累 和 艰 苦 , 也 分 享 那 位 勇 敢 的 同 伴 取 得 辉 煌 成 果 的 喜 悦 。 这 一 长 时 间 不 能 休 息 的 艰 巨 工 作 , 使 他 们 忍 受 着 难 以 言 喻 的 劳 瘁 辛 苦 。 虽 然 阻 力 重 重 , 但 两 位 传 教 士 仍 然 卓 越 地 完 成 了 他 们 的 使 命 , 终 于 在 1634   年 底 , 他 们 刊 印 了 一 百 三 十 七 卷 的 巨 着 , 内 容 包 括 天 文 学 和 数 学 , 从 理 论 到 实 验 的 各 个 领 域 。

他 于 1683 年 4 月 26 日 , 突 然 逝 世 。 灵 柩 被 安 葬 在 利 玛 窦  (Matthieu Ricci) 神 父 的 墓 穴 近 旁 , 名 叫 栅 栏 的 地 方 。

节录自费赖之着《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 (1552-1773)

 

著作:

《 哀 矜 行 诠 》 、 《 斋 克 》 、 《 圣 记 百 言 》 、 《 天 主 经 解 》 、 《 圣 母 经 解 》 、 《 求 说 》 、  《 周 岁 警 言 》 、 《 圣 母 行 实 》 、 《 测 量 全 义 》 、 《 五 縳 表 》 、 《 五 縳 历 指 》 、 《 月 离 历 指 》 、 《 月 离 表 》 、 《 日 躔 历 指 》 、 《 日 躔 表 》 、 《 筹 算 》 、 《 黄 赤 正 球 》 、 《 历 引 》 、 《 比 例 规 解 》 、 《 日 躔 考 , 昼 夜 刻 分 》 及 书 信 等 。

 

[185] BNF, Chinois 9254

[186] 即《绝徼同文纪》,BNF: Courant 9254。

[187] 《康熙仁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5,页204下。

[188] 即Chinese Christian Texts Database (Leuven Univeristy)。

[189] 即《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

[190] 即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

[191] 张光球,崇祯六年举人,经魁,山阴籍;张壎,天启四年举人,官至工部郎中;张坛,顺治七年举人。《康熙仁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5,页204上、203下、205上。

[192] 即《天学集解》,参见Dudink, Ad. “The Rediscovery of a Seven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 Texts: The Manuscript Tianxue jijie”, in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15 (1993), pp. 1-26.

[193] 《康熙仁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5,页191上、192上、下。

[194] 陈亮采,字惠甫,万历乙未进士,历刑部郎中,出守台州,转湖州,均田定赋,毋俾隐匿。调莱州守,广设学田,培养士类。擢山东兵备道,历升浙江按察使。以亲老乞归。卒。祀乡贤。《晋江县志》卷十,乾隆三十年刊本,页283下。

[195] 即《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

[196] 即The Ricci 21st Century Roundtable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电脑信息库):http://ricci.rt.usfca.edu/bibliography/index.aspx

[197]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页243;可能与此人是两个人,《十二宗徒像赞》的冯文昌为绛州人。

[198] 传见[民国]徐昭俭修、[民国]杨兆泰纂:《新絳县志》卷四,民国十八年铅印本,《中国方志丛书》第423号,成文出版社,1976,页381-382。

[199] 即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

[200] 即香港教区网络古籍。

[201] 韩云,字景伯,万历壬子举人,任徐州,改汉中推官。再起葭州。藏书数万卷,法帖数千卷。与相国徐元扈、宗伯董思白称文字交。其于星象、音韵之学,无不究心。诗工七言律,字摹苏玉局。值流寇四起,州城议筑铳台,制铳数十置台上。顺治六年之变,雷轰霆击,守圉增壮,实攸赖焉。祀乡贤。《新絳县志》卷四,民国十八年铅印本,页332。

[202] 《利玛窦中国札记》,页593;黄一农并不认同,而认为在南京入教者为许乐善,参见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页84。

[203] 《利玛窦中国札记》,页417。

[204] 《治历缘起》,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1097页。

[205] 嘉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嘉兴历代碑刻集》,群言出版社2007,页143。

[206] [清]郑钟祥、[清]张瀛修、[清]庞鸿文等纂:《光绪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一《人物十》义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页532下-533上。

[207] 《仙游县志》卷二十四上《学校志四》学祠,页83。

[208] 杜潔祥:《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三辑第4册,《黄檗山寺志》卷6,丹青图书有限公司,页273-274。

[209] 章文钦:《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页112。

[210] 黄一农、方豪认为邵辅忠与明明子为两人,参见黄一农:《邵辅忠<天学说>小考》。

[211] 雷翀,陕西郃阳人,以举人知绛州。忠厚悃愊,惠爱士民。祷雨辄应,禳火反风立歼。大豪为民除害。孙学谦第进士,仕至监察御史。《新絳县志》卷四,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卷四,页381-382。

[212] 张文焘描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香港佳士得估价200-300万。

[213]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页103。

[214] 杜泽逊:《四库存目标注》(二)史部,页1907-1908。

[215] 党珫,陕西城固人,知绛州,贤能懋著,有政声。《新絳县志》卷四,民国十八年铅印本,页382。

本文由汉语基督教研究网[CCSnet.cc]—汉语基督教文献馆[CCT.CCSnet.cc]发布。该文章由本站收集、整理、录入!请勿他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

继续阅读